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第 67 章 ...

  •   回到方家已近黄昏。吴林正坐在沙发上焦急地打电话,见她进来,如释重负地搁下话筒,笑笑就转身进厨房了。
      身上披着大红被面的李秋兰眯着一只眼认针,脚下风风火火地跑出卧室,急问:"你去哪了?老吴回来后可急坏了,冒着寒风找了半天都没找到你,正给你同事打电话呢。"
      灵漪回过神来,勉强笑笑:"刚才来了个老战友。我们在北海谈了几句。"她扯下头巾,"他们还没回来?"
      "还没有。老吴一来就进厨房帮忙。我说啊,这可真是个优秀丈夫。"
      老吴端着杯热茶出来,笑道:"吹了半天风,瞧,眼睛都肿了。去去寒吧。"
      灵漪低下眼帘,回避着他关切至极却理解错误的目光,可又无法解释,只得感激地笑笑:"谢谢你,老吴。对了,晶晶呢?"
      "在隔壁和胜胜玩。晶晶,晶晶!"
      晶晶抱着皮球跑出:"妈妈!"她迫不及待地冲向灵漪。
      灵漪忙抱起她,在她的脸上亲个不停。
      李秋兰放心地向老吴点点头。
      他们都自认为很理解我——灵漪逗着晶晶,把一切看在眼里。当然是不能强求的,可有时隔得如此之远。最能理解我内心的,大概除了赵余心,竟就是今天刚倾心交谈过的江寒了......人海茫茫,有许多好人可以和你生活一辈子,却永远无法成为知己。
      傍晚,王永勤和方超在厨房里亲自做最后的一道菜红烧狮子头,吴林和梁子真一边谈论医学问题,一边摆放碗筷。新房设在王家最好的一间卧室里。屋子收拾得整洁一新,床上摆着大红的被子。李秋兰和宋灵漪小心翼翼地在窗户和门上贴上双"喜"字。小妹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缝着东西。
      李秋兰一边贴一边喊:"小妹,快做新娘子的人了,别忙了,歇歇!"
      小妹笑着说:"妈妈,我为什么就不能干活呢?萧川的腿有伤,我给他缝一副护膝。"
      李秋兰对宋灵漪夸耀地说:"看看,我们小妹有多懂事!"
      小妹羞涩地跑过来:"妈!"顺势把头撒娇地靠在秋兰怀中。
      秋兰慢慢地抚着小妹的头:"小妹大了,该离开妈了。"
      "妈!"小妹紧紧地搂着母亲的腰,眼里涌出泪,"我不许你伤心。"
      "傻孩子,我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今天是我闺女出阁的大好日子,想当初我和你爸爸结婚时,是在抗战炮火里,证婚人是一群孩子剧团的小朋友!当然,那也是很幸福的。现在,你们更幸福,在和平建设的新中国,在首都北京结婚!孩子,萧川是个大好人,你呀,有眼光!"李秋兰絮絮念叨着。
      宋灵漪把"喜"字贴在门上,左右打量。这时,门口响起楚师长和萧川的声音。
      李秋兰急忙站起来:"他们从怀仁堂回来了!"她匆匆赶出去,外面一片笑语喧哗。
      屋子变得很静。宋灵漪走到小妹身边:"小妹。"
      小妹抬起头:"宋阿姨。"
      "要好好地过日子,啊?"宋灵漪深情地望着她。
      小妹点点头,握住宋灵漪的手。
      王永勤匆匆忙忙奔进来:"哎呀,二位还聊呢!快出去吃喜酒吧!啊,小妹今天可真漂亮!"
      小妹羞涩地低下头:"王阿姨!"王永勤哈哈大笑,拉着她和宋灵漪走出屋。
      客厅里的钟敲响了八下。宋灵漪情不自禁地抬头,望那永不停歇的钟摆。大家都站在那儿,所有的目光都投在她们身上。王永勤张罗着:"来来,大家上席吧!萧川,你靠着小妹,你们别不好意思啦,快点吧!来来,快坐下!"
      众人在她的安排下纷纷笑着入座。王永勤左右看看,站起来,爽朗地举起酒杯:"首先,让我们为伟大祖国的欣欣向荣,干杯!"
      众人起立,互相碰着杯。
      "这第二杯......"
      萧川站起来:"大姐,我来说两句吧。这第二杯,让我们对那些牺牲了的战友表示哀悼。"他默默低下头,把酒慢慢地洒在地上。众人也肃穆地随之做了。宋灵漪微微颤抖地放下酒杯,默默望向窗外那在一瞬间被礼花和焰火照得无比耀眼的广阔天空。
      王永勤不解地看她一眼,忙又倒满一杯酒:"来,这第三杯酒,自然是庆祝萧川和小妹的新婚之喜了!"
      大家又欢腾了起来。
      方超笑道:"二位说两句吧!"众人鼓掌。
      萧川看看小妹:"小妹,你说吧。"
      小妹笑笑,大方地站起来:"今天坐在这里的,都是我的长辈。我从小和你们接触,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尊敬你们,也感激你们。今后我的路还很长,我会像你们一样,走与工农兵结合的道路!"
      大家热烈地鼓掌。晶晶已经坐不住了:"妈妈,我要吃鸡!"
      大家都笑起来。吴林拍拍晶晶的头:"晶晶,别闹!"
      萧川说:"孩子饿了,我们的肚子也'咕咕'叫了。大家吃吧!"众人说笑着,纷纷夹菜。
      小妹把一大块鸡使劲搛到晶晶的碗里:"晶晶,多吃点!好孩子,你也和我一样,是个幸运儿!"
      这时,窗外鞭炮、礼花齐鸣。大家忙涌到窗前,欣喜地指点着、交谈着。
      王永勤激动得满脸通红:"同志们,一九五五年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遥望明天,壮志满怀。这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最繁荣昌盛的时代,也是这一群人工作与生活最顺利、舒心的年代。日后,每当他们回想起这个珍藏在记忆深处,无论在国家,还是在自己个人发展过程中都有着至关重要意义的美好节日时,都会感慨万千。

