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入住未央 ...

  •   过了一日,宫中派了内监来宣旨:“乾元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总管内务府由敬事房抄出,奉旨:大行台尚书令纵台十五岁女纵昭君,著封为从五品小仪,赐号‘文’,于九月十三日进内。钦此。”

      我只静静地垂眸,思绪又回到了我七岁时候,阿爹因着四哥读书不争气,拿我狠狠痛斥四哥,更曰:“杜甫云: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赞的可不就是你们妹妹,她才七岁,该给她做个榜样才是。”

      文小仪,文小仪,不过是赞我当日文采罢了。内监又引来一位端庄高挑的女子,容貌和蔼,一言一行均是为人称许的。我晓得这是教引姑姑,便上前微微一福身:“姑姑。”

      再待大嫂递上荷包,陵容的那一份昨晚我已经叫娘给她了,也不至于打发不出钱来叫人难堪。内监笑道:“小仪小主好生聪慧伶俐。”

      “奴婢葛福,小主叫奴婢福姑就是了。”她微微屈膝,对我说完。内监在引荐:“这位葛家姑姑可是先前打几位太后、太妃宫里伺候过的,隆庆年间就教导小主们的礼仪,小仪小主素来聪慧,定是错不了的。”

      内监又去了陵容的玉识轩:

      “乾元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总管内务府由敬事房抄出,奉旨:松阳县丞安比槐十五岁女安陵容,著封为从七品选侍,于九月十五日进内。钦此。”

      她与萧姨娘喜极而泣,由我家大,便多来了一位姑姑,名唤康窈,陵容几次提起她都赞不绝口,我也就渐渐放心了。

      宣旨完毕,引了姑姑和内监去饮茶。为姑姑准备上好的房间,好吃好喝地款待。

      去打听消息的人也回来了。因为是刚进宫,进选的小主封的位份都不高,都在正五品嫔一以下。佩筠被册封为正六品贵人,赐号‘恬’,也是十三日进宫的。而比我低一等的就是济州都督家千金沈眉庄被册封为从五品小仪,只是没有封号。这次入选的小主共有十五位,分三批进宫。我是在前一批,陵容是与莞贵人,也就是吏部侍郎家长女甄嬛、沈小仪一同入宫的。

      我和陵容行过册封礼,就开始别院而居。虽然仍住在纵家府邸,但我们居住的轻罗轩和玉识轩却被隔起来了,外边是宫中派来的侍卫守卫,里边则是内监、宫女服侍,闲杂男子一概禁止入内。只教引姑姑陪着我们学习礼仪,等候着九月十三进宫的日子到来。

      册封后规矩严谨,除了要带去宫中的近身侍婢可以贴身服侍,连家中男子与我见面都要隔着帘子跪在门外的软垫上说话。阿娘和嫂子们还可一日见一次,但也要依照礼数向我请安。至于那些个庶妹们,我与她们本不亲热,不见也好。

      陵容与我俱是宫嫔,倒可以常常往来走动,也在一起学习礼节。

      这样看来倒是陵容比我轻松自在。男眷不在身边,不用眼睁睁看着家人对自己跪拜行礼。

      我每日早起听福姑讲解宫中规矩,下午依例午睡后起来练习礼节,站立、走路、请安、吃饭等姿势。我本就是一点既透的人,很快学得娴熟。空闲的时候便听芳若讲一会宫中闲话。福姑性子谨慎小心,侍侯得极为周全。她甚少提及宫闱内事,但日子一天天过去,朝夕相处间虽是只有只字片语,我对宫中的情况也明白了大概。

