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送礼 ...

  •   住了几日,苏禾慢慢摸清了侯府的规律,平日里吃饭各房各吃各的,只是媳妇们早晚都要去福寿居晨昏定省,连客居的乔小姐也不例外。一般大夫人与二夫人都是辰时过去,大夫人因为主持中馈,早上忙的话就去的更早,在福寿居喝盏茶就走。其余的小姐们都是辰时三刻才到,除非太夫人有心留人,否则她们基本上与大夫人和二夫人打不到照面。府里侯爷和二爷,因为各自身上都有差事,来请安的时间不定,三爷还未成亲,住在外院,因领着西山大营的差事,除非沐休,平时都不在府里。
      苏禾便跟着一众小姐,将去福寿居的时间推迟了三刻钟。
      蒋云熙据说马上就要出宫了,乔小姐还没有要回家的迹象。
      苏禾这日得了空,带着两个丫鬟先去了大夫人的松香院。一进门,院里的景致就吸引了她的目光,竟不像是冬日,绿树红花装扮的整个院子生机勃勃。作为侯府主院,这个三进的院子算的上是奢侈华贵了,每处摆设,每处布置,都透露出主人精巧纤细的心思,衬托出其矜贵雍容的气质。
      丫鬟青萍将苏禾迎进第二进院里。大夫人斜倚在暖阁的榻上,这时的她又和平日里有些不一样,少了几分精明,多了几分慵懒。
      苏禾道明来意,“……没想到会长住,让您费心了。听说大少爷书读的很好,大姐儿也开始启蒙了,送给他们玩儿的。”说着递过去两个黑漆描金匣子。
      大夫人笑着接了,客气了几句。两人又说了约两刻钟的闲话,苏禾就要告辞,“不打扰了,改日再来看您。”
      青萍就将她送到了松香院门口。
      二夫人的汀兰水榭比起松香院,少了几分雍容,多了几分意趣。苏禾进去时,屋里就传出婴儿撕心裂肺的哭声来。
      紧接着二夫人的声音,“混账东西,连二少爷都哄不好,赶明儿就发卖了出去。”
      苏禾上台阶的脚步顿了顿,领路的丫鬟脸色一白,隔着门帘轻声叫了句“采薇姐姐。”
      门帘子就掀开了,一个穿了天青色比甲的圆脸丫鬟走了出来。她认得苏禾,匆匆行了礼,道:“您稍等,我去禀二夫人。”
      采薇进了屋,二夫人的声音就小了,婴儿的啼哭声却是依旧。一会儿的功夫,采薇出来打了帘子请苏禾进去。
      进到屋里,一股夹杂了奶味的热气扑面而来,苏禾不舒服的皱了皱眉,适应了一会儿,才走进去。
      “二少爷的哭声可真亮,还没过周岁呢吧?”
      “明年开春就一岁了,”二夫人勉强笑道,“快坐。”
      屋里用一道屏风隔开,苏禾可以看到屏风里奶娘抱了孩子走来走去的身影,二夫人听着孩子的哭声,完全没有与苏禾应酬的心思,她看向屏风,“把二少爷抱出来吧。”
      奶娘满头大汗的抱了孩子出来。二夫人接了孩子,心肝宝贝般的哄着,却毫无效果。苏禾看着,有些不忍,试探道:“不如让我试试?”
      二夫人一怔,看向苏禾,犹豫了片刻,才将孩子抱给她。却见苏禾手法熟练的接了孩子,放在腿上,轻轻松了松包着孩子的襁褓。然后换了个方向,头朝上竖着抱了起来。她一手搂着襁褓一手在后面支了孩子的头,抱着轻轻散起步来。孩子的哭声便一声比一声轻了,到了后来竟然自个儿转着头左右看了起来,嘴里呢喃着吐泡泡。
      “昱哥儿!”二夫人惊喜的喊道。
      苏禾便将孩子重新放进了二夫人的怀里。待哄着孩子睡着了,才交给奶娘抱进去。
      “苏妹妹怎么会哄孩子?”二夫人奇道。
      “机缘巧合,曾跟着个乡下医婆学过一些。”苏禾简而言之,不欲多说,二夫人便不再问。
      苏禾笑着递了个黑漆描金匣子过去,“二少爷浓眉大眼,甚是可爱,这个送给二少爷玩儿吧。”
      二夫人道:“这怎么好意思,哪有让客人破费的道理?”
