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终章 ...

  •   就在一切都要步入正轨的时候,边疆突然送来八百里的加急军报,北疆和南境的蛮族同时举兵来犯,大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而朝堂之上因为新皇登基,徐氏一党被肃清,人心振奋,竟是一片主战的呼声。
      “永安王,你以为呢?!”建安帝印泽环视朝臣,最后点了宁宣的名字。
      “回陛下,臣以为战是一定要战,但南境和北疆应该采取不同的对策!”宁宣回道。
      “怎么讲?!”
      “南境主战,北疆主和!”
      “王爷这是何意啊?!”不少大臣质疑道。
      “以现在大丰的国力根本不允许全线抗击,外敌就是看准这一点才会在这个时间同时来攻,北方蛮族之前来犯未成已经伤了元气,如今再犯也无异于是硬碰硬,真到了两败俱伤的境地对谁都没有好处,因此臣以为应该尽力争取与北方蛮族和谈,而南境近年并无战事,又有齐将军镇守,臣以为必须一战,扬我国威,让他们知道我大丰不是他们想要进犯就进犯的!”
      “臣附议!”礼部尚书李庭玉表示支持宁宣,自新皇登基他便被调回京城出任礼部尚书一职。
      “众卿家的意思呢?!”建安帝心里已经定了主意,但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
      刚才还纷纷主战的朝臣们此刻又开始议论起来。
      “王爷虽然言之有理,只是,若是北方蛮族不肯定和谈又当如何?!”户部侍郎说道。
      “北方蛮族肯不肯和谈就要看齐将军在南境是不是能够大捷,要看齐少将军是不是守得住北方边陲,要看我们的特使是不是能直中要害,我说的主和,并非不战而和,只是南境要大捷,让他们再也不敢轻易来犯,而北地则是要他们知难而退!”宁宣进一步阐述道。
      “王爷深谋远虑,下官佩服!”户部侍郎叹道,他一把年纪却远不如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想来也是惭愧。
      “永安王,和谈特使你可有人选?!”建安帝问道。
      “臣举荐礼部尚书李庭玉!”宁宣正色道。
      “李爱卿,你可有信心?!”
      “臣李庭玉,定不辱圣命!”李庭玉激昂道。

      “真是不甘心啊!”退朝后,建安帝有单独留下宁宣。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大丰如今正是百废待兴之际,皇上只需暂且忍耐,只要三年,只要三年,臣保证那些蛮族再也不敢来犯我国境!”宁宣一脸郑重道。
      “你说道朕心里去了,就三年,到时候朕要御驾亲征!”建安帝说道,就像他们年少时每一次谈起国事一样,如今他们终于可以真正的改变国家,实现他们的理想抱负了。
      “是,皇上!”

      三年之后,建安帝御驾亲征,打败北方蛮族,大丰周边外族无不主动臣服,再不敢滋扰边境,齐将军成了齐元帅,齐少将军成了齐将军,李庭玉成了大丰继宁相之后最年轻的丞相,太平盛世正在拉开帷幕,而皇上的婚事却成了如今朝堂争论最激烈的问题。

      “别忘了你答应过朕什么?!”建安帝看着一堆大臣的上书道,如今每每上朝他的婚事变成了最大的议题。
      “事到如今,皇上依旧初心不改?!”宁宣问道。
      “朕答应你的事已经做到了,永安王号称从不食言,可千万不要破例的好!”
      “那是自然!”宁宣点点头,前几日华阳长公主就已经派人让他过去来,只是他一直拖着,今日怕是怎么也拖不过去了。
      果然,宁宣一出宫门就被相府的管家请了回去。

