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无路可逃 ...

  •   故事应该从贝凡说起。

      贝凡无论从外型还是气质,甚至包括行为方式,都是那种典型的落迫的艺术家。

      贝凡无疑是有才华的,但却偏执;亦或者有才华的人都是偏执的,而贝凡只凑巧的是其中一员。贝凡曾经两次以全国前五名的成绩通过美院的专业考试,但却因一种莫明的对英语的厌恶的偏执而使得他两次都因英语一分之差而与他心中的艺术圣殿失之交臂。

      于是,贝凡就成了现在所有人眼中看到的样子——齐肩微黄的发,迷离空洞的眼,以及全身上下由内至外的那种颓废却又挣扎的矛盾气息。

      可以想象,当这样一个人,假使再加上一张俊俏的脸,那么,总会有些母性情怀强烈的女人是要迷恋他的。所以,贝凡总是可以在囊中羞涩之时从帐号里取得不菲的存款。

      贝凡对那些提供他金钱的女人也不是没有感情的,但他对那些女人除却感激,更多得还是一种毫无逻辑的迷恋。

      贝凡看到的每一个女人,都是明如,尽管她们之间事实上与明如没有任何的相似性,但在贝凡眼中,他感情中辗转的每一个女人都是明如,而每一个为他提供金钱的女人却让他感到无尽的厌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明如莫名的愧疚。

      贝凡是爱明如的,而且是很深很深的那种,但所有认识贝凡和明如的人都知道,贝凡生命中那个百分百的女孩其实是明如曾经的好朋友贾清。连明如也是这样认为的,但贝凡不。

      在明如看来,贝凡自己都是模糊的。他自己认为的那种对明如浓到化不开的感情根本是不存在的,抑或是存在于贝凡自己意念的幻想中的。但每次,当贝凡用那些浪漫到明如不可接受的方式向明如示爱时,明如从不曾当面拒绝他抑或将二人的关系明朗化。

      贝凡是个极度脆弱且偏激的人,经不起任何的刺激抑或伤害,否则,贝凡只会选择同归于尽。贝凡的处理方式永远是极端的,爱,必连生;恨,必同死。明如深知他的心性,所以,明如在这段关系中一直是否定的沉默着,也只能在沉默中否定(况且,明如也是有些私心的,而这私心是源于贾清的)。

      贝凡还是个极度自负的人,喜欢自以为是地观察和判断每个人或每件事。在他眼中,明如也是爱他的,明如对他的爱甚至比他对明如的还多的多。所以,为了回报,贝凡愿意双倍乃至数倍的付出。

      贝凡是个浪漫的人,而且喜欢那种随心所欲的浪漫。在口袋里只有50块钱的时候,他仍会连夜坐车到明如所在的城市,赶在明如上课前,拿着一支玫瑰出现在明如的公寓门外,而见到明如就只说一句“想你了”,随后将花塞给明如便转身离开,回到他的城市,继续他重复却不单调的生活。对一个喜欢浪漫的人,例如贝凡来说,是无法忍受单调的。但他那种几乎是与身俱来的浪漫却给明如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明如是喜欢平静生活的,对明如而言,贝凡那种所谓的浪漫常会使明如感到厌烦。明如不希望生活被打扰,但贝凡总会用种种不切边际的浪漫来打扰明如的平静生活。这是让明如一直郁闷的。而这种情况,终于在不久之后,有了转变——因为,贝凡人间蒸发了。一连数月不曾与明如抑或其他人有任何联系。

      可明如的生活就像一潭湖水,总会因着微风抑或石子什么的,泛开涟漪,难得平静。

      那天,明如又在上课的时候,收到了贝凡发来的消息——“我马上就可以见到你了”明如终于无法忍受了。没回复任何消息,关了手机。下课后,明如买了最近的班次,连行李都不曾收拾就离开了。

      待明如一个月之后回来时,她门前那堆辨不清数目的玫瑰已经枯萎,一些花瓣已经开始腐坏。明如舒了一口气,她知道贝凡已经离开。虽然心里有些许的愧疚,但很快也就释怀了。开门时,感到一阵温热且干燥的空气,明如便在心里责怪自己的疏忽,以致浪漫一笔可观的暖气费。可门一开,明如被怔住了——整个房间里都摆满了红玫瑰,朵朵都红得韫黑。那种诡异得妖冶让明如没来由得恐惧。于是明如飞快地转身带上门,一边给贾清去了个电话,一边打的往贾清得公寓赶去。

