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攻城略地 ...
-
第十四章
掠定远冯国用来投
攻滁州喜得李善长
次日,朱元璋带着徐达、费聚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一路向南,在前往定远的途中,得知张家堡驴牌寨民兵有三千人,豁鼻子秦把头八百人。朱元璋一时惊喜道:“好,先得到这些人,我们就有了队伍,打仗既要有将更要有兵。”
“是啊,大哥,我们如何收编他们?”
“哈哈,这样......”朱元璋给二十四位兄弟说出了自己的战术。
按照朱元璋的劝说方针,张家堡驴牌寨民兵有三千人,豁鼻子秦把头八百人,就很快被收编了,眼前是怎样把横涧山的元军也纳入囊中。
徐达说道:“大哥,收定远,必须收聊大亨,这个人本是定远的义军,曾经为元军所用,攻打过濠州,结果和元军都吃了败仗,和元监军张知院两万余人纠集在定远的横涧山。”
朱元璋说道:“二弟说得对。”
缪大亨,得知朱元璋已经召集民兵要攻打定远的横涧山,心里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在地上转了一圈又一圈,无计可施,急忙招呼身边将士,说道:“红巾军就要攻打我们了,你们可有良策?”
一个属下上前说道:“他们的将领是哪个?”
“听说是,花云。”
“花云,知道,是朱元璋的弟兄,此人还算勇猛。”
缪大亨环视了一眼问道:“谁能与他交战?”
没有一个人应声,聊大亨说道:“我们为元军的先锋,必须打头阵。”一个属下说道:“元帅,不如给元监军通报一声。”
聊大亨一脸无奈起身说道:“看来,只有如此了!”
聊大亨哪里知道,朱元璋已经下令花云在今夜带三千精兵,包围缪大亨和元监军张知院,便使人只呐喊雷鼓不须战。花云按照元璋的部署,四下击鼓呐喊,这声音响彻在横涧山的每一条沟壑。元监军张知院的耳朵不听使唤了,急忙大喊:“有多少敌军?”
一个属下来报:“漫山遍野都是敌军!”
“啊,”元监军张知院又喊道,“快唤聊大亨来。”他哪里知道花云已经杀进聊大亨的营帐。花云说道:“聊大亨,你听着,念你是定远当地的豪杰,过去伙同元军做过错事,只要今儿能知错认错,愿意归顺红巾军,我给我大哥说说,保你连同你的部下安然无恙,从此消灭元军,爱护百姓,你能做到吗?”
聊大亨躬身一字一句的听着,心想花云有何能耐在此吆五喝六,还没有真刀真枪的比高下,岂能被你束手就擒,于是,说道:“听说花云是一员猛将,不知功夫究竟如何,今日不妨较量一番,我也好输德心服口服!”
“好,就依你,到帐外去。”
只见两人横刀立马,费力拼杀,不分胜负,只听得双双喊声如雷,花云心想:这个聊大亨还算有点功夫,看来今天不亮出点儿真格的,怕是一时半会误了大事,想到这里花云来了一个虚招,拨码就逃,聊大亨紧追不舍,谁知花云来了一个回马枪,正中聊大亨的马头,只听得一声马叫,聊大亨跌落马下,花云翻身下马,向聊大亨深深鞠躬说道:“聊将军,花云失礼了。”说着拉起聊大亨。聊大亨也急忙躬身施礼。说道:“我认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哈哈!”花云笑道,“聊兄错了,眼下元军横行霸道,民不聊生,元军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我大哥朱元璋带领穷苦百姓就是要为我们这些穷人打天下。”
聊大亨点点头,心想:花云说的有道理,于是说道:“好,我答应你,只要你家大哥不杀我,我定效犬马之劳。”谁知这话正好被元监军张知院派来的手下听到,手下急忙回去禀报给了元监军张知院。元监军张知院一听就知道大势已去,急忙协同几个随从趁天黑跑了。从此横涧山的这两万人已归朱元璋属下,用他的话来形容,真是:“赤帜蔽野而盈岗。”
花云同聊大亨一同来见朱元璋,花云和聊大亨躬身向朱元璋行礼,朱元璋一看聊大亨此刻的心情十分高兴,他拉着聊大亨的手说道:“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好好干就是了。”
聊大亨躬身说道:“多谢大帅不杀之恩,聊大亨定当为大帅效劳!”
