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林黛玉的悲剧<一> ...
-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曹雪芹笔下的一个小说人物,不仅是爱情悲剧的主角,而且,是二百年前中国封建末期那个时代所产生的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封建贵族阶级叛逆者的典型。
她自幼生活在我国资本主义萌芽较早岀现的以盐业著称的商业城市:扬州。受自由叛逆思想的影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她的强烈的反封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阶级思想的萌芽,然而,并未突破封建阶级思想的局限。
在《红楼梦》的时代,封建贵族阶级的统治虽然已经到了“末世”,面临着必然垮台的命运,但对孤立无援的叛逆者来说还是太强大了,而且,封建制度愈是迅速走向崩溃,它对叛逆者的镇压愈是疯狂,愈是狠毒。
从林黛玉本身来说,她所具有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使她的反抗显得脆弱无力。
首先,是她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同封建阶级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得她的反封建思想带有很大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
林黛玉在大观园里以聪颖过人的才情夺魁争胜,又以不驯的孤傲对抗流俗。
在对待封建礼教的道德上,她和贾宝玉有许多共通之处:对“四书五经”一类的所谓“正经书”毫无兴趣,热衷于“杂学旁搜”,就是封建统治者所说的“混账书”,如《西厢记》之类的“杂书”,爱不释手,越看越爱,感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了,只管出神,而且,心里还默默记诵,《牡丹亭》里的曲文,也使她心动神摇,如醉如痴。
正是这些“杂书”进一步培育了她的反封建,争取自由的民主思想,因而有着与封建礼教信奉者完全不同的情趣。
她和贾宝玉一致向往《西厢记》《牡丹亭》里那种对爱情的自由追求和选择,向往婚姻自由,但总是顾虑重重,躲躲闪闪,不敢革命。
她经常悲叹:父母早逝,无人为我主张。可见,归根结底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八个字把她束缚住了。
她对封建统治者的庸俗和虚伪十分憎恶,但并不反对他们的极度奢糜和享受,因此,她的反抗始终带着贵族小姐的特色。
林黛玉出身于一个世袭侯爵,支庶不盛的“书香之族”,是荣国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贾敏之女,贾母之外孙女,和贾宝玉是嫡亲姑表兄妹,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探花,钦点为维扬(扬州)地方巡盐御史。
这样一个清贵的官僚家庭,阶级地位是不能和王,贾,史,薛四大家族相比的,他们似乎没有来得及对林黛玉进行更多的阶级教养,就人丁衰落,相继亡故,使幼小的黛玉姑娘不得不无依无靠地投奔到外祖母家的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所谓爱也是有阶级性的。
开始,贾母对林黛玉的疼爱,那是把她作为本阶级的后代和守本分的小姐来爱的,当她一旦发现林黛玉心里别有想头,对那些封建礼教的思想行为,敢于进行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讽,这是在贾母看来是不应该有的想头,她就没心肠了,她的爱就消失了。
作为封建贵族阶级的代表,贾母决不会去爱本阶级的叛逆者,决不会去爱思想上与自己对立的人。
她竟冷酷地咒骂林黛玉:成了什么人。公开宣布:没心肠给她治病。统治者残酷的本性最终是怎样地逼死了一个本阶级的叛逆者的生命啊!
林黛玉一旦失去了贾母等封建家长的欢心,悲剧是必然的。
她虽然要求摆脱封建家庭的羁绊,但不可能冲破这个家庭,因为,她所处的贾府这个所谓: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实际上是一个封建统治极为残酷的大家族,她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不能不感到极大的痛苦和压抑。
如果说富贵繁华的贾府对奴隶们是“牢坑”,那么,对林黛玉这样的叛逆者来说则是樊笼,她是在这个笼子里养大的,要飞出去是不可能的。
她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斗争,不过,越当爱情需要发展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封建礼教束缚的严紧,想要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又撕不破宗法统治的罗网,只能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苦闷,因此,斗争并不彻底。
她提出了反映时代潮流的一些要求和理想,一首《走马灯谜》诗以千里马自喻,用它不受紫绳束缚和狰狞的气势表现了一种冲破一切的奔放气概,但实现这个理想她是完全不能胜任的,这就是她的悲剧的根源。
这样的性格特征,恰恰反映了封建的人间关系和封建礼教制度加在一个贵族少女身上的压力。
她以花自喻的悲哀,反映了在她周围,封建势力的强大: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道出了她挣扎苦斗中的多少内心痛苦,她的痛苦生活以及在封建正统势力重压下内心深处的苦闷,她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黑暗阴冷,凄风苦雨的环境里,再加上从不逢迎讨好封建家长,也从不四出活动,笼络人心,因此,反对者触目皆是,知己者不过一,二。
林黛玉的叛逆性格及其局限,都是那个时代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和深刻反映。
她后来的死,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无比凶残和罪恶,是对封建制度有力的批判和沉痛的控诉。
孤苦的身世,寄人篱下的极其敏感的气质,再加上那无法向人诉说的感情的折磨,使林黛玉的短短一生,一直都在这个势利的贵族之家里过着封建卫道者对她残酷迫害的生活,这就造成了她的多愁善感和性格的悲凉,阴沉,刻薄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