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二) ...

  •   (二)

      沪杭之间的动车组如同城里的公交一样,十几分钟就发一班。下午四点他就到上海站了。换上地铁三号线,打个盹的功夫就到目的地。刚走出车站大门,一辆红色的摩托车嘎吱一下停在他的面前。
      “大哥,去哪儿?”驾驶员约莫十八九岁,体格墩实,神清气爽,就是脸黑了些,太阳晒的。
      “……”马实业还没反应过来。
      “吃的住的还是玩的?”他指的是去向。
      “先找个地方住下吧。”马实业仿佛在对自己说。
      “长住还是短住,什么档次?”
      “常住,越便宜越好。”
      “明白了,上车吧。”驾驶员吩咐着,并将一只头盔递给马实业。
      “多少钱?”
      “五元,最低价了。”
      “好吧。”马实业跨上后座,摩托车猛一抖动,哧一下蹿了出去,顺着一条便道向远处一个楼群驶去。
      “大哥,啥地方人?”驾驶员扭头大声喊道。
      “浙江的。”
      “温州的吗?”
      “不是,离得不远。”
      “好地方呀,来上海找工作?”
      “说对了,混口饭吃。”
      “都一样。”
      不一会儿功夫,车在一幢高楼前面停住。马实业仰起头打量一番。
      “就这儿?”
      “对。”
      “那得多少钱?”马实业心想,住这种高楼大厦价格肯定不菲
      “三四百,五六百,条件不同价格不同。我就住这儿。”
      “噢,明白了,群租。”
      “没错,你看怎样?”
      “凑合吧。”马实业说着将五元钱递给他,还有一顶头盔。驾驶员接过钱随手塞进腰间的钱包里。
      “大哥,贵姓呀?”
      “姓马。”
      “哦,马大哥,我姓方,叫我小方好了。我就住十三楼,要不我陪你上去。”
      “那不耽误你的生意?”
      “没关系的,来吧,我熟门熟路,免得叫老板娘斩了。”马实业明白,他担心被人敲竹杠。
      电梯很快将他俩送上十三楼。小方说,现在是白天,电梯空得很,一到上下班时间,就没那么顺畅了。马实业会意地点了点头,
      眼前的1301号房间大门敞开着,进了大门迎面就是三个简易房门,每个仅有六十公分宽,勉强进得去一个人。它的右侧又是三个房门,旁边就是卫生间,那里有一台洗衣机正在隆隆地运转。小方解释说,洗衣机是公用的,费用公摊。厨房在另一侧,可以想象也不会宽敞到哪里去。在卫生间的墙上张贴着一张费用清单,电脑打印的,内容包括姓名、用电时间、电费、物业费、卫生费以及宽带费用摊派等,数目精确到几角几分。最后一行用粗体字醒目地告诫说,三日内必须结清,违者收百分之五的滞纳金。推开最大一间的房门,这里原先是客厅,现在放着四只双层床,可住八个人。一名中年女子正在摆弄一只路由器,接电脑用的。
      “老板娘,来生意啦。”小方冲着那女子喊道。她懒懒的瞥了一眼马实业。
      “租房的?”她问。
      “是的。”马实业回答说。
      “你贵姓呀?”
      “姓马。”
      “唷,又来一匹马。1302的是老马,我是大马,你只能是小马了。”
      “没关系。”
      “要啥样的,楼上楼下还是独门独户?”
      马实业没听懂,小方急忙解释说:“问你上铺下铺还是单间。”
      “单间吧。”
      “单间比较贵,六百一个月。”
      “有宽带吗?”
