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卖清塘鱼 ...
-
陆陆续续有很多人过来,林良粗略算了一下大概有三十个人左右(清塘的吸引力真够大),都提着桶在塘基上站着,看塘里蹦哒的鱼。到5点多的时候水放不出来了,由村长给大家讲了点注意事项,就让大家都下去了。干塘的时候首轮捡到的鱼都会汇在一起,这是塘主的。接下来捡到的归个人,算是对大家帮忙捡鱼的酬劳。
林良作为塘主当然是身先士率,不落人后,化身泥人在塘里摸索捡鱼。鱼多得出乎大家的意料,大家提过来的桶都装不下去了,林良只好让叔叔回去村里借大水盆、水桶。这年头村里大部份的人都买了电动三轮车,装几个桶还是很容易的。第一轮搜刮下来已经7点多了,战果累累,后来借的桶、盆子都装得差不多。大家手上却不停,忙乎得乐此不疲,接下来得到的可都是自己的,没人愿意浪费时间。大家不再流连赞叹刚刚捞上来的那十几条大得离谱的“鱼王”,快天黑了,都说天道酬勤,勤快点说不定自己能得条“鱼王”呢。
等大家都上来的时候,月亮已经挂了起来。还留在这里的人都没急着回去,都想第一时间知道这次的收获有多少。这里面鱼的种类很多,草鱼、白鲢、鲫鱼、鲤鱼、鲮鱼、泥鳅、鳊鱼、螃蟹、虾,还有些林良叫不出名字的。大家围在水桶边啧啧称奇,想不到会有那么多鱼,估算一下至少有2000斤,还大大地称赞林良有眼光,这鱼塘肯定会赚的。
林良笑得见牙不见眼,连连说承大家的吉言。在场的人除了首轮之后各人所得的,林良还每人再给了两条鱼当作感谢,都是七八斤重的草鱼。林良还送了村长、三太爷、柏五叔、附近南塘村村长各一条“鱼王”,这些人都是有话语权的,跟他们处好关系很重要,林良也不在乎那几条鱼。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大家也不等林良招呼你一车,我一车地把鱼都拉到了林良家里,林良一一向乡里道谢。把鱼都弄回来后快九点了,林良也不自己弄饭吃直接跟着叔叔婶婶到他们家去,奶奶已经准备好饭菜了。
今晚是全鱼宴,清蒸草鱼,鲫鱼汤,糖醋鲤鱼,豆豉泥鳅,香辣虾,红烧鱼块,就中间摆了盘青菜点缀。
林良大恨为什么鱼要长那么多刺,害得他挑鱼刺费那么长时间。这鱼太鲜美了,几年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鱼。不仅林良是这样,叔叔、婶婶都没停过筷子,恨不得多长几双手,只有奶奶斯文点。吃虾的时候奶奶不小心露了底,原来在林良他们没回来之前,奶奶就已经吃了盘白灼虾,美其名日试一下哪种做法比较好吃。大家鄙视奶奶吃独食,奶奶假咳了两声之后大家都收起了鄙视的眼光一致致力于眼前的鱼,这鱼太好吃了,要多抢几筷子。
晚饭后叔叔跟林良说他明天不上工,跟林良一起去镇上把鱼卖了。鱼在桶里养不了多长时间,要尽快处理了。这鱼太多,吃不完,晒鱼干又不值当,卖了才是最划算了。林良从善如流,叔叔的帮忙求之不得。
林良回到家看着院子里的鱼有点犯愁了,放在这里不行,这些都是钱呢。一直都听说哪里的牛被偷了,哪里的鸡被盗了。今天得的这些鱼肯定是传开了的,小心为上。林良只好慢慢地把鱼挪到房子里面去,厅里、厨房、过道都摆得满满当当的。
天还没亮,林良就起床了,昨夜林良炼到三点就出了小境界,效果跟之前炼了一晚差不多,看来有进步了。林良惦记桶里的鱼,不知道死了多少。结果很令林良满意,鱼没死一条,精神得很,在水里游荡着。
林良刚洗漱完他叔叔就过来了。
“林良你这屋子好凉爽,跟开着空调似的。”林叔叔不无羡慕。
林良听着心里一惊,脸上却不动声色:“早上一般都会凉爽点,瓦房嘛,冬暖夏凉。”
“嗯,瓦房是比楼房凉爽点。这鱼很精神呢,都不像在桶里养了一晚的样子,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我们快点去占个好位置。”
一辆三轮车装不下,林良去保国大伯那里借了一辆,两人手脚麻利地把鱼抬上车,摇晃着拉到市场上。叔叔主张把鱼摆在市场的入口处,这里视线比较开阔,进进出出的人都能看到,而且环境比较好,况且不用杀鱼不怕把地方弄脏,也不会惹人嫌弃。
林良跟叔叔把鱼搬下来,叔叔把他昨晚准备好的写着“清塘鱼”的牌子也摆了出来,这会儿对面一直看着他们忙活的卖包子的妇女走了过来。
“哎,你们是回龙村的吧?昨天我听说,你们村的那个鱼塘清塘了。我一直都留意着今天有没有人卖清塘鱼的,还真让我看到你们来了。你们应该还没吃早餐吧,婶子是卖包子的,今天吃包子怎么样?婶子的包子在镇上都是有名的。”
“那行,帮我拿10个肉包子吧。”林良确实饿了,想来叔叔也是如此。
那婶子把包子拿了过来,林良把钱给她后,她也没走。接着跟林良聊。
“我还有亲戚在你们回龙村呢。林正南你们应该知道吧,他是我表妹夫。”
林良不知道谁叫林正南,看向他叔叔。
“林正南是我们村的,跟我同辈。他家在村尾那边,她女儿还跟你同届上学呢。你应该叫他五伯。”林叔叔向林良解惑。
“那就对了!你们清塘是我表妹告诉我的,还跟我说了你们捞到好几条的鱼王呢!”婶子那高兴样子好像是她自己捞到鱼王一样。
“你表妹说得没错,那个盆子里的就是我们的鱼王。”林良叔叔昂了昂下巴,一脸自豪,仿佛这鱼是他亲自养出来的,而不是清多年没人管的鱼塘得来。
“那你们怎么卖呀?”
