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幸福的尘埃 ...
-
“当那些睡在绒毛上的人所做的梦,并不比睡在土地上的人的梦更美好的时候,我怎能对生命的公平失掉信心呢?”生命的公平还在于,一个家境贫寒的十几岁男孩虽然不能条理清晰的讲出上面那段话,但却实实在在的以这样的心情在品味自己的生活的。
华茂广场所在的位置正是本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但在二十年前,却只是一个旧城中心的几排民房,大约三十家左右的平房,各自有都自己的小院子。而各个院子里的生活,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是用水写成的,仍然有大块的颜色,不是浓墨重彩的铺陈,倒象了几乎每家门前都长着的盘根错节的早春的老榆树,初生的榆钱儿为沉旧得有些过于破败的街区左一块右一块的涂了新绿的明艳,和着黄昏时天空几抹镶了红粉色彩的薄云,好象经了冬的无奈后,大自然此时才从心底里喷出来的生命的浪花。一群聚在老榆树下的半大孩子,发出阵阵的笑闹声,惊得刚刚北归的燕子落下来又飞起,远远的站在高过树顶的电线上,歪着头不满的打量着他们。孩子们却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闲逛的老人家走到近前看了一眼,却是几个男孩每人抓了一把扑克牌在游戏,也就不去在意,笑了笑,又闲闲的走开了。
最靠里边的一家用树条勉强凑起来的小院门打开了,一个面色有些灰白的短发中年妇人走了出来,扭过头向这一边张望着,刚巧远远的站她对面的男孩一抬眼看到了她,有些慌的捅了捅对面一个瘦高的男孩,彼时那个孩子正面有得色的抓着一把好牌等着收取小伙伴们手里的硬币呢。收到对面报警的信号,忙着将牌放肚子那里,悄悄的收好,转身的一瞬塞到了衣兜里,才若无其事的向着他的妈妈走去。
母亲的眼神随着孩子的脚步跳动,用慈爱混着骄傲和欣慰织成了密密的网,让一个孩子在每日的粗茶淡饭日子里,仍体会到呵护的安全与温暖。没有父亲做为可以让他们母子依靠的山,男孩过早的生成了对母亲回馈的温情与保护的心,一份成年男性才会有的责任感,竟然在一个少年的心里,张开了坚硬厚实的羽翼。
伸出手来揉了一下儿子头上有点扎手的短发,“柱国,吃饭了,今天妈买了鱼呢。你刚玩什么呢,没又赌钱吧?”何柱国低头:“妈,我没有,你别瞎操心。”母子一前一后准备回屋的时候,一路有自行车的铃响,斜对门的吴老师带着刚满两岁的小女儿回来了,看见他们母子,停在门口扬声问:“大嫂,今天这么早就收摊了?”“是啊,今天柱国十三岁生日,我早收了一会,今天运气好,没有碰见城管的,和每天的摆摊时间也差不离。”妈妈要是声音大一些说话,就会有低气不足的颤音,这个差别,好象只有做儿子的才能听得出来。于是他忙插嘴:“吴老师,您接小毛巾回来了?”吴老师一边抱了自行车后坐的小女孩下来,一边笑着说:“是啊,来,小毛巾,告诉哥哥,你今天在托儿所乖不乖?”小姑娘闪了闪亮晶晶的眼睛,不肯说话。吴老师直起腰问他:“何柱国啊,你又跳了一级了,觉得能不能追上啊。”“没事,吴老师,我总觉得那几本书没什么好学的,翻一翻就完了。”吴老师仍转了脸跟何妈妈说话:“大嫂,何柱国可真让您省心,我从工作后还没听说过有这样天才的孩子呢。”何妈妈就有点不好意思的笑。然后看着吴老师推着车子领了女儿进了自家院子,才抓了儿子的手也回屋子。
何妈妈喜欢这个吴老师,从来不象其他的街坊一样带着歧视的目光看自己,自己的孩子没有父亲,自己每天在街上摆流动小摊时被城管的制服人员撵得到处走,在周围人的眼里都是不可饶恕的过错。但吴老师却不,她不见得和自己走动得多亲近,只是在门口碰到的时候才说几句话,吴老师说自己一个人带孩子辛苦,是个好母亲。吴老师说人与人不分贵贱,自己的小摊和她的小学教师也一样是平等的职业。吴老师说自己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儿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吴老师的话她都在记在心里,让自己在悲苦的生活里,也偶尔会体会到自己生活的尊严,有时她也会说给儿子听,是向儿子宣泄,也是对自己与别人的妈妈为何不同的解释。她会从儿子理解的目光里,得到继续顽强的生存下去的信心,仿佛从来不记得,自己有一副多么柔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