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第五十六章 ...

  •   谢鞅心情大好地看着妇人和男孩。两人皆是本民族服饰,洗掉污垢后倒是顺眼许多。夫人虽然算不上绝代佳人,但也老持端庄,男孩眉目清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倔强和不屈。谢鞅满意地点点头,从袖口里拿出两人的卖身契,摇了摇,惬意地说:“我给你们两个选择,一是拿了卖身契走人;二是留下来忠心事主。”
      两人不解地看着谢鞅,迟迟不敢做出决定。
      谢鞅正色地说:“你们不用怀疑,如果想走,我绝不为难。但是你们也要想清楚,凭你们的能力,就是人身自由了,到了外面不是饿死也是被人拐卖到其他的地方,结果未必有现在好。在这里,只要你们足够忠心,我可以承诺你们,我有一个馒头,就不会断了你们的汤。”
      “我愿意留下来!”妇人回想一个月来的生活,痛心不已,猪狗不如的饭食,无尽的打骂,众人鄙视的眼神,每一天都活在煎熬之中,而今虽然为奴为婢,却衣食无忧,于是痛定思痛率先作出决定。
      谢鞅点点头,说:“既然决定留下来,便没有了离开的可能,即便你们死了,尸体也要留下来。自然,县衙的人都是知书识礼,心地善良之辈,只要你尽心尽力事主,没有人会难为你。”
      “是!奴婢记下了!”妇人忙低头称是。
      谢鞅挥挥手:“你去吧,先到厨房帮衬李姑娘,为一干人做饭洗衣。李姑娘是知县大人的妹妹,凡事你要听她的吩咐,不可冒犯于她。”
      “是!”
      妇人走后,谢鞅将目光投到男孩身上,幽幽地问:“你呢?可愿留下?”
      男孩望着谢鞅,难以抉择,一方面,他身世特别,到了外面定会凶险万分;另一方面,他报仇心切,若是一辈子为奴为婢,何时才能手刃仇人?
      谢鞅并不着急,她悠然地喝着茶,时不时地瞥一眼男孩。半响,男孩才怯怯地问:“我承认我留下来会更加安全,但是我有心愿没有了结,不能一辈子缩在县衙。”
      “你很诚实!”谢鞅欣赏地看着小男孩,她原以为男孩会用缓兵之计,先暂避县衙以求自保,之后再图谋计策。
      男孩认真地说:“你不是坏人,不会强迫我,我不能骗你。”
      谢鞅站起身将他扶起来,郑重地问:“从看见你的第一眼起,我就知道你的身世绝不一般。平常人家的孩子没有这样坚毅的眼神和不屈的傲骨。我看你有些志气,也不希望你走向绝路,如果我允许你练武、读书习字,你可会做到忠心不二?”
      “你真的允许一个奴才习武读书?”男孩难以置信地问。
      “一言九鼎!”谢鞅坚定地说。
      男孩又问道:“如果我读书习武是为了报仇呢?”
      谢鞅身子微微前倾,盯着男孩的眼睛,神色严肃:“若是你要抢回来原本属于你的东西,我为什么要阻止呢?”
      男孩激动不已,他盯着谢鞅,湿润了眼睛:“布召此生只认公子!”
