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一章 ...
-
虞家寨的地理位置偏靠北方,四周环绕着重重叠叠的崇山峻岭,当中却是一片方圆数百里的平川旷野。一条宽广汹涌的大江自北向南贯穿平原,将其一分为二。
旷原之上,四季分明,腊月极寒,七月酷暑,纵然夏有雷雨交加,冬降鹅毛瑞雪,然而雨雪过后,天色即刻恢复明朗,绝少阴霾盘亘,终年阳光普照。此江源自更北端的雪山,江水澄澈清透,几乎不含泥沙,河道又宽又深,少有礁石,江流虽然湍急却十分平稳。如镜的江面倒映着万里无云的晴空,蓝得令人痴迷,故而得名碧落江。站在江畔,时而仰望,时而俯视,简直分辨不出哪里是天空,哪里是江水。
自古以来,这片群山怀抱的平原也曾得过五花八门的名号。直到一两百年前,一位姓虞的传奇女子才将自己的姓氏永远烙印在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上。
平原以北的疆域,属于游徙不定的异族,深山老林之中,往往藏匿着凶匪蛮贼和恶禽猛兽。平原东西的皇土却往往被归划至不同的府辖,每遇旱涝灾祸,或者匪贼扰民,禽兽伤人,两边的官员就各自推诿责任,谁也不理,一该收缴赋税,征集壮丁,两家衙门却都要派人前来攫取一份。平原之上,虽然土地肥沃,江水充沛,然而冬冷夏热,且缺乏支流水网,因此单种本地原产的作物,也仅供农人果腹而已。山林之内,虽然盛产珍贵的皮毛,稀罕的药材,然而山势陡峻,险境丛生,普通人哪敢贸然进山取利。
环形山岭仅有两处缺口,都是水路。向北走是逆流,又通往荒蛮之地,本地人避之唯恐不及。向南走虽然是顺流,然而江水汹涌,山口处暗礁密布,出山之后,还得再走上百八十里才能遇见繁华市镇。因此,就算山内有些值钱的土特产,也难于拿出去交换粮食布帛,山外的商旅,更是极少闯入这处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匪盗猖獗,官府却还比匪盗更凶残。就这样,碧落江两岸的居民,一直过着勉强糊口,苟且偷生的日子。
有一年,又一伙强盗流窜进山,他们把老百姓家里的吃穿住用抢了个一干二净之后,又将所有年轻的少女少妇尽数劫走。在被掳的女子当中,偏偏有一位姓虞的姑娘,她只不过是本地猎户家的女儿,和周围的其他年轻男女一样,她自幼学过一点防身御敌的招数。这位虞姑娘生得花容月貌,千娇百媚,强盗的大王一眼就把她相中,定要收她为压寨夫人。虞姑娘不惊不慌,不羞不怒,她当场就说,嫁,可以,却要从她三件事,否则她宁可一死以保清白:一要明媒正娶,从一而终;二要从大王至喽罗,统统从良为民;三要所生子嗣,无论男女,全部姓虞,不得跟随贼姓。
不知道这位虞姑娘究竟天赋何等倾国倾城貌,妖娆妩媚身,那位大王竟然为了得到她而满口应允,遵命不违。大王手下那群强盗也无怨言,他们其实都是迫于生计而无奈走上邪路的普通百姓,反正碧落江两岸地广人稀,他们就各自找了一块地方,安顿下来,做回守法良民。虞姑娘果真就和大王结为夫妻,生儿育女,都随母姓。大王手中还占有早先掠夺而来的金银珠宝,那班党羽也仍旧对他唯命是从,因此虞家盖起高楼广院,日子过得十分富足。
或许是这位大王造孽过多,命中不该享此快活,因此他娶亲不到五年,便一病不起,一命呜呼。而那位依然年轻貌美的虞夫人便独力将一儿一女尽心抚育成人,并为先夫守寡一生一世。
这位虞夫人既拥有大王遗留下来的万贯家财,又统辖了一伙本领高强,胆大妄为的属下,她便可以尽数施展自己的才能。她先将那群强盗召集起来,而后又吸纳了本地的居民;她将他们编组成队,向他们分派任务;她令他们成帮结伙的进山采药,狩猎,开挖沟渠,灌溉农田,兴造大船,出山交易。渐渐的,不但虞家的财富越积越多,当地百姓的日子也一天一天好过起来。