“好好好,大敌当前不拘礼数,只要能杀敌就是好兄弟,眼下我军需要暂时的编排,就要攻打定远了,聊大亨的人马分散成五个队,聊大亨带一队,徐达带一队,汤和带一队,花云带一队,周德兴带一队,统一由我指挥。”
聊大亨上前施礼说道:“大哥,定远怎么个打法,是不是把城中的人都杀了?”
“聊将军,我们是一支穷苦百姓的队伍,怎能见人就杀,目下,我们需要招贤纳士,广交天下英雄豪杰,扩大队伍。”
“那,有两个人,大哥可不能伤他。”
“哦,你说的是哪位高人?”
“大哥可否听说定远城中有两个姓冯的亲兄弟?”
“不曾听过。”
“一个是冯国用,一个是冯胜,此二人是兄弟。反对元朝统治,也曾组织过农民武装,笼络人心,结杆自保。二人都爱兵法,兄深谋远虑,弟强悍勇猛。大哥不妨先不要攻打定远,待走访到此二人之后,再攻城也不迟。”
“聊大亨能有此等心思我倍感欣慰啊,可是,攻打定远迫在眉睫,迟疑生变,需速战速决,只要我军严守军纪,人心向善,相信那冯氏兄弟也会有自己选择。”
朱元璋率领人马来到定远城下,看着城上的元军旗帜说道:“定远乃是我军出战第一城,一定要保证此城的设施完整,不可破坏……”
徐达说道:“大哥对此城还情有独钟啊!”
“是啊,你看嫂子年幼时,父亲杀了人,就跟着父亲逃到这定远城,后来被郭元帅收为义女。”
“哦,原来如此!”徐达颔首道,“那,大哥如何攻城?”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命徐达写了一张告示。
次日,定远城内都贴了告示,围观的人甚多,有文化的还大声朗诵起来。定远的同乡们,我军是一支穷苦百姓队伍,今日,来到定远城,不骚扰百姓,只消灭元军,望同乡们禁闭门户,以防伤到自己。
朱元璋。
“朱元璋是何人,敢与元军作对!”
“此人了不起,我们自己的队伍,看来是要解放了,赶紧回家躲着点儿!”
“只要是穷苦百姓的兵,我们都欢迎进城。”
“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去找冯氏兄弟,看看他们有何想法?”
“对,走走走!”
对话的两个人是冯国用的两个近邻,来到冯氏兄弟的住处,把告示的事儿说了一遍。冯国用点点头说道:“二位请坐。如此说来,定远城就要解放了,回归到咱穷苦人之手,好,甚合我意!”
冯胜问道:“哥,你有啥良策?”
“是啊,眼下元军把守森严,怎能让城外的部队进得城来……”
冯国用说着站了起来,在地上踅了一圈:“有了,我们把城门的守兵杀了,暗号是点一把火,只要火着了,就说明城外的部队就可以进来了。”
“甚好甚好!”三人连连称赞。
“可是,由谁来杀死这几个守城士兵呢?”
“大哥,抱在我身上!”冯胜拍了一下胸脯说道。
“好,就由你带几个弟兄今夜就行动。”冯国用看了一眼,身边的两个乡邻,“你二人速速出城设法找到朱元璋告诉他今夜若是有火光,城门开了就冲进来!”
“好,我们这就出城。”
星夜,一片漆黑,朱元璋按照两个乡邻的话在城外不远处观察,确实看到有火光,徐达等人手指着说道:“大哥,会不会是诈?”
