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 26 章 ...
-
第十二章
腹中竟有才八斗
冯嫽接手了给朝廷写奏章的任务,在所有人的感觉中是她不自量力,争强好胜。那田大人与寇景荣等人都心中暗想,好你这个冯嫽,还想在奏章上露一手,有你好瞧的吧!
谁知不到半日时间,冯嫽竟将奏折拿了出来,请求田大人指正。
那田大人虽然由于冯嫽屡见奇功,最后竟能凭三声竹哨退敌,早就对她别眼相看,不再计较她的狂妄自大了。但是在写文章方面,田大人自以为这是他这个文官所长,可以多挑挑冯嫽的毛病,好教训她不要这样目中无人、不尊官长。谁知一读冯嫽的奏折,竟然自己傻了眼。
首先是进入田大人眼帘的是冯嫽的字体。
这是非常秀美的隶书,每一笔不但秀美,也透出了笔力的刚劲,正如她这个人柔丽中透出的豪放,随意中透出的刚坚。而且颇具书法之规范。因为田大人也看过别的文臣的奏章,都与他不相上下,能够中看的文字并不多见。但是这冯嫽的文字却颇合书法之构架与力度。再说她行文的条理论述,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每事既说得清楚明白,又惜墨如金,真正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他心想,在宫廷中,按说司马相如与枚皋的文学是最好的,但是那枚皋虽然文学甚好,但行文潦草,远不如这个冯嫽的书法入眼。
以下便是冯嫽的奏折:
大汉威武皇帝陛下:
解忧公主护婚使队,至车师境,遭匈奴武士、兵卒联合昆仑山道士夤夜袭击,寇、孔众卫士及徐信护卫,以一拒三之悬差实力,激战至晨,杀、戳敌七十余而己伤四十余,众多武士身中数刃殊死不退,比霍、卫之勇,犹有过之。寡妇谷原有一干姐妹,是各州郡寻找军旅丈夫而滞留边地的,自愿随队跟从本宫,表现英勇,虽十死其九宁死不屈;常惠将军之兵营,同时遭袭,凭将军智勇双全,以奇妙阵法阻敌,自伤甚少而杀敌甚众。
幸得田大人调配得宜,将本宫藏于别馆,本宫得以无恙。田大人也在激战中负伤,而邢大人则至今不见,或恐遭遇不测。
现使队淹留车师,得国王与王妃看顾,已无凶险,惟留伤员数十,治疗颇需时日,加之人员减损、辎重粮秣还缺,队伍已难以前行。
今奏闻陛下,惟望朝廷派员慰问并安置伤员,补充损员,并同意在车师国我屯兵军营中补充粮秣。
匈奴之举,意在阻我去乌孙而疾胡妇之行,即使现今快马扬鞭,也会耽误时日,望陛下施以反掣之法,阻扼胡妇行驾。
刘解忧顿首
田大人看后,竟然没有说需要修改什么,便来找解忧公主,请公主观看奏折:“惭愧,惭愧,想不到公主之侍女,竟有如此文才学识,真正是让本官大开眼界了。下官无有可改之处,不改一字,这也算是一段佳话。惟有文中过多吹捧下官之辞,而冯嫽姑娘自己的功劳只字不提,真是令人敬佩,是否公主略加修饰,将冯姑娘的功迹也奏上一二。”
公主心里十分高兴,脸上却未显露出来,因为冯嫽是她的丫头,冯嫽水平高,也是她脸面上的光彩。于是说道:“以本宫看,田大人虽然是文员,但此次搏杀中也很英勇,至于冯嫽,本宫去到乌孙之后会予补偿的。如果田大人无意见,就以本宫的名义上奏朝廷吧!”
