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喜韩樽相过
三月灞陵春已老,故人相逢耐醉倒。
瓮头春酒黄花脂,禄米只充沽酒资。
长安城中足年少,独共韩侯开口笑。
桃花点地红斑斑,有酒留君且莫还。
与君兄弟日携手,世上虚名好是闲。
导读: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岑参及第授官,恰逢故人韩樽来访,二人相聚,一醉方休。有感而发,作此诗。
赏析:
喜相逢
春光明媚,满园姹紫嫣红。海棠、碧桃、玉兰、粉樱、雪梨,或娇媚,或鲜妍,让人禁不住的沉醉在这醉人的春光中。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也是最让人心生温暖和热爱的时光。
穿越千年的时光,开元天宝,盛世大唐。那时的长安,有着最美的歌舞,有着最诱人的酒香,繁花竞开,满城的姑娘都悄悄地换上了春衫,春风醉人,满城花香。
天宝三年,对岑参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二十九岁的岑参终于高中进士,并被唐玄宗亲自授官。前路,一如这暖风微醺的春日,这样美好的展现在他的面前。
欢乐如果能够分享,那么这份欢乐会无限大的扩大吧,扩大到充满整个世界。
三月虽美,然而已至暮春,面对着残红片片,不得不感叹一句“春已老”。铁骨铮铮如辛弃疾,在《满江红敲碎离愁》也会对着消逝的春光感慨着:“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然而此时的岑参却顾不得伤春,他的故交韩樽,特意来长安拜访他。故友重逢,正是喜不自胜,相约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瓮中刚酿好的新酒,还浮着一层黄花脂,让人垂涎三尺。好友前来,禄米又何足挂齿,都拿出来充当酒资。这样豪爽又利落的句子,让人透过千年的时光,还能看到这位西北大汉脸上豪爽的笑容。
“黄花脂”指的是浮在酒面上的黄色泡沫。古时酿酒多采用粮食、果实等,技术不似现在这么先进,在唐代,蒸馏技术还没有出现,因而酿出来的酒多有酒渣,不像现代的酒那么纯澈。在未过滤或者过滤不充分的情况下,酒面上多有泡沫。如白居易在《问刘十九》的开头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这里的绿蚁,可不是什么蚂蚁,它指的也是酒上的泡沫,因其形状细小,颜色泛绿,故称为“绿蚁”。
好友多日未见,自是有说不完的体己话。岑参的喜悦之情力透纸背。“长安城中足年少,独共韩侯开口笑。桃花点地红斑斑,有酒留君且莫还。”望遍这长安城,多少英雄少年,然而只有面对着韩遵,才能使岑参开怀大笑。暮春的风,扫落桃花斑斑点点,如此美景美酒在前,岑参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再多留韩遵一些时日,老友啊,还请你不要这么着急归还。
最妙的是诗最后一句,“与君兄弟日携手,世上虚名好是闲。”陆士元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曾评价其:“有情致,语格亦高。”足可见后人对此诗的赞赏。若今后的岁月都能够与君日日携手度过,那么这世上的虚名还要来何用?这份把友情看得高于一切的情感,充分的体现出岑参狂放不羁的豪情,带着三分醉意,带着一腔热忱,感动着你我。
突然想到另外一个嗜酒如命的人来,他也曾在与朋友的宴饮中带着醉意高呼着:“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他就是被世人称为“酒中仙”的李白。同样为了美酒豪掷千金,并丝毫不为之动容。正是这份豪爽待人的豪情,让人不得不为之赞上一句:“痛快!”
大抵这世间所有真挚的友情都是相通的。生死之交,不光能在危难关头为你挡刀挡箭,更能在你得意时、失意时,话不多说,奉上一坛美酒,陪你一同酣畅淋漓的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