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五 ...

  •   从马场归来的第二日,顾熙则下朝后如往常一样匆匆赶往文华殿,却未曾见到苏允夕的影子。
      “主子,”青云迎上前来,“方才苏府派人来报,苏公子偶感风寒,今日无法进宫侍读,恳请太子见谅。”
      青云的话像是几滴雨水从空中坠落,虽不猛烈,却足以在顾熙则心中搅起阵阵涟漪。
      “哦…病了?”顾熙则梦呓似的说道。
      “是,主子您先进去吧,今日是安太傅讲学的日子,想必不一会儿他也该来了。”
      顾熙则愣怔了半晌,才抬脚跨进了文华殿。
      这好端端的,怎的就病了呢?莫不是昨日在马场受了风寒?又或者是昨日累着了,今日托故不想进宫?看着窗外簌簌落下的桃花瓣,顾熙则不由自主地想了这许多。那朱门之下少了一抹象牙白执卷吟咏的身影,有如红珊瑚发冠失去了正中的东珠,黯然失色。
      安远思自然察觉了顾熙则的心不在焉,便索性放下了手中的书。他清楚,顾熙则平日里从不会这样,今日必定是有什么心事了。
      “太子?”安远思轻声唤道。
      “唔,”顾熙则恍然回过神来,“太,太傅。”
      “太子若是有心事,不妨说与老臣听听。”
      安远思自年轻时就深受皇帝赏识,已经作太傅多年,当初也正是他为顾熙则开蒙的。所以这些年来,顾熙则对他的信任与尊重不亚于对自己父皇。甚至有些事不能对皇帝开口,顾熙则也会找安远思倾诉。
      再三犹豫过后,顾熙则才缓缓问道:
      “太傅…如何看陈文帝?”
      “文帝妙识真伪,下不容奸,爵赏无偏,刑罚不滥,治政不可谓不明,本可为一代圣主。奈何形势所制,天下混乱,终难成大业。”
      “那,韩子高呢?”顾熙则说这话时,几乎不敢看安远思的眼睛。
      韩子高,传说中他是一位形貌昳丽的美少年,深受陈文帝宠爱,令其随侍左右。更有野史大胆写道,陈文帝曾想立子高为后。
      安远思有些惊讶,沉默地望了顾熙则半晌,又捻了捻胡子:“太子,您何出此言?”
      “没什么,随便说说而已,”顾熙则慌忙答道,“太傅大可当作玩笑话,听过了便是,不必认真。”
      “情爱本是人之长情,无对错之分,何须闪躲。”
      顾熙则没想到安远思竟会如此回答,不禁睁大了眼睛。
      “兼相爱,是天下安定祥和的基本。既然如此,又为何要去阻止呢。然臣之所言,并非认为文帝在此事上无过错:若文帝爱惜子高才貌,君臣之间有些恩义,并无不妥;但倘如野史所云,文帝欲立子高为后,则实是骇人听闻之举,只会令民心动荡,便是失德了。有些事,平民做得,王公大臣做得,人君却做不得,是以人君为天下人之榜样,必须遵循万民之道,不可另辟蹊径也。太子不必避讳提及文帝与韩子高之事,不过是谈论历史而已,坦坦荡荡,有何可遮掩?”安远思此刻像一位慈爱而又带着威严的父亲,认真地向顾熙则传授着自己的所思。
      “是,学生明白了。”
      若是坦坦荡荡,自然不避讳。但,倘若我另有他想呢?这句话,顾熙则最终不曾说出。

      这一日苏允夕不在,顾熙则仿佛做什么事都不太舒坦:枝头的黄鹂啼唱几声,他却觉得鸣声太噪,叫青云全赶了出去;宫人送来的插花错落有致,却怎么看都不顺眼;青云亲手沏的贡茶,喝起来也不是个滋味儿。
      这到底是怎么了呢?自己堂堂的皇太子,少了个侍读,怎就至于心乱至此了?顾熙则越想越烦躁,手一挥,不经意将茶碗扫到了地上。描着桃花的粉彩瓷茶碗瞬间摔得支离破碎。
      外头的宫人听到声响,连忙进来查看。青云也跟着进了寝殿,一看这场面,还以为是顾熙则发火摔了茶碗,连忙陪着笑凑上前去:
      “哟,主子,您这是怎么了?”
      顾熙则深吸一口气,捏了捏眉心,又将气缓缓叹出,一摆手:“没事,打扫完就让他们下去吧。”
      “主子您都把自己关在殿里一下午啦,要不,奴才陪您出去走走?”
      “不去!这宫里哪处我没去过?无聊……”顾熙则这么说着,忽然想起了什么,倏地转头看向青云:“你去,找一身你自己的衣裳给我。”
      “主子您这是……?”青云有些摸不着头脑。
      “快去呀!”顾熙则催促道,“还有,把腰牌也摘下来给我。”
      青云这才明白,顾熙则是打算出宫。
      “可,可是主子,私自出宫…皇上知道了可是要怪罪的。”
      “放心。父皇昨日才来问过我功课,今日定是不会来的了。宫门的侍卫都不曾见过我,只要你不说出去,这事没人会知道。”
      青云还想阻拦,但看顾熙则佯装作抬脚要踹向自己的样子,他深知自己拗不过自家主子,便无奈答应了,去取衣服的路上,还默念了无数句“老天保佑”。

