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学堂怪谈 ...
-
这日,赵先生讲授完《礼记》中的“祭法”篇,谈及古人敬畏天地、祭祀山川百物的传统。
或许是课堂气氛略显沉闷,他捋须笑道:“夫礼者,承古溯今。各地风土人情不同,祭祀之礼、乡野传说亦光怪陆离,虽不乏荒诞之言,亦可窥见先民对未知之敬畏。诸位学子来自四方,可曾听闻家乡有何奇闻异事,不妨说来一听,权当博闻广记。”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些。几位城里学子争相说起些精怪报恩、狐仙娶亲的坊间轶闻,虽也神奇,却总带着几分风雅或戏谑的味道。
李公子说罢一个书生夜遇画中仙的故事,引得几人轻笑。他目光一转,落在一直默默听讲的青稞身上,语气带上一丝戏谑:“哎,要说奇闻异事,恐怕还得是乡野之地流传的更为原始骇人。青稞姑娘,你们九村山高林密,想必少不了些山精野怪的传说吧?说出来也让我等开开眼界?”
他的话立刻引来几声附和的好奇目光,但也有些许看好戏的意味。他们都想听听这个乡下丫头能说出什么土掉渣的故事。
青稞猝不及防被点名,脸颊微热。她确实听过许多村里老人讲的古旧传说,有些甚至代代相传,带着原始的敬畏与恐惧。她犹豫了一下,见赵先生也投来鼓励的目光,便深吸一口气,小声道:“我们村里……老人确实常提起一些要小心的规矩和……事情。尤其是关于后山深处,说那里早年是‘鸦神’的地盘,不能轻易打扰……”
“鸦神?是拜乌鸦的吗?”一个学子好奇问。
“不……不全是。”青稞努力组织着语言,试图将那些模糊又令人心悸的传说表达清楚,“老人说,很久以前,有一群信奉‘鸦神’的人,穿着像乌鸦羽毛一样黑的衣服,住在不见天日的山洞里。他们……他们不喜欢外人,会用特别……可怕的方式惩罚闯入者,甚至……甚至偷走不听话的小孩和精壮的男子……”
她想起老人说这些事时严肃恐惧的表情,声音也带上一丝不自觉的颤音:“还说,要是有人在夜里听到不像鸟叫的乌鸦声,或者看到穿着黑衣服、动作快得不像人的影子在林子里闪,就要赶紧回家,紧闭门窗……因为那可能是‘鸦神’的仆从出来觅食了……他们……他们有时候留下的痕迹,不像人弄出来的……”
她的话语朴素,甚至有些凌乱,但那种自然流露出的恐惧感,却让课堂一时安静了下来。
然而,短暂的寂静后,李公子率先爆发出嗤笑:“哈哈哈!偷小孩?黑衣服的影子?动作快得不像人?青稞姑娘,这怕是村里老人吓唬小孩子晚上别乱跑编出来的故事吧?这也太荒诞了,乌鸦怎么成了神?还觅食?当是山魈野狼吗?”
他一带头,几个城里学子也跟着笑起来。
“就是,听起来就好土好吓人,一点道理都没有。”
“动作快得不像人?可多了去了!野狼都比人快吧!”
“穿黑衣服就是仆从?那我们府里守夜的护卫也穿皂衣,岂不也成了那啥仆从?哈哈!”
青稞的脸瞬间红透,手指紧紧绞着衣角。她知道自己嘴笨,说不清楚那种深植于土地的恐惧,反而成了笑柄。
王朵儿有些不忍,小声解围:“其实……听着是有些吓人,乡野传说,大抵如此……”
乔灸则撇撇嘴,觉得无趣,她听过更精彩的志怪小说。
青稞下意识地看向姜怀山。他依旧垂眸看着书卷。
嘲笑声渐歇,姜怀山忽然抬起眼,淡淡地开口,似是提问,又似是自语:
“《山海经》有载,海外有玄丹之山,有五色之鸟,人面有发。又有青鴍黄鷔,青鸟黄鸟之所集。怪异之谈,古已有之,未必全然空穴来风。”
他轻轻咳嗽了两声,继续道:“乡野传说,虽多附会讹传,然其核心,往往源于对无法解释之灾祸或古老禁忌的恐惧。李公子以为‘鸦神’荒诞,殊不知前朝地方志中,亦偶有‘黑眚’、‘皂衣怪’袭人致死的零星记载,语焉不详,视为奇谈。”
他并没有直接维护青稞,似乎只是在冷静地探讨学术。
赵先生闻言,赞赏地点头:“怀山所言极是。民间口耳相传,虽失之穿凿,然亦是不可忽视之民俗史料。青稞学子,不必妄自菲薄。”
李公子等人一时哑口无言,虽未必服气,却也不好再公然嘲笑“古籍”。
青稞怔怔地看着姜怀山,心中因他这番话,泛起一丝微妙的波澜。他……没有像别人一样笑话她。
然而,此刻无人注意到,姜怀山重新低下的眼眸中,满是疑虑。
“黑衣”、“非人速度”、“古老禁忌”、“惩罚闯入者”……这些碎片化的词语,与他曾在某本冷僻的残卷上看到的、关于某个早已湮灭的古老邪祟部落的零星记载,隐隐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重合。
他原本只当是荒诞不经的野史杂谈。
但此刻由这个来自“九村”的少女口中说出,却让他心底莫名生出一丝寒意。
难道……那本残卷上记录的虚构传说,也能寻得来源处?
又一日,赵先生讲授《论语》,谈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先生让诸位学子畅所欲言,谈谈见解。
几位学子依次发言,无非是引经据典,阐述君子之交的可贵。
轮到李公子时,他眼珠一转,忽然笑道:“先生,我觉得吧,这‘和而不同’也得看情况。若是志向高洁,自然求同存异。可若是……呃……根本就不是一路人,硬要凑在一起,那不是‘和’,那是勉强,是对牛弹琴呢!”他说这话时,眼神瞟向青稞的方向。
几个平日与他交好的学子发出低低的窃笑。
青稞攥紧了手中的书卷,指节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