      从娄邺到棘川府大约三十多里,梅疏钰自辰时开拔,快马加鞭,一个时辰就到了棘川府衙。棘川是西南的军事重地,屯兵一万两千。棘川知府陶舍掌一府德政、军事与徭赋。棘川通判钱如学乃是圆滑庸碌之辈,棘川虎贲军总指挥使杨想一向唯陶舍马首是瞻,因此,在棘川的地盘上想要混的长久,必得与陶舍打好关系。
      梅疏钰下马看去,棘川府衙庄重质朴,门守昂首挺胸,十分规矩。梅疏钰笑了笑,对棘川知府甚为敬重,在来之前,她早已打听清楚,陶舍为官清正,一向以清廉自诩,只是玉中求疵的是,为人较为刻板,寡于言谈。他是顺天四年的进士,位居三甲,被圣上任命为知县,后因政绩卓越,被擢为棘川知府,在棘川任上待了十四年,政绩上佳,但此人不善交际,又不愿屈身权贵,攀附上司,故此,一直得不到迁升。圣上见他虽然处事不周,但政绩尚好,为官清正,也时常金银嘉奖。按大周调任制度,官员每三年一核查、调动,目的是罢黜一些资质平庸之辈,杜绝不正之风,更重要的是防止结党营私。然而,凡事都有例外,陶舍却十几年没动地方,不升不降,究其原因有二:一来,陶舍熟悉多种民族语言,棘川之地民族众多,需要他这样的人才;二来,陶舍为官期间,西南一直稳定。圣上考虑到他熟悉番邦庶务,故一直没有对他做出调迁,只是给他加了一个虚衔,四品棘川典仪,让他多领一份俸禄作为补偿。
      递上拜帖,梅疏钰在门外不急不躁地等候着。稍时,大门敞开,一位师爷模样的人快步走来。梅疏钰迎上几步,抱拳行礼:“娄邺知县李梦阳见过先生!”
      那师爷慌忙回礼:“李大人折煞学生了!霍某不过小小的执笔,怎敢受大人的礼!”
      梅疏钰笑道:“于官职,李某为大,于处事学问,先生为尊。梦阳乍到此地,出生茅庐,做的不到之处,还望先生指点。”
      “大人抬举霍某了!”师爷谦卑了几句后,又说,“我家大人得知李大人要来拜访,早已沐浴更衣在客厅等候,请李大人随学生前来!”
      梅疏钰笑回:“多谢先生!”
      棘川府衙大而不奢,每一处皆有用处。梅疏钰过了审讯堂,穿过长廊,便是会客室。室内简约大方,没有多余的装饰,但该有的摆设一件不少。陶舍端坐主位,身穿着一件墨绿色家常衣袍,半旧不新。四十多岁的年纪不显老态,但眼角间尽显人生百态。他眉目周正,眼眸中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深沉。梅疏钰心中一凛,总觉得陶舍不像外面传言般寡于交谈,不善交际。
      提襟见礼,梅疏钰行的是标准的觐见上级的跪拜大礼:“娄邺知县李梦阳拜见知府大人!”
      陶舍虚抬手,不温不火地说:“李知县请起!”
      “谢大人!”梅疏钰站起身,恭敬地站在一旁。
      陶舍又道:“李知县请坐!”继而吩咐丫鬟:“奉茶!”
      梅疏钰道:“下官初到娄邺,对此地事物不太熟悉。早听闻大人熟悉多种民族语言,管理庶务更是游刃有余,以后下官做的不当之处,请大人指正。”
      “李知县太客气了!”陶舍微微一笑,“一县事物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李知县乃金科榜眼,文采能力自不必说,只是一点需要谨记。”
      梅疏钰忙站起恭听。
      陶舍咳了一声,正色道:“娄邺地处三界,民族众多,民族关系极为重要,李知县在执行公务期间且不可挑起民族矛盾。”
      “是!”梅疏钰应着。
      陶舍点点头:“若是公务上有什么不明之处可以问询霍先生。”
      “下官谨记!”梅疏钰道,“霍师爷跟随大人多年,有口皆碑,是下官学习的榜样。”
      陶舍看向霍师爷,笑了笑说:“视中为人持重,处事沉稳,更难得的是秉性纯良,你们有什么差遣尽管交给他便是。”
      “下官不敢,以后就仰仗大人了!”梅疏钰忙道。
      三人关于娄邺之事浅显交谈后,陶舍便端茶送客了。梅疏钰走出棘川府衙的大门,回首望着那正中的大匾,一时恍惚起来,这便是不如官场的第一步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6章 第五十六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