      “您别嫌弃才好!”苏禾笑道。
      二夫人就笑着收了。
      回了双栖院,苏禾吩咐寻雁去备桌席面,“拿三两银子给厨房,让用我给的菜单做一桌,晚上送过来。”
      寻雁答应着去了。苏禾赶在晚饭前就去给太夫人请安,顺便说了要在双栖院宴请两位小姐的事。
      太夫人听了欣慰道:“你们这样和睦,是好事。”又吩咐许妈妈让这边的厨房再加两道菜送过去。苏禾笑着谢了。
      晚上,苏禾便派了寻雁和柏晴亲自去请宁明远和乔小姐。
      对于大夫人和二夫人,苏禾亲自跑一趟去送礼,不仅因为她们是半个长辈,更因为她们是侯府内院权利的象征,宁明远和乔小姐却不一样,对于他们,苏禾是本着结交的心思,一个是客居侯府的表小姐,一个是暂住的亲家小姐,请她们来吃顿便饭,姐妹间互赠些礼物,便能全了情分。
      乔小姐与宁明远联袂而来,苏禾笑道:“你们两个倒是遇到的巧。”
      乔小姐却道:“是我去找明远一起过来的。”
      苏禾听着不由多看了她一眼,随即神色如常,“我让厨房做了江南的小菜,请你们尝尝。”
      乔小姐听着欢呼一声,“我倒要尝尝江南的菜与燕京的有何区别。”拉了明远一同入座。
      苏禾在旁边陪着坐了,菜式流水似的上来,三人每上一道菜就品头弄足一番。一顿饭吃了将近一个时辰。
      饭后,苏禾请她们去暖阁喝茶。宁明远先喝了一口,眼里就闪过了惊讶,“是六安瓜片?”
      “是我从江南带来的绿茶,”苏禾笑问道,“味道如何?”
      “齿颊留香!”
      苏禾笑起来,又朝乔小姐道:“乔妹妹也尝尝。”
      乔小姐脸色微微红起来,她在家时喝的都是公中发的茶叶,很少喝这样的好茶,也没有明远那样博学,并没有品出这茶与平日的茶有何不同来。她眼角瞟向苏禾,心里微微一动,这几日与苏禾接触,看她行事做派似乎并不像她那日所说的小门小户出来的。她也曾悄悄问过长姐,长姐却不欲多说,只道是侯府故人之女,太夫人怜她双亲故去,才接进府里长住。
      苏禾感觉到了落在身上的审视的目光,却不动声色。品完了茶,才拿出两个一模一样的黑漆描金匣子,“送给两位妹妹做个见面礼,侯府规矩大,这些日子多亏了两位妹妹指点。”
      富贵之家出来的小姐,对于这样的场合很是熟悉,她们接了苏禾的礼,也各自回了礼,宁明远送的是一副自己作的一副画,乔小姐送的是自己绣的一方帕子。
      这场宴席一直到了亥时才结束。苏禾遣了丫鬟打着灯笼将二位小姐送回去。柏晴则服侍着苏禾梳洗。
      “闹了一晚上,小姐累了吧?”
      “这算什么?”苏禾对镜卸妆,“都是闺阁里娇养出来的女孩子,明远看似性子绵柔,实则心思重,性情颇为孤傲,乔小姐初见只觉得活泼,相处久了便知道也是个心思玲珑的,不过她们没有经过事,还算天真烂漫,不谙世事。”
      柏晴却道:“表小姐也就罢了,那位乔小姐虽然看着天真,可奴婢看她行事间处处留心,事事都与别人暗自相较,再过几年,怕不是个好相与的。”
      苏禾笑道:“有二夫人那样的长姐,她若是安安分分的只做个庶女才奇怪呢。”
      柏晴就想起了二夫人平日里的行事,嫁给侯府的庶子,非嫡非长,在府里的地位却并没有比大夫人矮一丁点儿,连太夫人的喜欢都没有比大夫人少半分,这得是多么玲珑的心思才能做到?