此后的一两百年间,虞家始终是本地居民的领袖。人们在山中和江畔相继发现了金矿和玉矿,又从北方引进了血统纯正的宝马良驹,南下交易的商船不但换回了平原上稀缺的丝绵、铜铁、陶瓷制品,也带来了虽然并非本地原产,却极为适宜在此栽种的粮食和蔬果。虞家不仅鼓励和支持当地的百姓人人习武健身,保家御敌,更将青壮年统一组织起来,按时巡视疆界,预防野兽和匪贼。到最后,不但北方的蛮族不再轻易骚扰平原,就连天朝的官吏也不敢来此虚张声势,碧落江两岸的居民再也不必向任何人叩头俯首,他们更无须用自己的血汗收获去供养尸位素餐的贪官污吏。
祖祖辈辈生老在这里的百姓们终于发现,原来自己双脚踩踏的果真是一处地肥水美的聚宝盆,是一座可供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只要你认得通往仙境的道路。因此,人们将山岭环抱的这片沃野称作虞家寨,因为他们真心诚意的臣服于他们的开路人。
数代虞家人,始终保持着祖先的才智和品性。他们财势逼人,然而处事公正,宽容,他们不但从来不行凶作恶,从来不掠夺,欺凌普通百姓,他们更是随时随地慎之又慎,不愿做下任何一件错事叫别人将他们与祖上那位“贼头”联想到一块儿去。虞家人在乎声誉和“虞”这个姓,简直胜过重视生命和□□。虞家的女儿,向来只招倒插门的女婿,她们生下的男女,都跟着母亲姓。
到如今,虞家的正宅内,居住着未分家的亲兄弟四人,他们各有数位儿女。虞家的长孙就是虞大老爷的长子虞非平。
就像他自己的名字一样,虞非平注定绝非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他一生下来,哭得比别的婴儿都响;他刚学会走路,跑得比别的孩子都快;当他能够妥善利用自己的大脑和四肢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动手动脚把自己的对手揍趴下,而是如何才能让他们心悦诚服的对自己顶礼膜拜。而对于非平来说,这也不算难事,他天生一张令人赏心悦目的面孔,一副强壮灵活的身体,一个过目不忘,触类旁通的好脑瓜,他自幼便深受诗书礼乐的熏陶,饱经刀枪骑射的调教,再加上他的家世出身,他轻而易举就能登上万众景仰的王座。
虞家的长辈放心了,下一代总算后继有人,不至堕落祖先威名。在非平之后出生的男男女女,个个都长成了端端正正的好人才,他们对长兄的权威也毫不犹豫的完全认可。可是即使刚满十岁的非平也难免会在心底偷偷抱怨着无聊和没劲,因为他拥有的这一切得来的过于轻而易举。其实非平心中还存有另外一个念头,虽然他丝毫也不在意什么“贼”不“贼”的,但是他始终暗地里坚信,迟早会有一位女孩成为全家最超凡出众的人物,就像他那位了不起的先辈祖母一样。
非平毕竟是个男孩,他对那些只会哇哇哭喊,吵着闹着要喝奶的小婴儿没有一丁点兴趣,哪怕他们是自己的弟弟妹妹。直到某一个暖意融融的暮春午后,百无聊赖的非平悄悄溜进四叔的院子,他发现丫鬟仆妇们都在打瞌睡,而小小的婴儿床却是空的,一个刚刚高过地皮的小家伙正在地上摇摇晃晃的迈动着小腿小脚,那正是他的四堂妹丽娇。
非平知道,自己应该先将丽娇抱回床上去,然后再把负责照看她的大人都唤醒,也许还应该责骂她们一顿。可是当时,他只觉得这个小家伙就好像新生的小马驹或者小虎崽一样,挺好玩的,所以他决定站在旁边看一会儿,只要自己能保证她不发生意外就行。
