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幕 ...
-
第三幕:十里桃林葳蕤春,浮生若梦愁绪释。
芳心初动君难舍,别离便是一人歌。
“你怎么这么喜欢笑。母后说,随意嘲笑别人是不好的。”对于崔殷功犯规的笑容,绛儿总算有了些小女儿的心态。
“刚开始笑是觉得你说的话很有意思,我不曾进过宫,虽然知晓一些繁文缛节,但是所知不详,所以失礼是必然的;至于后来的笑么,当然是认为你可爱了啊。”崔殷功说得一本正经,“那你愿不愿意跟我讲讲你为什么哭?”
似是陷入了很悠远的回忆,绛儿眼中又有些红红的,终于缓缓开口:“我母亲是宫里的丫鬟,一朝得到父皇宠幸,本也是常事。好不容易怀个龙胎,只是可惜了我是个公主,荣宠不长。后来竟又牵扯出我母亲是什么前朝余孽。自从母亲死后,我就得了一种病,一直都是怀仁照顾我。再后来我就过继给了现在的母后,母后对我特别好,教我诗书礼仪,只是国师说我不详,父王怜我,不肯杀我,便让我谪居此处。不准我见任何人。只是母后偶尔会派怀仁来看望我。“
崔殷功听得绛儿一番话,心里对这个姑娘又多了几分怜惜之情。盈盈笑意,才子佳人,甚是投机,稍加谈论,太阳西斜,便近余晖。
崔殷功听得桃林外有几声乒乒乓乓的动静,绛儿脸色一变,拉起崔殷功的手,赶紧往声音传来的反方向跑。绛儿拉着崔殷功七穿八绕的好不容易才停了下来,这厢饶是崔殷功平日里身体较为强壮也有些吃不消,反观绛儿,更是气喘吁吁,额头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汗珠。
“你快从这儿出去吧,殷功哥哥,如果被怀仁发现你在这里你就活不成了。”绛儿一个劲儿的推着崔殷功,崔殷功眼前是模糊的一块幕墙,七彩斑斓。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赶紧回身。
“绛儿,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再见面啊?”
“有缘自会再见,等我长大了,我会来找你的。”绛儿仍旧很着急。
“你不要忘记我啊。”崔殷功依依不舍的嘱咐道。
“绛儿发誓。”绛儿一边推着崔殷功,一边举起右手发誓。
后来,崔殷功找各种借口跟随父亲进宫,却再也没有见过那个桃林。有一次曾大胆向人打听名为绛儿的公主,可是打听到的人都是缄默不言,并匆匆离去,仿佛听到了什么恐怖的事儿。
后来崔殷功向人打听怀仁,倒是有人知道这个公公,可是等他打听到的时候,怀仁公公已经被谪往宫外了。
那时候的崔殷功十八岁了,父亲随后便被贬谪,从此,崔殷功再也不曾进过宫。
19岁的崔殷功已经出落的十分英俊,前来求亲的姑娘数不胜数,饶是崔殷功挑三拣四的父亲也开始认真考虑起了崔殷功的婚事。
虽说皇帝不急太监急,崔殷功这个“皇帝“也不是很反对父亲一手包办他的婚姻。一直这么拖着,大致是因为心里住了一个人,他也分不清到底对那个人是怜惜还是爱意,只是每当跟父亲讨论起伴侣这种问题时,崔殷功心里不自觉就会浮现那个梨花带雨,身姿处在桃林的绛儿公主。
直到十九岁这年的四月,崔殷功外出踏青归来,立马就钻进了书房苦读。崔老爷正感到纳闷儿,平日里,并不见自家儿子如此用功,导致一直在仕途上没什么建树。不过既然儿子自己就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崔老爷觉得原因是啥已经不重要了。
到了傍晚晚饭的时候,崔殷功姗姗来迟,一上饭桌,还没给奶奶爷爷问好,便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我要去城西郊外那家的女儿,名叫绛娘。”
一家人面面相觑,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两位老人的反应都慢了一拍,倒是崔老爷不急不缓的问道:“对方什么家事?可有婚配?什么品行?难不成你今天踏个青看上个姑娘就得娶回来不成,那改日你若是遇到了别的姑娘看着顺眼的,岂不是也这么儿戏?”
