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第四十九章 ...
-
会议制定的华朝制度将分为内务、行政、军事三个大系统,此外还有司法系统、监察系统、教育系统以及宗教和祭祀管理、民族和移民管理、爵位和藩属管理、医疗和救济管理七个小系统,一共十个系统。
这些系统都各自为政,在人才、官吏的考试和选拔上也是各自独立的。不过他们之间也是有统属的,也必须有所交流。
内务系统制约其他九个系统,不过,行政、军事系统却是泾渭分明、互不干涉的,行政系统对宗教和祭祀管理、民族和移民管理、司法系统有节制,内务系统对爵位和藩属管理、医疗和救济管理、监察系统和教育系统也有节制。
“内务系统”以“秘书处”为核心,管理皇家事务和宫中杂事,沟通内外。由侍官、女官和卫官组成,统称“内官”。
侍官从内侍中选拔出来;女官来源为两部分,一部分从宫婢中选拔出来,一部分来自高级官吏和勋贵的庶女;卫官来源也有两部分,一是从卫兵中选拔出来,二则来自高级武将和勋贵的子女中。
内侍和宫婢的来源只有两个,一是因亲族犯罪、造反而被株连的孩童,二是因不服华朝统治而极力抵抗华军的异族、敌国的孩童。卫兵的来源也只有两个,一是各地方军队、四京军队军官和将领的子女,二是低阶爵士的子女。
“行政系统”以“政要处”为核心,管理民政、财政等行政事务。由政官和吏员组成。
政官由“政科”科举考试选拔,吸取宋明科举的教训,名额与需求挂钩;吏员则由各个地方自行举行吏员考试,考试时间、录取人数视当地情况而定。
参加“政科”科举的必须是学宫里的太学生,四京学院有时也有一定名额,其他士子则先要通过“乡试”考入学宫或学院进修。普通士子只能在地方政府参加吏员考试,协助官员处理地方事务,做得好的还可以进入学宫或学院进修。
“军事系统”以“军机处”为核心,管理军务。由将官、军士官和军中文官组成。
军士官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由普通士兵中选拔,一部分则由内务卫府的卫兵中选拔。将官由军士官中通过“军科”科举考试选拔。军中文官则由“军科”科举考试选拔。
军士官为基层军官,底层军官在战时可以直接从普通士卒中任命,中高层军士官需要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能够辩识军令,资质好的还可以进入学宫或学院进修。参加“军科”科举的分为两部分,从军士官进修来的通过后为将官,从“乡试”科举考试来的通过后为军中文官。
“司法系统”以“大理院”为机构,管理司法。由法官、讼师、捕快组成。
法官由“法科”科举考试选拔。讼师通过大理院的考试后便可获得凭证。捕快由城防队和团练选拔,和退役士兵共同组成。
优秀的讼师可以进入学宫或学院进修。参加“法科”科举的分为两部分,从“乡试”科举考试来的和从讼师进修来的。
“监察系统”以“谏议院”为机构,左院劝谏皇帝,右院监察百官。分为左院(谏院)的谏官和右院(议院)的议官,统称“言官”。
谏官由内阁任命,负责劝谏皇帝;议官由皇帝任命,负责监察百官。言官全部由太学宫里的太学生担任。
“教育系统”以“太学宫”的教学部分为机构,由各级教导组成。教导师傅由学宫和各学院、学府、学馆、学园、学堂的优秀学生留校任教,也可聘请专业人士。
“宗教和祭祀管理系统”以“太常院”为机构,由政官担任官吏,任用各个宗教的教士、神职人员。
“民族和移民管理系统”以“鸿胪院”为机构,由政官担任官吏,任用异族、外国人和外国华人。
“爵位和藩属管理系统”以“宗人院”为机构,由宗亲、勋贵等爵士组成。
“医疗和救济管理系统”以“医济院”为机构,由医官和民间的大夫、郎中组成。
此外,还有一些别的微小系统,但都没有什么独立性。
明朝初年,朱元璋制定的制度让宦官、文官、武官三足鼎立——文官来自民间士人,通过科举八股考试选拔;武官来自勋贵军户,通过战功选拔;宦官则代表皇帝,居中调停。
但在“土木堡之变”以后,皇帝权威丧失,失去兵权;而在“北京保卫战”以后,兵部掌握了兵权。这打破了三者间的平衡,文官掌握了兵权、武官地位一落千丈、勋贵也成了没有希望的酒囊饭袋。
文官掌握兵权,武官自然成为了文官的依附。而失去了勋贵武官集团的制约,宦官便直接和文官对上了(这也是从成化年间开始,宦官登上明朝政治舞台的原因),这也造成皇权和文官集团的对立。
为了对抗文官,皇帝就要重用宦官。在几个宦官权势滔天以后,许多人都想靠这个获得权利,造成了许多悲剧。
不止皇宫,各地的王府也需要大量的宦官。于是,明朝时甚至出现过几百万的阉人。但与之相对的,是女官的销声匿迹。这些,华朝肯定是要避免的。
所以,会议规定,内侍和宫婢只能来源于犯官子女和异族十岁以下幼童。同时,也提高女官的地位和比例,并让高级官吏和勋贵的庶女进宫担任女官。
吏员靠考试录用,这极大的提高了吏员的地位。而且吏员能够进入学宫和学院,也使吏员有了进取心,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
和前代一样,官员肯定是不能在家乡任职的,防止形成地方性利益集团。但是任用的掾吏都是当地人。
明朝时,由于军户制和卫所制,造成了到了明末发展出了许多军阀性质的地方势力,加上其他的种种原因,造成了明军战力的衰退。
华廷废除了军户制和卫所制,结合历史,重新制定了一套兵制。地方团练是属于“民兵制”的;地方军从团练中选出,采用的是“征兵制”,不过可以得到减税的待遇;主力军是“征兵制”与“募兵制”的结合,从地方军和团练中选出,不但有减税待遇,还能获得一定的报酬;中央军则有些“军户制”的特点,都是地方军、主力军军士官家的子弟。
总之,是汲取前代的经验和教训,制定了一套严密可行的制度。或许以后会出现漏洞、僵化,但现在已足够打造出一个盛世。
【第四十九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