      “听说皇上跟云家小公子交情匪浅,是不是你把皇上带坏了?!”华阳长公主一见儿子就开始发难。
      “我哪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宁宣撇撇嘴道。
      “别以为我不知道,云家小公子本来不是跟公主订婚了吗,怎么失踪了一年多就跟皇上搅合到一起去了,你敢说不是你搞的鬼!”华阳长公主怒道。
      “你说什么啊,你跟父亲生气干嘛要迁怒与我!”宁宣一听也有些急了。
      因为皇上的婚事,长公主跟宁相闹了些分歧,长公主要宁相在朝堂进言劝皇上大婚,而宁相认为这不是朝臣应该干预的,长公主拿丈夫没办法就把矛头又对准了儿子。
      “我不管,林家就泽儿一条血脉了,不能就这么断了!”
      “皇上自己都不着急,你着急什么?!”
      “你说什么,气死我了!”华阳长公主劝不了丈夫,自然更劝不了儿子,一口闷气憋在胸口,转头又看见了一直坐在宁宣身边闷声不响的顾瑾。
      “好了好了,你说的事皇上也在考虑了,你就不要操心了,我会妥善处理的!”宁宣见母亲看顾瑾,唯恐她迁怒顾瑾,赶忙宽慰了两句,带着顾瑾告辞回去了。

      “长公主也是好心!”顾瑾道。
      “是,是,她是好心!”宁宣漫不经心的点头道:“母亲让我想办法让皇上娶亲,皇上让我想办法让大臣闭嘴,唉!”
      “能者多劳嘛!”顾瑾笑道。
      “你啊,算了,跟你说件好玩的事!你知道吗,当年我母亲待嫁时,达官贵人提到公主的婚事都头疼的不得了。”宁宣躺进顾瑾怀中,找了个舒服的姿势。
      “为什么?”顾瑾的表情没有太大变化,但是眼中流露出想要听下去的神采。
      “因为他们既想自己的子孙能攀上皇家这门亲事又害怕公主真的嫁到府里闹的鸡犬不宁,所以当时有权势的大臣们谁也不敢先表态,就连野心勃勃的徐言忠都没敢。”宁宣道。
      “呃.....”对于长公主当年的风范顾瑾是不太清楚,不过时间久了也总是有所耳闻的,那位公主是连先帝都要忌惮三分的。
      “那他们对于长公主最后嫁给了宁相爷一定是又嫉妒又欣慰吧。”顾瑾笑道。
      “是啊,虽然很多人都不明白我母亲为什么看上了古板木讷不知变通的父亲,但其实我更奇怪,我父亲是怎么看上她的!”宁宣皱着眉,仿佛真的在思考这件事一样。
      “长公主要是知道你这么说,非气死不可!”顾瑾轻轻捏了捏宁宣的脸。
      “你知我知,只要你不说,她怎么会知道?!”
      “那你可要好好求求我,好让我帮你保守秘密!”顾瑾说着吻上宁宣的嘴唇。

      陵阳王六十大寿,宁宣亲自前去道贺。
      “王爷驾临,蓬荜生辉啊!”陵阳王亲自为宁宣引路,虽然他辈分极高,但却无实权,在大丰除了皇上便是以永安王为尊。
      “舅舅这样说可真是要折煞宣儿了,今夜宣儿特来为舅舅贺寿,这里可没什么王爷!”宁宣故作惭愧道。
      “宣儿说的是,咱们虽然都在京城,但是也很少能好好聚聚,今天一定要好好喝几杯!”陵阳王从善如流。
      “都听舅舅的!”

      酒过三巡,宁宣本身又极善言辞,陵阳王很快就不再拘谨,话也越来越多。
      “自从皇上登基以来,大丰一日比一日富强,祖宗有灵,也定然欣慰不已,只是.....”陵阳王突然面露难色。
      “舅舅有话不妨直说!”宁宣道。
      “只是,皇上这个年纪也该考虑大婚了!”陵阳王语重心长的说道。
      “如今满朝文武都在议论这件事,不过圣心难测,皇上有皇上的考量!”
      “圣心固然难测,但别人若说不了解还情有可原,宣儿你若说不知道那舅舅是如何也不相信!大丰难得有现在的局面,你可一定要多多劝劝皇上啊!”

