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拆字没有注解 ...

  •   一个拆字,是何柱国在小学就记得很牢的汉字,他学会以后就把它丢在一边,从来没有特别的去关注过。然而,当他在某一天放学后在自己家的小院墙上看到了这个字被画在一个无比巨大的圆圈里,并打上了一个鲜红的叉号时,他第一次觉得围在房屋四周的小矮墙那样破败不堪,似乎不用人们再去动手,它自己就要塌下来了一样。
      以他这小小年纪的生活阅历,还体会不到这个字将为他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命运,但随后听到消息从街市上匆匆赶回来的何妈妈却在看到这个字后,立刻扔掉了手里的口袋,疯了一样的赶往居委会。已经在门口发了一会呆的柱国被母亲的样子吓到了,他忙捡起口袋顺着矮矮的小院门扔到院子里,一边喊着妈妈,一边追了上去。
      居委会大门口围了大群的人,大概这一片区的几十户人家人都聚在这里了,然而人群却很安静,人们都在静静的看着贴在居委会门口的大张纸的<拆迁公告>。柱国有些紧张的扶着妈妈在微微颤抖的肩膀,小声的将公告念给她听。大意是本市本区房管局已于某年某月某日向福雍集团核发了拆迁许可证,开发商已经将此片区的动迁期定为即日起的一个月时间,后面用很小一段说明以土地上附带建筑物的实际建筑平面面积为基数的少得可怜的补偿金。下面还附带了居委会发的一个通知,写着为了拥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我市的快速发展,希望我们的群众能配合开发商尽快搬出等等。
      看着妈妈越来越苍白的脸,柱国已经念不下去了,只小声的叫:“妈,妈你怎么了?”
      旁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终于听明白了身边成年的孙子的解释后,一屁股坐在地上,以手拍地大哭起来:“我不走,我这里活了一辈子了,我死也死在这里。”旁边的孙子立刻急得汗也下来了,一边扶一边叫:“奶奶,奶奶,看人家笑话,不要在这儿哭。”然后招呼了媳妇,两个人七手八脚的把老太太半拖半抱的带回家去。
      人群这时才开始乱起来,大家都拼命的跟左邻右舍的诉苦,比着的说自己的存款少,还有的已经开始盘算哪一区的房子便宜,哪一区的学校好。这一浪高过一浪的喧哗里,何妈妈终于支撑不住自己孱弱的身体,倒在初春还有些余寒的地面上。
      柱国力气还是太小了,只抱住了妈妈的头不被磕到,自己也被带拉着坐在地上,一边慌乱的叫妈妈。
      正在一个角落抱着小毛巾皱着眉头思索的吴老师一眼就瞥了这一边的动静,忙拉了一下站在身边的丈夫葛明浩,葛老师和妻子同在一所小学教书,是学校的教学能手,也是一个热情爽朗的人。他看到倒在地上的何妈妈,忙和妻子分开人群走了过来。何妈妈脸色青白,脸上有渗出来的冷汗,神智还清醒,看着哭喊的儿子,似乎还想安慰他,想说“不要哭,妈没事。”然而只是嘴角在动,声音却轻不可闻。抱在吴老师怀里的小毛巾,看到大声哭喊的哥哥,和乱烘烘的人群,吓得两汪泪噙在大大的眼睛里,不敢落下来。
      周围有人听到葛老师喊帮忙的声音,都围了过来,几个男人七手八脚的帮着把何妈妈背在葛老师的背上,有两个人已经跑到大街边去拦车了,可这个片区太偏了,等了半天也没有车来,葛老师不敢再耽搁时间,直接走小路往市区跑,哭哭啼啼的小柱国跟在妈妈身边,几个强壮的邻居也跟着去了,准备替换着背人。
      吴老师此时才发现女儿脸上的泪水,忙用手擦去她的眼泪,一边柔声的安慰她,小毛巾看到妈妈终于注意到她,才开始撇了撇花蕾一样的小嘴儿,大哭起来。
      人们叹息着,开始三三两两的散开了,各自去发愁,去盘算。经过这阵子的一闹,天已经渐渐黑了下来,一排排或高或矮或大或小的房子黑幢幢的错落在阴影里。已经建了二层楼再加上门房的人家心里是庆幸的,因为按房屋的建筑面积算的话,得到的补偿金可以够他们在市区买上一套很好的新房了,虽然也是不情愿的,但总好过邻居们。房子建得大的人家也好,加上自己的部分存款,安排一家人的生活也没问题。何家的小房子从来就没有重新盖过,还是说不是多久以前的一间屋加一间厨房的小平房,面积小得可怜,得的补偿金也可想而知。何妈妈每日摆摊赚来的钱勉强够他们的日常生活,存款大概是想也不敢想的,何妈妈怎么能不急呢,急过了再想办法吧,总会熬过去的。
      吴老师也在愁,她和葛老师的工资都不算高,存款也有限,加上不多不少的补偿金,在市区这里也是买不到房子的,看来只能到郊区去买,这样就要申请工作调动,看来一下子要告别的是过去生活和工作的全部环境,自己和丈夫要适应,孩子也要重新适应,一下子都要从头开始了,想不愁都不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