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南溪别业
结宇依青嶂,开轩对翠畴。
树交花两色,溪合水重流。
竹径春来扫,兰樽夜不收。
逍遥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导读:
据考证,此诗作于岑参早年居于嵩山少室山时期。
赏析:
此间少年
翻开岑参的诗集,最先读到的就是这首诗,一扫往日对他刻板的印象,甚至有些疑惑,这是岑参吗?
提起嵩山,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少林寺那神奇隐秘的十八铜人阵,还是读书声朗朗的嵩阳书院?
无论是在太古传说,还是在后世的武侠小说中,嵩山都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嵩山,五岳中的“中岳”,从远古时代就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聚集地。早在《诗经》的时代,就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嵩山分为太室山和少室山,“室”在古文字中是“妻子”的意思,之所以如此命名,与大禹有着深切的关系。太室山是嵩山的主峰,相传,在远古时代,大禹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就是这里了,因为是正妻,故称之为“太室”。太室山下建有启母庙,至今香火不断。而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少室山,故山名谓“少室”。大名鼎鼎的少林寺就位于少室山,因武侠小说的演绎,引无数热血男儿争相拜访。
年少时的岑参,居住在少室山的南溪别业中。此时还是弱冠少年,一心苦读,等待有朝一日参加科考,一举成名。日子平淡又充实,一天天过的甚是欢快。面对着青山绿水,他的心情也趋向于恬淡、宁静。
“结宇依青嶂,开轩对翠畴。”南溪别业依着山势而建,推开书房的门,就看得到窗外绿树,清脆欲滴。若一直是一片绿色,不免也有些单调,可是“树交花两色,”鲜艳的花朵盛放,引得山蜂群群,忙个不停,也为这宁静的山谷增添一番乐趣。“溪合水重流,”不远处的瀑布溅起层层浪花,闭目养神,只听得潺潺水声,和着花香,仿若仙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会觉得心旷神怡,陶渊明心中的桃花源也不过如此吧。
“鼓腹醉中游,”鼓腹,即吃饱了肚子鼓起来。岑参为了凸显自己的惬意,在末句中化用了《庄子》中的典故。
《庄子马蹄》中有云:“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赫胥氏是传说中的帝王,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太古时期,赫胥氏当政的时代,百姓安居乐业,终日不知道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该去哪里,口里含着食物嬉戏,鼓着吃饱的肚子到处游玩,人们所能做的就只是这样了。庄子刻画了太古时代人民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鼓腹”一词读来甚是可爱,似乎闭上眼睛,就能想到人们开心的状态。
岑参化用的及其恰当,他所处的环境和每日的生活,就以“鼓腹”这个词活灵活现的呈现在了我们眼前。此时的岑参,还是不羁少年,还没有经历西北大漠的寒风,还没有经历朝中政斗的动荡,他快乐着,无忧无虑着,对未来无限憧憬。
在知道了后来发生的那许许多多的事情之后,不禁百感交集。想来,时光真是残酷,把如此单纯快乐的少年一步步雕刻成风霜满面的模样。多希望时间能定格在这一刻,让这位命运多舛的诗人,能够多享受眼前的宁静,“鼓腹醉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