      “有,独用的,费用另算。”老板娘回答说。
      “好吧,就要一单间。”
      “爽气,”老板娘停下手头的活,用一块脏兮兮的抹布擦了擦手,将一张表格递给马实业,“填表,照着身份证填,别写错了,找麻烦。房间号就写1301,就是进门第一间。你运道好,人家刚走,叫你碰上了。”
      “怎么交钱?”马实业将填好的表格交还老板娘。
      “老规矩,付三押一,一共两千四。”
      “小方,你走吧,耽误你了,不好意思。”马实业付完钱急忙对小方说。
      “别客气,小马哥,我就住隔壁1302,以后是邻居啦,那我先走了。”小方提着两只头盔急忙转身出门。
      马实业的房间小得可怜,一张八十公分宽的木板床,一只床头橱,就是全部家当,没有被子,没有褥子,也没有枕头,一切都要自己配置。看得出来,原先只是一个小房间,现在用纤维板格成两间,各走各的门,但天花板是联通的。不过,马实业还算满意,毕竟有了落脚地,不错不错,这里应当是自己远航的起点。
      第二天上午十点,马实业才迈出楼门。他是学动漫设计的,那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专业。毕业后在一家民营公司打了两年工,他不愿意当别人的拐杖,很想自己试一试,就辞职了。
      今天第一个目的地就是徐家汇的电子城。从住地到地铁站需要步行二十分钟,好在沿途的商店都已经开门营业了,一路走来也不觉得枯燥。当他路过一家银行的门口时,一个声音叫住了他。
      “喂,朋友,要不要办张卡?”
      “什么卡?”
      “信用卡呀,怎么,没办过是吗?”
      “没有。”
      “落伍了,落伍了,”那位穿着白衬衣,系着黑领带,西裤裤线笔直的小年轻走到马实业面前说,“敢问这位朋友在哪儿高就?”
      “刚毕业,正在找工作。”马实业撒了个谎。
      “好极了,典型的信用卡持卡人”
      “怎么讲?”
      “大学毕业,前程无量,只是当下手头拮据,那么好,信用卡就会帮你渡过难关,让你花明天的钱实现今天的梦。”
      “好倒是好,只是,我还没有工作呢,怎么办?”马实业开始有了兴趣。
      “找我呀,我来帮你办。有身份证吗?”
      “当然有咯。”
      “那好,是上海户口吗?”
      “不是。”
      “那有点麻烦,不过不要紧,有我呢。”小青年拍了拍胸脯打包票,“给,填个申请表,注意,职业一栏最好写上保险业,或者与金融搭界的,审批时容易通过。”
      “不过,请问你是哪儿的?” 马实业有点疑惑,“银行的吗?就是这家银行?”
      “不是,我是银行雇的,专门办理信用卡的。”
      “这么说,你是银行的雇员,是吗?”
      “就算是吧,不过,不发工资,收取提成。”
      “能收多少呀?”
      “这,对不起,不方便透露。怎么样,办一个吧?”小青年显得有些焦急。
      “办一个倒是可以,只不过还有些不明白。”马实业晃着脑袋犹豫不决,“信用卡是用来消费的,消费是要付钱的,这钱是银行付的吗?”
      “当然是呀,银行通过信用卡的信息向商家支付的。”
      “我等于是白花银行的钱,有这种好事?”
      “当然不是啦,银行只是为你垫付,最终还是你还钱。”
      “要付利息吗?”
      “还用问吗,不要利息银行喝西北风啊。瞧你问的问题,太好玩了。”
      “到时候我还不起怎么办呢?”
      “我只管办卡,还不还得起,有人会审核的。怎么样,办一个吧。”小青年有些不耐烦了。
      “等一下,我总觉得有点不牢靠。”马实业还是举棋不定。
      “哎呦,朋友,你真是菩萨心肠,比银行想得还周全。我告诉你,银行那帮家伙精灵得很,无利可图的事不会干的。我给你算算,你办一张卡它要收手续费、工本费、年费,你在POS机上刷一次,它要向商家收商户回佣,你透支或取现,要收利息,你还款晚了还要收滞纳金,。总之,赔本买卖它是不会干的。”
      马实业定神想了想,自己只身到上海闯荡,身上只有万把千元钱,每天吃喝拉撒开销不小,办一张也无妨,有备无患。
      “好吧,办一张。”马实业终于下了决心,把身份证向桌上一甩,拿起笔便在表格上填写起来。他一边写一边听小青年在耳边唠叨。
      “你听着,像你这种类型的,授信额度填二万以下比较合适,免息期大约在五十天之内。记得及时还款,千万不要恶意透支,不然公安就会找上门来。详细规则说明书上写得明白。”
      “知道了。”马实业将填好的表格交给小青年,“手续费怎么办?”