      1966年冬天,宋灵漪和整整二十年没有通过音问的赵余心见了最后一面。
      是赵余心带着一个姑娘来到北京,在嘈杂混乱打倒一切的狂飙中找到宋灵漪的。灵漪大悸,继而大恸:余心竟羸瘠至此!而她身后那着半旧青花厚袄的长辫姑娘呢,偶一抬头,呆滞的目光中竟凝固了如许枯竭的绝望!
      满头白发的余心说:“我活不了多久了。欣宁……”她把姑娘的手紧紧拉了一下:“疯了。可她还要活下去。我知道你也是身不由己,但请你给她找个安身立命之处吧。”
      两天后,宋灵漪带着欣宁送赵余心回春江。好不容易挤上火车的余心坐在车窗边,突然恸哭,同时间汽笛长鸣,车厢缓缓移动。一瞬间,车厢里、月台上同时暴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如海浪奔涌将天与地淹没。火车越开越快了。遍地哭声中灵漪与余心默默对视,同时翕动着嘴唇。“别了,雷娅!“别了,阿尔米达!”

      我又一次唱起了久违的<<迷娘曲>>。尽管已发不出声音,但心,却还在静静跳动,伴着头脑中那片无尽的,温柔的像处在走廊里的黑暗。那是他脸上的煤灰吧亦或是进入天国的通道终于,我听见了!听见了宁静,纯洁,悠扬的歌声。我看见了!看见了春日的圣堂,林木扶苏,花草芬芳。多好啊,永远是春天,拥有青春的美好的春天,春天.....
      听,悠扬的乐声响起了,响起了.....
      你可知道,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黯绿的密叶中映着柔橙金黄,
      骀荡的和风起自蔚蓝的天上,
      还有那长春幽静和月桂轩昂__
      你可知道吗
      那方啊,就是那方......
      心爱的人儿,我要与你同往,同往......

      宋灵漪的心也要碎了。老吴被下放,晶晶在学校被打成黑五类。她的家也不是燕巢。思来想去,只能去找昔日的学生简兮。
      简兮从文件堆里抬起头,做出一个疲惫的笑:"请坐,宋大姐。"
      灵漪刚要说话,电话铃响了。简兮一把抓起话筒:"喂?六零年摘帽'youpai'的名单?呃,早整理好了。你派人来取!"刚要放话筒,又大声核实:“是六零年的吗?”对方大概给了肯定答复,她这才放下。可秘书又送进一摞文件,她一份份翻着,龙飞凤舞地签字。
      "宋大姐,这些天工作很紧,我忙得四脚朝天......"简兮边向秘书挥手让他出去,边在如山的文件堆中查找着什么,"不瞒你说,我已经三天没回家了。小春生病住院也没去照看过一回。"她叹口气,匆匆在一张翻出来的纸上添着什么,按一下铃,把那张纸交给又推门进来的秘书:"交代打字员打印,下午三点开党委碰头会。"
      "您的药......."秘书提醒。
      "啊,我忘了。"她挥挥手,从抽屉里拿出个小药瓶,倒出两片,一仰头就着杯里的剩茶水咽下去。
      "你有什么病?"灵漪问。
      "动脉轻微硬化!"
      "你?还不到四十,怎么就......."
      "纯粹是累的!"秘书在旁忍不住说。
      "也不全是。老祖宗的遗传。"简兮添一句,"活着干,死了算嘛,个人是全无所谓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