还没走出两步,丽娇就直直的向前扑倒,非平立刻堵住耳朵。他想,她就要哭了,就算不掉眼泪也会大声干嚎,就像丽婷小时候那样,简直能把好好一个人彻底震聋。
可是趴在地上的小家伙只是愣了一下。如果她那肉乎乎的小脸蛋上也有表情,如果非平那傻乎乎的小脑瓜也能读懂她的表情,那么她的表情不是委屈,不是生气,更不是痛苦,而是深深的困惑,她困惑自己为什么会跌倒。
丽娇似乎果真专心的思考了片刻。然后,她用小手撑着地面,晃晃悠悠的站起来,继续挪动腿脚。
非平注意到房内有许多比丽娇还高的桌椅箱柜,都带有坚硬的棱角,对于蹒跚学步的幼儿来说十分危险。可是他又实在很好奇这个小孩最后到底会怎么样,于是他把她抱到屋外。那片空旷平整的石板地,经过仆役每天的仔细打扫之后,连一块小石子也找不到。
丽娇站稳身子,小脑袋轻轻转了转。她很快就适应了新鲜的环境,继续不屈不挠的迈开小步子。
整整一个下午,非平就站在院子里,一声不吭的看着丽娇不停的迈步,跌倒,爬起来,继续迈步,再次跌倒,又爬起来……他一点也不觉得厌烦,简直看入了迷。当丽娇终于无停无断的坚持走过整个院子,一头扎进非平怀里,抱住他的腿,仰起头看着他的时候,她脸上的表情是大功告成以后的满足和得意。
非平拍干净丽娇衣服上的尘土,然后把她抱回婴儿床。丽娇很快就沉入甜甜的梦乡。非平离开时,还是不小心惊醒了屋中的妇人。那妇人立刻压低声音,大惊小怪的往外轰赶非平,生怕粗手笨脚的他弄伤小孩子。
非平没有忘记施展自己的拿手好戏,他展露出清澈,灿烂的笑容。那个妇人既无奈又疼爱的叹了口气,悄声说:“男孩就是淘气,哪像我们四小姐这么乖。”
非平并没有到长辈面前去参那妇人一本。其实他只是想替小妹妹保密,他不知道她是不是在暖洋洋的春光里做了一个奇妙的梦,梦见自己从一个只会爬,只能被人抱着的小孩骤然成长为一个会走路的大人。
过了两三天,四奶奶抱着女儿来看大嫂。她一进门就洋洋得意的说:“我们家丽娇已经会走了!”
大奶奶惊讶不已的赞叹道:“真是个聪明孩子!比非平学得还早!”
非平肯定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怎么样学会走路的。他兴致勃勃的看着地上那个小孩又踌躇满志的向自己走过来,她脸上的笑容就像窗外的阳光一样温暖明媚。
从此以后,丽娇就成了非平的跟屁虫。无论是读书写字,还是骑马舞剑,丽娇压根就不搭理自己的教师,她只赖在非平身边。而非平竟然也不嫌她讨厌,他自幼便竭尽全力去学习各种知识、技能、本领,如今他又想方设法把自己所学所会的一切,尽数传授给这个比自己年幼足足十岁的小丫头。
非平颇为自大和自恋。每当他见到丽娇的聪慧敏捷,坚韧顽强,他就情不自禁的想:“嗯,真像我小时候。”然后他便更加疼爱这个小妹妹。
丽娇五岁那年,家里的长辈齐聚正厅议事,小丫头忽然闯进去。她掷地有声的宣称:“我的名字不好!我要改名!”
虞家共有四个女孩,恰好每位老爷一个闺女。丽娇最年幼,她的三个姐姐分别叫丽婷,丽姝,丽娴,都是上好的女儿名号。而且这四个姐妹,虽然最年长的也不过十三岁,却个个容貌可观,举止可敬,堪称人如其名。
诸位长辈瞧见这个小孩一副大义凛然的气派,都觉得好笑。大老爷和颜悦色的说:“那你想叫什么呢?”
丽娇不言语,她大步走到书桌前,提笔写下“骊蛟”两个大字,举起来给各位长辈看过,同时还一本正经的解释到:“我要做人中龙凤,怎么能用那样柔弱无力的名字?”
长辈们忍不住哈哈大笑。二老爷问:“这又是非平教给你的吧?”
“不是!是我自己读书读到的!”
“好孩子,有志气!那么以后咱们大家都改口叫你骊蛟吧。”
“谢过爹爹和各位伯父!”
