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搬入京城 ...
-
林如玉遇到李氏催债后得知自己是捡来的弃婴后并不感到意外,她原本就对自己的来历感到好奇,因为她长相极为出色,而林大富与马氏相貌普通,生下的林家齐和林怀玉长相虽然齐整,但远远不如自己,只是她是个成年人的灵魂,知道有些事情问不得便宜父母的,只是暗自揣测,在得知自己是捡来的弃婴后,却恰恰印证了她的揣测,反而是松了口气,每天该干嘛干嘛,一点也没有心事的样子,那马氏原本担心她知道自己是弃婴后多想,着实忧虑了几天,但看到林如玉几天来一如从前,心底的担忧才稍稍去了几分,此时后话不提。
就说那李氏拿着银子回了老宅没两天,童家便打发人问起林如玉来,那李氏见林大富一家态度坚决,不好相强,便对那来的婆子赔笑说道,“林大富不肯将女儿送给童家做童养媳。”这婆子是童家太太的心腹,听闻此言,知道李氏不中用,也不说破,反而慢悠悠道,“难道是嫌弃我们给的彩礼少?要是这样我回了太太再添些也使得,难得我们太太看中了这丫头,你再去打听打听,哪有做人家做童养媳还给彩礼的,全是我们太太心善,告诉林大富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说毕起身而去。李氏无法,只得与家婆家公商议,让二老给林大富施压,让他答应送林如玉去童家做童养媳,那二老是个糊涂人,况且年纪大了,一味的要钱不要人,况且林如玉不过是个捡来的女婴,在他们心里不过是个养大了就嫁出去的赔钱货,自然也说不得什么祖孙情分,又听了李氏的撺掇,便让人叫了林大富过来骂了一顿,左右逼着林大富送林如玉去童家做童养媳,那林大富虽说是个老实人,却并不糊涂,见二老如此行事,知道送林如玉去童家是逼着她入了火坑,咬着牙不答应,那李氏见状急道,“大兄弟,这林如玉不过是个捡来的弃婴,你养她那么大,也不见得的了什么好处,将来还要陪一副嫁妆,如今那童家愿意要她做童养媳,又给了五十两的彩礼,以后是做少奶奶的命,这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林大富冷笑道,“是福气怎么不见你把自个女儿林心玉送出去。”那李氏一噎,林大富的父亲林有家见状道,“人家看中的是如玉又不是心玉,你叫你大嫂怎么说呢。”又使了眼色给妻子崔氏,让崔氏劝林大富,林大富与崔氏没说几句,崔氏便使出了看门绝技一哭二闹三上吊,嚷着如果不送林如玉去童家便不活了,搞得左右邻里闻声而来看热闹,那林大富紫涨了面皮,进退不得。
此时林如玉怕林大富吃亏,便缠着马氏一起到了老宅,看了这场面,怕林大富被逼出个好歹来,便脆生生的道,“大伯母与祖父祖父要送我去童家,左右不过是看在五十两银子的彩礼上,若是我能拿出五十两银子,那二老与大伯母就不许再打我的主意了。”那李氏冷笑道,“你一个女娃子别说大话,别说五十两,就算五两银子你也没有,若是你能拿出五十两,那童家的事情也就作罢了。”刚刚说完,只见马氏从衣袖里摸出两锭银子,扔在地上,那银子咕噜噜地打了个圈儿滚到了李氏脚下,李氏忙捡起来捧在怀里,却被崔氏一个不妨劈手夺过去,崔氏得了银子,也不管其他,只一个劲儿走入内房,碰得一声把门锁上了,李氏此刻恨不得赶上前去抢回来,却碍于她婆婆的身份,又有外人在场,只得眼睁睁地看了崔氏得了银子,那林有家见儿子儿媳出了银子,也不好再说其他,跟着崔氏进了内房,来了个装聋作哑,只留李氏一个人在屋外。
李氏见状只道不好,提脚想溜,那林大富与马氏哪里肯放过她,只把她堵在房门外,问她要个说法,那李氏只得答应下童家下次来就直接婉拒了并拿出了欠条,林大富夫妇当场撕了欠条,这才带着林如玉回了家,那李氏的丈夫林大生回来知道了情况,又打了李氏一顿,李氏人财两空,又挨了顿打,躲了几天才敢出来见人,待到童家来人直接让人吃了个闭门羹,那童家见李氏不成事儿,便亲自让媒婆登门提亲,被马氏一顿好骂赶了出门,那童家几次三番被拒,恼怒起来,扬言不让林大富一家好过,童家在村镇上颇有些势力,林大富知道得罪了童家在村里的日子必然不好过,便同马氏与林如玉商议去京城避几天风头,马氏也答应了,最高兴的莫若林如玉和林家齐了,林大富只与梅婶通了气,让他们看顾几天家,就带着行李雇了车,一家人上京去了。
刚刚到京城,林大富与马氏商议着要典城南的房子住,林如玉知道这京城最便宜的房子便是城南的石条街,那里龙鱼混杂,而她打算在城西卖些吃食维持生计,城南到城西还有好多路要走,并不方便,便笑着对林大富说,“父亲,城南的房子固然是便宜一些,但是城南的治安不好,而且我打算在城西的夜市卖些卤味维持生计,两下里走的路太远,再者好一些的私塾都在城东城西,家齐上学也可少走不少路呢,不若在城西典了房子还方便些呢?”“可是城西的房子不便宜,你赚的那九十两只剩下了三十两了,又要典房子住又要给家齐上学还要维持生计,而且我们出来避难,不知道要住到什么时候,不紧着点用怎么行?”林大富发愁。“这做卤味花不了几个钱,而且赚头不小,”林如玉毫不担心,“况且我还知道几个菜谱,卖去太白楼应该能再赚一笔,够我们嚼用几年了。”“你小小年纪拿来的这些菜谱?”林大富怀疑道。林如玉心里暗道这对于金牌厨师的我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面上却不露,还是说是从书店里的一本古籍里得到的几个方子,那林大富见她如此说词,想起一两年前带着她去过京城的一家书店,也就信了几分,一家人在城西花枝巷典了一间三合院,一年花了二十两银子,让林如玉也有些肉疼,剩下的买了些生活用品和米面,就花了二两银子,其余的马氏便省下准备做林家齐的束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