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封建末世地主阶级内部的阶级分化<二> ...
-
曹雪芹借凤姐生病之机,安排探春理家与宝钗,李纨配合,便给突现探春的才能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浓厚的封建正统思想和地主阶级本质决定了她们不可能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而只能实行“兴利除弊”这样一种改良的措施。
这时贾府的经济早已是入不敷出,内外交困,濒临崩溃的边缘了,一天比一天空虚。
从贾琏向鸳鸯借当,发展到贾政不得不向奴才的儿子赖尚荣借钱,一方开口要五百两,一方勉强敷衍只给五十两,贾政的这种窘态,充分地揭示了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经济来源的枯竭,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困境。
探春理家所以要开源节流是为了消除这个经济枯竭的危机。
在贾府内部,一边是奢侈无度的挥霍浪费,一边是点点滴滴的苦心改良,这种收入和支出的鲜明对比,是对探春理家的一个绝妙的讽刺。
这个由封建制度本身造成的“无底洞”,用“兴利除弊”这种单纯经济上的补救方法来弥缝是徒劳的,尽管探春在理家的过程中,对各项收支作了一些小改动,但那些大笔开销最终还是要按“祖宗手里的规矩”办事的。
因此,剥削阶级的共同阶级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王熙凤,还是探春,薛宝钗,李纨,她们都支撑不住贾府这座风雨飘摇的封建大厦。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探春改革了一阵子,贾府的经济仍然不断衰落,大观园更乱得不可收拾,这又客观地显示出改革终于无法挽回那腐朽的封建家庭必然破落的命运。
最后,赫赫有名,昙花一现的“三小姐”,也落了个“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的悲剧结局。
随着《红楼梦》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像蒋玉函,柳湘莲这样的一批有较自由思想和性格的新市民阶层。
柳湘莲是赖大家的近派亲戚,原系世家子弟,读书不成,父母早丧,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
但以后却败落得一贫如洗,只好萍踪浪迹,因生得俊朗洒脱,不知他身份的人,却将他误作优伶一类,以至遭到薛蟠的公开戏弄:谁放了小柳儿走了!柳湘莲听了,火星乱迸,恨不得一拳打死他。
然作为破落户子弟的柳湘莲是敌不过四大家族的显赫权势的,所以,一时酒后放肆痛打薛蟠一顿之后,只好惧祸走他乡了,他用一句话: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狗儿猫儿都不干净。就活画出这个贵族家庭溃烂的道德面貌,他对宁府丑恶的风气是这样极端憎恶和鄙弃,致使后来拒绝了尤三姐的婚事,使尤三姐的希望毁灭。
这个悲剧,表面上看似乎是出于一时的误会,实际上完全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造成的。
薛蟠和柳湘莲的冲突,多是属于大贵族大地主和中小地主之间的矛盾冲突,它反映了封建社会末世地主阶级的分化情况。
其实,无论是大观园或是赖大家的花园,都是毫无出路的,这是因为整个封建阶级已经彻底腐朽没落的了。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释历史: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过去如此,今天也同样如此,光明和未来只属于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