非平当时不在场,他是后来从父母的谈笑中听说此事。
一个月之后,非平送给骊蛟一件礼物。那是一只纯金项圈,嵌了一枚拇指盖大小的珍珠,泛着淡淡的金黄色光泽。骊蛟顿时爱不释手,立刻就将它佩在项间,她在铜镜前扭来扭去的照个没完没了。
“传说中骊龙颔下有宝珠,所以你这条小龙也应该戴一枚珠子。你可要小心睡着之后被人家偷走啊!”
非平看着眼前这个沾沾自喜,臭美不止的小丫头,他想象着十年,二十年以后,她会是什么样。他可没料到,再过十三年,那个探骊得珠的勇敢少年就闯来了,虽然他偷走的并不是这颗珍珠。
此后,骊蛟又得到过无数价值连城的珠宝首饰,可是她心中最珍爱的,依然是大哥最早送给她的这只简朴的项圈。伴随着骊蛟的成长,她叫人把项圈的尺寸改了又改。她总会在随便哪个日子,又将它翻出来,对着镜子戴好。她回想着连自己都记不真切的那一幕“改名”场景,偷偷笑话当年那个鲁莽无知的小女孩……
少年非平,对于人情世故已然极为练达,所以他不但关注妹妹的才学,更在乎她的品性。这个小家伙,对尊长谦恭有礼,但是她对每件事情都有她自己的看法,至少,她总是试图尽量只依靠自己去把它们想个明白。
非平从没见过有人欺负骊蛟,倒不是因为她是虞家的小姐,或者因为她格外会打架。骊蛟从来不挑剔跟自己同玩的伙伴,她也从没想过要在一群小孩中出人头地,她不在兄姊面前撒娇,也不对弟妹颐指气使。她聪明的头脑和她旺盛的精力,再加上她坦荡的做派,使得接触过她的孩子们都会全心全意喜爱她。他们总是能按照最精彩的那个主意玩得开心痛快,却往往察觉不到这些主意每每出自骊蛟的小脑瓜。
当骊蛟的两个亲生弟弟至澄、至清相继出生之后,骊蛟就像所有女孩一样,心中泛起母性的温柔。在那样一个垂髫小儿的肩头,也感受到伟大的重任,因为她已经做姐姐了。
每年冬天,碧落江的住户照例来虞府拜年,他们送上几样自家地里的土产聊表心意。主人也会备下丰厚的封银,以回馈每一位登门拜访的客人。
骊蛟六岁那年,两家远道而来的猎户带来了一个名叫水心的小女孩,她活泼可爱,年纪跟骊蛟差不多大。大人们都在正厅谈论山里的境况,骊蛟和水心就在院子里玩耍。时值深冬,天寒地冻,草木凋零,既没有积雪,年节的装饰也没有摆出来,两个女孩找不到什么可玩的,骊蛟就带水心去自己的闺房。
虽然水心只是出身于本地最普通,最寻常的家境,可是她自小也是丰衣足食,应有尽有,玩的乐的从来没缺过。然而当水心走进骊蛟的房间,她骤然感觉自己腾云驾雾,闯进了神话传说中才会存在的仙宫。
虞家的孩子,从来不曾在金银上受过亏待。而对于格外讨人喜爱的骊蛟,所有长辈更是恨不得将天底下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全都堆在她身旁,哪里舍得让她碰到一样随处可得的凡俗物件。
碧落江不生桑、棉,本地人原先穿的,都是麻布和皮毛,所有丝、棉制品全部由从山外运进来。而在骊蛟的房间内,重重叠叠的幔帘,堆堆砌砌的铺垫,全都是美轮美奂的锦缎绫罗,单是那上面的刺绣花纹,就足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
碧落江盛产璞玉,更不乏世代相传的能工巧匠。骊蛟屋里所有实用器具,从笔筒镇尺,梳篦镜柄,直到挠痒的,剔牙的,挖耳的,挂床帐的钩子,逗猫咪的铃铛,全部由各色无瑕美玉精雕细琢而成。
至于其余那些,剔透的水晶,五彩的宝石,千年紫檀,蛋壳瓷器,带机关的,上发条的,更是数不胜数,却没有一件是纯粹的收藏摆设,那都是骊蛟平日里随手摆弄的玩具。