      “等短信,到银行取卡时缴费。”
      三天后,马实业收到一条短信,让他到某银行某网点某柜台取信用卡,他没想到会如此神速,心里很是高兴。这几天他白天逛电子市场,晚上回到自己的小屋,潜心研究信用卡的使用规则,还在网上查阅了许多有关信用卡的使用技巧,都是网友的心得,得益匪浅。
      在验证了他的身份证后,银行小姐让他在一张单据上签了字,二话不说就将一只信封从玻璃窗口塞了出来,接着关照说:“激活以后才好用,听明白了吗?”小姐的语气有点冷,不过马实业不在乎。
      “明白,明白。”马实业拿起信封头也不回地走出银行大门,直奔住所而去。进了房门,打开电脑,按操作程序噼啪一阵敲击键盘后,信用卡便激活了。从此他有了第一张信用卡,往后的几年里,他自己也没想到会演绎一场信用卡的财经大戏。不过当下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小方。
      “小方吗,”他拨通他的手机时双手有些发颤,“说话方便吗?”
      “啊,小马哥,几天没见了,不好意思。我正闲着呢,没事。”电话那头传来了小方欣喜的声音。
      “生意还好吗?”
      “一般般,还过得去。”
      “那就好,那就好。今晚有空吗,咱两聚一聚?我请客。“
      “好呀,在哪儿,你说。”
      “就在小区门口那家火锅店,行吗?七点钟。”
      “一句话,不见不散。”小方话还没说完,咔嚓一声话机断了,估计是来生意了。
      马实业请小方吃饭,一来是为了表示感谢,是他帮了自己,既找到了住所,又遇到了办信用卡的机遇,二来也是为了检验信用卡究竟灵不灵。
      晚七点,小方准时走进店门,马实业事先已经占好座位。
      “耽搁你的生意,怪不好意思的。”马实业一边给小方斟酒,一边喃喃地说道。
      “小马哥,可别那么说,你请我吃饭,给了我好大面子,谢都来不及呢。知道吗,我长那么大从来没人请我吃过饭。”
      “是吗,其实我也是。过去同学聚会,都是AA制,平均分配,没有谁请谁的故事,所以你能来我就很高兴。”
      “小马哥,怎么样,工作找到了?”
      “还没有呢。”
      “哦,没关系,慢慢来,上海这地方,粥少和尚多。”
      “就是。”
      “你看,我们这一行吧,看起来忙忙碌碌,开来开去,其实一天做不了几单生意,把客人送得再远,也还要回到原地排队等待”
      “就地拉客不行吗?”
      “不可以,每个地点都有一批固定的车辆,新来的插不进去。要是在回程途中碰上个把客人,便是运气,这就是行规。”
      “如此说来。你的收入……”马实业突然意识到不该打听别人的私事,便将后话咽了下去。
      “没关系的,”小方似乎并不介意,“即便这样,每个月的收入也有三千左右,扣除油钱和维修费,能赚两千多。”
      “那也很不错了,是吧?”
      “总比种地强。”
      “那么,你的父母在农村?”
      “对的,在安徽,一个小村庄,有几亩地,钟些瓜菜什么的,挑到集市上卖。”
      “还过得去吗?”
