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红楼梦》里的“护官符”<四> ...

  •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它从来都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一切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总是竭力摸糊国家的阶级性质,给它蒙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把它说成是“超阶级”的。
      封建制度的吹鼓手们则美化封建官吏是什么“民之父母”,胡说他们是“子养人民”的,硬给这些实行残酷阶级压迫的刽子手们装扮成一副慈爱可爱的面孔。

      像《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尤其是为首的贾府,一向赫然标榜“体仁沐德”而主持“葫芦案”,和贾府相勾结的,又恰好是那位自诩深通“时尚之学”的贾雨村。
      这样,“护官符”和“葫芦案”就揭了他们的老底,剥下了四大家族的假面目,拆穿了封建正统思想虚伪和吃人的本质,把封建政权是阶级压迫工具这一本质清楚地揭示岀来了,又是阶级斗争尖锐化,封建政权极端腐朽的表现。

      曹雪芹虽然不能用阶级观点去认识封建官府和封建官僚,但他却以“护官符”的存在,以及官吏们为地主豪绅效劳的无可辨驳的事实,戳穿了这个弥天大谎,撕破了他们身上披着的“国法王条不顺情”的假公正的外衣,揭露了他们冠冕堂皇的所谓“国法条文”的阶级本质,赤裸裸地暴露出地主阶级统治工具的实质。

      这就是“护官符”所显示的深刻含义。

      它无情地剥掉了贾雨村这类典型的封建官僚的虚伪外衣,把他的肮脏灵魂,营私舞弊的惯伎统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然而,即使是换上另一个人物,也只能是看着四大家族的眼色行事,也还是要这样干的。

      关于“护官符”到底是什么东西,曹雪芹在书中已揭露得非常深刻,那就是保官进爵的秘诀,是四大家族政治特权的象征,也是他们残害人民的罪证。

      一方面,揭露了四大家族在政治和思想上的统治性。另一方面,也揭露了它们在生活上的腐朽性。

      正是在这种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下,《红楼梦》里才连接不断地岀现了几十条人命。
      “无故杀人”,这是清朝法律所不能允许的,“杀人者偿命”,也是法律上明确规定的,但在执行过程中,触犯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违背了地主阶级的意愿,法律就变成了一纸空文。

      据乾隆五十五年记载:北京西城发生了一件人命案,杀人凶手是闲散觉罗恒克,他在山西民人武三杂货铺内赊买酒物,欠京钱六十四文长期不还,后来,伙同几个帮凶又到武三店内喝酒,再次赊欠一百三十八文,因武三不允,致相争角,被掌批其颊,又用碗将武三头颅殴伤,致使武三越日身死。
      虽然,经过上吿,因打死人的是大贵族,只将恒克等交宗人府处理而不了了之。

      这一案件,几乎和《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薛蟠在酒馆里无缘无故用酒碗砸死张三的情节一模一样。
      因薛家有钱有势,用钱打点好上下衙役,证人,再花上几千银子,把知县买通,最后,薛蟠翻了口供,判了个失手误伤了事。

      这样人命关天的案件,无故杀人的凶手为什么能逍遥法外,不受封建法律的制裁呢?

      清朝王法是最高统治者制定的,它不过是为了□□群众的反抗而制定的,犯法地主豪绅,如何能依法审讯呢?
      封建政权的性质,决定了这帮有钱有势的人,即使犯了法,也会受到官府的包庇和纵容。
      因此,在这些贵族,官僚,乡宦们看来,衙门是为自己开的,法律是维护他们本阶级利益的,因此,人命官司又怕什么?最多花上几个钱,没有不了的。

      《红楼梦》描写的应天府尹贾雨村在“护官符”的威慑下对薛蟠案件的处理,就有力地揭开了封建官场的内幕,客观上暴露出封建国家政权机构的这种阶级压迫的实质。

      在封建社会中,像金陵四大家族这种豪门地主集团,何止一个,两个,而“护官符”又何至一张两张。
      所谓“各省皆然”,就是说,并非一省一地之事,而是普遍现象,表明了什么?
      这表明封建国家全部大小机构,都不过是保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工具。

      豪门贵族在“护官符”的庇护,支持下,依恃特权,谋取财物,纵欲行凶,拆人婚姻,逼人性命,不就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吗?

      他们不断重复薛蟠所干的罪恶勾当,而封建官府在“护官符”的威慑下,也无不为虎作伥,助桀为虐。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给我们画出了一张封建末期黑暗腐朽的官场政治,得到了真实的反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