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四节 惊骇的赵老师 ...


  •   经过了一整个上午不眠不休的修改,最后一篇名为《学习产业布局,舒缓下岗困境》的三千字的小文章写成了,严敬一的目标是《洮北日报》这个市委机关报,只要发表在这上边,就可以保证市委的头头脑脑们都看到。严敬一反复审视了自己的成稿,算上上辈子在一起,他都没有这么认真的审查过自己的稿子。在自己逐渐学成后,所有的稿子都是一遍成,连错别字都是要发表的刊物的编辑帮着修改的。
      今天严敬一的母亲休息,上午的时候已经过来好几趟来看儿子了,严敬一都顾不上,这篇稿子太关键了,能否利用这短暂的一个月假期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就看这篇稿子了。从选题到立意,从论文结构到逻辑,从文字到语句,从论证到结论,从分析到建议,全都是现阶段国内学术界最好的文章了,也是严敬一凭借现有的资料的巅峰水平了。
      中午的时候严父回家吃饭,有些意外的看着疲惫的却兴奋的严敬一,没说什么。饭后严敬一跟父母说要去学校赵老师,谈一篇文章的发表问题,一直闭目养神的严彬来了兴趣。他的书法很好,也爱读书,严敬一搞科学研究的爱好就是遗传自他,只不过严父为了生活半路放弃了,而严敬一坚持到了最后。
      严彬拿过严敬一的稿子,开始一点点的看,眉头越皱越紧,最后放下稿子:“你这文章有些地方我看不懂,但说的挺有道理的。就是言辞太激烈,恐怕会得罪人。”
      严敬一望着父亲,笑笑:“爸,下午我去找老师,让老师帮我看看,顺便让她帮我推荐,有老师在,会帮我把关的。”
      严彬想了想,欣慰的笑了,点了头:“骑我的车去,昨天刚修好,轻快着呢。”
      严敬一高兴的答应一声就要出门,突然父亲在背后喊:“你是不是一夜没睡?能坚持到学校吗?要不明天再去吧,不差这一天?”
      “没事儿!”严敬一正兴奋着,也不想浪费任何一天,他要争取在自己去永春市念中专前就让家庭有个变化。
      高三毕业后,学校都已经放假了,严敬一不认识赵老师家,也不认识姚老师家,两位老师尽管对他很好,却从未收过他任何的礼物,真正是君子之交,这个年代的普通高中老师就是这么真诚。
      距离学校十公里,严敬一把装着稿子的信封贴身放着,把车子骑的飞快,不大会就到了学校。学校的大门关着,但大铁门上留着小门,传达室还有人。在学校念书三年,传达室的大爷也认识严敬一,听说他要找赵老师不禁皱眉:“她家还没有电话,也不知道在家不在家。要不我给你地址,你去登门看看?”
      严敬一想了想就同意了,他事先忘了在1997年时候的洮北,电话还只有少数领导干部才用得起。不过登门也不错,这个年头社会治安还不错,人们的防备意识还没那么强,即便赵老师不在家,问问附近的邻居也能找到。
      冬梅小区距离高中五里地,严敬一骑行在1997年的洮北市的大街上,许多建筑以后都看不到了,唯有公园前的喷水池一直保留着。路上的车还很少,除了拥挤的公共汽车外,就只有少数的政府用车了,骑车的人才是大多数。
      冬梅小区是新建的,严敬一不觉得疲惫,推着车子到了赵老师家楼下,锁好车子蹬蹬蹬的爬上五楼。左单元的暗红色的铁门前,严敬一不由得深深的吸了几口气,突然想起来,今天第一次登上对自己这么好的赵老师家的家门,竟然是空手来的。摸摸衣兜,才三块钱!片刻后,严敬一失笑了,又拿以后的人际关系来审视今天的师生感情了,自己没拿东西就对了,老师还要招待自己吃饭,临走还要送自己礼物才对,自己要是拿东西进来老师就得翻脸。对于所有没赚钱的学生来说,老师就是自家的长辈一样。
      刚要敲门,门突然开了,一个三十多岁的中等身材的女人,戴着眼镜很诧异的望着门外的青年,正是赵老师,看样子要下楼买菜去。
      严敬一咧嘴笑了,笑的很开心。眼睛却有些模糊,这个世界上最疼爱自己的人里边,除了父母就是这个比自己大了十几岁的颇有些严厉的老师了。醒来后最想见到的人中间,她是排在前几位的。
      “严敬一?你怎么来了?”赵老师很是意外的摘下眼镜好好看了看对面的这个给自己留下十分深刻印象的学生,“来来来,别站着,进屋来!”赵老师很开心的拉着严敬一进了房间,看严敬一满头是汗,什么也没说,先到卫生间拿来了一块洁白的手巾,然后从冰箱里拿出一堆水果,又拿出一听饮料,接着又倒了一杯茶,还问严敬一:“你喝什么?别客气,吃水果啊。”
