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不堪生死,只堪自祭】【丙申猴年春末自祭文】 ...

  •   (一)
      这几日夜里凉得厉害,暖气分明是热的,却抵不住冷风四面八方逮住个空处便往身上钻,好在夜里能睡得着,哪怕一夜要醒上五六次,也总比彻夜难眠要好得多。我将自己裹在冰冷的榻上,耳中盈满了各种各样的钟表滴答运转的声音,这声音于我而言太可怕,只得拼了命地去想写旁的,便从涣玥想到苏冷,从子归想到北望,从古都想到故岛,从生想到死,然后从死想到死,从死想到死,从死想到死……连心口都失了温度,寒气从内向外地涌出来,似乎在与外界冲突碰撞中麻木抵消,那时便不觉得冷了。
      前二十年的荣辱成败已然被一纸分数判定,后二十年的是非对错依旧在滔天暗流之中浮沉盈虚,而我现在,大概就处在一个中间的分界点上,用一事无成给前二十年写下一个血迹斑斑的句点,用暗无天日再给后二十年画下一个啼笑皆非的开端。哪有什么承前启后的美谈,哪里敢去想继往开来的丰功伟绩,兜兜转转二十年,最后换了苟且偷生四个字,对自己端得是一个失望透顶,意懒心灰。
      有时也生出些活泼的心思,那日天气突冷,想起某年也是春节时日,我与苏冷坐在水吧靠窗的卡座,从落地玻璃窗看出去,马路对面灯火如豆,涣玥一行人谈笑远行,从我的视线中越走越远……
      “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痛得不敢忘怀的少年时光,不自觉地就吟起贺方回的句子,刚起了个头,却听客厅传进来一句冷冰冰的打断。
      “闭上嘴,别念叨,闹心死了。”
      我如言闭上了嘴,也缓缓闭上了眼,心底默默盘算着,自己一时想起少年往事,竟忘了身在囚笼之中,身边也并非故人,难怪招了厌烦。
      我回头看了看整理好的行李箱。好在……马上就要离开这里,走出这座牢狱,马不停蹄地奔赴另一座囚笼。
      这是2016年3月的一个夜晚,我靠着冰冷的书柜,一夜无眠。

      (二)
      白天在自习室里写了些东西,中途休息时朋友突然回头说,一年前的今天,我上大一,刚刚来到这里没有多久;两年前的今天,我正在高三的教室里与各种试卷作斗争,全然不知自己是在努力地为了来到这里而奋斗,想想也太好笑了。
      我也笑,说一年前的今天,自己的境况比之现在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而两年前的今天,自己大概正拿着唐山三模的成绩单,和同学谈论着这个成绩过了长大,燕大东秦也差不多,山大差了不少。
      然后现在,我们在一个自习室里相视一笑,背地里有多少苦涩多少疼痛,只怕无人能解其中一二,唯有缄口不言。强求的理解是一种冒犯,更是在撕裂自己心口的伤疤。
      晚间我收拾了东西准备回来,走在路上想抬头,只看见苍穹一片浑浊。缓缓吐出一口气,却又吸进满鼻的尘埃。
      还有几天就要生日,过了这个生日年龄就变成二打头的了,这个准备自己大概已经做了七八年了,可真到这一天的时候就觉得心里一口气泄了下去,空落落的一片茫然。就像自己终结十八岁的那一年吧,那样的痛。
      脊柱上的伤痛越来越严重,整个脊椎骨出现了严重的变形,从天柱穴向下每一处都是寸寸断裂的疼,像是在骨节中楔进了一根根钢钉,疼痛如水般溢出来,到了腰部,疼痛就会陡然间翻上好几倍,似乎下一秒脑袋就会从脖子上掉下来,或者再多做一个动作,整个人就会拦腰折成两截。每天都不停地呕吐,胃脏痛得纠成一团,疼得冷汗一层一层地流,消化道里百转千回,真不知是不是误食了一瓶硫酸,有时吐得厉害了胃液大股大股地反上来,灼得食道火辣辣的一片,所谓痛心疾首、肝肠寸断也不外如是。最要命的是头痛,那真的是痛得想把脑壳扒开,想一锥子戳烂太阳穴放血,有时抱着头撞下去,恨不得撞裂一整面墙。
      可即便如此,一想到那些在我手中流逝的时间,一想到这样多的身不由己和前路漫漫,一想到啊……心底里涌上来的疼痛就会迅速压过一切,身体上的全部感受都变得不足为道,甚至成为我用以对抗的武器,面对这样的压迫,真的一不小心就会窒息。
      这是2016年5月的一个夜晚,我头痛欲裂,想着明日还有一整天的课,却不知今夜何时能够入眠。

      (三)
      晚间的选修课上看了一小段圆明园的纪录片,想着之前读雨果先生写的那封信,心脏就纠成一团地疼。自习室锁门后回宿舍的路上,同住的学妹问了我一些问题,让我无意中提到了之前说过的一些话。