这会儿只见城上的元军士兵来回的跑,朱元璋从心里已经断定,说道:“二弟,你看,元军已经开始慌乱了,若城门开了,我们立刻冲进去。”
果真城门开了,冯胜拿着火把来回的晃。
“冲啊!”一声令下,朱元璋的大队人马冲了进去。城中的元军,见势不妙,乱作一团。徐达立刻上城,杀了许多的兵卒。汤和、周德兴、聊大亨、花云等分别朝几个方向冲杀,元军官兵落荒而逃。定远解放。
次日。城中百姓欢呼雀跃,无不赞赏黄巾军的军纪严明,深受百姓爱戴。冯氏二兄弟打心眼里敬重朱元璋,想投奔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这天冯氏二兄弟来到元璋的帐前。
朱元璋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二位,年纪比自己小不了几岁。便问道:“你二位是来投元璋的?”
二位异口同声说道:“是啊!”
冯国用说道:“我二人都姓冯,我是兄,他是第,我是冯国用。”
冯胜说道:“我是冯胜。”
朱元璋笑道:“好啊,这次战斗能这么快拿下定远城,多亏了你二位呀!我朱元璋是大大的需要你们这样的能士!”
冯家兄弟二人连连点头,朱元璋拉着二位的手问道:“二位可知,眼下是定远还是滁州可作为我军的根据地?”
冯国用想了想,说道:“根据地就是军事重地,要内有房舍,外有城堡,以守为攻,那集庆路,素为兵家必争之地,龙蟠虎踞,是历代帝王建都的地方。主帅若以此地为根据地,再向南北扩展,若能取信于民,可成大事!”
冯胜说道:“哥哥说的对,集庆路是需要占领,只要占了集庆路,就等于占了南方的米粮之仓,只要粮草充足,招兵买马,再聚天下贤能,逐步灭元,指日可待!”
元璋听后笑道:“好,说得好,你兄弟二人是元璋的臂膀元璋的心腹,从今儿起就作元璋的幕府参谋!”
冯国用、冯胜二人站在元璋的面前躬身说道:“多谢,主子收留之恩!我二人一定跟随主子左右,共谋大业,听从将军的指挥!”
转眼到了至正十四年初秋,自月初就没有落雨,太阳像烧红了的锅底儿,丝毫不见凉意,偶尔,也噼里啪啦来点儿阵雨,也是随下随停。雨过天晴,立刻又回到那滚烫的天气,所有的树木、庄稼苗和人都蔫不拉几无精打采的,干透的淤泥拶起的卷儿,像柿蒂,人踩上去嘎嘣嘎嘣地响。
朱元璋端坐在帐中,一群武将站成两排,冯国用上前说道:“眼下正是初秋,虽说天气还有点热,但是,如果顺利的话,打到集庆就会凉爽些,可是打集庆必先取滁州。”
元璋说道:“言之有理,就照办!明日清早,率大军开往滁州!”
国用说道:“我们的大军在滁州北三十里处扎寨,探好地势,再图良策。”
滁州城坐落在安徽行省内东边,与南京城有一箭之地,与合肥、淮南成顶角之势,在这个行省内也算是不大不小的城府了。朱元璋率领七万大军用了半天的工夫就开到滁州城北三十里处,安顿完毕后,元璋和众将在帐中,商讨如何攻得下滁州城而个个献计献策,元璋听后,直是摇头,他知道滁州城可不比那几个小城,这一仗要打胜,必须要有两个结果,一是,我军人少于城中元军的几倍,硬来必伤,刚组建起来的人马,恐毁于一旦,二是,不能伤及城中的百姓,要在苦难民众之中,得到支持,通过这一仗,这支队伍,还会再增加人数。元璋为攻滁州城和弟兄们苦无良策可用?
正在犯愁,丁德兴上前一步说道:“大哥,有一人可用。”
朱元璋看了一眼丁德兴,说道:“黑丁,详细说来。”黑丁是丁德兴的绰号,丁德兴也是定远人和李善长是同乡,乱世年代,夙愿相同,于是说道:“好,大哥,此人名叫李善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大哥若得此人,可助大哥一臂之力!”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果真有此人?!”
