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永宁风流传 上 ...


  •   宫中戒备森严,此刻最危险的地方也许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语棠觉得心跳很快,因为她此刻站的地方而紧张。在经过四处逃窜之后,任谁也不会想到,语棠所隐匿的地方,竟然就是天宸宸宫第一殿,文武百官朝堂面圣的紫宸殿。
      这里她只曾来过一次,便是那日刚刚进来宸京入宫面南宫瑾,为显得隆重而在此接见他们。

      淡黑油润的金砖依稀倒影着自己的身影,语棠小心翼翼地踏入殿中,轻微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中依然很是清晰。环顾周遭,菱花格纹连带着浮雕云龙图案的门窗上,接榫处是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分外的精致华贵,抬眼望去一眼便见最高处的象征着权利极点的九龙金漆宝座,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紫宸殿是一处繁成内部联络的暗号点,凭谁也不会想到阿瑛当年有如此手段,如此大胆,竟然将暗人埋在了紫宸殿当值数年,成了一步多年从未启用过的棋子。
      语棠没有在紫宸殿等得太久,门外一阵轻而急的脚步声迅速传来,不过片刻就露出了一身深绿色衣衫太监,那张年轻干净的脸庞丝毫看不出慌乱,十分淡定从容,双目时不时自然地打量周围,顾盼间步履匆忙地跨入了殿中来,这才紧张地道:“公主,此处不宜久留,南宫瑾下令,余通已经带着禁军往这边来了!”

      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内侍,在宸宫中有成百上千,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小太监会有如此大的秘密。这也正是阿瑛的过人之处,宸宫之中不知道她还安插了多少的内应和眼线。
      语棠不慌不忙地扫了一眼门外,沉吟片刻问:“眼下这个时辰,宫中戒备如何?出了这里可能找机会离去?”

      内侍犹疑了片刻,蹙着眉摇了摇头,“公主,眼下宫中戒备,十步一岗,半柱香一换,要想出宫只怕是插翅难飞。”

      语棠沉吟片刻即接着问,“紫宸殿留不得,出去也无处可去,那么此去后院,可有藏身之地?”

      拾清认真想了想,突然脑海明光一闪,倒是有一个那样的地方!
      外面紧接着殿外隐隐有脚步声传来,他脸上浮过一丝慌乱,语声也紧张起来,“公主,从后面出去往南一路走,只有南书房可以藏身,只是—— 只是那里虽然无内侍监管,禁军也不敢入内,却不知南宫瑾会不会突然就去了!”
      虽然他已经有很长时间不去南书房了,而是将批阅的奏疏都搬到勤政殿去了。

      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了,语棠显然也听见了门外的正在快步赶来,当下毫不迟疑道:“来不及了,你赶紧走,我这就离开这里!”说着一手提起裙裾快步上了台阶往九龙座前,向左边一转身往里间去了。

      小黄门见语棠离开,便也迅速地朝另一边离去。

      且说语棠这么急急忙忙往御书房去,原是有缘由的,在她心中一直有个结没有解开。十七年来不曾提起过的亲生父母旧事,一旦追究起来,抽丝剥茧一切越发的扑簌迷离,语棠心中有太多的疑问不解,而在她的心中却隐隐知道父皇要她入宸,似乎与这些旧事有脱不开的关系。语棠心中有预感,在南宫瑾的书房中,定然有天宸禁忌的记载,不去一探究竟,心中实在不甘心。

      而要想离开宸宫,大概要等到入夜之后接着夜色掩饰了。

      御书房就在紫宸殿后不远的院落,雅致清新的小轩显得素净简朴,几丝书墨气息似乎带着安神宁静的效果,语棠推门而入,眼前隔着琉璃珠帘,一行一行朱漆色的书架上堆积满了书籍,比语棠想象中还要多。一行一行过目,其中不乏有天宸历年札记,倘若是在以往,语棠定然会对这些有兴趣,可是此时此刻,她心念着的,是当日被苏姑娘亲手毁去的那本永宁风流传!

      语棠细细地翻动卷册,其中不少的书卷上已布满了灰尘,可见他说得没错,这里果然的没有内侍监管的,南宫瑾大抵也不是时常来的,所以才有了小太监偷懒没有仔细洒扫干净。

      终于,就在语棠俯着身子看向最下面的时候,深蓝色的书封面上,一行细碎的小子出现在其上,《天宸诸帝本纪》。原来是天宸修转的史书,一夜时间很长,不妨看看,说不定会有什么收货。

      语棠急忙素手抽出,吹了吹书上尘埃急忙打开,只见上面便有永宁王的简短记载:
      “永宁王,简文帝三子,南宫扬尘后宫珍妃所出。简文十五年大败繁成镇远军,帝心悦,封宜郡王,简文十八年帝欲易储,迁子移宫入主少阳,加封永宁王。简文十九年,太子珣反,永宁王引兵镇压靖平宸宫。同年帝崩,百官上奏请立天子,王受,未几,遗诏禅位于皇二字瑾,云游离宫。靖阳元年仙逝,帝悲怵,追封昭贤永宁王,追其妻靖阳郡主为永宁王妃。”——《天宸诸帝本纪》。

      语棠疑惑地合上书页,这寥寥几句简短介绍,其中颇为令人不解,永宁王既然接受了文武百官的奏请,却又为何“未几,遗诏禅位于皇二字瑾,云游离宫”,这不很矛盾吗?