      “温饱还可以,要是遇到病灾什么的,就会扛不住,所以我每个月给家里寄点钱。”
      “应该的,应该的。”马实业若有所思地说道。
      “我自己的开销也不小,房钱,饭钱,烟钱,遇事还来点小酒,剩下也就差不多了。”小方显得有些愧歉。
      两人边吃边聊很是投机,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直到晚九点饭店快打烊时才罢休。出门结账时,马实业潇洒地将那张信用卡递给账台小姐,她朝他嫣然一笑,说不清是羡慕还是疑惑,但马实业还是很有自豪感,龙飞凤舞地在账单上签上自己的大名。
      “这张信用卡前天才办的,今天第一次用,看来是蛮方便,省得数钞票。”马实业漫不经心地说,不知是说给小方听还是给自己。
      “都说这玩意儿很神的,有的人揣了好几张,我也想搞一张,人家不给办,怕我还不起。”小方显得有些沮丧,对那张卡看都不看一眼。
      “其实只要及时还清,不会有事的。”
      “不过,我也没有太大的开销,无所谓。”小方很不屑。
      马实业的酒量实在不敢恭维,才一瓶啤酒就招架不住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小方看在眼里悄悄地扶着他,怕摔了。
      “小马哥,回家吧,我送你。”说着连拉带拽将他送到房间里。看看还不至于酒醉,小方就离开了。
      第二天,马实业起床很晚,因为他半夜醒来心血来潮,在网上将信用卡的信息翻了个遍,突然意识到信用卡不只是赊账消费那么简单,多掌握些使用技巧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譬如,只要在免息期内如数归还,就可以无偿占有授信额度内的资金。一旦还不上怎么办,他也想好了办法,一是向老爸求援,他不可能坐视不管,当然这是万不得已时的选项;另一个办法就是用第二张信用卡上的资金来偿还第一张的负债,以此类推,周而复始,理论上讲可以有……他不敢往下想了。于是,这个念头促使他下决心再去办一张卡,必要时办N张。于是他急忙从床上跳起来,匆匆洗漱之后神采奕奕地出门了。
      这次他要找一家著名的商业银行,地点已经看好,所以三脚两步便到了门口。一位姑娘正在给一位大叔讲解信用卡的基本知识,可是对方总是听不明白。马实业走上前去,对那位姑娘笑着说:“我来试试怎么样?”
      姑娘有了台阶下,自然求之不得。于是马实业将那位大叔引到一边,把信用卡的发展过程、适用范围、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一五一十传授一遍,把它从网上批发来的知识全部销了出去。
      “你这样讲我就明白了,那个小姑娘不如你,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要不得。”
      “那么,办一张?”
      “当然,办一张。非但我要办,回家让我儿子也来办。”大叔说罢便乐颠颠地填了表。
      “你真行,比我强,怎么,干过这一行。”姑娘满脸堆笑问马实业。
      “没有,现买现卖就是了。”
      “干脆你来帮我们推销吧。”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银行吗?”
      “不是,是信用卡发卡公司,专门为银行推销信用卡 。怎么样?有提成的。”
      “多少?”
      “四六开,你四我六。”
      通过这几天的经历,马实业想明白一个道理,还是老爸说的对,无论做什么,先要搞定肚子,再来搞定脑子。
      “三七开,我七你三。”马实业摇着头回答说。
      “可以,就这么办,说定了。”姑娘想了想,反正自己不吃亏,就答应了。
      马实业当上了信用卡推销员,一开始采用定点销售,就是守株待兔,等着客户上门来,但效果不佳。于是改为主动出击,到商务楼里向白领推销,业绩有了改善。接着利用手机群发的方法扩大销售面,进而又在自己的微博上巧妙地发布广告,效果奇佳,业务量越做越大。这时段,银行发信用卡就像菜场推销大白菜一样,路边设摊甩卖,不到半年功夫,马实业赚了四万元。这是人生的第一桶金,他高兴极了,立即给小方打电话,约他晚上到德大西餐馆吃牛排。这是他学生时代的梦中美食。
      “小马哥,档次上来了嘛。”小方应约前来,惊诧不已。几个月来,他们偶而也聚餐,好像蛮谈得来,反正两人都是无家无眷,当个朋友。
      “没什么,只是帮人家推销信用卡,赚了点外快。”马实业实话实说,没把它当外人。
      “信用卡这玩意儿,现在蛮流行的,是吧?”
      “没错,挺时髦的,说是一种生活品位,瞎扯!”
      “怪不得有人手里掐着一大把,真有钱。”小方满脸惊羡。
      “我看未必,真有钱的话一张就够。我跟你说,信用卡是可以透支的,就是说当你没钱的时候可以用信用卡救急,明白吗?”
      “哇,原来如此,反正我是办不成的,不谈了不谈了,棉花店里死了老板了,不弹啦。”
      “最近你怎么样?我是说生意。”马实业急忙换个话题。”
      “忙 ,不知道抽的什么风,都跑去看房子,”小方不会使刀叉,索性用手抓着吃,“你知道吗,那条路上有一个楼盘正在建。”
      “不是没完工吗?”