水心对骊蛟房中的每一样东西都爱不忍释,迷恋成痴,骊蛟也热心的向她介绍它们的用处,玩法和来历。直到天色将晚,大人要带水心回家去,水心却无论如何也舍不得离开,骊蛟就热诚的邀请她住下来。水心的家长哪能答应,而骊蛟的父母见这两个女孩处得很投缘,也劝说那家猎户把女儿留下来玩两天,并允诺他们一定会好好照顾小姑娘,那家人这才无奈的同意了。
就这样,水心在骊蛟这里住了一天,又一天,每天和她同吃同住,从清早玩到夜晚。每次家里来人接,水心总不肯走,骊蛟也说没玩够,虞家人更不在乎多养一个小女孩。一直拖到年前,水心家人不管怎样也要把女儿接回去。
水心站在骊蛟的房门口,抽抽嗒嗒哭得很伤心,她仍然不情愿跟着父母离开。骊蛟忽然拉住水心的小手:“既然你不想走,那就永远留在这里,跟我做姐妹吧!”这下子,就连虞家的长辈也明白这是万万行不通的,虽然他们很愿意再添一个女儿。可是大人们都不知道应该怎样对小孩子讲清楚这个道理。
正当众人都理不清头绪的时刻,还得非平出头。他认认真真的对妹妹说:“骊蛟,如果有一天,你永远留在别人家里,再也不回来,你的爹娘和兄弟姐妹也会感到难过,也会为你担心。”
骊蛟皱起眉头琢磨了一会儿,便懂事的点了点头。她又把水心拉进屋来:“水心,我这里的东西,你喜欢什么,就拿去吧。就算我不能陪你,你在家里一样可以自己玩。”
在场的长辈们全都大吃一惊,因为骊蛟的房间里有数件千金难求,世间罕见的奇珍异宝。小女孩却不识铜臭,水心噘着小嘴转了一圈,最后伸出小手,指向一个她早就梦寐以求的玩具。
那是一个罩着水晶盒子的美人。她云鬓高耸,宽袍广袖,她的青丝和睫毛由真人的毛发制成,她的簪子、镯子、环佩是用真金真玉精致入微的打造而成,她的丝绢舞衣上绣满细细密密的花卉图案。更为绝妙的是,一启动设在盒子底部的机关,就会传出曼妙动人的天籁之音,而这个美人则伴着韵律翩翩起舞。她不但腰似柔柳,袖起涟漪,就连那一双墨玉镶嵌的双眸也恍若顾盼生辉。
这个美人是半年前非平第一次随船出山时带回来的,至于价钱嘛,他一直对所有人保密。非平知道这是骊蛟最心爱的玩具。
只见骊蛟爽快大方的一挥手:“好,送给你。”
水心的家人坚决不肯接受,他们几乎要给老爷小姐跪下了。骊蛟却不以为意的说:“这是我送给水心的礼物,只要她喜欢就行。”说着,她已经指派丫鬟将美人包裹妥当,塞进水心怀里。水心心满意足的抱着包裹,再也不肯撒手,她终于能够安安心心的跟着爹娘回家了。虞家的长辈并无异议,既然这是非平送给骊蛟的东西,当然任由她自己处置。而自此之后,水心的家人则千方百计要打听出这个美人究竟值多少钱,他们一定要按照原价偿还骊蛟,只是非平依然毫不松口。
直到过完元宵节,非平才找到一个机会好好跟小妹妹单独说说话。
“骊蛟,你真的舍得把那个会跳舞的绢人送掉吗?我记得刚把她带给你的时候,你是那么喜欢她。”
“现在,我还和当初一样喜欢她。可是水心也很喜欢,所以我就送给水心了。住在我这里那几天,水心玩的最久的就是这个绢人。”
一提到那几天,非平不由得叹了口气。他严肃的说:“骊蛟,你这么做,对水心并没有好处。”
“你为什么要这么说?只要是水心喜欢的,而我能够给她的,我都给她了。”
非平沉着脸摇了摇头,他知道即使像骊蛟这样聪明的小孩,也无法在这么小的年纪就弄明白这个道理。可他还是解释道:“骊蛟,你要知道,有一些东西,注定不会属于一些人。你让他们见识这些东西,爱上这些东西,又让他们生出自己可能拥有这些东西的幻想,这是伤害他们,而不是对他们好。水心想要的,不只是这个绢人而已,可是你没有能力实现她的其它心愿。”
骊蛟果然听不懂。她想了想,便坚定的说:“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事,我就尽力去做。不管水心还想要什么,她都可以再来找我。”
