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薛宝钗的处世哲学<一> ...

  •   在《红楼梦》里,薛宝钗是唯一在贾府中上下老幼无不称好的人物,贾府的统治者贾母,王夫人成日家夸她疼人,大观园的众姐妹也没有一个不和她好,就是小丫头们,亦多和宝钗亲近。

      这是薛宝钗的工于心计,不仅仅在贾府显要人物面前下功夫。

      有一次,薛宝钗的哥哥从外地带了些土产玩意儿,薛宝钗便一分一分配合妥当,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谁薄谁厚,就连那没时运的赵姨娘,贾环,她也关照得非常周到。
      于是,喜得赵姨娘连连称赞:宝丫头好,想的这么周到,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又展样大方,怎不叫人敬重呢,会做人!

      这“会做人”三个字,就道出了一点薛宝钗的处世哲学。

      她在和湘云的一次谈话中就谈到自己的“待人”哲学: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正是凭借了这套自私而虚伪的“待人”哲学使她窃取了贾府里许多美名。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礼教是儒家用以套在妇女脖子上的一根粗大的绳索,它从“男尊女卑”的思想出发,要求妇女做到什么“三从四德”“守节死义”“无才无华”“温柔敦厚”等等。

      在大观园里,薛宝钗就是以一个封建正统卫道者的面目出现的,封建阶级的伦理纲常,功名利禄观念浸透了她的灵魂,使这位十几岁的女孩儿通身散发着腐臭的理学气。
      薛宝钗不仅自己身体力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努力奉守着这种封建礼教的规范行事,她说什么:学问中便是正事,若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世俗去了,她还劝诱大观园的其他姐妹也都来遵守,谁假若稍有越轨的行为,便马上招来她的训斥,可谓是大观园名副其实的封建礼教的守卫者和执法者。

      “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歩调一致的”
      “随着政治经济的空前危机,旧思想也必然呈现一片土崩瓦解之势”

      因此,统治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对这些幻想和思想采取的是比较消极的态度,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行将崩溃的“末世”,这种趋势就更加突出和明显了。

      从大观园里可以看到,腐朽的封建礼教,已经没有多少维系人心的力量了,大观园的女奴在反抗,大观园的一些贵族小姐也处在不同程度的动摇之中。
      特别是随着阶级矛盾的日益加剧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在统治阶级中也分化出一些叛逆的女性来,她们表现了对于封建礼教的厌恶和大胆挑战。

      林黛玉就是其中的一个。

      她有着封建礼教所不允许的“才”,却无封建礼教所要求的“德”,她同卫道者薛宝钗围绕“金玉姻缘”还是“木石姻缘”的斗争,是两种时代精神的对立,而决不仅仅是薛林之间的个人爱情纠纷。
      双方用言语斗,用学问斗,斗得可激烈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家庭亦是如此。

      一次,宝玉当着众人的面比薛宝钗为杨贵妃,这很使她脸上下不来,这时,她又正好看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便马上“借扇机带双敲”,先借扇子的机会骂了宝玉,接着借“负荆请罪”的戏名辣辣的讽刺了宝玉和黛玉。
      “讽和螃蟹咏”,同一个螃蟹,持有不同政治立场和不同思想观点的人,对螃蟹有截然相反的寓意,薛宝钗借螃蟹破口大骂,恶毒地诅咒,充分暴露了她那封建卫道者对宝玉黛玉叛逆者的敌视,旁观的众人也看出了宝钗是借小题目,寓大意思,虽然恭维她是什么“天才”,却不能不指出她是“太毒了些”!

      这时的薛宝钗那有什么“庄重典雅”和“稳重和平”可言呢?!

      大观园深受封建礼教的统治,然而,由于社会上市民思想的冲击,一些具有反对封建思想的进步小说,传奇等作品也必然传播进去,封建统治者把这类书视为洪水猛兽,加意防范,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都下过禁令。

      封建闺秀的典范薛宝钗正是这种封建礼教的积极拥护者和宣扬者。

      有一次,林黛玉在行酒令时说漏了嘴,顺口讲了两句《牡丹亭》《西厢记》里的词儿,她听到后,如临大敌,便马上就一本正经地教训林黛玉说:咱们女孩儿家不识字的倒好…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偏偏又认得几个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些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说了一整套的做闺秀的大道理,真是十足的卫道士的逻辑。

      薛宝钗对林黛玉说教的目的,无非是想把这个叛逆女性征服过来,要林黛玉不被“杂书”移了性情,要拉她到封建礼教的“正路”上去,而要她读“正经书”,正体现着封建统治者对人们的思想统治。

      林黛玉居然听从了她的说教,表示再不说了,这也表现了林黛玉的软弱性。

      还有一次,林黛玉做了五首古诗,写的是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薛宝钗知道后,她便劝戒林黛玉要恪守封建社会的“妇道”。
      “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因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地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耻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
      竭力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贤妻良母主义,妄图用封建礼教来窒息妇女的任何一点反封建思想。

      但林黛玉毕竟也是贵族小姐,阅历浅,容易被宝钗以假恩假惠进行拉拢,装出一副同病相怜的伪善面孔所蒙蔽。
      她把林黛玉教训得:垂头吃茶,心下暗服,只答应“是”的一字。之后,便是送人参燕窝给黛玉吃,使黛玉从此还大感激她,称她作:姐姐!叫薛姨妈作:妈妈!还对宝玉表示以前不该错怪了宝钗是“藏奸”。对宝钗从此不再设防了,这也反映了林黛玉单纯天真的性格。

      薛宝钗即使对其他没有像林黛玉那样走上不可救之路的姐妹,她也没有忘记自己卫道的任务。

      大观园的姐妹起了个“海棠社”,由湘云设东拟题,湘云和她一起商议,她便乘机劝说: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时闲了,倒是把那于身心有益的书看几章,却还是正经。

      还有一次,香菱和湘云谈诗,叫她看到了,她便聒噪的受不得了,说是不守本分,痴痴癫癫,那里还像两个女儿家呢?

      再有,三小姐探春不过顺口说了一句朱熹是:虚比浮词。便立即招来这个卫道者强烈的抗议和教训,说探春是:利欲熏心,把朱子都虚浮了,以后越发连孔子也都看虚了呢!

      死抱住儒家经书的学问不放,每天喋喋不休地就是进行这些空洞的,实际上毫无实效的道德说教,妄图通过这种道德的说教,迫使其他姐妹就范,以维护四大家族对大观园的思想统治,达到“克己复礼”的目的。

      薛宝钗真实地充当了封建统治者的忠实代言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