      总有人说在成长的阶段中,人是善变的,也许过几年再回头看自己现在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或者写过的东西会觉得十分的幼稚可笑甚至不可理喻。然而我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了,久得几乎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过这样一个传说中必经的阶段。
      有时候疲惫得厉害了,也会转头看看自己写过的文章,那些文章或许搁置的太久没有看过,触目的时候异常陌生,有些我根本不记得自己曾经写过,然而却可以一瞬间触动我尘封的内心,仿佛孤身行走了那么久那么远,终于遇上了可以推心置腹的同道中人。再一转念恍然,那是过去的自己,同样,也是现在的自己,这些年来,我真的从未改变,所以,那也将是未来的自己。
      最近正在写的一篇文中,男主角说了一句话,说人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拥有独立而不可复制的人格,在于拥有完成而不受他人左右的世界观。这自然也是我想的,自然也是我所能做到的。我要做的事情,真的从来都没有改变。
      我和学妹说,前几日交上去的行政课作业中,我在感想里写了类似于这样的一些话:“最好的威慑是国防、科技与战士的身躯,最深刻的教化是虚怀若谷与以德报怨,最能唤醒灵魂的力量是不阿的思想与坦荡的文字,而笔,是劈开黑暗的武器。报国,是我一生的信仰,我将以毕生心血,为了中国的清明而奋斗。”这些话听上去有些太空了,讲出去会引人发笑,或是在演讲台上换来生硬的打断与冷嘲热讽。这都是我曾经真正经历过的事情。
      我是一个有着太多古典情怀的人,醉心耽于一切古代文化,诗词文赋、琴棋书画、兵医茶酒、亭台楼阁、于是被多少人笑谈为生不逢时。那真的是喜欢到不得了的地步,愿意去一辈子研究并沉醉其中的。可我若真的那样做了,或许我会舒心一些,或许还算是做了我喜欢的事情,因为那些已是历史,我可以脱离桎梏,畅所欲言,漫嗟荣辱。反观今日,却要在形格势禁中艰难前行,在滔天暗流中举步维艰,体制之中一次次身不由己地痛不欲生。然而我终归不能,因为那不是我要做的事情。
      我最钦羡的,是两千年文化中流传下来的风骨,是多少人脱口即出却从不曾半点儿过心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是位卑未敢忘忧国。
      说起文人的风骨,那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它是如此的脆弱,任人践踏、尸积如山;可它又如此的坚韧,百折而不挠,九死犹未悔。
      说到底,我埋头于古典文化中呕心沥血,无非就是想为现实多做一些什么罢了。
      所以,我怎么可能一辈子醉心于自我的喜好,而忘记身上的责任与抱负,丢掉理想与信仰呢。有人说,那责任是你自以为是,强加给自己的。我早已过了反驳的年纪,但心里却仍在悲哀,因为那不是我强加给自己的,而是你们强行从自己身上拿掉或忽视的。
      我不知道自己能做的有多少,但我知道,我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真的不需要,不需要所有的人都这样想,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大量的人喜欢平淡的生活,喜欢上学、工作、挣钱,交友、聚会、喝酒,这很好,这很对,这才是正常的轨道,这才是国泰民安。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却还需要那么一些敢想的人,需要脚踏实地并仰望星空的人,他们会被质疑,会与群不容,会受尽误解,但却必不可少。
