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祭奠忠烈 ...

  •   翌日清晨,昨夜的露水还没有全干,我们就已经准备出发了,大娘出来送我们,家中的女眷,每年爹爹都只带姐姐一人,如今却只能找我代替了。
      “父亲,赵兄,我带着货车先走一步,你们也都尽快!”哥哥先去打了前站,这几车的给养是父亲省吃俭用买的,都是给那些阵亡将士的家属的,我站在原地,看着已经上马的赵暄和爹爹,有些不知所措,姐姐至少还会骑马,可我,只会唱歌弹琴。我和姐姐终究还是有差别的,父亲不经意的看着我,又从马上下来。
      “来,景熙,爹教你!”我有些没反应过来,这是父亲第一次这么说,我有些感动,也有些兴奋!父亲教我上马,然后坐在我的身后,这是我第一次和父亲的距离如此之近,我甚至有些紧张。这些年,我已被冷落惯了,这份炙热在我的心里还是有些烫的,我在父亲的怀里有些受宠若惊的出发了。
      “景熙,这么多年,爹是冷落了你,你身上有你娘的影子,看见你,就像是看见了她!”父亲的话在我耳边,有些让我不知所措,若是父亲不提母亲,也许今日我会对父亲抱有感激,可是他这么说,让我刚刚建立的好感度一下子又降到了零,父亲的话中,无非是想说,他没有忘记母亲。可是我更相信眼见为实,母亲临终前都没有提过父亲,她不怪父亲,可越是如此,我就越是觉得父亲不通情理,若是当年父亲不在京城也就算了,可是父亲明明在府中,却也不肯去见母亲最后一面,心里的这道坎,我终究是迈不过去。
      一路上,我关注的只有骑马,对于母亲的隔阂我放不下,但是对于父亲,他终究是我的父亲,我也终究是她的女儿,是将军府的人。
      这静安寺想必也是个清净之所吧,寺前的香火并不如其他寺庙鼎盛,我看着四周,这里定是鲜有人来 ,青阶台上翠绿的青苔蔓延到四周的杂草,四周的矮墙也是爬满了藤蔓,一股子湿野潮气让人有些汗毛竖起,若不是有人引路,谁能想到这里还会有一座寺庙。我走在父亲和兄长的身后,走进了这座断壁残垣又有些残破不堪的寺庙。
      “净玄大师!”我跟着父亲做着同样的动作,我从不相信牛鬼蛇神,也不相信道法之德,但是该有的尊重我还是有的。
      “施主每年前来都只为祭奠英灵,大可不必带这么多的香火。”
      “这些人,生前跟着我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如今泉下孤苦,还愿他们各自安好。”我默默的在心里和父亲一起为他们祈祷,愿他们在天上安好。
      “阿弥陀佛,施主有善德之心,手中却又沾满杀戮,二者矛盾无解,终究只能顾得一头,还愿施主早日放下!”我从未看见过那个说一不二的父亲,如此示弱,说是放下,又何曾这么容易,朝中握兵的重臣,都是说自己年迈,只有父亲甘愿领命,这圣旨的重量总是我们无法反抗的,我看着寺内的陈设,古朴而又简洁。像是匆匆摆放一般。
      我随着走进内殿,可当我踏入内殿的那一刻,我便不敢在前进,我站在原地踌躇不前,望着这一个个忠烈之位,这份震撼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整个一面墙,都是忠烈之士的名字,竟有这么多,这些我从未听过见过的人,为何我感觉我离他们如此之近。我想记住他们的名字,每一个名字,从江淮到平成,路程就有几个月,这些人的尸首若是没有埋葬在江淮一带,便是白灰而归。赵暄把我从惊骇中撞醒,不是是无意还是刻意而为之。我看见爹爹他们已经跪在地上了,便也学着做了起来,磕头上香。在木鱼的敲打声和诵经声中我才慢慢的明白,父亲为何要让姐姐进宫,进到那高深莫测,铁壁宫闱之中。三万忠魂,一腔热血,黄泉作伴,无怨无悔!
