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祭典(二) ...

  •   一路上我的心都是忐忑,三步并作两步,连步子都是虚的。
      远远的就听见了从大祀殿传来的祭祀乐曲,祭祀大典已经开始了,我还是来迟了一步。
      大祀殿里里外外已是人头攒动,禁卫军将这大祀殿守得严严实实,闲杂人等不得靠近。我只得站在不远处用目光寻找太子的身影。
      见大祀殿内众皇子的身影中却唯独没有太子。心急如焚的我此时担忧万一太子要是出现在了大典上,之前的计划都将功亏一篑。为了不打草惊蛇,我必须得立马找独穆阳商量,或许要取消今日的计划。
      独穆阳得知太子可能会出现在大典上时,眼中顿时泛起了怒意,“我不是让你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将太子拖住,太子怎会离开东宫,如此看来,是因为要么你根本就没有按照我说的去做,要么是你喜欢上太子了。”
      我心一震,但随即反问道:“我怎会喜欢太子?我身负仇恨,哪还有儿女情长可言。”
      他神色复杂地看了我一眼,道:“昨日我让你给太子在必要时服下那粒药,你说你不大忍心滥杀无辜,一再拒绝,我便知道你鬼迷了心窍,都怪我没有料到会出现今日这局面,如果我早知道,我定会亲自动手!”他眼中生起狠意,看着我,又冷道:“但你也别忘了,你身边的太子可是那狗皇帝的亲骨肉,他与他有着血溶于水的情分。”
      “毕竟我与太子没有任何仇恨,何必要牵连至他。”我情绪有些激动,但还是尽力压制住心里的怒火。
      他冷看着我,手握成拳,好似下一刻就会打在我身上一般,“如今太子出现在祭祀大典,我们已经无法用太子威胁狗皇帝,这些天所做的准备都付诸东流。”
      我想起他这几日辛辛苦苦的准备因我而毁于一旦,心里十分愧疚,于是诚恳地向他道歉:“对不起,都怪我没有看好太子。”
      “你不必与我说对不起,你应该向你死去的双亲道歉,是他们生了你这么个‘好女儿’!”他头也不回地愤愤走了。
      我在原地楞了许久,原先积蓄在眼眶中的泪不知不觉中顺着脸颊花落下来,一滴一滴地滴落,打进了我的心里,如针扎,难以忍受。
      这条路走着走着,好像就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原以为不管有多少苦难我都会坦然,可现在发现这条路还未走完,我就有了羁绊。
      我深吸了口气,擦干残留的泪痕,心里不知是何滋味,但却逼迫自己收拾收拾脸上的情绪,离开了大祀殿。
      远处的热闹与我再无干系。
      找了个僻静地,想打发打发失落的心。却不曾想,看见了站在我不远处的那抹同为失落的身影,起初我还不以为意,等我悄悄转身正准备去别处时,那抹身影才忽然开口:“三哥,为什么他们都要这样对宇儿,连父皇也开始厌弃宇儿,三哥离开时,跟宇儿说要做大梁的好储君,做大梁未来的好皇帝,可宇儿却还记得小时候三哥跟宇儿说过宇儿是三哥这辈子最亲的兄弟,三哥还约定了有朝一日要跟宇儿一同去品塞外最烈的酒,去骑漠北草原最好的马,可三哥却食言了。”那声音苦笑了一下。
      我听出那是了是太子的声音,步子像是钉在了原地,无法再迈开一步。
      太子根本就没有去祭祀大典,我难以相信眼前所见,没差一口血吐出来,“太子怎会在这?”
      太子错愕转过身,见我站在他身后
      ,脸上忽红忽白。
      “你刚才可听见了什么?”他问。
      我老实回答:“你方才在说什么那我自然就听了什么!”
      他怒目圆睁,瞪得我心里直发毛。
      “你刚才可看见了什么?”他又问。
      我强挂着笑答:“太子方才做了什么那下官也自然看见了什么。”
      他脸色气得发紫,我笑意盎然。
      “你是诚心要跟我作对?”他幽幽地看着我问。
      我讪笑,“下官哪敢与太子殿下作对,不是太子殿下问下官方才看了什么,听了什么?下官只有一五一十地回答,又如何成了与太子作对?”