      我感到学妹握紧了我的手,我便指着隔离道两旁卖各种小吃的商贩说,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觉得我说这些是形式主义,是大话,是空谈,但我是真的想说。我爱我的祖国,我爱这个社会,尽管它待我从来算不上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公平。然而事实上,我心中的国家不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在底层看到,法律并不完善,罪恶无处不在,政府存在漏洞,有钱有权的人只手遮天,体制之下尽是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层出不穷……可这些都不是我不爱他的理由,而是让我更加坚信,我应该为此做些什么。我有时候看着这些陌生人,他们有些性格暴躁,撞人之后会破口大骂,有些老实诚恳,会向我露出友善的微笑,他们努力工作、挣钱,还房贷、车贷,他们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逛街娱乐打牌骂娘。如果平淡而幸福的生活就是这样,那么就请继续这样下去,因为在精神的外围,我会尽我所能,为你们守住一方清明。
      一切的言论和道理都源自于身体力行,有更多的能力和话语权才能去影响更多的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看进听进,会相信我支持我,会受到我的影响,在做一些事情是哪怕有一分一秒的停顿和迟疑,或者从原本的理所当然中走出来,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而如果我很失败,我没有影响得了任何人,那么,至少还有我自己,我还可以为这社会的清明,做一个个体与公民的贡献。
      学妹陡然停住了脚步,指着旁边的菠萝摊问我,你吃不吃菠萝,我请你!
      我笑着指了指干裂得冒出细小的血筋的唇,表示无福消受。
      回来的路上,苍穹漆黑,星辰寂灭,空气中漂浮着燥热与不安。她说,你若是在更好的地方,肯定会遇上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也不至于如此艰难,尽是嘲笑与冷眼。
      我说,或许会吧,可那是不对的。人如果一直处在光明中,是永远无法打破黑暗的,所谓穷而后工,人若想打破黑暗,必须先张开双臂完整地拥抱他。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虚假的光明。
      还有一句话,我没有说。其实不管在哪里,我要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如果换了个地方,我也就没有机会在这样的夜晚与她说上这样的一番话,而得到她那一块菠萝的触动了。
      人生中每做一个决定都会有不同的结果,每到达一个地方都会结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际遇,这不是放弃,而是选择。尽管选择的同时就意味着放弃,但无论我何时回头,都从来不曾有过慢点儿怀疑和悔恨,甚至于迷茫之时回顾身后的路看到过去的自己时,会更加无比地坚信,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加值得的了。
      是了,因为值得,因为值得,所以甘愿放弃。唾手可得的安乐安逸、似锦前程,倾心的领域与事业,更高的学历和更广阔的视野,这些都可以放弃。唯一不能放下的,就只有手中的笔。泛泛之交会诧异,你不是最喜欢写作。我没有办法和每个人解释,只能但笑不语。那些真正拿起武器捍卫什么的人,他们都并不是喜欢战斗,而是因为向往和平。
      有人问,是否会痛苦和不甘,答案是当然的。如果问作出这样的选择最痛苦的是什么,我想,大概就是在前二十前的是非成败已经被一纸分数判定了之后,我却要背着这样的判定走完我的余生,永世不得超脱吧。
      可是,依旧值得。
      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除去齐家与平天下——不打算成家,对天下最大的愿望便是河清海晏,涂歌巷舞。
      而至于剩下的,我苦心钻研,学而不厌,满怀诚意,以宽仁和良知去正他人之心,用文字和思想去触动灵魂,在一片红旗之下,爱这一方国土。
      江南烟雨,胡马阴山,铁马冰河,入梦万里。
      我身披黑暗,看你繁花似锦;我内心枯萎,看你欣欣向荣。
      这是2016年5月的一个凌晨,距离我的二十岁还有最后一天。

      (四)
      中国文学史正好在讲苏轼的部分,我同臾凉说,我最喜欢的子瞻诗是那首《和子由渑池怀旧》,说完轻轻诵了几句。
      正巧老师将那首诗放了出来,进行了简单的赏析。我没有仔细地听,眸光触上那首颔颈尾四联,想着过往二十年岁月,就恰似雪泥混浊、鸿爪满地的光景。旧人不再,故字仍题,往日崎岖,历历在目。