徐达说道:“黑丁,不许哄人,大哥就让黑丁去把那个李善长请来。”
汤和说道:“是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朱元璋点头说道:“好,黑丁,你去请吧。”
丁德兴快马飞也似的跑回定远,直奔李善长的门前,翻身下马,急忙叩门喊道:“李兄,李兄,开门!”李善长手持一部史卷正在翻阅,忽然听见熟悉的声音,急忙放下手中的书,到院子里看个究竟。丁德兴透过门的缝隙看到李善长走了出来,急忙喊道:“是我,丁德兴。”
“吱!”的一声。李善长一见果真是丁德兴穿着一身绛红色军服问道:“你不是投奔红巾军了吗,怎么回来了?”
“哥呀,不瞒你说,我的直接头领是朱元璋,他一心反元,一心为了穷苦百姓,他现在领兵攻打滁州来了,可将才不少,没有谋士,把我大哥急得头疼。”
“哦,坐下说!”
“没了,就这些。”
“莫非,是让我......”
“是,就是请你去当参谋。”
“这个朱元璋,我早有耳闻,起初我不打喜欢,他占了咱们定远,取了定远之后,他带着兵就走了,没想到他要去打滁州,只怕打下滁州,做个滁州王,没有宏图大志,这样的人,我不愿做他的谋士!”
“哈哈,哥,你是不是对攻打滁州也束手无策呀?!”此言一出,李善长看了一眼丁德兴也“哈哈,丁弟,如今元朝腐败,天下大乱,群雄四起,称王称霸者比比皆是,又有哪个是真正的天子,为了天下黎民百姓?我知道你是在激我!”
“就算小弟失礼了,就算你帮帮小弟我吧,若打下滁州,你觉得我大哥不是你心中所愿意帮助的那个人,你可以离开。”李善长看着丁德兴一脸的恳求,无奈答应了。
丁德兴走在前,李善长走在后,“大哥,李先生来到!”李善长进的帐前,瞟了一眼朱元璋,毫不掩饰的说道:“毕人姓李、字善长,安徽定远人。”元璋一听是定远人,他打量来人年长不过自己二十,身高大约七尺,穿灰色长袍,黑色粗布鞋,鞋上还沾着泥点子,两眼炯炯有神。还没等朱元璋开口,李善长环视了一圈,一个个威风凛凛,斗志昂扬,颔首说道:“看到了,你们红巾军的气势就是不一样,滁州之战我心里就有了底气。”
朱元璋急切问道:“先生,我朱元璋不想伤害城里的百姓,可有良策智取?”
李善长“哈哈!”笑道:“毕人使计可破滁州!”
元璋急忙站起惊问道:“先生果真有良策?”
李善长因笑道:“大帅啊大帅,天顺元年九月出生,乳名叫朱重八,祖籍是江□□县,从你父代就迁居流浪,至正四年父母双亡于瘟疫,秋九月入皇觉寺,至正五年到八年在安徽淮西讨度为生,年底又回到皇觉寺,至正十二年把三月闰,投奔濠州城里郭子兴元帅的部下,不久为子兴婿,改名叫朱元璋,至正十三年,攻五河,取定远,图怀远,消安丰,克含山,击灵壁,平虹县,眼下来到滁州城北三十里安营扎寨,以我推测大帅不但要拿下滁州还要占领集庆!”
元璋听后头上直冒汗,说道:“此乃神人也!”便急忙走到李善长身边扶着先生的胳膊让其坐下,十分诚恳地说道:“先生能否为我所用?”
李善长说道:“毕人才疏学浅,承蒙主人器重,愿孝犬马之牢!”说罢元璋大喜道:“我得一军师,胜过百万兵!”
李善长微笑着从袖口中掏出一张地图说道:“此图乃滁州城内外方圆数十里的明道暗道,皆可洞察。”
徐达接过地图交给了元璋,元璋展开看了好大一会儿说道:“好了,滁州城灭了!”
李善长不禁问道:“何时灭了?”
