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以子承爻】【写在独在异乡思亲时】 ...


  •   (一)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吾之于世,孰所为之?孝父孝母,人子之道。
      九天之际,何谓至孝?彼及日月,阖光隐曜。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岁末阴阳,是催短景。
      有子於斯,名曰南梓。有女存世,称其顾凉。
      南梓无父,顾凉丧母。之于至孝,有斯体悟。

      (二)
      是岁初冬,陵前送冥,南梓、顾凉会逢园中,甚善彼此。因时谈及少事以及其亲,后与友言,友录其所述於兹。

      (三)
      顾凉:以媒妁之桎梏兮,父与母不相善。
      少不更世事兮,鲜慈而繁苛待。
      素寡言而薄淡兮,多责叱而无旁因。
      不吾知其成由兮,每泣泪而独悲。
      南梓:憎否?
      顾凉:吾生而亡母兮,形与影而相吊。
      虑后母多苛虐兮,父鸾胶不再续。
      虽凉薄而寡亲兮,吾亦未多体。
      此人子之本分兮,怨尤非孝所为。
      南梓:何为?
      顾凉:居而致其敬兮,养而始其敬。
      病而致其忧兮,丧而致其哀。
      至孝者尊亲兮,弗辱而能养。
      得而顺其亲兮,方为子之道。
      南梓:乐耶?
      顾凉:羊知跪乳之恩兮,鸦有反哺之义。
      父母俱存而亲无故兮,吾欲养而有时。
      子欲养而亲犹待兮,此人生之万幸。
      惟孝父母堪解忧兮,何以而不乐?
      南梓:甚好。

      (四)
      南梓:吾家贫而险衅兮,母惊恐而常失措。
      惶惶然妄自菲薄兮,百劝而不得解。
      既不得解于内忧兮,又虑之以近戚。
      时年尚不及五六兮,事事必躬亲。
      顾凉:可怨?
      南梓:吾少而无父兮,念茕茕而孑立。
      悯孤儿之苦痛兮,母孀帷忍寂寞。
      无其愁而忽其闷兮,使烦恼而惊怖。
      凡提但以怨言兮,岂禽兽之所为。
      顾凉:何非?
      南梓:知父母之年岁兮,或喜而或惧。
      禁博弈而拒酒兮,弗堕其四支。
      寡耳目之欲兮,勿好勇而斗狠。
      既乐心而顺志兮,又去其戮与危。
      顾凉:苦耶?
      南梓:天地之性人为贵兮,人之所行以孝尊。
      不得乎亲不为人兮,不顺乎亲堪为子?
      天与地虽广博兮,忤逆族常在。
      事父母而言苦兮,枉食人间谷。
      顾凉:善哉。

      (五)
      友记:天性使然,家事又成,吾友南梓、顾凉于孝之一事多有体悟。
      吾记之於兹,以遗天下之后辈。
      亚圣曾言及人之三乐,以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为其一,是以人不可不孝,不孝则枉生为人、枉存于世。
      孝,从爻从子。效也,子承爻也,善事父母也。顺於道,顺天之经;循於伦,循地之义。《说文解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诗》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是故,人存于世,百善当以孝为先。

      (注)
      ①、“南梓”取“男子”之意,“顾凉”为“姑娘”谐音,即代指世间男女。认为时间男女皆因如文中南梓、顾凉二人,以孝事亲。
      ②、文中友人为作者外化,“吾记之於兹,以遗天下之后辈”,愿天下人皆能以孝为先。
      ③、文中观点皆为真实观点,绝非信手拈来,所述皆实,只以南梓、顾凉两角色加以改编,绝非虚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