      严敬一看着赵老师手忙脚乱的样子,一股暖流在胸中涌动,赶忙笑着劝阻:“老师,您别忙。我是遇上为难的事儿了,不知道找谁,只能来求您了,你别嫌我烦啊。”
      “说什么话呢?”赵老师放下手中的东西,责备道:“你到什么时候也是我学生,还是我最出色的学生,什么时候来找老师都是应该的。”
      “那行,老师,我先去卫生间简单洗洗,回来跟您细说。”严敬一走进卫生间,满头都是汗,还有泥,不洗干净太对不起赵老师家这干净的房子了。
      赵老师跟着,给他递毛巾:“瞅你这一身汗,有什么急事急成这样?是家里有什么事差钱吗?还是上学没学费?那等老刘回来我找他要。”老刘是赵老师的爱人,在洮北市的另外一所高中当老师。
      “不是,是另外一件事。”严敬一笑着擦擦脸,很自然的扶住老师的胳膊回到客厅,就像扶住年老的长辈那么自然。赵老师却有些不自然,她这个学生一直是君子之交,共同的文学爱好让他们亦师亦友,严敬一今天的表现有些太懂事了。
      严敬一扶着赵老师坐下后才说:“老师,我毕业后思考着自己的未来。文学方面自己仍旧会努力,但是我考上的学校不好,重读一年我又没有兴趣,所以思考着更多的选择。念书时候您也知道我对政治课和社会问题比较感兴趣,所以利用这个假期我阅读了很多学术方面的文章,对社会进行了一番考察,尝试着也写了一篇学术类的文章,想请您帮我审阅审阅。要是您觉得还成,还得麻烦您帮我推荐到刊物那里。”
      “学术方面的呀?”赵老师有些意外,又有些迟疑,问道:“是文学学术方面的吗?嗯,应该不是,你都说了是考察社会了的,我不太擅长其他方面的啊。”
      “没事儿,老师,您再不擅长,也比我阅历多,我才是高中毕业生。”严敬一自嘲的笑笑:“能高深到哪去?”
      赵老师一笑,“行,拿过来我看看。”待看到严敬一从怀中的信封里掏出来的折叠的稿纸,赵老师非常理解自己这个学生的心情,颇有种自己当年第一次投稿时候的感觉,那是很忐忑的。心中好笑,接过稿纸翻开一看,就是一愣。
      下岗?这可是从中央到地方现在最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政策问题,身为一个老师有天然的敏感性,赵老师已经从若干细微的社会变化当中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虽然她不会象严敬一一样看的清楚,却也知道这个方面的学术性论文是极为重要的。国内学术界在这方面还没有多少真正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别看赵老师的主业是中文,但那种专家的文章骗不了她。
      赵老师认真的看了一眼微笑的严敬一,低头开始看稿子。
      严敬一的书法像他的个性一样,凌厉刚硬,力透纸背,这篇文章也是刚性十足,三千字的稿子不过十页纸,随着刷刷的翻阅声,用了二十分钟赵老师才看完。
      赵老师长出了一口气:“敬一,这篇文章的风格可不像你平常时候的样子。我记得你的文章很有萧红的风格的。”
      “老师,那是写风花雪月的文学类的文章,和这种政论性的不一样。”
      赵老师点点头,轻轻叹口气:“成熟了啊。高中时候幻想多一些,没想到刚毕业你就成长了这么多。来,喝水,吃水果,我再琢磨琢磨。”说完,赵老师低头又开始看。
      先后看了三遍,闭上眼睛琢磨了好久,还特意去书房翻出了一些报纸刊物参考,最后,赵老师才把这篇稿子郑重的放在茶几上,还特意躲开了茶几上的杂物。
      “你这篇稿子还有些名词和逻辑我还没彻底理顺,但我看得出来,这篇稿子相当不错。我感觉得到,你用了很多心思,一些见解即便是我这个普通语文老师也能看得出来很有远见,对当下的下岗问题你认识、分析的很清楚,提出的建议也考虑的很周到。我现在认为,这篇稿子本身发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行文方面,过多的新锐词汇,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学到的这些词汇,比如产业链条、基尼指数这些,但这些太多了,可能会提高人们阅读的难度。”
      严敬一刚要开口解释,赵老师家的房门却敲响了,一个男人的声音传来:“亲爱的小赵,我回来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