      明如知道,她现在是无家可归了。在这个热情得城市,只有贾清——这个同窗数载得朋友会给她相对真实得温柔和包容。但在明如眼中,贾清是不可信任的,所以明如从不曾和贾清说起过贝凡和她之间的一切。明如一直记得,高中时,贾清考场陷害华溢的事。那个时候,明如、贾清和华溢还是形影不离的死党,可贾清最后却成了友谊的背叛者。从那时起,明如对贾清就有所顾忌了。

      贾清就像一朵罂粟花,有眩目的美,却是要命的毒。但在这座城市里,贾清之于明如,就像毒品对吸毒者的诱惑一样,痛苦却又让人甘愿沉溺。

      记得那个时候,贝凡为了贾清,可以因她的一句话就从宿舍楼上跳下来,这件事在当时的校园里是惊天动地的。时至今日,也还是小学弟小学妹概念中理想爱情的最高形式。

      整个高中时代,贝凡和贾清都是模范恋人的代言体。但明如却知道,他们如胶似漆的恩爱背后是怎样貌合神离的虚假。

      贾清最爱的一直是延巧。这也是贾清一直以来对明如很好的原因。因为,延巧是明如曾经的男友。

      明如一直都清楚这些年来,贾清总在利用一切时机,明示暗示的勾引延巧,但明如从不点破。因为明如知道,延巧是不会喜欢贾清那种类型的女子的。贾清喜欢那种被人追逐的虚荣心的膨胀感,而延巧和明如一样,喜欢宁静的生活。

      贾清身边总有许多男人,年龄不等。他们中也不乏优秀的,比如秦昭。

      秦昭是贾清身边唯一一个让明如只第一面就记住的男人。他有着和贝凡酷似的面容和气质,但他更多了一种健康的气息。无论出席什么样的场合,他的着装永远是卡其色系的,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从不离贾清很近。这在明如看来,是意料之外却又在意料之中的。

      秦昭是画廊经济人,负责国际间画作的交流。严格算来,秦昭与贝凡是同门师兄弟,而当初,秦昭也是因为贝凡的引荐才成为延巧的合作伙伴的。贾清和秦昭的接触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其一还是因为可以多一个趁机接近延巧的机会,另一点则是,为自己留一条不错的出路。

      早在贾清的生日派对之前,明如就见过秦昭了,所以,当明如在贾清的派对上见到秦昭时,有些许的惊讶,但随后也就释然。之后明如和秦昭还有过几次碰面,其中一回,是陪延巧办完事回家的路上,经过秦昭的画廊,便顺道去拜访。

      在画廊里,明如看到一幅摄影作品,拍得是一件雕塑,大致上是从内至外依次成倍扩大的5个鸟笼,没有底,在鸟笼最中有一个小球。明如之所以注意到这幅作品,是因为,它是画廊里唯一没有主题,没有作者,没有年代和出处的作品。

      也许是明如在那幅画前站得太久,看得太出神,以致秦昭和延巧都看了她好半天,明如都没有发现,最后,秦昭走过去,一面将画取下,一面对明如说,“一件早前随心的作品,想留个纪念便拍了下来。让你见笑了。”明如抬头看了看秦昭。那时,下午的阳光从窗户斜洒近来,秦昭的脸上些许斑驳闪亮,明如第一次觉得,秦昭原来是那么的好看。光影摇动间,明如隐隐在想,她和秦昭也许会发生点什么;亦或者,她就像那个小球,而秦昭就是那个层叠密置的鸟笼,虽然没有底,可小球还是悬困其间,逃脱不得。正想着,延巧已揽上了她的肩,向秦昭客气得道别。

      最近的一次,是在贾清的公寓里。

      明如进屋时,便看到贾清随意得穿着睡裙斜倚在沙发上,嗑着瓜子儿和秦昭有一搭没一搭得聊着,秦昭在斜侧得沙发上正襟危坐。明如好象听他们聊到了贝凡,但见明如进屋便收住了话题。

      秦昭那天是专门来等明如的。见到明如的时候,笑着递给明如一张票,“听延巧说,你最喜欢李斯特的作品,碰巧昨天遇到一个外国朋友,弄到一张内票,下个月在艺术剧院有场私人性质的音乐会,本来也给延巧弄了一张的,但下个月,我和他都要到法国参加画廊交易展览,所以,今天又把票退了回去。”

