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红梅白梅 ...
-
第四章
昨夜,一场春雨悄然而至,润物无声。
采苓摘了几枝迎春,放在窗边。透亮水珠附着鹅黄的花瓣,清新可爱。细细地枝条随意在案上伸展,有如美人斜卧榻上。
青葵见初晴坐在窗前怔怔发呆,过去说道:“小姐,天气这么好,何不去花园逛逛?”
初晴回过神来,眼神一亮,“好啊,咱们打秋千去!”拉着青葵往花园里去。
青葵站在一旁要帮着推秋千,初晴说:“我自己来就行了,你在一边玩去吧。”
“那好。小姐,你看那边山茶花开得好,我去摘些来,待会儿带回去。”说着,走到前面几株山茶花边,细细看起来。
初晴自己用脚蹬着秋千,来来回回,春吹乱了鬓发,她也不想去拢,任由其吹散。
她突然闻到了一种香味,先是清淡的一丝丝一缕缕,后来这香味就渐渐馥郁起来,弥漫在园中,让人迷醉。这香味并非是一种花的香味,似是几种花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青葵,你闻,这是什么香味?”
青葵轻嗅鼻子,“嗯,小姐,这是花间露的味道。”
“花间露?那是什么?”
青葵一笑,“花间露,是一种香料,以多种香花制成的,这香味想是少夫人在制香呢。”
“嫂嫂会制香?”
“不仅会制香,还制得很好呢。上个月,少夫人送了我一瓶花间露,我熏衣服的时候放了一点,过了三天香味才散呢。那天,我穿着衣服去胭脂铺买螺子黛,那老板娘闻了这味道,直夸香料好,一个劲儿跟我打听,在哪里买的这样好的香料呢!”
“想不到嫂嫂还有这样的才华!”
“谁说不是呢,少夫人啊,不仅把府里管得好,待我们也很很好呢。嫁过来这几年,也从没跟少爷红过脸,就是,肚子一直没动静……”话未说完,青葵忙住了口,一脸懊悔,“小姐,小姐,我,我,不是有心的,我一想到就说出口了……”
初晴跟她相处几个月,也知道这丫头一向心直口快,并不介意。
她倒是对这制香有了兴趣,“嫂嫂是在那边风吟阁里制香吗?”
“是的。”
“走,咱们去看看。”
风吟阁内花草遍地,异香扑鼻,是少夫郑湘灵的住处。
进了院落,青葵不往正当中主室走去,而是往左一拐,沿着游廊往前走,走至一间厢房前。
初晴一进屋子,不由吃了一惊,这是个专业的制香作业坊啊。
屋子里有七八个人,每个人在自己的案前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选料,有的磨粉,有的混合搅匀,有的熏蒸,有的压成香饼,有的放入绢袋和盒中封存。
湘灵一身窄袖衣裙,一头青丝轻松绾了一个髻,在逐一检查香饼,香塔和香丸。
见初晴进来,拉着她坐下,笑道“你怎么来了?”
“我在花园里闻见香味,好喜欢,听说是嫂嫂在制香,我一时好奇就来了。”
初晴看着一盒盒已经封好了的香,问道:“嫂嫂,你做了这么多香啊!”
“这些并不全是我一个人做的,你看,不是有她们在帮我吗,这个制香说起来,也是我闲来无事打发时间的,一来呢,外面买的不如我自己做的好,二来呢,这么多香,有大部分是要送人的。平常往来的夫人小姐们,知道我喜欢制香,有喜欢我做的香的,都托了我给她们制。”湘灵答道。
初晴感慨,“嫂嫂,大哥娶了你,真是他的福气。”
湘灵淡淡一笑,双眸微闪,并没有接话。
侍女木樨捧着两个盒子过来,放在一旁,说道:“少夫人,送给姑姑的两盒香都已经装好了。”
“好。”湘灵点头,看了一眼初晴,笑道:“你要是没事,就跟我一起去落梅庵看看姑姑怎么样?”