崔殷功笑了笑,志得意满的说:“她行事自由,不受拘束,却也能从言语间看出非凡的诗书礼仪,相貌姣好,我们已有一年之期,届时待我高中,必定娶她为妻,这是我身为男儿的誓言。父亲莫非不相信孩儿的眼光?”
看着崔殷功坚定的目光,崔老爷摇了摇头,知道大概无法动摇儿子的心意了,只好轻轻叹了口气,道:“与你有益便成,吃饭吃饭。”随即便招呼着崔殷功的爷爷奶奶一起吃晚餐了。
崔殷功家并不是三代殷实,两个老人家虽锦衣玉食过,倒也对门当户对不怎么看重。只是一个劲儿的问女孩子的长相啊,谈吐啊,崔殷功也乐得给两位老人讲心上人的点点滴滴。
一顿饭吃下来,真真比往常热闹了不少。
一年后,同样是柳条飞舞桃花盛开的春日,崔殷功高中锦衣归来,带着八抬大轿去了他与绛娘相逢的西郊,只是彼时只有一位老者守着一樽棺木。
老人的目光略显呆滞,倒不是悲伤过度,看上去倒是超脱的感觉。
可是彼时的崔殷功仿佛觉得什么东西压在了心里,好重好重,似是一团阴云,心太小,以至于找不到出口宣泄出去。憋得难受。
棺木里是什么呢?
应该不是我的绛娘吧?
崔殷功如是想,可是当他摸上那樽棺木时,整个人腿一软,便跪了下来。
老者看看崔殷功,再看看门外张红结彩的求亲队伍,心中颇有些欣慰,又十分的遗憾。
“崔少爷请节哀,绛娘说,死生虽大事,却非独一途。如果崔少爷你肯相信绛娘的话,请等等她,她终究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老人缓缓推开棺木上的板子,拿出里面的一个坛子,交给了崔殷功。
“绛娘说,有风的日子,让你亲手将她放飞在城外的十里桃林,不可假手他人。”
崔殷功缓缓接过老人手中的坛子。看上去手还在颤抖,却十分用力,仿佛这个坛子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似得。
崔殷功把坛子抱在怀里,仿若什么稀世珍宝。随后他抬起头看着老者,脸上依稀是未干的泪痕。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敢问,老人家,你可是怀仁公公。“
老人面上神情一滞,随后释然。
“绛儿说你是个聪明的人。看来果真是我小瞧你了。崔公子节哀,绛儿不是凡人,他年因中鸩毒而岌岌可危,可是她殒命却并非鸩毒。“
“这是何意?“崔殷功眼里露出生动的色彩,仿佛看到了什么希望。
“绛儿从来想的就不是怎么解决身体里的鸩毒,而是想着怎么才能和崔公子长久的在一起。“
“望岳父不吝赐教。“
“这厢岳父都叫上了,老奴愧不敢当。天机不可泄露,凡间万物有灵,公子多留心周遭,这一世,你们的缘分早已注定。能不能延续,皆看造化。只是人不可贪心,亦不可无望,老奴言尽于此,愿于公子有所裨益。“
崔殷功带着自己的提亲队伍又浩浩荡荡的回家了,只是抱回家的还有一个坛子。
当崔殷功提及自己要和这个坛子成亲时,崔老爷怒了,从小他不曾对崔殷功有过什么强制性的要求,但是这一次,他决不允许这种荒唐事发生。
只是,内心无论多么的不愿意,崔殷功最终还是迎娶了绛娘,只是婚礼低调得很,只在坊间流传着新娘美艳不可方物,谁也没有见过新娘子,都道崔殷功护得周全。谁也不知道,他们所以为的崔殷功护得周全的绛娘,早已经成为了骨灰,放在了那个崔殷功十分宝贝的坛子里。
父母和儿女斗,终究是赢不了的。儿女天生不惮于用一切来威胁他们,只是仗着那深沉的爱罢了。
终究,崔老爷敌不过儿子的以死相逼,同意了这门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