      “是呀,可就是有人肯出钱买,钱多烧的。”
      “你不懂,有的人买房不是为了住,不是用来出租。”
      “那买它干嘛,有病呀!”
      “等着涨价呗,大赚一票。”
      “有这种事?看不懂。”
      “你没发现吗,我发现了。我读了四年大学,房价涨了五倍。”
      “乖乖,谁有房谁就发财啦”
      “没错,房价今后还会涨,可惜我没钱。”
      “怪不得那么多人连夜排队,花两万元钱买一个号。”
      “真的?两万一个号?”
      “不骗你,我亲眼看见的。”
      马实业的双眼又发直了,他在盘算着下一个机会。
      当天晚上,他打了一辆摩托到那个楼盘,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售楼处门前密密麻麻排满了人,有带凳子的,有带躺椅的,还有的支起了野营小帐篷,显然准备连轴转。一位民工模样的中年男子上前问马实业。
      “小兄弟,要不要雇人,我可以帮你,一个晚上五百,明天早上保证你有号。”
      “这么多人你怎么保证。”马实业看了看四周的人群,不太相信。
      “嗨,我的人今天一早就在这里排队了,八号到十二号,五个人全是我的,不骗你,拿到号再付钱,爽气伐。”中年男子信心满满地打包票。
      “有了号就能保证买到房吗?”
      “当然,凭号付意向金,两万,然后选房型,付定金签合同,付首付,以后怎么做,你懂的呀。”
      “要是房型看不中怎么办,意向金不是泡汤了么?”
      “没关系,看不中退钱,况且拿不到号的人多得是,加价转卖呀,还能赚一笔。”
      “能加多少呀?”
      “一两万,两三万,看下家的胃口,你赚钱可是板上钉钉的。别看我收你五百,那是小头,辛苦钱,你赚的比我多得多,这里好多人都在做这个生意,发了!”
      马实业想了想,决定冒险试水,立马从皮夹里抽出五张百元大钞。
      “拿着,我相信你。”
      “够朋友,你可以回家睡大觉,明早六点前到队伍前面找我。干这一行,兄弟,我不是头一回了。”民工说完把钱往屁股兜里一塞,走了。
      马实业转念一想有些后悔,虽然只是区区五百元钱,一旦被骗,对情绪的打击不可小估。不过。五百比两万,这个风险还是值得一冒。不是说,钓鱼还得下诱饵,打猎也要射子弹,哪有现成的红利可得。想通了,回去睡大觉。
      第二天一早,马实业搭摩托到了售楼处门口,那个民工举着一张白单子冲他奔来。
      “嗨,小兄弟,领到了,领到了。”说着将单子塞到马实业手里。
      马实业接过来仔细看着,那是一张A4纸,电脑打印机打出来的,没有标题,没有落款,更没有公章,只有几行注意事项以及一个大大的号码“12”。
      此时广播喇叭响了,售楼处有人在喊话:“业主们,感谢大家前来购房,今天本楼盘一期发了一百个号,两周后还会再发一百个,有意向的业主请随时关注售楼处门前的布告栏,谢谢配合。”
      人群渐渐散去,有号的兴高采烈,没号的骂骂咧咧,大部分只是来看热闹的,嬉笑着离开了。
      “小兄弟,你是真买房还是……”民工试探着问马实业。
      “跟你说实话,我这样的条件哪里买得起房,我是听别人说,有号就可以赚钱,我来试试,这是实话。”
      “好,我明白了,你等着,我给你找一个下家。”民工说完连跑带跳朝人堆里钻,不久就领来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女子。
      “小兄弟,这位大嫂要买你的号,价格你俩自己谈,我就不管了。”说完扭头就走。
      “我是存心要买这个楼盘的房子,准备给孩子做婚房,因为我们家就住在附近,将来相互有个照应。”她说得很坦然,似乎并不在乎价钱什么的。
      “阿姨,我刚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呢,听别人介绍才买了一个房号,想赚点外开。”马实业回答说,很不自在,头都不敢抬。
      “我懂,我懂,其实我也是为了钱。现在手里有点闲钱,一旦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放在银行里的钱就死蟹一只,可是房价却因为物价上涨也跟着涨的,你说对吧?”
