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凤凰木佩 ...
-
至此之后,余存清便隐居梧桐树林里,每日午后便往那桐城中去看望他的儿子。这一隐一看便是十年时光转瞬而逝。
昔日那娇小模样的婴孩已是长大成一青涩俊美的少年,身长近五尺,睫毛细长微翘,鼻梁□□,薄薄的嘴唇紧抿着,一双手似是玉琢翠雕修长白皙,十年蓄留的黑发长过膝盖。
余存清十年来每日前来看自己的儿子,看着他一点点长大却始终沉睡,这日一如往常,余存清在凤巢外看着幼桐,看着他的睡脸。
忽然间,幼桐眼皮动了动,余存清以为自己花了眼,使劲揉了揉又目不转睛地看了过去,这一眼却看到幼桐缓缓睁开了双眼,双瞳清澈,似是有些迷茫,愣愣的没有丝毫反应,缓缓的,眼底开始浮上了一片火红,张开了嘴,发出了声音,但却不似孩童的声音,而是透着庄严的清亮女声。
“命定凤凰子,无前世,只今生。”说罢,眼中火红一瞬即逝,回复如墨般的清澈黑瞳。余存清心中一痛,终究承认眼前的孩童不再只是自己的儿子,但也欣喜幼桐终于醒了过来。
幼桐睁开眼后的迷茫感也散去,看着凤巢外的余存清,似是在想些什么,片刻后开口说道:“余伯伯,赵爷爷呢?”嗓音清脆带着几丝疑惑,煞是好听。
余存清虽然听不到一句渴望的爹爹,但也对幼桐从心底疼爱,便回答道:“我这就叫你赵爷爷过来,你先就在这等着,莫要乱走。”扭头就跑去找赵齐了,跑了半路才惊诧为何幼桐会知他们的姓呢?于是加快了脚步,叫上了赵齐又立马赶回了凤巢。
临到大梧桐,便看见幼桐已出了凤巢,尚年幼的躯体不着丝缕,双手抱着大梧桐的树干,抬头看着树顶笑得木棉开了花似的,让人听着只感柔软。
赵齐走上前去,将自己的外衣披杉裹在了幼桐的身上,轻轻拍了拍幼桐的头,幼桐转过身,看了赵齐片刻,然后恍然似的笑着喊了声赵爷爷。赵齐连连应声,看着不及他肩膀高的幼桐,问道怎么知道他是谁的,幼桐指了指了大梧桐说:“是大大告诉我的。”
赵齐恍然大悟,喃喃道:“凤凰命能够和大梧桐心神相连,难怪难怪。”只见幼桐双手捧着一块木佩,递给赵齐看,一边说:“这是大大给我的,说是我的东西,我可以拿着吗赵爷爷。”赵齐接过木佩细细端详,一脸的惊叹,说道:“凤凰木佩,是凤凰木佩,和典籍中记载的一模一样。幼桐,这本就是你的东西,你定要好好保管,莫要丢了。”
余存清在一旁看了看,这凤凰木佩通体似火般红,却又似玉般有着圆润光泽,只有一小孩掌心般大,呈柳叶弯刀形,上端宽而圆滑,下部窄而尖,其上是一幅凤凰飞身下附撷一缕火芒的图像,凤尾在上,火芒恰在木佩最下端的尖锐处,而最神奇之处,是那缕火芒,竟似真在不息燃烧一般跳动着。
幼桐拿着凤凰木佩,开心地说:“丢不了丢不了,大大教了我保管方法,肯定丢不了。”随即双手握着凤凰木佩,紧贴在心口,闭目轻念了句“种火于心”,随后幼桐握着木佩的手中似乎流出了丝丝火苗,很快又消失于无,而在幼桐的心口位置,却出现了木佩上的那幅画,火芒位置正在心口处。
赵齐半蹲下身,握着幼桐的肩膀说:“孩子,这木佩将来万万莫露于别人看见,只要你不拿出来,便可保你完全,知道吗。”幼桐乖巧地点了点头,俯身在赵齐耳边轻声道:“赵爷爷,这么多年辛苦您了,不过大大说以后有我了,能帮您分担责任了。”赵齐闻言,眼眶湿润,站起身抬头看向大梧桐,连声道:“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幼桐抬头看向赵齐,接着说:“大大说‘凤凰涅槃火焰濒于熄灭,五遗民心火才能重新点燃涅槃的火苗’,大大让我去找五遗民,不过到底是什么啊?”
赵齐闻言皱着眉头思索,却不得所以。
余存清在一旁出声道:“五遗民我是未曾听说过,不过却知道一个传说,说凤凰尾翎为五,其掉落化而为五鸟,五鸟在凤凰涅槃时撷来五行火星为其相助。虽然现在多说五鸟就是凤凰分身,不过恰巧为数五,和五遗民会不会有所关联?”
赵齐点点头觉得应当如是,道:“这应该是一条线索,桐城树典记载了天地混沌初开到如今的许多事情,我去仔细翻阅,看看能否有所发现。”幼桐接着说:“赵爷爷,大大说让我留在这学习东西,五年后再前去寻找遗民。”赵齐点头应道:“如此甚好,大梧桐应该是会教你一些本事,让你有能力保护自己。”
而后五年,赵幼桐——从这开始应该叫他全名了,他已不再是一个孩子了——跟随大梧桐学了七式火法,其中前四式统称为星火,其为引星、点芒、御风、幼火,第五式炎,第六式烬,第七式熄。
在桐城树典中有星火四式的记载,乃是桐城建城之初,大梧桐授于第一任城主,而后便流传下来,由每一任城主学习以保卫桐城,而从三百多年前,桐城无由没落,前一任城主垂老重生后,却并未有新城主被赋予选召,桐城开始沉寂,星火四式也再无人可会,而这星火四式,其实就为七式火法的前四式。
幼桐说来算得上天资聪颖,这七式火法早已烂熟于心,前四式也是早就运用自如,第五式炎却无法发挥最大威力,而后两式则是根本无法使出来。
而另一面,赵齐在桐城繁杂的树典中寻找关于五遗民的线索,余存清也步入尘世四处探访一些可能相关的传说线索。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关于幼桐的学习之事我不再一一赘述,因为接下来故事终于翻开了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