      一番礼毕之后,已是午时之后,我看着父亲许久未动,便上前将父亲扶起,父亲看看我,然后对我摇摇头,我明白父亲的意思,便收了手。看着父亲起身有些踉跄,我有些于心不忍,沙场戎生,在他的心里和身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施主慢走!”父亲还未走出,净玄师傅就说出此语,这不是在赶父亲走又是什么。
      我总感觉这个寺庙有些不一样的秘密,还有这个净玄师傅,他的身上总有一些色彩,让我看不透的色彩。
      我还注意到,父亲总是回头在看净玄师傅,即使这个净玄师傅只是低头默默的摆弄着佛珠。哥哥和赵暄对这个净玄师傅也是尊敬有加。
      “东西都送去了?”
      “都送去了,一份不少!请父亲放心。”话音未落,一个妇人就带着孩子走向我们。少年看似年纪比我小上几岁,妇人虽然有些沧桑却依旧能看出曾经是个美人胚子。
      “见过大将军!”妇人还未走到我们面前,就跪下了,爹爹他们赶紧扶起他们。
      “弟妹这几年甘愿为卓弟守寡,带着个孩子,是我对不起你们,你们不必如此,我宇文朔不配啊!”父亲的话语中充满了愧疚,这场战争的惨烈,怕是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想象和体会的。
      “将军,我丈夫当年满腔热血一心为国,跟着您沙场数年,打过南齐,也伐过西楚,他在家的时间和他在战场上的时间想比可谓是九牛一毛,可他和我说过,跟着您,就算是最后尸骨无存,他也心甘情愿,如今这孩子和他父亲一样,愿意戎马生涯保卫国家,如果将军不嫌弃,就把孩子带去吧!”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这个孩子身上,虽然年纪不大,可是眼神中的那份刚毅,那份坚定是无法磨灭的。
      “阿弥陀佛,卓将军已故,战场凶险已是亡魂所证,夫人还是带着孩子回去吧!”我越发的觉得这个净玄大师似乎不是一个普通的修道之人,对于战场的理解,他就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熟悉。
      “姚军师,当年江淮一战,没有任何人怪过你,生死由天,都是保家卫国之人,您又何必如此心怀芥蒂?”
      “夫人,贫僧法号净玄!”净玄大师幽幽的道来。
      “现在的你,是这静安寺的净玄没错,可你不能否认你的过去,您是和将军一起走过生死的,五万对十万,本就是必输无疑,军师一计,起死回生,已是万幸,又为何自责至今!”
      我并不意外,换句话说,我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了。只是无从取证而已。净玄这二字取得也是绕有深意,净字,了无牵挂,断念过往,玄,断续新草,接替重生。看来他便是父亲曾经的挚友军师-姚谦。
      “净玄师傅说的没错,可这也是桌弟唯一的血脉,战场,不是他所向之处。”父亲同样阻止。
      “将军,我是一介女流,不懂得太多的伦理,可是这先国后家的道理,我还是知道的,这孩子,受他父亲的影响,秉承遗志,还愿将军收留!”我有些敬佩眼前的这个女人,识大体,懂徳孝,回眼看着身后的净玄大师,走到这个妇人面前。
      “正如夫人所说,先国后家,没有国也没有家,如今边境战乱,这将军府和护国军随时都有可能奔赴沙场,甚至是一去不回,这个孩子,是护国军的火苗,是新一代护国军的希望,我相信,将军和军师都不希望护国军有灭亡的那一天,但谁也不敢保证今后的事情如何,若真的真的有那么一天,还要靠他们,把护国军的魂给传下去,你说我说的对吗?”我知道,我此言是缓兵之计,可却是如今最好的办法,即能安抚妇人,也能不让父亲和净玄师傅难堪。
      “好吧,若真有那一日,我定会让这孩子站在你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阿弥陀佛!”
      “将军,我还有一事相求。”
      “弟妹请讲!”