      “舅舅和诸位王公大臣的忠心,日月可鉴,皇上圣明无论做什么决定也定当是以江山社稷为重!”
      “没人质疑陛下的圣明,只是,人年纪大了,就爱多操心!”
      “舅舅是长辈,操心是应该的,那是小世子吧!”宁宣突然看向不远处的一桌,那边坐着的都是陵阳王孙子一辈的,其中有个小孩不过十一二岁,灵秀俊逸之气已然外露。
      “哈哈,那是老三的孩子,叫鑫儿,过完年就十二了!”陵阳王最是喜欢这个孙子,不但聪慧好学,还能文能武。
      “小世子一看就是人中龙凤,将来必然能成就一番功勋!”
      “哪里哪里,小孩子看的出什么!”陵阳王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却是得意。
      “历来皇上选立太子都是这个年纪便定了的,不是吗?!”宁宣笑道。
      “这倒是!”陵阳王点着点着头就突然意识到宁宣似乎在暗示什么,不禁一愣。

      “今年中秋家宴,皇上有意让宗室之间多亲近亲近,到时候舅舅就把小世子们一起带去,鑫儿这么聪慧,皇上一定喜欢的不得了!”
      陵阳王暗中偷偷打量宁宣,见他神色如常,但仔细回味他刚才话中的意思,又绝不似表面那般简单,他还在想今年是刮来什么风把他给吹来了。

      八月十五中秋佳宴,皇上让皇族血亲都带着家中世子出席,而在这之后,朝中进言让皇上大婚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更有不少宗室成员公然表示大不大婚是皇上的私事,朝臣不该干预。

      “这就是你想的办法!”华阳长公主不用想也知道是自己儿子出的主意,这些宗室成员,一牵扯到自己的利益就见风使舵。
      “最起码皇上很满意!”宁宣不以为意的道,他通过暗示让陵阳王明白,皇上若是没有子嗣,那么未来皇位的继承人就会从宗室子弟中选出,这样一来,宗室成员自然会由盼着皇上大婚到巴不得皇上不大婚了。
      “我不满意!”华阳长公主气的只拍桌子。
      “母亲应该知道,我这么做是因为皇上要我这么做,皇上不是先皇,就算您不满意也是于事无补!”
      “你,你!”
      “这样不是很好,皇上满意,王族也赞成,将来在宗室子弟中择贤而立有什么不好?这是目前最周全的办法了!”

      “你们想选谁家的孩子?!”良久之后,华阳长公主问道,她了解印泽也了解宁宣,这两孩子自幼就特别有主见,只要打定了主意便谁的话也不会再听了。
      “陵阳王府的小世子,皇上跟我都很中意,估计年后就会接进宫来,过继到皇室!”宁宣道。
      “唉,你们都大了,我也管不了了!”华阳长公主显露出疲惫之色。
      “母亲不必为我们挂怀,我们过得都很好!”

      大丰三十八年,建安帝传位于太子印鑫,与云家小公子归隐田园,此时的大丰朝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永安王宁宣也交出兵权,不再参政辅政。

      “如今天下已定,四海归心,我们不如也出去游历一番。”这日骑射归来,宁宣见院中的芍药开的正艳,便对顾瑾说道。
      顾瑾看着院中的繁花,一时有些愣怔,永安王府就是当年的侯府,皇上晋封之时只是换了块牌匾而已,细细想来他入侯府都已经十几年了。
      “你不是不喜欢官场束缚?”宁宣见顾瑾不答,便走近看他。
      “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顾瑾摇摇头道,在哪里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人身边。
      “我想要在你喜欢的地方!”宁宣笑着牵起顾瑾的手。
      “你舍得这京城繁华,舍得放手权势,你不是最喜欢玩弄权术?!”顾瑾假意调侃道。
      “弄权是我所长却非我所好也!”宁宣依旧是不予理会,这么多年了,彼此之间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呢?!
      “那我们就好好外出游历一番!”
      “天下广阔,想必此去定能能畅快淋漓,到时候还要多多仰仗顾大侠了!”宁宣笑道。
      “王爷放心,在下必定鞍前马后!”
      “那择日不如撞日,我们不如现在就启程吧!”
      “这就走?”
      “江湖儿女,哪里有这么多讲究!”
      “好,我们先去哪里?!”
      “先去湖州好了,我听说印泽和锦书在那里买了间宅子,我们先去住上一阵子再说,也算是访访旧友!”
      “他们未必想见你!”顾瑾摇头道。
      “想不想并不重要,该见的总是要见的,我好久没吃锦书做的菜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