      贾清始终定格着笑脸在沙发上倚着。明如从秦昭手里接过票时,忽然觉得心里有些许的期待和失落。她希望秦昭能说点什么或是做点什么,但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于是在想,也许从这张音乐会的票开始,她将会慢慢背离曾经与延巧一同努力的方向,尽管未来模糊不清。

      在秦昭和延巧飞往法国的同时,明如穿着繁复的礼服走进了艺术剧院。

      那场音乐会,明如坐在黑暗中,看着台上演奏者那双在钢琴上游走自如的手,竟想起了秦昭修长的手指,甚至在臆测秦昭手指间,那淡淡的烟草味是否会混着纸墨的幽香——因为秦昭和贝凡一样,骨子里最爱的是国画。

      音乐会接近尾声时,明如终于听到了那首最爱的《钟》。看着钢琴上那修长的手指在黑白键间的跳跃,明如却没来由的伤感起来。仿若那指间流淌的,关于时钟走过的时光,根本就是秦昭与明如所有的关于美好的,前世的记忆。

      音乐会最终在明如的惆怅中结束。

      第二天,明如从收音机里,听到了飞机失事的消息。那一刻,明如知道,原来头一夜的惆怅缘于对死亡的,未知的感应。

      从机场辗转打探到,秦昭那天好象没赶上飞机,尽管不能确实,但明如还是感了瞬间安心的慰藉。

      等到明如将延巧的后事办完的时候,贾清与明如之间的关系已有了很大的改进。毕竟,斗了这么多年的情敌,一旦那个彼此争执的人都已不在,所谓的仇恨又还是什么价值。所以,也是从那时起,贾清对明如才真正开始有了掺杂着感情因素的好。

      恍神的回思间,车已到了贾清的公寓楼下。明如匆匆付了车款便一路奔上楼去。见到贾清,明如终于有了些许的平静。这是自延巧死后,明如第一次的慌乱不安。

      其实,到这里的时候,忽然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了。这是一个虚构的真实故事。在这个阳光盛开的午后,在这个风景怡人的疗养院里,由明如讲给我听的。我是贾清。在故事里,我和明如都被调了个儿,但又没有完全被颠倒,也许这话说起来有些绕人,不过原委我也不想交代,因为没有必要。不过为了配合故事的发展,我会把结局填补完整。

      当明如一脸慌乱的出现在我家门口时,我除了扶她进门,递给她一杯热牛奶之外,没有任何言语。因为我知道,以明如的性格,她若不愿说的东西,是怎么也不可能让第二个人知道的。

      我就那么一直陪她坐着,良久,她终于开口,“秦昭死了。”随即发疯似的大喊起来。她不停的告诉我,秦昭被贝凡杀了。她那种迷离怪异的眼神让我有一种不良的预感,我几乎可以断定,她疯了。我拉住她,试图安抚她的情绪,我告诉她,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秦昭就是贝凡。有那么极短的一瞬,她安静下来了,可马上便又躁动起来,她开始慌乱地向我描述她看到的,房间里如血般腥腻的红玫瑰;告诉我,血泊中的秦昭脸色是怎样的苍白,眼神是何其的吓人。

      我小心翼翼地注意着她的一举一动,我已经不敢告诉她,秦昭,抑或者说是贝凡,早已和延巧一起在那次飞机事故中丧生了。直到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半个月前的那次飞机事故给她带来了怎样的打击和伤害。我原以为,她出去旅游了半个月,心情会有所改观。

      我正想着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先让她平静下来,结果,她已经像没事人一样,在我的房间里走来走去,一面还对我的一些装饰品评头论足。忽然,她抬头看着我的灯一动不动了。我没觉着她的行为奇怪,因为她看到特别的东西,都是这个样子。

      那灯是我用秦昭送的一件雕塑改造的,大学时在他的毕业作品展上,我一眼就看中了他那件《无路可逃》,塑的是一叠成倍扩大的无底鸟笼,每个笼子四周的铁条上都布满了细密的钉尖儿,最当中悬一个小球。一眼就能了解“小球”进退维谷,无路可逃的尴尬。虽不是什么惊世之作,可我还是没来由的喜欢,于是死皮赖脸的让他送给我。现在则被我改成吊灯,每个到我屋里的人,都对它及以赞许,一度让我很是得意。

      正想着忽然听到一声尖叫,还没及我回过神来,就看见明如从我面前的窗子跳下去了。我一边给120去了电话,一边往楼下跑,当我跑向明如的时候,一辆外地牌照的跑车向我迎面驶来,倒地的瞬间,我觉得四周很亮,很温暖。

      -——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无路可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