寇、孔与徐信众人听说冯嫽如此快就写好了奏折,都有些不相信,赶过来看,许多人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根本看不懂什么,就请识文抓字的人念了一遍。大家伙才知道这个冯嫽真的有本事。
但是文中冯嫽既没有写上自己的功劳,也没有写到常天庆的功迹,大家甚感不解,嚷嚷着应当给添上。后来才听得解释,冯嫽没有摆功,公主也同意了,而常天庆是未经过田大人他们同意而埋伏的一支暗兵,不写也可。
就这样,这份奏折立马就派人传送长安了。在这支护卫队中,尤其上那些会舞枪弄棒的武人们,对这个冯嫽愈加佩服。对于他们中的某些人而言馨颜庖蛔笫录妇浠熬退档谜庋宄鸦靶瓷狭酥窦颍钦娴氖且蛔却蛘桃焉锨П兜氖铝恕U飧龇雼痪谷蝗绱瞬呕鲋冢椅奈浼婢撸媸悄训弥械哪训谩
尽管看了冯嫽的奏文,大家伙都有功劳上奏,得到了不少安慰,但是回到现实中却是十分伤痛的。就徐信的辟邪山庄言之,所带来的二十余镖师、弟子、下属几乎殆亡已尽,寡妇谷中的女兵,也十有九亡。
另外,徐信的夫人周菀萍与孟十七伤情甚重,估计已经不能随队西进了,只能留在车师国中养伤,然后中返回茂陵或其他的地方去。更让孟十七悲痛不已的是,她与黎不苟认了夫妻,黎不苟却在此役中战死,而她又受了重伤,叫她如何不伤痛欲绝、伤悲欲绝?
有鉴于此,田大人这个“板板先生”也早已放弃了他原先的观点。他这才知道这次去西域的路上是如此的不确定,规定的人员名额随时随地都以发生着变化。而现在不是阻止人员加入护婚使队,却是缺少人员而无处招幕了。
公主带领田大人、常大人与冯嫽、倚云,一处一处地探望伤员,安慰伤员,饶是如此,也看得她触目心惊,想不到此次西行,凶险如此之多,为她牺牲和受伤的人员也有如此之多,不知再行下去,还会遇到什么风险,令她想起就生一阵寒战。
经过数天的养息调整,轻伤人员都恢复了气力,重伤人员在随队医生和车师国医生的照料下也有所好转。这时,朝廷的钦差大臣也赶到了。田大人与公主等接旨。钦差大臣传汉帝御旨,田大人与邢大人(朝廷还不知邢大人已经知去向)以及寇、孔侍卫、徐信都晋升一级,赏赐有加。准予护婚使队在汉军车师屯田之处补充粮秣,常惠之卫队军也可补充军士。并且下旨将受重伤人员运回到汉国休养,公主护婚队伍继续行进。
汉时,有个大鸿胪的衙门。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更名大鸿胪。大鸿胪是西汉初期中央最高民族事务及外交事务管理机构。这次到来的钦差大人官拜大鸿胪丞,名韩安国,是与田明亮同级的官员,但如今他是钦差大臣,身份不一样,所以对他十分尊重。
凡奏书所述,俱给予满意解答,说明汉武帝十分重视这一次的公主西进行动。
宣布圣旨完毕,岂料这位韩大人发话道:“启禀公主殿下,皇上看了奏折之后,告知微臣,要我见到公主与田大人之后,问一问他们,这个奏章是谁代笔写的,想不到公主卫队里还藏着这样的人才,是否请公主割爱,让这个人到朝廷里来供职,专职撰写文书等事。”
田大人及公主都感到吃惊,田大人虽然欣赏冯嫽的书法写得好,但想不到会引起汉武帝的重视。公主当然早就知道冯嫽的书法已远出于她之上,但也想不到会被皇帝看中。
关于冯嫽的书法,并非是小说家之杜撰,是有史实为依据的。
这位使女出身的冯嫽,不仅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位杰出的女外交家,还是我国书法史上最早出现的女书法家和西域史上的第一位书法家。(《汉书西域传》记载冯嫽“能史书”,“史书”即汉代广泛使用的隶书字体,也就是说冯嫽擅长书写隶书。虽然,冯嫽在西域时的书法手迹早已无存,但清朝康熙年间编修的《佩文斋书画谱》等大型历代书画艺术类书,均将冯嫽作为古代书法家收入书法家传中。
不仅是冯嫽的书法佳绝,公主刘解忧的书法也高于田明亮之上。这个原因前面叙述过。虽然刘邦是个大字不识几箩的惫怠无赖之人,他的小弟弟刘交却是个学识渊博的文人。楚元王这支刘氏后来号称彭城刘氏,人丁兴旺而且人才辈出,西汉至少出过三位宗正,绵延至刘宋时刘裕灭掉了东晋才渐渐式微。
所谓宗正,是个官名,有点像中国农村管理祠堂的族长。其职务是掌握皇族的名籍簿,分别他们的嫡庶身份或与皇帝在血缘上的亲疏关系,每年排出同姓诸侯王世谱。按汉代八议制的规定,宗室亲贵有罪要先向宗正申述,宗正再上报皇帝,宗正一般都由亲信皇族充任。
请想,刘解忧与冯嫽这两位女子,是从以诗书传家这样一个家族里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当时无人能比。
公主回答道:“禀钦差大人,此次的奏折,由于田大人奋勇拒敌,右手负伤,不能动笔,是本宫的侍女冯嫽代书。”
“是一名女子?怪不得。皇上看后说道:‘看这些文字,隽秀中夹着一种遒劲上行的气势,如果是个男儿所写,此男子一定有女子的婉柔性格;如果是女子所写,这女子一定有大丈夫的气概。公主是否让下臣会一会这个女子?”