      “我若不是跟踪少将军,也找不到这里,我也知道,将军不愿让我们这些遗孤来这里祭拜,可是这里,依旧是他们这些亡魂最愿意呆的地方,还希望将军能答应我,让我告知她们。”妇人的请求并非无理,可是父亲也有着他的难言之隐。
      当年江淮一战,五万对十万,已成必死之局,应该是这位姚军师奇谋睿智,冲破大阵,虽是死伤过半,却也是大胜而归,实属不易。回京之后,这位姚军师深感自责,便在这静安寺超度亡灵,修行中道。估计这座静安寺也是父亲买下来的,为了祭奠这三万将士,这静安寺地处偏僻,几乎无人知晓,不过这也算是下策中的上策了,以父亲的身份,如果大肆宣扬,恐怕会引来陛下的猜疑和不必要的祸端。
      “夫人,卓将军既是活在你的心里,您也不必介怀,愿他早登极乐。夫人请回吧!”我不得不承认,净玄师傅就连赶人走的话说的也让人无法回驳。净玄师傅话毕便关上了那湿木断垣的木门。我看向那个妇人,也是可怜之人,便忍不住说了几句。
      “大师说得对,卓将军活在您的心里,这里虽是他兄弟所在,可是对于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有你们在的地方才是家,才是他心中所向之处!”
      卓夫人走后,我便上了马,驰骋而去,虽然速度不快,可是我能听到风在我耳边略过,我想一个人就这样离开这里,没有喧嚣,没有争斗,不用步步为营,也不用知晓太多。一个人,往往知道的越多,负担就越大,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扛得住,可我又必须硬着头皮往前走。无法回头。
      “景熙这学的也太快了!我当年可学了好一阵子呢!”兄长嘴中嘟囔着。
      “你见过有几个像你这么勤奋好学的?”
      “诶?赵暄,我怎么听这话不像是在夸我呢?”赵暄当然没有在夸他,此情此景也不适合开玩笑,说两句就行了。
      “不过景煦,你这个妹妹,可有点意思!”赵暄越发的对我有了好奇。
      “好了,有话回去再说,景熙刚学会骑马,她一个女孩子不安全。”父亲催促道
      宫墙内,陛下在御花园中来回踱步,似乎是有心事。容嫔在远处看到陛下,便躲在花丛后。不上前也不离开。
      “娘娘,我们不过去吗?”玉儿有些不解。
      “这个时辰,陛下定是刚从太皇太后的宫里出来,可你看陛下并不开心,所以定是太皇太后说了陛下不爱听的话,如今,太皇太后只有两种话不会让陛下开心,一是朝堂之上的政见不合,二是后宫之事,可无论是哪一个,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好机会。”容嫔早就将这个皇宫看透,如今自己走的任何一步都是要小心翼翼的。
      “玉儿,你现在去林贵人那逛一圈。”玉儿想了一下,意会了容嫔的意图后,玉儿便走向林贵人的宫里。现在这段时间,林贵人对自己的“照顾”,容嫔是看在心里的,玉儿这一趟,若是能引得林贵人前来,这场戏也就好看了,陛下必定会认为林贵人是受了太皇太后指使前来,无论是为了什么,陛下都会有所怀疑。
      看着林贵人匆匆前来,容嫔也是有些得意。
      “你没被林贵人的人起了疑心吧?”
      “放心吧娘娘。”容嫔自然是信得过玉儿的。
      “走吧。”看样子,今天这个局算是自己拣着了。心情也是大好。
      “娘娘,你说今晚陛下会来吗?”
      “你觉得呢?”容嫔反问到。
      “娘娘在考玉儿?在玉儿看来,陛下今日不是来咱们这,就是去林贵人那!可今日一事陛下嘴里虽不说什么,可心里不定怎么想呢,陛下应该也不会去!”
      容嫔笑着看玉儿,让玉儿有些不知所措。
      “我的玉儿,终于学聪明了!回去准备准备吧!”容嫔嘴上虽说如此,心里却不这么想,玉儿虽然从小跟着自己,但有些事,谁也说不定,若是想把玉儿彻底和自己套牢,还需要想想法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