初晴刚听她说去落梅庵,心里正想去那边,忙说:“好啊,好啊。”
湘灵换了衣服,重新梳好头发,和初晴一起往府里北边的门走去。出了门,是一条小径,两旁翠竹掩映,有风吹过,竹林生涛。
姑姑是初晴和释之的亲姑姑,在落梅庵已经十三年了。
十三年前,姑姑无故突发急病,卧床不起,谢家遍请名医,全部素手无策,只说能多拖一天是一天。
一日,祖母去庙里求佛回来,看到门前,有个衣衫破烂的游方僧人化缘。祖母把他请进去,让人好生招待。
那僧人饱吃一顿,说有办法可以救府里的小姐。祖父母一听,忙请问是何办法。
僧人说,小姐本是心窍通透之人,奈何一念执着,遮目蒙心,伤及身体。若要救她,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她出家,了却尘缘,潜心修行,方可平安。
祖母一听,坚决不肯,这女儿从小爱如珍宝,如何肯让她余生守着青灯古佛。祖母又说,可否选一女子代为出家,也同样是向佛祖已示心意。
那僧人却说,代为出家,没甚效果。
最后还是祖父建议,能否在家修行。一来是自身出家,向佛祖聊表诚心,二来在家里,也能成全父母牵挂之意。
那僧人沉吟片刻,说,罢,罢,那就在家修行把。只是,在家修行只能护她十多年周全。这之后,或有一劫,渡得过渡不过,就看你们的造化了。
祖父见他话中还有玄机,忙要再问,那僧人早已先走一步,飘然而去。
后来,祖父就在谢府的北面,修建了落梅庵。
说来奇怪,自从姑姑修行后,身体也一天好似一天的慢慢恢复了。
走至落梅庵前,就见两株梅树从墙上伸出树枝来,其时花期已过,梅树上绿叶冉冉。
进入庵内,看见这两株梅树一左一右,高约十尺,其势若伞,古朴苍劲。右边的梅树旁有一个亭子,想来是开花时赏梅用的,匾额上面写着——归去来亭。
初晴忽然想起一事来,问道:“嫂嫂,去年姑姑送的梅花,可是这两珠梅树上结的花?”
“正是呢,这两株梅树,一红一白,也有十多年了。”
“啊?这两株梅花颜色还是不同的啊,去年我收到的是白梅,那嫂嫂收到是红梅吗?”
“是啊。”湘灵点头。
一种说不清的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初晴微微出神。
两人走至茶室,一位婆婆过来献茶, “请夫人小姐稍侯,姑姑稍后便来。”
不一会儿,听到门口有脚步声。
进来一位三十岁上下的道姑,一身素袍似无风而动。其五官本是极美的,可能因为修行的缘故,气质清淡不少。这就是在落梅庵里的修行的谢家小姐——谢瑜儿,修行后,家里人都尊称姑姑。
姑姑见她俩都在,微笑道:“今天你们俩个一起来,这倒少见。”
初晴说:“许久不见姑姑,今天知道嫂嫂要来,就一起过来了。”
姑姑说:“嗯,你这丫头有心了。”
湘灵说道:“姑姑,这一盒香是灵虚香,这一盒香是定外。”
姑姑点头微笑:“难为你一直为我制香,辛苦你了。用惯了你的香,以后要是哪一天没有了,我怕是要不习惯了。”
“只要姑姑喜欢,我会一直为姑姑制香送来。”
姑姑看着两个盒子,“这些年,也是难为你了。”
湘灵微张了口,似要说些什么,终究没说。
初晴记起刚才心里一划而过的想法,问道:“姑姑,去年梅花开时,你送了我一支白梅,送给嫂嫂一支红梅,两支梅花颜色不同,这其中,可有什么别的意思吗?”
姑姑放下茶杯,笑道:“你倒是看出我这里面别有一番意思,可见我的心没有白费。你知道,我送你们不同的梅花的意思吗?”
初晴嘻嘻一笑,摇了摇头,不懂。
“红梅和白梅虽都为梅花,颜色不同,自然意义也就不同。你嫂嫂性子体贴,待人周全,可这么多人呢,若每个人都要照顾到,难免忽略苛刻了自己,送她红梅,希望她多考虑考虑自己;而你呢,至情至性,喜欢率性而为,遇事难免欠考虑,送你白梅,希望你日后对事能静心看淡。若你们真能像我想的那样,不是正好吗?”姑姑缓缓道。
初晴看着面前的女子,心里一时说不清具体的感受。
算起来,姑姑也就和她见过几次,就凭这短短的几次相处,就能把她看得这样透彻,这心思让人佩服。再有,姑姑知道了她和嫂嫂各自的特点,又在一旁暗暗提点,这份心意让人感动,而眼前端坐的这个女子,笑容浅浅,双眸平和,仿佛心已如止水,身在世外,她的所做的这些事情,又让初晴有些迷惑了。
一旁的姑姑和湘灵倒未察觉她此刻的想法。
姑姑问道:“你何时动身?”
“三天之后。”湘灵答道。
初晴回过神来,“动身?嫂嫂你要去哪儿?”
“回娘家啊,傻丫头”。湘灵笑道。
“啊,嫂嫂你要回娘家啊,那你怎么没有跟我提前说啊?”
“我没跟你说吗?”
初晴委屈点头。
“哦,那就真是我这段时间忙制香忘记了,每年过完上巳节,我都要回娘家一趟的,我还以为我早已经跟你说了。”湘灵一脸歉意。
“唉,嫂嫂一走,就更没有人陪我玩了。”初晴微微抱怨。
湘灵呵呵一笑,“我倒是觉得可以趁此机会,好好磨一下你的性子。这段时间,你可以多来姑姑这里,修身养性。”
“啊,不要这样吧——”初晴哀嚎。
“怎么?你还看不上我这落梅庵?一般人想进来还进不来呢,你也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姑姑笑着在一旁帮腔。
初晴看出她俩有意玩笑,眉毛微挑了挑,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