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 七 ...


  •   许是因为将心中的积郁发泄了出来,太后倒是难得的睡了一个好觉,只是这些年来习惯了早起,所以等沈绿腰揉着眼睛起来时,就见到常嬷嬷站在床边,冲她福了褔身。

      “县主醒了?”

      沈绿腰点点头,刚想下地穿鞋,身边就围过来几个宫女,她们手里捧着颜色淡雅的衫裙,绣鞋,具是质料上等,做工也极为精细。

      常嬷嬷便在一旁解释道:

      “县主的衣物昨日已经脏污了,这是太后娘娘特意吩咐为县主准备的,县主若不嫌弃,便让她们服侍县主更衣。”

      沈绿腰看似懵懂的颌首,听话的张开了双手,由着那些宫女为她穿衣系裙。

      之后她又被领着梳洗了一番,因着以往不怎么打理,她殿内的宫女也并不擅长这个,是以她的头发从来都是随意一挽,如今披散下来,竟也很有些长度了。

      但她身子骨跟不上,头发具是又细又脆,被那宫女挽发时,即便已经十分小心,但仍是掉了许多。

      沈绿腰前世豆蔻年华之时,倒也有一头如云青丝,只是后来缠绵病榻,头发掉了许多,看上去就有些苍老。所以她看着地上那些断发,还是颇为心疼。

      她的表情太过明显,常嬷嬷瞥到她心疼渴望的模样,嘴角微微一抽,宽慰道:

      “县主莫怕,今日会有御医来为县主诊脉。到时老奴自会替县主询问滋养身子的药膳,保管叫这些头发都长回来。”

      沈绿腰这才依依不舍的收回视线,不再去看。

      周围的宫女看到这一幕,有那活络的,面上就露出了笑容。常嬷嬷正经了大半辈子,倒是第一次多了些鲜活的烟火气。

      沈绿腰被拾整一新,经过了一夜好眠,加之遇见母后心情舒畅,她的面上也焕发了几分光彩。当她来到太后面前,同她一起用早膳时,太后也是眼前一亮。

      她的形容虽还有些病态的干瘦,但这样一打扮才发现,她的五官虽稚嫩,却是丹唇皓齿,青娥挺鼻,双眸潋潋如碧潭。

      只可惜了眼中的几分呆气,稍稍消磨了她的姿色。

      太后拉着她的手,啧啧笑着对常嬷嬷道:

      “若是将她好生养养,想必日后定是个难得的美人儿。”

      常嬷嬷也认同的应和道:

      “县主一梳妆,便是老奴也看呆了眼。日后若是县主能跟在太后娘娘身边,想必会出落的更为动人。”

      她深知太后对沈绿腰上了几分心,就昨日来看,这县主除了身份低些,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宫里之人都说她痴傻,但常嬷嬷却觉着,沈绿腰更像是个懂事的娃娃,与其说痴傻,不如说只是呆气重了一些。

      所以她顺水推舟的替太后说了这句话,将沈绿腰将养在身边,也能让太后开心一些。

      太后闻言,果然动了心思:

      “既是如此,等了明日皇帝来这儿,哀家再同他好生说说。”

      常嬷嬷应了是,太后这才放下一桩心事,示意人将早膳都摆上来。

      食物的香气丝丝缕缕的钻入沈绿腰的鼻中,她腹中饿的紧了,却仍是守着规矩,没有伸手。

      太后对她的乖巧感到十分满意,虽然沈绿腰没有学过规矩,却明事理且尊长,这样子比起有些贵女来说,已是好的多了。

      于是她笑着夹了一块做的精致的松黄饼放入她碗中,笑道:

      “在这儿不拘着那些,你随意便是了。”

      沈绿腰颌首,却起身盛了一碗香糯的枣粥,放在了太后的面前。

      “娘娘先吃。”

      太后略略一讶,随即舒然莞尔道:

      “好,哀家先用一些。”

      她说着舀起一勺,期间,沈绿腰一直在观察她的动作,起码在其他人看来是这样。所以当太后看到沈绿腰也有模有样的将她的动作重复了一遍,而且丝毫不差,颇为雅致之风,也是十分惊异。

      常嬷嬷感叹道:

      “想必县主是天赋异禀,太后娘娘,不若……”

      她并没有说完,但太后已经明白了。仅仅一日,这女娃便带给她这样多的惊喜,她倒是更为坚定了留下她的念头。

      而沈绿腰,要的便是这样的效果。

      她要用最快的速度充盈自身,才不会在日后渐渐露出马脚。她要将这种优势当作立足宫中的筹码,毕竟,她还有事要做。

      一个痴儿,未必就不能有些特殊之处。而且她不曾猜错的话,今日太后请御医诊脉,就是为了医治她的傻病。

      早膳便在众人的灼灼目光下过去了,沈绿腰看着那些残羹冷炙,却想起了偏殿中那个拿着馒头喂她的圆眼宫女。

      不知道她现在如何,若是可以的话,她应当帮帮她才是。毕竟是那个小宫女,给了她一些坚持下去的暖意。

      她想了想,还是预备和太后提一声。但是她酝酿了字句,还没来得及开口,那边御医便紧赶着来了。

      沈绿腰只得暂时收了心思,听着吩咐进了外殿。来为她诊脉的是宫里头德高望重的郑御医,看见沈绿腰,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平静道:

