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城头画鼓(上) ...


  •   济南城里聚集了燕岁寒最后的人马。燕岁寒生前少积人心,他死后城内之人便认谢南为主。而谢南身死天安山后,济南城顿成一盘散沙,正是群龙无首之际,燕岁寒麾下第一谋士巫强忽然现身,出来收拾大局。这巫强自是有手段的人,翻牌清洗,重整人心,不在话下。
      只是早先天安山一役,不仅灭了燕岁寒麾下把持鲁州的老将谢南,更是大伤了燕军的元气,如今萧军攻势凶猛,如破浪乘风,局势再难翻盘。济南一城虽仍在负隅顽抗,却也离攻陷不远了。
      黑云压城城欲摧。
      济南城门前,萧军密仄如天上激飞而下的箭矢。城头上铁鼓隆隆敲响,旌旗飞舞。只听“轰”的一声,卫车破开了济南城的惠阳门。
      萧唯第一个冲上前去,身上明光铠铿锵作响。他挥起刀锋寒烈,向城门旁还在顽抗的士兵们砍去,利刃破开铁甲,他耳中只剩呜鸣。
      许天然破开阻挡,骑马奔到他身边,附耳说道:“将军,刚接到的消息,先生在城中谢府等你。”
      萧唯心中电光石火般地一闪,复尔皱起眉来,这个人……在此时见他,究竟有何深意?

      燕军中原本驻守济南城的大将早已死伤殆尽,剩下的不是已经投降,便是七七八八散了精光。半日后,城中硝烟燃尽,家家门窗紧闭,行在街上,如入无人之境。萧唯策马,一路行至谢府。
      有小童站在门前,迎他进来。萧唯大步走进门去,一路杜衡淡香,远远地便有乐声盈耳。他不由一笑,向内堂看去,正是早先在香积寺见过的老人在焚香奏琴。
      萧唯恭恭敬敬地行礼,眼神却一直留在老人身上,问道:“多日不见,先生可好?”
      那人手下拨弦的动作未停,只淡淡地说:“有何疑问,一并问了罢。”
      萧唯拧起眉,也不多做推让,朗声道:“既然先生早在济南城中,为何不开城,迎我进去?”
      那人停了动作,只抬眼望了那么一望,叹道:“说你这两年有些磨练,说起这话来却像个黄口小儿。若我认真抵抗,你怎么可能在短短十天内攻下济南城?”
      萧唯不解,那人摇头,继而又道:“如今济南城是真正清净了。我派上战场的那些人,都是对燕岁寒抱一二分期望的人,我为将军清理了门户,将军为何还要怪我?如若我直接开城,倒易激起那帮粗人的同仇敌忾之心,怎会有如今这般听话。”
      萧唯如今才恍然大悟,只道:“谢巫先生。”
      他抬眼望过去,只见日光冷寂,在廊下拖下长长的一道影子,廊外花影寒笼绛蕊,重瓣金菊,生得密密叠叠好似华衣,倒比日光更温暖几分。
      老人闻言低笑一声,已从琴上抬起眼来。萧唯只觉得那一双眼明亮好似鹰隼,照得人无可蔽形……谁能想到那人竟然是燕岁寒帐中第一谋士——巫强?
      “你不用谢我,事事皆由你心,你该谢自己。”那人顿了一顿,又道,“有个人要见你,我让他等在孤芳亭里了,你且过去吧。”
      萧唯应了,正要往外走,忽听巫强在身后悠然叹道:“那人遍身铜臭,心机深沉……你若是只想安安分分地做一个臣子,还是离得远些好。”