      “说得是,不过现在的房价那么高,还能赚到钱吗?”
      “怎么不能,投资嘛,就是买涨不买跌。你看,黄金吧,有什么用,除了打首饰,可是还有那么多人在买,金价照样在涨,一个道理。上一波涨价的时候,我排着队,就因为内急上了一趟厕所,回来一看,天哪,房价涨了三十万,把我悔死了。所以只要有闲钱,赶快买房子,房价是停不下来的。”
      “原来这样啊。”马实业看不懂,想不通
      “看不懂吧,这就叫市场经济,所以我已经买了两套了,一期买完买二期,三期出来再买。好了,言归正传,你那个号打算加多少?”
      “听别人说,一两万,两三万,我也不清楚,阿姨,您看着办吧。”
      “开来你真是个新手,老实人,这样吧,取个中间值,两万,怎么样?”
      “好的,好的,就两万,谢谢阿姨。”马实业乐不可支,心想,一转手就赚一万九千五,该脱手时快脱手。
      尝到了甜头,马实业又有了新的主意,他赶紧朝售楼处奔去,想方设法要找到那个民工,他确信那是个信息源。幸好他还在那里张罗,似乎是个专业户。
      “喂,大叔,卖掉了,卖掉了,谢谢你呀,这一千块钱你拿着,算是中介费吧。”马实业很大方,给对方留下了好印象。
      “够朋友,尊敬不如从命,谢了。”民工收下了。
      “应该的嘛,但愿今后多合作。”马实业说出心里话。
      “没说的,你把手机号给我,有消息就通知你,怎么样。这种楼盘多得是,就等你去发现它。”
      “好呀,我求之不得,咱俩保持联系,共同致富。”
      半个月内,用同样的方法,他们又做了两笔,马实业的收入近六万。于是他辞去了信用卡的推销业务,专心做号贩子。他在网上做足了功课,将在建的楼盘由近至远做了个统计,天天关注它们的进展,还时不时雇辆摩托到工地观察工程进展,与售楼处的小姐们打得火热。当然少不了那位民工。
      不久,他又酝酿了一个更为远大的设想,于是想到了小方,便约他到一家茶楼喝茶。
      “小马哥,又发财了?”小方将两只头盔往桌上一放,端起茶杯一口喝干了杯中的浓茶。
      “发财不至于,弄了点小钱,这不,急忙找你共同致富嘛。”马实业笑嘻嘻地说道,算是回应。
      “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尽管吩咐。”小方很实在,说到做到,马实业绝对放心。于是将最近做的几笔生意如实对小方说了。
      “所以我请你来商量一下,我的意思是,你摩托车拉客的生意就不要做了,帮我倒号吧。我打算每个月付你四千块钱,油费归我,以一年为期限,如果成功接着做,失败了,咱俩分手。你看怎么样?”马实业说完,双眼直视着小方,期待着他的回应。
      “嗨,这种事还用商量吗,你小马哥说了算,我跟着你干,准没错,这是心里话,钱不钱的,免谈。”小方未加思索,回答得十分干脆。
      “那不行,交情是交情,交易是交易,必须事先说清楚。”马实业说得很坦然,他确实这样想的。感情是虚无飘渺的,真金白银是实实在在的,合作者一开始便不能马虎。
      “难道我们之间在做交易?我不明白。”
      “怎么不是?我出资包下你最珍贵的时间段,除了休息,这就是交易。”
      “既然你小马哥非要这样说,我也没办法,交易就交易吧。”小方无奈地答应了。
      有了小方的参与,马实业如虎添翼,无论是民工传来的信息还是网上搜索到的,他都可以随时随地到现场实地考察。他的计划是,先搜寻目标,然后由民工组织人员连夜排队,小方则在售楼处附近寻找求购者,只要肯出钱买号的,都是交易对象。他算了一笔账,目前手头有现金近十万元,足够一批做五个号,如有必要,还可以动用信用卡上的十余万额度。
      事情的发展正如马实业所预想的,当年房产市场又开始复苏,买房的、倒房的个个摩拳擦掌,生怕房子被抢光,眼皮子眨都不眨地往房产上投钱。这就成全了马实业,短短一年它就成为百万富翁了。
      马实业在新租来的一套三室两厅的居所里跟小方聊天。
      “你会开车吗?”马实业若无其事地问道。
      “会呀,过去在老家帮老板运货,都是我开的车,我还有驾照呢。怎么,你想搞运输?”小方开始活跃起来。
      “不是,随便问问。”
      “要不,小马哥想买辆小车。”
      “有这个意思。”
      “我看,你也该有辆车了,气派大,事业才能越做越大。”
      “那就买一辆?”