元璋笑道:“有了这张图纸,我军取滁州不费力气!即如此,先生就留下作幕府的掌书记吧!”李善长正要给朱元璋细说破城之良策,谁知朱元璋看到了这张图纸,就看透破城之法,李善长打心眼里对这个朱元璋三分敬佩七分畏惧,于是,躬身谢恩。
元璋说道:“快领先生下去歇息去吧!”徐达领着李善长下去了。站在一旁的汤和问:“大哥!这臭道人,虽说得头头是道句句是理,他到底有啥本事?大哥如此器重他,就凭他的你句美言,给他个官做,大哥的过去,谁人不晓?”周德兴一边看着汤和,一边看着大哥。元璋说道:“小弟呀!你可不知,大哥少年贪玩,不喜欢读书,视先生为玩物,而今大哥悔恨不已,只有靠这些文人相助,这就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道理。”
丁德兴,周德兴上前说道:“大哥,这张图纸你弄明白了?”
元璋笑道:“没有?”说话间徐达送先生回来,说道:“大哥,我叫人给先生换了红巾军的军服,先生也言听即从,他还说道:如今当了红军,就得像个红军的样子!”
元璋说道:“二弟你一向足智多谋,你来看这张地图,来来来,三弟、四弟也来看,出个注意。”
汤和说道:“大哥,你不是说有此城有法子破了,怎还叫俺们来想办法呢?”
元璋笑道:“大哥是在李善长面前做这个架势,难道叫他看我们弟兄几个都是些饭桶,平庸之辈。”
夜已漆黑,朱元璋所在帐里灯火通明,徐达、汤和等人说着说着,发现朱元璋睡着了。就小声说道:“走,咱也回去吧,大哥累了!”
“好,走!”
十几个弟兄都悄悄离开了。
朱元璋仿佛看见了郭惠妹妹来到滁州了,她站在一片树林里,吹着笛儿,当他跑去时,郭惠却不见了。耳边又回响起岳母的嘱咐,一定要照顾好郭惠。又仿佛看见一群元兵在后面追,郭惠在前面跑,只听得“轰隆!”一声,郭惠掉在一个河水里了。朱元璋猛的坐起来,身边空空如也。却不见郭惠的影子。他摇晃了一下脑袋。怎发现自己的胸前挂着护身符。可这个护身符曾经在那儿见过,自语道:“哦!想起来了,是她,是郭惠!”郭惠一定来了,元璋连走带跑,飞也似的来到小树林里,只见一美女手拿笛儿,吹着歌儿,依在树旁。元璋一看,果然是郭惠,就悄悄的走进郭惠,说道:“郭惠妹妹,好胆识,孤身入这元军地盘?”
郭惠一见元璋就猛扑过去,搂住元璋,耳脸贴在他胸部,她听到他的呼吸,那样急促,说道:“你来攻打滁州,怎么不叫俺一声,害得我在家等了好久,这次来到滁州,我就不走了!”
元璋笑道:“打仗难免有伤亡,你还是回到濠州去吧!如果有个闪失,我拿啥交待?”
郭惠笑道:“我才不管哩!”
元璋说着两眼看着四周的的小树林,“哈哈!”大笑道:“郭妹妹,来此,我元璋攻城有望了!”他拉着郭惠的手在小树林的周围转了一圈,说道:“倘若在这树上绑些火把,夜晚一定好看,也一定迷人,我俩在地上跳起舞来,叫城上的元兵看个够!”
郭惠笑道:“你想出啥点子对付元军,我可猜不透?”
元璋笑道:“惠妹,这滁州城比濠州城要大的多,你想不想到城墙上去看看?”
郭惠说道:“俺可不想吃元军的乱箭,我还有好好地活着,还有和你在一起哩!”
元璋笑道:“只要你有此想法,就能让你上去一看,不过不是现在?”元璋故作玄虚,不说出结果,郭惠依偎在元璋的怀里说道:“那是何时?”
元璋笑道:“明早五更城必破,你就等着瞧好吧!”郭惠不信与元璋拉勾击掌,说道:“五更城若破,我与元璋同醉,不破……”
元璋说道:“不破如何?”