“你已经见到了,诺,站在本宫后面的一位便是。”
“那一定是站在左边的这一位了。失敬失敬!”钦差大人竟然站了起来,向她行了一个礼。
见到钦差大臣向自己行礼,冯嫽只能是岂敢岂敢了:“大人,小女子只不过是一个卑微的侍女,何劳大人如此重礼。”
“果如皇上所言也,柔美中带着一种英气。”随即,钦差大人韩安国长叹了一口气。
田大人道:“韩大人何故叹气?”
“因本朝还没有女子为官的,如若进后宫去做一名书记官员,还不如的公主帐前效力,所以叹写书者何不为男子耳!”
韩安国是叹冯嫽因何生了女儿身,但冯嫽却不愿听了。
她说道:“钦差大人此言差矣!”
想不到站在公主身后的丫头还竟反驳钦差大人,这让在场中人都吃了一惊。
“此言何差?”
“若人人都盼生男儿身,何人去西域和亲,可见老天给人间播下两种人物,各有其职,是缺一不可的。在下煨疑砦恚梢宰瞿卸霾坏降氖拢部勺瞿卸茏鲋拢饩统闪耍伪匚荒苁悄卸矶鞠⒛兀俊
韩安国肃然起敬:“听冯姑娘一席话,真是愧杀本钦差了。”
田大人是个“板板先生”,一是不是他的功劳被冯嫽写成了是他的功劳;二是此次激战,冯嫽居功甚伟,而没有得到奖赏,他甚是不安,便对韩安国说道:“韩大人,这个冯嫽起先本官老是看不中她,每事她都要发表意见,但经数次验证,她的意见总是正确的,还总是高人一筹,因此本官甚为佩服。此次奏章由于是她起草,她竟一笔不落自己的功劳,更让本官感动,其实,此人不仅文才出从,武功也无出其右,此次激战,如果没有她,我们将一败涂地了。”
“噢,竟有此等事情,还望大人向本官详说一二。”
于是田大人将冯嫽那晚的表现细说了一番。
“啊呀,原来公主的身边竟有这样的奇才,真是让本官受教了。本官回京之后,一定向皇上禀明大略,不致于亏欠一个大功之人。”
“田大人与韩大人谬赞了。奴才保护公主,是应尽的本份,小女子何敢言功?”
公主说道:“这个冯嫽是本宫的结拜姐妹,原想她随本宫安居西域,到乌孙国后本宫再另行奖赏,但若是钦差大人能够禀知冯姑娘的实迹,让我们汉家皇帝知道我这妹子的能耐,也是好的。但请钦差转达本宫的意思,这个冯嫽,本宫是离不开她的,这一路之上,可能还有许多的险难,没有冯妹妹在身旁,本宫实在是大不放心呢?”
