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一回(中) ...

  •   霎时民国十年。

      又是一年春。吹散了棉衣袄裙。带着怀冬的无限闺怨,渐行渐远。

      “再紧一寸。”

      木桌方镜前红光晃眼。待细瞧,却是珐琅煤灯逞了威风;将镜内人影,噬去了半面。

      满房的红蓝翠黄,人面映成摆设。

      那师傅手上咯咯作响:

      “先生,不好再紧。我往前都是……”

      “给王老板勒头的,我晓得。”

      欲扭转头来,却定住了。似是恐怕毁去一身的挺拔白衫。央道:

      “只再紧一寸。我自己有轻重,又不是十一二岁小孩子不懂事。怕等歇卧云,掭头。”

      “玉堂!”

      门帘掀动,眼前又转入一个青蓝衫男子,

      “扮得怎么样了?呃…在勒头呢。”

      又说:

      “不得了!听到你登台子,我带了许多朋友来捧你的场!”

      “尚才……”

      玉堂无心于此:

      “外头的水牌上,写的什么字样?”

      “嚯,正要与你说——足六尺往上的[玉芙蓉]!保管从此往后,无锡城没有不识的,你唱的好,以后一定到外头唱戏——”

      “——到上海唱去!”

      说的神采飞扬,意气奋发。他坐在镜前略略一笑。恰逢那师傅缓过劲来,猛地一发力:

      “走着!”

      措不及防。留下一声轻响。

      火车的的烟雾漫上天空,远处。往远里走。天下苏杭,上海不夜城……

      再再远,还有很久前的长安。

      而他终于大妆初毕,按品而分。端详虚像。贵妃,已是名胜于实。凤冠红蟒,牡丹金折扇。

      恰似正当年,珠翠满鬓,宝钗花钿玉搔头。

      玉堂傲然立在镜前。居高临下的望着,自信与众不同。

      他不是寒窑苦海中搜来的徒儿,通堂打下没个伸冤处;不过是旗人世家欢喜看戏唱曲的份,兀自残了些在血液里;着了迷,又无人阻挡;自信命里带的缘分:才拜在梨园门下,天性如此。

      想到此处,不由得抚了抚脸,也是正当年呢。他才二十一岁呀,有的是将来——

      他自有打算。

      “杨老板,江家小姐在外头。”

      有人讪笑着说。眼前一亮:

      “她来啦?怎么不进来?”

      “她说:‘先生既然忙,我进来也光添乱;不如坐的离台近点,再去声援。’”

      “哦哦。”

      ——有一小丝落寞。

      台上。

      四平调,四平八稳;宫女力士,面不做声。场下人,凝息;都是尚且不知姓名的江家小姐,李家少爷之流,议论这未成名的戏。

      一切不过是掩盖他心下忐忑,七上八下。

      “摆驾——”

      呀。

      笑脸相见。

      台下看,仿佛雾蒙蒙一片。唱了两句,到“玉兔又早东升”,原来尚才在左畔;再不敢细瞧,认真唱。他可水磨似的请教了师父千遍万遍呀。再到“皓月当空”,发觉江家小姐,竟然坐在头牌。

      江广成家唯一的女儿。生的小小眼睛小小嘴,连小字都是:小梅。

      而如今知晓名字却再不是什么稀罕事情了。她是新式女性,往学堂去;喜欢她,小眼睛小嘴也无限可爱。

      他看着唱。

      今天穿了一件象牙白镶红边的收身式样,好时髦。正朝着自己抿着唇浅笑呢。

      玉堂思想,一愣。刹那间成了另一人。情愫如此突兀,他转不来。

      晃开眼,斜昀脉脉水悠悠。又往何处去瞧呢?难得贵妃面上,瞧不见腮红。千般风情,在此一抬眼,着实是好啊——

      却不小心对上了,另一个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一回(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