郭惠笑道:“不破……你就……蹲下洒一泼尿。”郭惠说着就跑开了,元璋说道:“好你个郭惠,你把我比作女人,我今儿非叫你知道,元璋是个男人。”元璋紧追着郭惠不放,在小树林里来回地穿梭,郭惠占了个上风头,笑得多么开心,她跑着跑着,笑着笑着,浑身无力了,脚下一软,“扑通!一声倒下了,只听“哎呀”!一个活生生的人就不见了,原来是元军挖的陷阱,元璋紧跟其后,站在井边,弯下身,用一根藤条吊下去,郭惠不住声地喊:“元璋哥,救我!”
元璋喊:“抓住藤条,我拉你上来!”郭惠被元璋拉了上来,可是上来后的郭惠和刚才的那个郭惠判若两人,郭惠的脸像一张白纸似的,头上还冒着冷汗,还打颤,牙齿格格地响,元璋急忙拦着郭惠,元璋心想:这井下一定很凉,郭惠肯定也受了地下的寒气,寒气入骨,是要伤寒的,记得小时候,哥哥得了这种病,爹在上山采野葛根,柴胡。于是,他把郭惠放在地上,自己在树林里找药,元璋找来了几棵草药,连根带苗,拿在手里。他背着郭惠回到自己的帐里,吩咐人把药熬好,一碗苦药汤递到元璋的手里,元璋先品了一口,然后,把郭惠扶起来,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喂,郭惠强忍着苦味儿,勉强把汤药喝进肚子。元璋又让郭惠慢慢躺下,又给她盖好被子,对着郭惠的耳边说道:“我有事儿,你就睡吧!”郭惠迷迷糊糊点点头。
元军得知元璋要攻滁州,就在城上增加了兵力和弓箭手,还堆放有一些石头,木棒等一些杂物。元璋也得知滁州城有五万元兵,于是,就在帐外的空地上召开军事会议,元璋说道:“兄弟们,滁州是通往集庆路的要道,我们必须打胜这一仗,这次战斗也算是对大家伙儿,当然也包括我朱元璋的一次考验,这一仗取胜,下一个目标就是集庆,那就是我们的根据地,我们有了根据地,就等于有了家,有了容身之地,我们要漂漂亮亮打胜这一仗,为濠州城里亲人争口气。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滁州城的地理概况,大家都想想看,有啥好计策,使我们损失最小,并且在最短的时间拿下滁州城,把咱们的红旗插在这滁州城上?!”
徐达上前一步说道:“大哥,我们远道而来,应采用偷袭。”
汤和上前道:“大哥,咱们不如四门围攻!”
周德兴道:“大哥,滁州城大,兵力分布散焕,应夜袭东门。”
费聚说道:“大哥,我们不如劝降!”
丁德兴说道:“大哥,你说咋办就咋办。”
冯国用说道:“仗是要打的,我军刚来到滁州成外,粮草不足,不能久战,速战速决,赢得城中的粮食,足够我们吃个一年半载的,至于,仗如何打?我认为,还是夜袭为好。”
坐在一旁的李善长双目紧闭,没有言语。元璋看着李善长的表情说道:“还有良策为破城所用吗?”李善长慢慢地争开眼说道:“攻城在一更,凯旋在五更!”朱元璋听后,突然,睁大了眼睛,眼珠儿转了一圈说道:“好,命二弟徐达带五千人马,每人手中拿着火把,蕉上油,将火把绑在西门外半里处的小树林里,然后,用火点着,退在树后面呐喊。”
徐达答道:“是!”
元璋说道:“四弟汤和带一千人马在南门,也同样用火把插在地上,后退一里,不许喊。”
汤和答说道:“是!”
元璋说道:“三弟德兴带两千人马在北门埋伏,不许喊!”
周德兴答道:“是!”
元璋说道:“花云带三千精兵埋伏在东门,城上的元兵看见火把必定要放箭,兵力就倾向这边来,花云用三十个云梯,搭在东门,悄悄地爬上东门,放下南门和北门的吊桥,四弟和三弟就快冲进去,直奔元帅府,搅了他们的老窝,然后,二弟徐达立即把火把熄灭,花云放下西门的吊桥,使得元兵从西门逃走,二弟徐达的五千人马正好应战与他,丁德兴为徐达的先锋。
花云答道:“是!”