      回过神来的时候,正好听见老师在说。现在你们可能还读不进去这首诗,但是再过个十多年,你们再读可能就会理解和喜欢上这首诗,只有经历了生活的磨难,才能体会个中一二,但其间苦痛又不可言传。这番话落下时,臾凉蓦地伸出手来抓紧了我,我知道她在想什么,我拍了拍她的手以做安抚。不用担心我,纵使我每走一步都血迹斑斑,却踏实稳定得容不下半分动摇。
      晚间与涣玥通电话,每每一与她相谈,对话内容就瞬间上升到宇宙人生的高度。我们从经济谈到文化,从军事国防谈到国民素质,其间世界观全然对立,但却没有半点儿的剑拔弩张。并不是从来没有,只是九死一生换回来的破镜重圆,沧海横流才方显英雄本色。
      最后我挂了电话,发文字消息给她作总结。
      “我觉得我们两个之所以世界观对立还能心平气和地谈那些话,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恰恰是因为世界观,尽管我们的世界观完全不同,或者说大部分不同,但是至少我们都有世界观,而很多人,他们连独立而完整的人格都没有,根本没有意义的人生。还有一个,是因为我爱你,你也爱我。”
      “我们有一个共同点,我们是很难被说服的人,但是我们试图尽我们所能地去理解对方的观点,当然,只是理解,不同意还是不同意。不过这样很好,就算有些不能理解也没有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坚持自己的看法是应该的,愿意理解别人的看法是仁慈和爱,任何强求的赞同都是一种冒犯。”
      以至于在时间线儿压过了零点之后,我仍然没有能够写完这篇文章。这一节开始时写了两大段,之后又觉得很是不妥,一字一句删得只剩下标题,我才舒了口气,重新开始整合思路,却多多少少还是受了些影响。这样的日子里,我总要挣扎得厉害。
      她劝我早睡,我说我在写自祭文,前二十年一事无成,总得留一纸书祭奠一下,不想隔夜。她说,二十岁才刚刚开始,没结束呢,算不得前二十年。我想想,挺有道理,于是改成了近二十年一事无成。
      她在零点的时候发来了一句,生日快乐。我说,太没创意啦。我今天会收到很多生日快乐,我会很高兴、很欣慰、很满足,因为我爱他们每一个人,他们都是我要守护的人。但是,我只会告诉你一个人,而你也知道,我不快乐。
      所以,我不领情,快换一个。我笑着敲字。
      隔了好一会儿,她发过来了一句话。
      “愿你,在今后的人生里,有光明,有信仰,有我。”
      我眸中一片冰冷的光,隔着幽蓝的镜片去看那句话,在键盘上运指如飞——以一种被她誉为简直像是在乱打的打字速度说。
      “好。”
      “我现在,有信仰,有你,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以后,也一定会。”
      “我可能会穷尽一生都陷在无尽的黑暗里,我可能永远都看不到我想要的光明。但是,这值得。”
      “说得好。”她说。
      之后我们互道晚安,她沉入睡梦,我将这些刻意挂断电话以保留下来的对话消息整理成文,给自己写下这篇自祭文。
      十九岁的最后一天,我在教室里对自己说上一节说写道的那四句话,然而可能是声音略大了些,以至于前排的同学听到了,回过头来笑着看着我,诧异而玩笑的口气说,“中国的清明?”
      那一瞬间的悲哀几乎压垮了我。
      但却在意料之内。
      我根本也只是给自己说的,并不指望他人有多么理解和支持,只是为了避免伤害而渴望孤独,而孤独者,要在世人的误解与质疑中站稳脚跟,不畏一切雨雪风霜。
      再对自己说一遍吧,已经二十岁了,如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就以这样的誓言画下我不容更改和后退的开端,彻彻底底地断了所谓的后路吧——
      最好的威慑是国防、科技与战士的身躯;最深刻的教化是虚怀若谷与以德报怨;最能唤醒灵魂的力量是不阿的思想与坦荡的文字;而笔,是劈开黑暗的武器。报国,是我一生的信仰,我将以毕生心血,为了中国的清明而奋斗。
      这是2016年5月的一个凌晨,我二十岁的第一天,足迹斑驳,血痕苍苍,浊浪滔天,前路漫漫,我怀一腔孤勇,孑然向前,苍天作证,至死方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