      孤芳亭建于水上,一条竹廊曲折萦回,蜿蜒而去。秋水长清,白云似练,萧唯一路漫步过去,只觉有几分萧瑟。若早上几个月,这池上应是六月荷芳,但如今已是深秋,池上剩了一片浮萍,唯一枝枯荷直直地挺出水面,不见花枝,只余荷叶枯黄,浮在水面上,正应了“孤芳”二字。
      亭中那人分明是天下第一富商,身上衣服却是极为朴素,与寻常的老人家无异。萧唯走到近前,才觉出他并不是中原人,生得一双莹绿的眼睛,与齐萱相似,却要更浅一些。
      那人拱手道:“萧将军,老夫石可。早闻大名,今日终得一见。”
      萧唯并不认识这个人,先前又听巫先生说了那种话,此时便只是微微点一点头。
      石可看他如此防备,只轻轻一笑:“萧将军,我与你虽素不相识,但却与齐娘子相识已久。将军不必防我。”
      因提及齐萱,萧唯拧起了眉,紧紧盯住石可道:“你……”
      石可仿佛很乐意他提起她,眯了眼睛一笑,悠然说道:“将军若有兴趣,可听我慢慢说来。我与齐娘子皆出自康孙……”
      如今兵荒马乱,密信一事尚未查出幕后究竟是何人推动,哪有那个闲暇听他说故事。既然他与齐萱是一国,那么必然知道某些真相。萧唯打断了他的陈述,道:“收起那些枝枝蔓蔓,你现在来找我,是不是忘忧她……有危险?”
      “将军猜得准。”石可淡淡笑道,极目远眺池面上那已半残的枯荷,沉声道,“齐娘子有性命之忧,是因为她杀了燕岁寒;而她杀了燕岁寒,却是因为老夫喝斥她:康孙已丧,怎甘以清白之身身侍仇敌。”
      萧唯眼中一沉,随即朗声一笑,说道:“忘忧杀燕岁寒,亦是为了报父仇。你如今牵扯出这一堆故事来,不过是想让我听完你最开始的那些话。”
      石可向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点精光,只听他遥指池中败荷说道:“你看远处那枯荷,只经一夏之荣,老夫所想的,不过是要这花千载万年地开下去。”
      萧唯唇边不由泛起笑意,仿佛听到了最有趣的事情:“石先生,枯荣生死,乃是自然规律,你莫不是想拔苗助长。”
      石可不理他的嘲笑,只向他拱手一揖:“花无千日好,但一国却不同,我向将军求的事,只有康孙开国一事。”
      终听他说起这件事,萧唯觉得这话有些熟悉,细想起来,却是齐萱那日与他提过的。
      我求将军借我力士千人,黄金万两……共开康孙。
      他冷笑着抬起头来:“石可,这话,原是你说的。”
      石可并不否认,笑道:“这话是谁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军答不答应。兹事体大,我也不想将军立刻应承了我来,只要将军答应我考虑。”
      萧唯沉吟片刻,想这事情或可商榷,便说:“我自会考虑”。
      石可眼里带了笑意。他的目光从萧唯身上移开,去望那盈满天光的池水。他停了一停,继而缓缓地道:“第二件事,齐娘子的性命,怕要将军亲自去救。”
      只说完这一句话,忽闻汀上鸥鹭呖呖嘶鸣,随即展翅而去。四野平暮,秋日沉进水面中,在碧波上染上一片猩红。远处市坊鼓钟齐鸣,应是已过酉时。
      萧唯并不说话,只紧紧地抓住亭中栏杆。因是时已近冬,栏杆虽是木制,却也隐隐地泛了凉。萧唯的心上,如刺了一根根暗芒,直觉得栏外枯荷已落了霜,而清香无觅。
      浮生似此,终无别。自天安山一役,他便知齐萱身边已被人埋下伏笔,如今石可要他亲自去救,想必已然到了危卵之境。
      此时,石可掀眼窥他脸上神色,又道:“莫是将军认为,眼下之势竟脱身不得?”
      萧唯缓缓坐到廊子上,似是回答,又似自语,轻声一叹:“忘忧……我欠她太多,怎能不去。”
      石可只作罔闻,依旧细说如今的形势:“眼下燕岁寒虽已死,但身边亦有死忠,天安山一事如此,齐萱所临之事也是如此。现如今最好的办法,是让她从莲台寺脱身。我已跟她通了信,十月初五,她会去黄河岸边的天阴渡,到时只得让将军去接应她。怕是只有你,她才会信。”
      萧唯沉吟不语,半晌之后,他蹙起了眉:“如今鲁州已定,兼之有巫先生坐镇,军中大小事务一应交由天然、魏安两人即可。这我倒是不担心,只怕我素日冲锋陷阵,面目已被人熟知,到时更惹出事端来。”
      石可只扬眉一笑,说道:“将军亦是聪明之人,怎就不懂得变通,这一副长相,岂是不能变的?我既然与你说了这事,又怎会让人认出你来,此事交由老夫即可。还望将军速速处理,齐娘子的身家性命便系于你一念之间。”
      他站起来,再一拱手:“老夫与巫先生倒有几句话,故不便再耽搁萧将军处理军务。只是还有一句,还望将军千万当心。这臣子之心,不是说有,为君者便信的。”
      ++++++++++++++++++++++++
      齐萱说是去鲁州,却颇有几分掩人耳目的意思。
      自从出了淮城,齐萱便给车夫下了无数条指令,时而令往左,时而令向右,甚至有时候央他回头走上一段,连玉眉都是丈二摸不着头脑,只问道:“娘子这是要去哪?不是要去鲁州么?”
      齐萱唇角微微含笑,说道:“谁说我要去鲁州了,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要往哪里去。”她看了玉眉一眼,又说,“玉眉,你是想我去鲁州呢,还是不想?”
      玉眉并不答话,低眉敛色,道:“一切皆听娘子的。”
      驿路笔直,直向东去,路旁丹枫染了秋寒,风催叶落,铺了一地红枫,那鲜红是凝结了的血色,携了记忆的黏稠,渗进地底去。
      齐萱转开头去,只见车窗外落叶飘坠,纷飞似蝶。她从绢子中取出一个打磨得光亮的玉片,覆在左眼上,目不转睛地看道旁景色。
      一片金叶,覆在路旁灰黑色的树干上,上角微微偏转,正指向东方。
      这一眼转瞬即逝,齐萱开口,向车夫吩咐道:“阿吴,向东。”
      车夫应了一声。又听窗外响鞭一声,马车东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