      两人说话间,柏晴手脚麻利的服侍着苏禾换了衣服,看她上床睡了,才轻轻放下床帐,轻手轻脚的出去了。
      苏禾在侯府里当了几天晨昏定省的闺阁小姐,太夫人就接到了忠勤伯言家的帖子——忠勤伯府嫁女。
      这日一早,苏禾去给太夫人请安,太夫人看着她好几次欲言又止。明远和乔小姐回去时,苏禾就被单独留下了。
      “忠勤伯家的慧姐儿出嫁,送了帖子来。”太夫人最后道。
      苏禾听着一怔,她抬起头就看见了太夫人眼中的深意。
      “您放心,旧日恩怨早已尘封。言家于我,不再有任何意义。”苏禾这样解释,也是在保证。
      平津侯府能提供她避身之所,却绝不会支持她与忠勤伯府作对。京城世家盘根错节,互相依靠,忠勤伯言家虽于苏禾是恨,却对平津侯府而言,谋划好了便是利。
      太夫人看着就叹了口气。苏禾回去了,她才将帖子递给许妈妈,“让老大媳妇儿去一趟吧。”
      苏禾未在侯府里多做纠缠,映易那边却很快打听出了消息,腊月初十,便是忠勤伯府言家三小姐的好日子,嫁的是通州的大户欧阳氏。
      腊月初十——苏禾望着纸上的日子发起呆来。
      十年前,也是个腊月,京郊飘雪,姐姐拼死生下蓁儿后血崩而亡,她只能看着,怀里抱着冻得脸色发青的婴儿,毫无办法。
      忠勤伯府在苏府凋零之际,以‘无出’之名休了苏氏长女,这样的明哲保身之法,虽在京城胥贵之中坏了名声,但十年来并没有影响言氏一脉蒸蒸日上的势头。忠勤伯世子续娶的世子夫人盛氏,是礼部侍郎盛元辅的嫡长女,进门就育有一子一女,深得忠勤伯夫人的信任,近些年,忠勤伯夫人不大出来走动了,在外应酬的都是盛氏。忠勤伯府大小姐五年前入的宫,深得皇上喜爱,封了司仪。忠勤伯府庶出的二爷在西山大营领了闲职,嫡出二小姐嫁进了郑国公府。
      忠勤伯府早已抹去了原世子夫人苏琦这段旧事。
      苏禾将桌上的纸捏成一个团儿就扔了出去。刚好扔在进来的乔小姐脚下。
      “你在做什么?”乔小姐进来问道。寻雁送了乔小姐进屋,拾起地上的纸团就出去了。
      苏禾指了指炕几上的笔墨纸砚,“闲着无事,写几个字。”说着伸长脖子看了眼窗外,外面还在飘雪,到处洁白一片,“这么大的雪,你来我这里,可别冻着了,快上来。”
      乔小姐来时不小心踩进了雪堆里,右脚的绣鞋有些湿了,此时便不客气,上炕坐到了苏禾对面去。
      柏晴上了茶,苏禾就吩咐道:“将乔小姐的绣鞋拿出去烤一烤,仔细别弄坏了。”
      乔小姐就笑道:“劳烦柏晴姑娘了。”
      柏晴行了个礼,捧了乔小姐的绣鞋退出去。
      乔小姐才道:“我是来跟你告别的。家里明日来接我回去。”
      “你要回去了?”苏禾问,声音里有些遗憾。
      “嗯,”乔小姐点头,“本想着多陪陪长姐,但前儿个府里接到了忠勤伯府的帖子,母亲就派了人来接我。”
      苏禾就想到太夫人也接到了忠勤伯府的帖子,多半会让大夫人去。乔小姐想要参加这样的宴请,自是要跟着自家人去才行。
      “原来如此,我听说忠勤伯府三小姐是家里最小的,怎么舍得嫁到通州去”
      “通州不算远,何况忠勤伯府的老夫人娘家就是通州越家,据说与欧阳家是世交。”乔小姐对这些世家关系如数家珍,说完又叹道,“比起通州,湖州才远呢。”
      苏禾知道她说的是蒋云熙要嫁的湖州君家,看来乔小姐与蒋云熙的感情颇深。
      “我听说湖州君家各个房头人口众多,不知熙姐姐要嫁的是哪一房?”苏禾趁机问道。
      “是君家二房。”
      君长言?苏禾目瞪口呆。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犹记得第一次看见君长言时,她的脑海里浮现出的这两句诗。
      与君长卿的温润如玉,内敛隐忍,气场凛冽不同,那个十八岁的少年,唇红齿白,手摇折扇,是真正清贵无双的富贵闲人。
      不过细细思来,君家二房与平津侯府联姻,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君氏一脉,只有大房与二房才算是嫡支,其余房头皆是庶出。君长卿作为大房嫡长子,承袭了君氏掌家人的位置,以君家百年世家的矜持,大房一支不可能再有人入仕,而这个百年世家想要继续繁荣昌盛的传承下去,同为嫡支的二房入仕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苏禾对迟迟不回府的蒋云熙好奇起来,她想不出什么样的女子与君长言站在一起,才不会失了颜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