林良不知道行情,由叔叔来定价。
“这草鱼王10块1斤,鲤鱼王15块1斤。”叔叔把他定的价格报了出来。
“哎呀,这鲤鱼也太贵了!看在我表妹的份上,我也不让你们亏了。鲤鱼也10块1斤,我要一条。”婶子十分爽快地定下了价格,喊10块钱一斤都觉得贵了,这多出来的还是看在有点亲戚关系的份上。
原来在这等着呢!怪不得这么热情,还认亲认戚呢。
“哎,我也不跟你讨价还价了,就当给个开门红吧。你不要跟别人说我给这个价你呀!”林叔叔看着婶子的架势不情不愿地说。
“晓得,晓得!”婶子得意地笑。
林叔叔把那婶子要的鱼称了,15斤6两。林良干脆把那6块钱都抹去了,收个整数150块,那婶子笑得见牙不见眼的,直夸林良懂事,会做人。婶子得了好处也没作纠缠,提着鱼就回她摊子去了,跟她丈夫得意战绩呢。
有了开门红不等林良他们吆喝客人就络绎不绝,林良跟他叔叔忙得手脚都乱了,不到10点鱼卖得一条不剩。有个客人一下子要了50条草鱼,林良感叹现在有钱人真多。买鱼的那个人说这钱花得值,没喂过饲料而且养了那么长时间很难得,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其实平时也有人卖没喂过饲料的鱼,都是钓来的,只是数量很少。
林良回家跟他叔叔一起点钱,林奶奶也参加。越点越兴奋,最后清点出来是一万五千多,乐得他们都找不着北,林良叔叔直夸林良有眼光,这鱼塘都快成免费的了。林奶奶也夸孙子能干,聪明,干哪行成哪行,把林良夸得像朵花似的。林良被他们夸得想自谦一下都不行,只能乐呵呵地点头。林良当即抽出20张红的,给奶奶、叔叔各10张,表达孝心。奶奶跟叔叔连忙推辞,都说这钱让林良自己留着,鱼塘还没整好都不知道还要花多少钱呢。林良想着自己银行卡的余额,奶奶叔叔说的也是事实,等鱼塘赚钱了再好好孝敬他们吧。
林良去后院种昨天买回来的姜种,看秧苗长得快有半截手指长了,而且都很壮,叶子绿得像块碧玉,叶脉之间的绿色深沉得像是要溢出来似的,林良惊得都合不上嘴!太逆天了!林良没有把阵撤了,倒要看看这阵到底有多逆天!林良种完姜,把地浇了一遍,就到中午了。
今天早上的虾和蟹林良都留了下来没提去卖,分了一半给叔叔,林良把剩下的虾都白灼了,再炒个青菜,煮个米饭,午饭吃得心满意足,那虾就别提有多鲜了!
林良上网搜索了一下鱼苗的价格,相差挺大的,这些都是外省的报价,不知道本地的鱼苗价怎么样,应该相差不大。林良打算养花鲢、草鱼、鲫鱼、鲤鱼这四种,初步算了一下鱼苗花不了多少钱。鱼塘是清水山塘不能高密度养鱼,养有机鱼至少2年才有鱼卖。两年没收入还要支出,手里这钱支撑不起。养鱼只能作为副业,不能作为主业。主业弄什么好?
林良想了一个中午都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了,跟清塘泥的老余约的时间快到了,再纠结也没用,弄好鱼塘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