“是了,本官一定据实禀告。”
钦差大臣在车师国住了两日,除了去车师王宫向国王与王妃表达感谢之外,专门抽出时间来协助田大人与公主解决了护婚使队的一些问题,临走时并把那些重伤人员都带回了汉国。
其中最难办的是处理周菀萍与孟十七的事。那周菀萍腹部受到刺伤,已不能再跟随徐信同去西域,但是她还是不放心徐信单独前去,非要跟着;而孟十七不仅自己人伤势沉重,而且未婚夫婿黎不苟之死对她打击很大,说一定要为夫君报仇,并且她也留恋孟十六姐妹,想要随队西去。这两人最后经由公主与冯嫽出面说了许多的劝慰的话,才只得与队伍分开,最后孟十七同意跟随周菀萍同回茂陵新家,等待徐信他们胜利返回。
临别之前,钦差大人韩安国又一次会见了常惠,想听一听常惠对阻止匈奴国公主先入乌孙的意见。
常惠召来了自己的儿子与冯嫽。
韩安国说道:“我们汉朝的送婚使队一再延期,按正常的时间,很难到达乌孙国了,而匈奴国的公主很可能先期到达。这成了起了个五更,赶了个晚集,皇上说起这件事,他也感到为难之至。要是派军队阻止,我们的军队还到达不了那里。要是能够到达,早就可以进击匈奴王廷了,若派武士前去,深入荒漠几千里,又没有后援,简直不是人力所为。而我国、匈奴国与乌孙的距离,仿佛是一个三角形,我国与乌孙国在弦上,匈奴国与乌孙国则仿佛是在勾股之上,要比我们近了许多,所以,如何能够阻扼或缓慢匈奴人的行动,我想听一听常大人有什么办法?”
其时匈奴的王廷,称单于廷,在蒙古乌兰巴托一带,距乌孙国的王廷赤谷城有四千余里,而从汉国的长安到乌孙国赤谷城,则足有五千余里甚至六千余里。即便是匈奴国的公主起驾比汉公主晚上半月一月,先到的也是匈奴公主。
而汉朝的国都长安城,距单于王廷近三千里,即使汉朝派一支军队去袭击匈奴王城,得花费多大的代价是,耗费多少的时间,而到得那里,说不得不是自己的干粮耗尽、军队疲惫,无法打仗,再就是这个游牧民族的单于、朝臣都已经搬离王城了。
但如若不去阻止,则肯定让匈奴国的公主得了先机,汉朝国先输了一局。
怎么办?谁能解决这个小事件大难题?
常惠与常天庆、冯嫽似乎都束手无策了,一个个都沉默无语。
韩安国道:“要是实在无法阻止,臣就据实向皇上禀报,我们走一路看一路,走到什么时候就算什么时候好了。”
“也只能是如此了。”常惠说道:“要我们护婚使队想办法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保护公主加上嫁妆就非常吃力,根本无法分兵分力去顾及其他。”
韩安国叹了口气,正准备站起来要走,却听得士兵报告:“将军,有一对少年在营门前,说是要见将军您或者是常少侠,您看见与不见?”
常天庆说道:“很可能是我太白山的师弟师妹来了,快请快请。”
一对少年男女走了进来,果然是太白山上下来的凌辰白与辜晚秋。
韩安国与常惠看到这两个少年,都只有十四五岁的年纪,犹如一对金童玉女,煞是可爱,就连忙让这两个少年就座、喝水、休息。
凌辰白与辜晚秋不愧是大家弟子,而且是“‘重阳人’调教出来的。他们先向韩安国与常惠见礼,再向冯嫽与常天庆见礼,然后告座,应走的程序都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坐下,再站起,然后掏出了一张缣帛之书,递给常些天庆:“常师兄,您见到此书,或许对你们决策之事有些帮助。”
常天庆打开来看,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
冯嫽估猜道:“一定是大哥哥有锦囊妙计来了。”
“不错,正是绝好妙计。”常天庆看过之后交给父亲,父亲看了又交给冯嫽,冯嫽看后就没了下文,好像一伙人都不愿意交给钦差大人看似的,这令韩安国不解,也有一丝不悦。
“常大人,是否有什么秘密,不能让本官知晓啊?”
常惠笑道:“是啊,是不方便让钦差大人看的,但是韩大人要看还是梢缘摹!
韩安国听出了常惠的意思,是说他作为一个人还是值得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