      皇帝玄凌今年二十有五,早在十二年前就已大婚,娶的是当今太后的表侄女朱柔则。皇后虽比皇上年长两岁,但是端庄娴雅,时人皆称皇后“婉嫕有妇德,美暎椒房”①,与皇上举案齐眉,非常恩爱,在后宫也甚得人心。谁料大婚五年后皇后难产薨逝,连新生的小皇子也未能保住。皇上伤心之余追谥为“纯元皇后”。又选了皇后的妹妹,也是太后的表侄女,贵妃朱宜修继任中宫,当今皇后虽不是国色,但也宽和,皇上对她倒还敬重。只是皇上年轻,失了纯元皇后之后难免多有内宠。如今宫中最受宠爱的是宓秀宫华妃慕容世兰。传说她颇负倾城之貌,甚得皇帝欢心,宫中无人敢掖其锋,别说一干妃嫔,就是连皇后也要让她两分。

      照理说皇后是太后的表侄女,太后为亲眷故或是外戚荣宠之故都不会这样坐视不理。我朝太后精干不让须眉,皇帝初登大宝尚且年幼,曾垂帘听政三年之久,以迅雷之势从摄政王手中夺回皇权,并亲手诛杀摄政王,株连其党羽,将摄政王的势力一扫而清,才有如今治世之相。只是摄政王一党清除殆尽之后,太后大病一场,想是心力交瘁,于是起了归隐颐养之意,从此除了重大的节庆之外,便长居太后殿闭门不出,专心理佛,再不插手朝廷及后宫之事,只把一切交予帝后处置。

      此外宫中嫔妃共分八品十六等。像我和佩筠、陵容等人不过是低等宫嫔,并非内廷主位,只能被称为“小主”,住在宫中阁楼院落,无主殿可居。只有从正三品贵嫔起才能称“主子”或是“娘娘”,有资格成为内廷主位,居主殿,掌管一宫事宜。后宫妃嫔主位虽说不少,但自从当今皇后自贵妃被册封为皇后之后,正一品贵淑贤德四妃的位置一直空着虚位以待。

      自圣旨下了以后,阿娘带着嫂子忙着为我准备要带入宫中的体己首饰衣物,既不能带多了显得小家子气,又不能带少了撑不住场面被人小瞧,还必须样样精致大方。这样挑剔忙碌,也费了不少功夫。家中自陵容住了进来之后,待遇与我一视同仁,自然也少不了要为陵容准备。

      虽然不能见佩筠,和家人也不得随意见面,但我与陵容的感情却日渐笃定。日日形影不离,姐妹相称,连一支玉簪也轮流插戴。

      进宫前的最后一个晚上,依例家人可以见面送行,阿爹阿娘和亲戚们来看我。福姑早早带了一干人等退出去,只余我们哭得泪流满面。

      这一分别,我从此便生活在深宫之中,想见一面也是十分不易了。

      阿娘自幼疼我,如今更是舍不得我。嫂子们也纷纷落泪,只恨不能叫我这个小姑子承欢膝下多些年。阿爹虽站的笔挺,却眼眶微红,几个哥哥也忍不住流泪。十三岁的弟弟昭恒极力止住泪水,才五岁的幼弟昭庭抱着我的脑袋大哭,更是叫我难受。

      大伯母见我止住了泪,便忙说:“太医院有自己人,一位是林淂,小主们的病多半是他看的,你倒不用担心会让旁人晓得他是你心腹,还是你大伯当年见他家境落魄去帮他,这才成就今日太医院的年轻院使;还有一位,这是个暗线,可不要过早把他报出来,他名唤宋晟,是个年轻有为、一身傲骨的太医,他——宋家与裴家是远亲。”裴家,是伯母的娘家。

      “多谢伯母细心安排。”我感激地握着大伯母的手,她只道:“好孩子。”

      我在娘家的最后一个夜晚就这样过去了!