元璋说道:“为防不策,费聚留在帐中,从一更到五更要严加看守,不得有丝毫的马虎,我和李幕僚在城北观战,为兄弟们助威。今夜一更出发,二更就位,三更行事,四更破城,五更凯旋!”
徐达、周德兴等人异口同声喊道:“大哥英明,滁州必破!”
李善长听后“哈哈!”大笑道:“此战必胜无疑!”
朱元璋的部下都是些青壮年,战斗力很强,都很听令,个个像夜猫子一样,匍匐前进,一更到,元璋点兵,分头出发。二更到,徐达带五千人马在西门的小树林里埋伏着。花云的三千精兵抬着三十个云梯,在东门就绪。汤和的一千人在南门就绪,周德兴的两千人在北门就绪。三更到了,西门的徐达在火把上醮了油,点着,在树林后边大喊。城上元兵对着小树林,使劲地放箭,南门汤和的火把也点着了,元兵对着南门下面放箭,东门的元兵都来到西门和南门,东门的花云的三千人迅速地爬上城墙,悄悄地在元军的身后,当他们刚楞过神来,只听到“啊!”花云的手下把城上的元兵,挑死了,有的还被扔在城墙下面,花云命手下放下吊桥,汤和、周德兴从南、北两门夹击,杀了进去,那喊声如雷贯耳,响彻云宵,城里元军无处可逃,看见西门大开着,就朝西门跑出城去,谁知被埋伏在城外的徐达、丁德兴碰了个正着。元兵已经溃不成军,那能经打,三下五除二,就杀了个死了过半。当滁州城里的老百姓刚从睡梦中惊醒,滁州成已经被红巾军占领了。朱元璋就这样得了滁州城。
郭惠仿佛听到一声声呐喊,她翻了身子。只见一个士兵,进得门来,笑着说:“滁州城攻下了!”郭惠猛的坐了起来惊问:“真的?”她翻身下床,顾不得自己的身体还未愈,就跑上城去,一见元璋就跑去拉着元璋的手。李善长看了一眼眼前这位女子,轻捋了一下小胡须,四下已是欢呼声一片,城上红旗飘飘,三人慢步在滁州城上,不约“哈哈!”大笑。
不料濠州的孙德崖派人送来一封书信,交到元璋的手里,元璋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元璋贤侄,听说你要攻打滁州城,如若有难处,就该放弃,彭大死了后,我和濠州的兵将,已攻下盱眙泗州,不如回来守盱眙,我和赵均用,还有郭元帅都已经商量过了,等你回来封你为元帅,再增兵十五万于你,你以为如何?
孙德崖亲笔
朱元璋看完信后,先是一阵惋惜,说道:“彭大怎么死了,真是可惜呀,此人还算正直,我红巾军又少一员大将!”说罢又把信交给了李善长,看后说道:“此信,明为邀请,暗藏杀机,不可轻信呐!”
朱元璋听后说道:“这匹夫是要打滁州的注意,哼,妄想!”
郭惠说道:“不知爹现在怎样了,那姓孙的对爹虎视眈眈,要不是元璋哥,我爹……”她没有再说下去。元璋明白郭惠的意思,他知道孙德崖和赵均用是一伙的,干仗是早晚是事,元璋已经作好了下一步的打算,没过三日,郭子兴来到滁州对元璋说道:“元璋,如今你占了滁州,日后有何打算?!”
朱元璋说道:“是啊,滁州城是我们的了,如今你来到滁州就不用走了,这儿的兵权就交给了你。”
郭子兴还有点不好意思,他看着元璋及元璋手下的兵将们,心想:当年元璋投我时,我算是没看错人,如今元璋打下的城,叫我来当头领,也难得元璋一片的孝心,女儿跟着他不会受苦吧!郭子兴踅转身坐在木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