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清风徐徐,给这烈日照耀下的大地带来一丝凉意,这时早已过了晌午,日头没那么毒辣,今日是要回镇子,晚上那顿酒席是不吃了,所以便收拾着东西准备走。
时间还充足,这乔老妇人便提议到西山去,那儿她家是种了两亩果树,除了红瓤水蜜桃,还有多汁甜美的梨。说是要每样都让她们带些回去,总不能空着手走。
她家水果确实不错,比集市上卖的要好多了,乔母想着走之前给些银子,权当是买下,便答应了。
走在村子里小道,不时有孩子跑过,眼睛都盯着乔母和乔慧二人,瞧着周身装束,比大地主家夫人娘子都要华丽,脚步一下就轻了,也都不敢喧哗,静悄悄的远远看着。
乔慧是看着这些孩子,身上衣服打着补丁,有些已经脏的不能看,不干净的还会直接鼻涕擦在衣袖,脸上是一道道黑条,比她弟弟还要惹人嫌。
“村子里孩子都这样,家里能有件衣服穿就不错了,多得是大的穿不下,改一下给小的穿,能齐整出来就是家里条件不错。这皮猴子们又坐不住,是到处疯玩,衣服脏了也就脏了,哪里能够天天洗,免得棒槌一下就捶破了。”乔老妇人看出乔慧眼里的一些嫌弃,所以解释了两句。
到底是家里富裕,没经过苦日子,眼里都是见惯了衣服齐整,所来往也没有贫穷到需要补丁衣服的人家,而且都是家里教养,就算一时弄脏了,也会换洗,猛一瞧见这衣衫补丁,浑身脏兮兮的孩子们,是会看不惯。
乔慧本是不想说,但还是没忍住,对着乔老妇人道:“我也瞧见过家里贫寒的,身上没一件丝绸衣物,穿着朴素布衣,都洗的发白,但是全身收拾利索,干干净净,可不会将鼻涕往身上擦。”乔家私塾也不是都袋子里有银子的人家子嗣来读书,很有些是贫寒子弟,但是与这些孩子比较,好上太多。
嘴角挂着笑,乔母摸着女儿的头,教育道:“傻孩子,你这是没见过穷苦,看一些私塾里读书的贫寒些子弟,就拿了来比较,娘可告诉你,能读书的,可穷不到哪里,家里一时不阔绰,他们祖上也是富贵过。”真是贫苦,祖上几代都是替人家做长工的话,可想不着读书。
往西南而去,多山地,有些地方土地贫瘠,根本就不丰产,种上两三亩地也不够一人嚼用,家里多生几个,是苦的连笑都笑不出来。她们这儿生在上水之畔,大多是肥沃田地,加上一年两熟,是好过不少。
没亲眼见过,只听娘这么叙述,乔慧是眼里存疑,根本就不敢想象。
乔母与乔老妇人相视而笑,这个不见识到,再怎么描述,也是不能让这孩子信服,不过倒也不必亲眼瞧了,家里娇养的姑娘,不比小子需要历练。
山路蜿蜒,因为总高不过十几丈,拿到西南山区,不过是个大土包,这黄土道路是从山脚弯曲着到山顶,可供三人并行,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是两两行走,乔母牵着女儿,让她贴着山壁往前。
拐了一弯,是开阔处,约摸十几亩大小,俱是果树,有红白相间的水蜜桃,有青皮麻点的水梨,还有紫色发黑的李子。
领着在树下穿梭,在一处种植水梨、蜜桃处停下,这季节是结的最好,一颗颗挂在树梢,是很丰收。
乔老妇人指着一棵棵果树,脸上满是笑意,欢喜的介绍:“这果林有五年了,现在是全长成,每年都结不少,尤其是今年,比去年结的足足多了三成。”这两亩果园,不仅是解了孩子们的馋,还能拿去集市卖,换了铜钱是够买盐,一年可节省不少钱。
让三子乔竹上树,拣又大又好的梨子摘了,满满一篮子,是乔母连呼够了够了,还又摘了几颗才算停下。桃子也是,有虫子咬过,或是长得不那么好看的,都没摘。
是有满满三篮子,粗略看,可不止五斤,这还是说怕放不了太长时间坏了,才只有这么多,不然起码是还得多上一倍。不过乔老妇人是说:“这些先回去吃着,过几天我再让三儿给你们送去。”
乔老妇人是记恩的人,得了乔母那么多好处,总想着还些,知道自己家的水果投了人家的眼,是怎么也要给人家,三五不时就让儿子送一趟。
“这么多,别说是一家人吃,分给别人也得吃上好几天的,嫂子这么摘,这两亩果树可就是为我家种的了。”
“不过是些果子,我这还嫌给的不多呢。”与乔母给的那些上好衣物还有布匹,这些果子真不值什么。
往回走,在山路上却是见识到一伙人,十一少年郎,平江布长衫,腰间行走玉环相撞是清脆如泉水叮咚,样貌是较好,肤色白皙,难得是书香之气,瞧着就是读书人。跟着的除了与他差不多大的小厮一人,还有就是三四十岁的长随一人。
两边错过,都是盯着对方看了一眼,俱是觉得对方不应该在此。
等离了很远,乔母好奇问道:“刚刚过去的是哪家公子?”
乔老妇人正好也知道,说来还挺轰动,将她自己听说的讲了与乔母知道:“这公子姓曾,说来是官宦子弟,据说他爷爷可是了不得的大官,现在虽赋闲,但是连知县老爷也来拜见过,知府大人还请了去做客呢!”
因为党争,这没有站队的曾老大人就炮灰了,被两方人共同挤下去,在京里待不下去,就带着孙儿回了祖籍,这还是老大人第一次踏进这故里。他父辈就到了京都,一直生在那儿,只从父亲嘴里听过祖地,这次被赶出朝廷,想着就过来看看,还能见见祖坟。
这来了,便爱上这水乡,正好老友在这边教书,就买了宅子住下,等朝廷重新启用他了,再回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