      穿戴着青云的衣裳和腰牌,顾熙则轻松地混出了宫门。京城的街巷不少,但好在都像棋盘般规整,不至于让顾熙则在其中迷路。棋盘街上热闹非常,大小商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街上挑着担子的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旁的小摊上,热腾腾的云吞香气扑鼻……百姓都以为皇宫胜似仙宫,顾熙则这一遭出来,可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天上的仙女儿放着好好的仙宫不住,偏偏要思恋凡间烟尘。这民间热热闹闹的气氛,此刻,也正让顾熙则流连。
      沉醉归沉醉,却不可忘了此番出宫的目的。顾熙则凭着上次出宫选侍读时的记忆,转进正街旁的小巷,顺着路找到了安府。
      安府花园内的几棵桃树高大繁硕,最容易辨认。顾熙则记得,之前苏允夕说过,他在自家院内都能瞧见安府内灼灼的桃花,煞是艳丽。凭着这一句话,顾熙则循着安府的院墙走了一段,果然找见了苏府的侧门。
      是就这么从侧门溜进去?还是堂堂正正走大门?要是就这么溜进去,被家丁捉住了,自己这皇太子脸上未免太没光彩;但堂堂正正走大门,自己出来的急,没带什么信物,又是穿的青云的衣裳,如何能进得去呢?
      正为难着,眼前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顾熙则一惊,却已是来不及闪躲。那门内走出一位身着棉布短衫的少年,看起来像是苏府的家佣。那少年看见顾熙则,先是疑惑,进而眼睛大大地瞪了起来:“太、太……太好了,怎么是你!”说着,少年赶忙把顾熙则拉进院内,迅速地关上门。
      顾熙则方才听见一个“太”字,生怕他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没想到这小厮脑子倒是转得很快,真非一般人。这么想着,顾熙则定神仔细打量,才发现,这少年原来是苏允夕贴身的小厮,唤作苏和。
      “太、太子殿下,您怎么在这儿?”苏和此刻既惊讶又紧张,都忘了向顾熙则行礼。
      “我…”顾熙则语塞,难道要告诉他,我今日没见到你家公子浑身不得劲儿,所以来看看?
      “您,是有什么事要找我们家二公子吧?”
      苏和的一句话,倒是打开了顾熙则的窘局,顾熙则不禁笑道:
      “你家公子聪颖过人,你倒也是机灵得很啊。”
      “嘿嘿,太子殿下过奖,苏和耍点儿小聪明,不敢同公子相提并论。您来的正是地方,这儿是苏府的东苑,我们公子喜欢清静,专程求了老爷,让他一人住这院子。喏,公子就在那间屋里。”
      “这个地方,是不错,清静,景致也美,难怪他喜欢。”顾熙则笑笑,“听说他受了风寒,好些了么?”
      “嗯,公子的身子其实没有大碍,许是昨日猛然吹了阵风,回来后打了几个喷嚏。我们夫人心疼儿子,偏要他好好休养一日不可。”
      听苏和这么说,顾熙则才稍放心了些。
      “我来的事,不会让别人知道吧?”
      “您放心,公子平时不喜欢身边人多,这院儿里的奴才,除了我,平时都是公子叫他们,他们才会进来。我自然是不会把您的事说出去啦。这会儿公子正读书呢,您进去吧,我还得出去给公子买桃花酥。”
      苏和欠了欠身,就从侧门走了出去,同时也未忘了替顾熙则把门掩好。
      院里兀地就只剩顾熙则一人了。东苑不大,毕竟苏府比不得深宫大院,但此刻,这方小院在顾熙则院里却是这样的空荡。他在门外负手踱了几遭,方下了决心推门进去,天空中却忽然落下一阵儿响铃般的阳雀鸣声,吓得他忙把手缩回。阳雀扑棱棱过去了,院里重归宁静,顾熙则只听见自己的胸膛内传来“扑通”“扑通”的声响。
      顾熙则头一次觉得自己这么窝囊。想他幼时,在三个皇子当中是出了名的调皮。那御膳房的大门与其中宫人对他来说,形同虚设,但凡他想溜进去,没有不成功的时候;宫里收藏各类珍宝的阁楼,他也悄悄进去过;偶尔被捉住了,父皇问起来的时候,他也丝毫不害怕。怎么今天,偏就像做了贼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