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择业 ...
-
怎么平白无故想起纪子湛来,沈爱琳赶忙收回思绪。
走着走着,沈爱琳忽然在一家报馆门口停下脚步。那门头上高悬着“紫荆报”三个大字的漆金牌匾,门脸上贴着烫金红纸——“招聘启事”四个大字赫然醒目。细看之下,方知是这家报馆是要招聘一名报馆编辑。
沈爱琳心下微动,赋闲多日也该是时候去谋一份差事了,况且这编辑的差事也算得上学有所用了。念及此,沈爱琳便不再犹豫,推门而入。
接待处的小姐见有人进来,热情招呼道:“您好。”
沈爱琳将来意告知后,接待处的小姐面露难色道:“真不巧,主编恰巧出去了。要是方便,您可以把应聘资料和联系方式留下,我替您转交。”
然而事出突然,沈爱琳并没有准备什么资料,只好解释道:“谢谢,那我还是改天再来拜访吧。”说完,转身正准备出门,却见一人迎面走了进来。二人一进一出恰巧撞了个正着,抬眼一看,岂料竟是旧识。
“张伯伯?!”沈爱琳喊道。
那中年男子脸上亦有惊讶之色,道:“你是?你是沈爱琳?!”
“嗯,是我。”爱琳答道。
两人略寒暄几句,中年人问道:“爱琳怎么会在这儿?”
沈爱琳道:“我来这里应聘。”
“哦?!真的吗?你愿意来这儿上班?这家报馆才刚刚起步,你来这儿,不会觉得屈就?”
沈爱琳笑道:“我刚从学校出来,没什么经验。如果能够有机会在这里做编辑自然是开心都来不及的事。虽然这家报馆刚起步,但能学的东西想必也更多。又怎么会屈就呢?”
中年人听她如此说,似乎很满意,连连点头:“说得不错。如今像你这样谦虚踏实的年轻人着实不多啊。好!不愧是沈先生家的千金啊!见识不一般啊!”
沈爱琳谦虚道:“我哪有您说得那么好呀,张伯伯别再夸我了。”转念又问道:“您又是怎么会来这儿呀?”
那中年人笑而不语,却听接待处的小姐说:“张先生就是我们紫荆报的主任编辑。”
沈爱琳吃了一惊,这位张伯伯可是上海滩上小有名气的金笔头——张羡君,《上海日报》的自由撰稿人,如何摇身一变成了紫荆报馆的主编了?
那中年人倒也不着急解释,只笑着招呼她一起去办公室里详谈。二人在主编室坐下,中年人徐徐道:“前年因为一些观念上的分歧,我便离开以前的报馆了。紫荆报也是那时我和一些朋友合伙开的,说起来这里头还有你父亲的帮衬。”
“原来如此。”沈爱琳道。
“只是紫荆报在上海滩上并没有十分的名气,难以招揽人才。”中年人不由叹了一口气。
沈爱琳见他如此,不免出言安慰道:“紫荆报名气虽不及当局的一些喉舌报纸,却可不必逢迎一些人物,更不必刻意推崇某些思想。如此一来,方寸之间也多了不少自由,我想这也是张伯伯您当初创办紫荆报的初衷。至于招募人才,若您不嫌弃我缺少资历,我非常乐意加入紫荆报馆的。”
中年人听后眉开眼笑道:“你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这样吧,薪水方面你开个价钱,我绝没有二话。”
沈爱琳笑道:“张伯伯您太客气了,我初出茅庐哪里会开什么价钱。这里同级别的编辑领多少薪水,您便开给我多少就是了。”
二人相谈甚欢,约定了下礼拜一沈爱琳过来报馆报到。
沈爱琳回到家里已到晚饭饭点,脱去外衣就直接入了席。
爱琳想既然住在家里择业一事终究还是要同家里头交代一声,又担心沈父会反对,正犹豫着,却听沈父先开口说道:“你回来也有些时日了,有没有什么打算?”不等沈爱琳回答,他又继续说道:“我们并不是什么守旧的家庭。你呢,也念了不少书,总不能还和旧式女子一般整日待在家中。”
沈爱琳没料想到父亲会先提起这件事,索性就将今日之事和盘托出。
沈父沉思良久,终是开口说道:“这样也好。紫荆报名气虽是微末,但你张伯伯到底也算旧识。你且去好好历练一番。”
用过晚饭后,阿吉替沈父跑腿取了东西过来。他去沈父那儿交代一番后,又兴冲冲地跑去瞧沈爱琳。他这几日忙得不可开交,自从上次一别便再没同爱琳见上一面,现下自有说不完的话。
沈爱琳急着告诉他自己马上要上班的事,阿吉听了自然替她高兴,说道:“整日待在家里也闷得慌,有了这份差事,你也好打发无聊时间。”
沈爱琳正色道:“我可不是为了打发时间才决定出去做事。正所谓学以致用,我呀要干就要干出些名堂,才不负这些年的苦读。”
阿吉笑道:“好好,有志气!只是一点,别太辛苦了,注意身体。”几年不见,阿吉似乎变得世故了些,又或许是自己不够成熟,沈爱琳这样想着心里莫名平添了些许失落。
阿吉见她沉默不语,以为她又在生气,忙解释道:“这些天洋行里事情特别多,所以没能过来陪你。等这阵子忙完,我一定抽空来陪你……”
沈爱琳这才意识到自从上次那件事后,他们俩人还没碰过面。
想起上次的事,沈爱琳不禁抱歉道:“阿吉,对不起。上次的事是我太鲁莽才会连累你……”
“其实你不用和我说对不起,是我心甘情愿这么做的。况且我爹打我怎么会舍得下重手呢?”阿吉脸上依旧是笑呵呵的。可他越是这样满不在乎,沈爱琳心里越是不好受。
阿吉瞧她还是一副闷闷的样子,又说道:“因为上次的事我反倒因祸得福了,纪先生已经提拔我做他的助手了。”
沈爱琳问道:“纪先生?是纪子湛吗?”
阿吉点了点头,说道:“或许就是当日的一面之缘,他看我也许会是个可造之材吧。”
沈爱琳半信半疑,她不太相信纪子湛会是那种仅凭一面之缘,就做出决定的人,不过阿吉能因祸得福,终是令她释怀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