      看他眼神似乎要与我动手,我这次也实在怄气,做好了还手的准备。出乎意料,他还是没与我动手。
      “今日的事不得与外人说起,否则日后有你好看!”他丢下冷冷的几句话,迅速走开了。
      你刚才的样子我又不是没有见过,我也并非是不识趣的人,当然不会自找麻烦。
      宫中祭祀大典,作为当朝太子却未出席,成了宫里的一件大事。听说在此之前就有些大臣上奏请求皇帝解除禁令,太子若是不出现在祭祀大典,实为不妥,甚至出现了太子如果不出现在祭祀大典,神明将会动怒,天将降灾于大梁之类的言论,企图用神明来压迫皇帝解除对太子的禁足。
      皇帝对此一概置之不理,最终回了大臣们的话:“君子一言九鼎,朕如何能够收回旨意,既然是太子犯错,他就该承担后果,朕下旨禁足他一个月,如今一个月未满,朕不能出尔反尔!”
      众大臣好说歹说,可皇帝依旧没有动容,那些老臣们执拗不过,才作罢。
      众人都知道太子被禁足东宫,连祭祀大典这般隆重的仪式皇帝也未下旨首肯,自然少不了一阵热议。
      有人说太子失宠,这储君之位岌岌可危,也有人说皇帝早就动了易储的心思,禁足东宫只不过是一个幌子。总归来说,太子没有出现在祭祀大典,一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可众人好像都忘了皇后一族的存在,只是妄加揣测。只要皇后的族人一朝还在朝堂,皇帝就不会动太子分毫,就算皇帝再不喜欢太子,也会顾及皇后,更何况皇帝本就没有易储的打算。
      太子禁足尚未被解除,这几日的功课也都由我辅佐,加之上次的事,功课落了不少。
      可恨那欧阳太傅,强人所难,我心甚忧,因为此时我与太子眼观鼻,鼻观心。
      “昨日的《资治通鉴》可都熟背了?”我手中拿着书,问坐我对面的太子。
      太子近日心情平常,不温不恼道:“那《资治通鉴》枯燥难懂,我读起来有些吃力,少师不如给我细细讲讲,也好让我能够记个彻底。”
      “尽信书不如无书,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考虑仔细了,这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倘若不加以分析,只盲目去读,奈何你读上一万遍也只是读了一万遍,毫无收获。身为一朝的储君,《资治通鉴》更是为必读书目,它的目的在于目通过对前朝的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来警示后人,更警示后来的皇帝,治理国家,不应该只靠武力,如单单只靠武力,只会造成官逼民反的局面。”
      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道:“本太子未来成了大梁的君王,定会是个爱戴待百姓的好皇帝。”随后发现自己说错了话,呐呐道:“自然,父皇的天下也是百姓安居乐业,万世太平。”
      我笑道:“我希望如果他日你成了大梁的皇帝,能够记得今日你所说的话。”手中的书卷握得却更紧了,指甲深深地将泛黄的页面扣出了洞来,这一切都被我脸上浅浅的笑掩饰了。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他下意识地伸出展开五指的手,只见手指修长而白皙,他笑得毫无城府,嘴角带着深深的酒窝。
      我从未见他这样笑过,双眉略弯,露出明晃晃的牙,让那笑多了几分温度,让我看着再不冰冷。
      我先是错愕了会儿,随后也笑着伸出手,迎着眼前的手掌,重重一拍,便是一个约定。谁也不会想到,到后来,这个约定,纠缠了我一生。

      皇后自上次太子病发后与皇帝一同来东宫看过太子后,便很少见她如今日这般来东宫。
      皇后来时,我与太子正在讨论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二人正讨论得热烈,便听见外头内侍的声音,“皇后娘娘到。”
      我二人停止讨论,我正想着要不要回避时皇后已徐徐朝这边走来。
      我起身行礼,皇后未看我,而是满眼关切地径直走向太子,柔声道:“宇儿,这几日苦了你了,母妃前些日子命朝中那些老臣联名上书请奏你父皇放了你,可你父皇根本就不听朝中老臣们的劝谏,等过些时日,母妃再去劝劝你父皇。”
      太子安慰道:“母妃不必为儿臣担忧,儿臣做错了事就该受罚”
      皇后叹息,继而将目光望向我,不善道:“此事也不应只由你一人受罚,少师身为下人,就应该遵守下人的本分才是。”
      我不发一言,任凭皇后对我挤眉弄眼。
      “宇儿,外头那些风言风语你不必当真,那人有心之人尽会胡说八道,你父皇无论如何都不会废黜你的太子之位,除非本宫死了,否则谁也撼动不了你储君的位置!”皇后看着太子,语气十分坚定道。
      太子淡淡道:“儿臣知道。”
      皇后与太子交谈了半晌,在离开时又意味深长地扫了我一眼,道:“本宫可容不得有人污蔑了太子的名声。”
      我笑说:“他人也不能从下官身上占得一丝一毫的便宜,只要危及下官利益之事,下官便绝不退让。”
      她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依旧微笑地看着她,直到她的凤撵离开,才收住了脸上的笑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祭典(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