      “请县主将手放在上面。”

      沈绿腰把手伸过去,心里也多了一丝紧张。老实说,她并不知道自己身体是怎么一个情况,虽然已经比初来时灵活了一些,她却还是感到做某些动作时十分吃力。

      郑御医替她把脉,常嬷嬷就守在一边,太后每日这个时候都要去佛堂,这会儿便没有出面。

      把完脉,郑御医的神色有些复杂,让沈绿腰的心都提了起来。他沉吟了片刻,还是对常嬷嬷道:

      “县主的面色萎黄,怕是气血两虚,身子亏了一些。我写张方子,日后每日服食一次,约莫半年就大好了。”

      常嬷嬷点点头,亲自送了郑御医出门,将将出了殿,看不到沈绿腰了。她的面色才沉重了几分:

      “郑御医,有什么话便在这儿同我说罢。”

      郑御医抚了抚下颌的白须,肃面道:

      “不瞒嬷嬷,县主的病症是食了虎狼之药才致如今这般严重。但我见县主神智清楚,并没有那般严重,想来除了余毒,她就能同正常人一般了。可究竟如何,还要看县主的造化。”

      常嬷嬷暗暗记下了,一边又问郑御医:

      “那可还有别的顾忌之处?”

      郑御医沉思片刻,道:

      “县主的身子太虚,如今她正是长身子的年纪,还需多多滋补才是。”

      常嬷嬷一一问清楚了,这才将早已经备好的赏钱拿给了郑御医。待郑御医走的远了,她才收敛了神色,转个身就往佛堂赶。

      太后这时还没出来,常嬷嬷就在门外候着,她手里揪着帕子,脑中反反复复都是郑御医那几句话。

      虎狼之药,莫非这县主的傻病,还是着了别人的道,生生毒傻的不成?

      越想越觉得有理,常嬷嬷在宫中多年,也见了不少阴私之事。但沈绿腰这一茬,还是让她有些脊背发寒。

      究竟是多大的愁怨,才能让人对个小姑娘下这样重的手。况且这姑娘本就是个可怜的,娘亲早逝,爹爹姑姑视她为耻辱,任由那继室随意欺侮也不管不顾——更别说她的亲姑姑还处处针对她。

      若不是沈绿腰能误打误撞的得了太后的青眼,只怕再熬个两年,宫中就又多一条人命。

      她想的认真,连太后出来了都不曾发觉。直到太后唤了她一声,她才回过神,羞惭道:

      “太后娘娘恕罪。”

      太后倒并不拘泥于这些,只是接过常嬷嬷绞干的素帕净了净手道:

      “御医那头可有信儿了?”

      常嬷嬷闻言,蹙了蹙眉,微微压低了声音:

      “郑御医倒是有信了,只是老奴不知当不当说。”

      太后倒是奇了:

      “怎的,这之中莫不成还有什么门道不成?”

      常嬷嬷踌躇道:

      “郑御医同老奴说,县主的病症源头已不可寻,但这几年愈发的严重,却是……有人下了虎狼之药。”

      太后的神情微动:

      “虎狼之药?你是说,那孩子的傻病是被人特意为之?”

      常嬷嬷道:

      “恐怕就是如此,而且依老奴看,事情未必如此简单。”

      她说着就在太后耳边,轻声将自己的想法说道了出来。太后听着,原本微拢的眉心就愈见褶皱,等到常嬷嬷退了几步,她的神态才恢复如初。

      “如此看来,若真的如你所说那般,恐怕事有蹊跷。”

      当年宣郡王莫名失踪一事至今还不曾明白,太后本以为庄妃是介意沈绿腰的生母身份,所以频频下手。但这会儿却觉得有些不对,这一切都太过顺利了,失忆被寻回,身份低下的发妻重病而死,其女也痴傻不知。

      太后突然很好奇,这个经历了磨难,一回来却水到渠成恢复了富贵荣华的宣郡王,到底有什么秘密。

      “常嬷嬷,你拿了郑御医的方子替那孩子好好调养,务必要将她的傻病治好。”

      常嬷嬷瞥见她眸中的复杂之色,心中一凛,低头应是。

      若是太后铁了心,想必这桩九年前的旧事,也藏不了多久。别人或许不知道,但她却清楚明白。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