可是非平预料的不错,这一辈子,骊蛟果然再也没有见过水心,那个陪伴她一同度过数日快乐时光的开朗女孩。往后水心的家人再来虞家拜年,水心说什么也不肯同来,却又说不出实在的理由。她的父母反而松了一口气,他们生怕女儿又在虞府贪玩不肯回家。至于那个绢人,水心将她整日抱在怀里看了两个月,却再也不曾给她随乐起舞的机会。而后,在某一个深夜,水心又将她偷偷埋藏在自家后院的悬铃木下,连同自己心里那些注定永远无法实现的梦幻。若干年以后,水心长成一位迷人的少女,嫁给一位疼她的夫君,生下可爱的儿女,过着美满的日子,可是在她心底,始终有一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伤痛。
骊蛟一天一天长大。是非平陪着她第一次用开了刃的刀剑拆招过式;是非平看着她第一次扎进水流湍急的江河中;是非平将自己亲手训大的骏马送给骊蛟,并且伴着她走出自家的跑马场,一直骑到平原边际;是非平带着骊蛟第一次进山过夜,看着她射落第一只飞禽,猎杀第一只走兽;是非平领着骊蛟走遍金矿、玉矿、渔场、农庄;是非平指点骊蛟看过即将出山的货船……
骊蛟一丝不苟的记下大哥说过的每一句话,却不肯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反驳他的机会。看着这个比自己年轻十岁的女孩理直气壮的质疑自己的权威,非平感到既有趣又自豪,因为这正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小妹妹。他想,总有一天,你会真的超过我,而且会比我强很多。
与此同时,虞非平也在一年一年成熟。总体说来,他还算是个公平正直,疾恶如仇的好人,可是他心中的是非善恶观念,似乎远比他的长辈和先祖们宽松不少。
非平自打十七八岁起,就渐渐插手管理家产,统辖平原的大业。他头脑聪明,处事公正,精力无穷,更主要的是,他天生就具有吸引他人的魅力。无论男女老幼,人们都会仅仅因为喜欢他而对他言听计从,无悔追随,就算他要去杀人放火,跳崖投江,也必然能够一呼百应,从者如云。
骊蛟十一岁那年冬天,非平不在家,她就打算独自一人去山脚下看看诱捕小兽的陷阱中有没有收获。骊蛟拉了匹马就出门了,可是她来到小树林里才发现,自己一直随身佩带的匕首不见了。骊蛟刚要往回返,却又忽然记起来,匕首不是被她落在家里,而是前两天她跟非平一起上山过夜的时候,把它留在半山腰的猎人棚屋里了。于是,骊蛟把马系在山脚下,徒步上山。一路上,她一直小心翼翼的观察地面的兽踪。
这处棚屋地势不高,专供那些住家远离山岭的猎户于进山前一晚在此过夜,或者给骊蛟这么大的小孩从头练习在山林里生存的经验。
还没走近棚屋,骊蛟就已经从地面上的足迹中发现,今天这里来过两个人,还没有离去。
棚屋的门从来不上锁,只是虚掩着。骊蛟走到近前,刚要推门,她忽然听见屋内传出阵阵奇怪的人声,既像哭又像笑。骊蛟明白自己所接受的礼节教育即使在这处荒山野岭中依然适用,于是她放下手,高声呼唤:“有人吗?是谁在里面?”
骊蛟似乎听到一声压抑的惊叫,然后便是一番忙乱的脚步声和物件碰撞声。她心想,不好,难道是小偷?可是这间木屋里除了点篝火用的木柴和几个水罐,一堆稻草之外,连一样正经家具都没有,哪有什么值得一偷的?
骊蛟从背后拔出单刀,她正在犹豫自己是不是应该一脚踹开门冲进去,门却抢先开了。
非平出现在房门口。他脸不红心不跳,笑嘻嘻的说:“是你啊,骊蛟。你一个人来的吗?”
“原来你在这儿呢,二哥还说你去渔场了。我的匕首落在这里了,我过来取。”
非平眉毛一挑,他后退一步,任凭妹妹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