      九月十三日,宫中的大队人马,执礼大臣,内监宫女浩浩荡荡执着仪仗来迎接我入宫。虽说只是宫嫔进宫,排场仍是极尽铺张。我嘱咐陵容进宫后定要来看我,她只忙着答应我。

      我含着泪告别了亲戚们,乘轿进宫。当我坐在轿中,耳边花炮鼓乐声大作,依稀还能听见阿娘与幼弟们隐约的哭泣声。

      吉时一到,我在执礼大臣的引导下搀着宫女的手下轿。轿子停在了贞顺门外,因是偏妃,不是正宫皇后,只能从偏门进。

      才下轿便见佩筠,悬着的一颗心登时安慰不少。因顾着规矩并不能说话,只能互相微笑示意。

      从贞顺门外看紫奥城的后宫,尽是飞檐卷翘,金黄水绿两色的琉璃华瓦在阳光下粼粼如耀目的金波,晃得人睁不开眼睛,一派富贵祥和的盛世华丽之气。

      贞顺门外早有穿暗红衣袍的内侍恭候,在銮仪卫和羽林侍卫的簇拥下引着我和几位小主向各自居住的宫室走。进了贞顺门,过了御街从夹道往西转去,两边高大的朱壁宫墙如赤色巨龙,蜿蜒望不见底。其间大小殿宇错落,连绵不绝。走了约一盏茶的时分,站在一座殿宇前。宫殿的匾额上三个赤金大字:未央宫。

      未央宫里头乌泱泱跪了一群人,又种了桂花、山茶等,叫我喜爱得很。

      我在院中默默地站了片刻,扫视两边规规矩矩跪着的内监宫女们一眼,微微颔首,随口问:“是新移的桂花?”

      身边搀扶我的宫女恭谨地回答:“皇后吩咐,宫中新进贵人,所居宫室多种桂花,以示新贵入主,内宫吉庆。”

      我心想,吉庆是好的,只是皇后这么做太过隆重了一点,仿佛在刻意张耀什么。面上却不动声色,由着她们小心地扶着我进了正殿坐下。

      未央宫极是富丽,虽比不上宓秀宫,却也是看着暗暗让人咂舌的。

      我在正间坐下,青葙菖蒲侍立两旁。有两名小宫女献上茶来。棠梨宫首领内监常山和掌事宫女盛浮沉进西正间里,向我叩头请安,口中说着:“奴才未央宫首领内监正七品执守侍常山参见文小仪,愿文小仪如意吉祥。”“奴婢未央宫掌事宫女正七品顺人盛浮沉参见文小仪,愿文小仪如意吉祥。”

      我看了他俩一眼,常山面容祥和,像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我一看就喜欢;而盛浮沉打扮端庄素净,一看就是利索的人。

      他们俩参拜完毕,又率其他在我名下当差的四名内监和六名宫女向我磕头正式参见,一一报名。我只温和地点头应了:“在我名下当差,聪明伶俐我不强求,只要忠心耿耿就是好的了。不过,那些个吃里扒外、背弃信义的人,我是万万不敢要的。”

      “是!”我瞧见常山、盛浮沉面容不改,内心很是满意,转而叫青葙拿了银子赏他们。

      “我内室的事儿仍由青葙、菖蒲打点着,不过这未央宫上下便由常执守侍与盛顺人打点着,青葙、菖蒲也多向盛顺人学着些。”

      常山、盛浮沉口中忙说:“不敢。”常山更是道:“小主唤奴才常山就是了。”“小主唤奴婢浮沉。”我满口答应着。

      浮沉上前一步告诉我:“未央宫如今只住着一位宸淑太妃,小主可去拜见了。除此之外,还有两位位分低微的选侍,晚些时候自会向小主请安。”我随意点了点头,叫浮沉带我去见宸太嫔。

      宸淑太妃住在一处极是清幽的地方,匾额上龙飞凤舞地写着‘青竹斋’三个大字。我隐隐听福姑提过她,言语之间全是赞许。这是一位传奇人物,不过平民出身,貌美如花,在舒贵太妃进宫前,便是她最得宠了。四妃,除贵妃外均不可保留称号,唯有她,叫先帝破例,并一步一步走上了淑妃的宝座。而舒贵妃入宫后,鲜少有人能在她底下分到宠爱,玉厄夫人博氏靠的是母家,而她则逊于舒贵妃,优于玉厄夫人,一日中先帝总是要看一看她的。这位淑妃至今无子,曾经怀胎十月产下女婴,可惜女婴夭折,先帝极是痛心。

      这么一位人物,到底会如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入住未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