      “我赞成,买一辆。”
      “买辆什么牌子的。”
      “当然要买带马字的,比如宝马,对,就买宝马了。怎么样?”
      “你怎么想到要买带马字的呢?”
      “瞧你说的,你喝酒喝的马蒂尼,手表带的阿玛尼,连钢笔都用马培德,车当然要买宝马咯。”小方说得眉飞色舞,仿佛是他自己要买车似的。
      “宝马当然好,不过眼下实力还不足,我看就买一辆马自达吧。那不也带马字吗?”马实业想了想回答说。
      “哎呦,日本车,不灵不灵。”小方差点喊了起来。
      “为什么,日本产品的质量很不错的。”
      “你就不懂了,车要有分量才能自保,日本车大量使用塑料制品,车身轻,不安全。”
      “你说的也是事实,不过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将就点了。就这么定了,马自达。”马实业下了决心站起来就走,两人买车去了。
      一路上,小方有些闷闷不乐。
      “怎么了,开马自达掉价,是吗?”
      “不是,我在想,你有了轿车,我的摩托怎么办?卖掉,舍不得。”
      “卖它干嘛,封存起来嘛,说不定哪天用得上。”
      “好吧,就照小马哥的指示办。”
      “油腔滑调,哪天能学得老成一些。”马实业歪着脖子嘟囔着。
      一天早晨,马实业一进房门就喊着:“小方,快起来,趁热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原来他一手拎着一只塑料袋,里面装着生煎馒头,足有二十来个,另一只手端着一只小汤锅,里面是两碗小馄饨。这就是他倆的早餐。小方一听开饭了,就来了劲头,一下从床上蹦起来,冲到桌前抓了一只就往嘴里塞。马实业知道他的习惯,早晨从来都是先吃饭后刷牙。
      “我跟你讲,”马实业将盛好的两碗馄饨放在桌上,自己也动手吃起来,“昨天晚上,我老爸来电话说,老家正在大拆迁,我家的老宅也在规划内,按政策可以分到两套房外加一百二十万现金,你看划算吗?”
      “当然划算咯,现在只要碰上动迁,管保发财,这是千真万确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其实开发商也得利,否则能那么大方?”
      “这就叫双赢。”
      “何止双赢?三赢!政府出让地皮也得利。”
      “那当然。”
      “我在想,我的家乡刚刚改为地级市,大兴土木是免不了的,因为那么多人要分房,房地产商削尖脑袋往里钻,我们的机会也来了。”
      “怎么讲?”
      “远地方先不说,就说上海,经过几轮上涨,房价快到天花板了,没多少空间了,但我们家乡那种小地方,才刚刚起步,上升空间一定可观。”
      “你说的在理,我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我门现在应当杀回马枪,回到老家去。我老爸说过,用不了多久,我就得灰溜溜地回来。这话说对了一半,回来是不假,但是雄赳赳地挺进老家。你看怎么样?”
      “没说的,我听你的。”小方想都没想便表态说。
      “那好,吃完早饭立马动作,收拾收拾开路。”
      “房子怎么办,退了?”
      “留着,无论进还是退,都是一条后路。”
      “好,我赞成。怎么走?”
      “开车呀!”
      “我的摩托呢?”
      “托运呀,没见过像你那样笨的。”马实业嘟囔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