      带着心中的重重疑惑,语棠继续翻看,不多时就发现了不远处的那几个熟悉的字眼,“永宁风流传”。

      带着几分激动的心情语棠快速取过来,看清了的的确确是那天那卷书页,心中一阵欣喜,然而翻开发黄书卷之后,原本惊喜的神情渐渐敛了起来,隐隐露出一丝沮丧,只见上面开篇就是:

      “瀚海沙华气微茫,萍影仙踪闻音弦。仙乐一日凴风起,遂引碧落降瑞祥。椒房宫妃诞麟子,钜目如星宇浩然。七载诗书十年赋,十三辞令辨朝堂。风姿卓然神识敏,缓带青衫步生莲。君王荣宠胜太子,指封宜州做郡王。时有承光得到僧,断言一日乱萧墙,宸帝闻言欲易储,迁至移宫居少阳。十五品临花宴,吟以娥女落尘寰,分花拂柳翩然起,闻琴解佩心神会。宸帝性喜兰慧质,欣然允诺结良缘。琴瑟在御宜言饮,时居宣宜号靖阳——

      诏曰禅位建兴帝,自此遥遥无讯息,南海传闻宸江尽,苍远山高闻仙音,渺渺烟雾终日锁,丝竹声处不得寻,又闻瀚海碧波中,一夜青龙上九重,一世浮生劫历经,再返蕊珠修仙途。此间测疑比比是,市井传言多有异。建兴悲怵追永宁,又赐府宇祭亡灵——”

      语棠下意识地翻了个白眼,一手将书来来回回翻转了几遍,最后扬手向后一甩。这一纸神乎其神,玄乎其玄的神鬼之说,怎么做得了真?倒是苍远山那个段子有些衣裾,可见当年的确是有人知道爹娘是去了沧海月明楼的,也证实了他们的的确确就是自己的父母。反倒是这些个文人,能将如此光怪陆离的传奇,编的有声有色,倒也合情合理,在天宸却是有永宁王出生之时天又异像,原本定名南宫珏便是因此改为碧落扬尘的南宫扬尘,只是携妻离去这一段,始终是个谜。

      几番找寻,终于在最后一个书架地下发觉了一本业卷暗黄的青皮书册,封面没有字幕,翻开的第一页,入目便是一块触目惊心的血迹晕染,紧接着记载:
      永宁王妃,上官氏非寒,太尉上官昊与素衍长公主之女,才冠京都,国色倾城,擅音律琴舞,攻诗赋,年幼走失,十五才寻回京中,封靖阳郡主,出入同公主视,冠盖京华。太后甚怜爱。建兴十七年,南岭狩,繁成出使,太子请尚。是年太尉公主离世,主上应允。同年和亲出关,过玄阴关落水失踪,下落不明,繁成作罢。建兴十九年,太子珣反,永宁王迎郡主入少阳称郡王妃,居云光殿身怀六甲,指腹赐婚于沐门独子。东宫平定,百官上奏,永宁王携郡主于登基前夕离去,遗诏二皇子瑾,新帝即位,追封永宁王妃。

      这一段大概是最靠谱的一本了,至少说清楚了许多事情,第一,东宫平底登基前夕离去;第二,离去时候已经身怀六甲;第三,不仅如此,她还指腹为婚许下沐家婚约。
      这应该是私交导致的姻亲约定,那么后来沐家被灭了满门其实就很有考究了。
      即是说,在南宫瑾的眼里,他手起刀落那七百口人的人家,只因为他们将是我的婆家。可怜我小小年纪就许过人了,未婚夫没见过就挂掉了。
      语棠不由深思,娘亲这一生,写成传奇绝对离奇去了且不说她如何的倾城绝色,端上这一生离奇下落不明三次,也足以引发旁人的奇思妙想了。照此看来月大哥说的果然没有错的 ,当年的繁成太子,不就是父皇吗!娘是与爹两情相悦的,却被只给了父皇,而后离奇失踪,再次嫁给了永宁王我爹。这其中的事,最清楚的莫过于父皇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