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签承包合同 ...
-
晚上叔叔过来通知林良跟村长约的时间到了。林良跟叔叔到大祠堂的时候村长他们已经等在里面了。林良村里分两个祠堂,小祠堂供奉祖先牌位,大祠堂是村里办公、会议、聚会、婚丧宴的场所。
林良刚进来,村长就拍着林良的肩膀说:“林良,怎么回到村里都不到叔家里坐坐,是不是把我们忘了?说说,你这大老板这次回来有啥事呀?”
林良疼得呲牙,还好没有被拍到地上去,不能小看了庄稼汉的力气。林良先向三太爷、柏五叔问了好才回村长的话“村长,这不是忙吗?回来这几天就没闲过,这不,现在就过来给签承包合同了。”他们都是长辈,说话得掂量着,不能得罪了。
“林良,你怎么想着回家承包鱼塘来了?我记得你的公司没有这方面的业务?”三太爷用一张严肃的脸表达着疑问。
“B市的公司不做了。也想换个行业,回来看了一下,这鱼塘还是可以做的。”林良没跟三太爷打太极,这老人在村里德高望重,而且眼睛特犀利,没什么事能满得住他。当年林良爸妈不让林良上大学,三太爷是第一个去劝说他爸妈的,林良记得这份情。也听得出三太爷这些话中的关心。
“B市的公司之前不是挺好的吗?”柏五叔发挥着先生不懂就要问的品德。
林良笑了笑说:“这个中原因就不好说了。”林良没有忽略村长眼中浓浓的八卦。
“嗯,过去的事多说也无益。我们来说说这鱼塘的事吧。”三太爷把话题引到正事上。
“对。这鱼塘废了那么多年终于迎来它的春天了。林良你打算租多久呀?你叔应该跟你说过最短租期5年,最长10年了吧。”村长说到正经事还是有模有样的。
“租5年吧。期满后要续租的话我有没有优先权的?”林良考虑到自己的资金不是很充足,如果续约有优先权的话,就没必要一下子租10年。
“没人竞价的情况下是有优先权的。林良,你也知道这鱼塘是村里共有的,谁都希望能分多点钱。”村长解释村里的规定。
林良能理解。林良考虑了一下,回道:“这样的话,那就租10年吧。如果我想转让没什么限制吧?”
“这个没有。确定的话就让柏五叔写合同吧。”
这合同很快就写好,双方签字确认后各执一份。今天取的钱刚好够用,林良把钱交给村长,这钱要么用作村里公共项目,要么按户口分了。林良趁机问了哪里有专业清塘泥的团队。不过结果有点令林良失望,居然没人知道!这也情有可源,没用的东西记来干嘛呢。算了,明天去镇上问问吧。
林良走出祠堂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祠堂的牌匾,进祠堂的时候感觉这牌匾有点蒙蒙的白光,以为自己看错了,现在还是有,怎么回事?可以肯定以前是没有的。林良问林叔叔:“叔,你有没有觉得祠堂的牌匾发着点白光?”
“哪有,肯定是你看错了,要么是里面的灯光映出来的。又没安灯,怎么会发光呢。”
林良看着祠堂的方向,算了,可能真的是灯光映的吧。
林良依然是炼了一夜心法。第二天早上出了小境界,看到一地的死蚊子。没点蚊香蚊子怎么就死了一地?难道又是这阵法的功能?林良把蚊子扫出去后也没再深究,什么都不懂深究就是浪费时间。
林良到镇上买鱼的地方问有没有知道抽塘泥的。问到第三家的时候才问到个电话,这老大哥还挺热情的,提醒林良要抽塘泥就尽快,过几天收稻谷别人就没时间了。林良向老大哥道了谢,没跟他多聊,怕耽误他做生意。
林良打了电话过去,跟对方约定明天下午抽塘泥。林良电话刚挂就有个电话进来了,是他表哥吕若杰。
“林良,听说你回家去了?”
“对,回来几天了。”
“回去休息一段时间也好。你公司出事哥帮不上忙,怪不好意思的”
“都过去了,我们不提那事了。我现在也挺好的,轻松自在,没压力。在村里准备弄个鱼塘,没多大的事。”
“做些事情分散注意力也好。在家有什么困难记得跟哥说,在B市哥帮不上忙,镇上的人我还是认识不少的。”
“谢谢哥。”
“跟哥客气什么呢。我这个小店还是你借钱给我开的,我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不跟你说了,有人过来买水果了。经常联系呀。”
“好,哥,你忙吧。”
林良没有怪他表哥,公司几百万的空缺不是那么容易补上的,大家都不容易。林良把需要买的东西都买了,再去取了2万块钱,卡上的余额6万不到了。林良皱了皱眉,这钱不够花销了。
林良回到家把东西放下,去了趟祠堂就三太爷一个人在。林良将放塘水这事跟三太爷说了,三太爷给了林良一张鱼网,让林良网住出水口不要让鱼跟水走了。林良谢过三太爷后没逗留就离开了。鱼塘多少都会有点鱼的,放干了水鱼就在淤泥里,今天不不捡的话,明天都有可能死光了。把鱼网绑在车上,林良还回家提了两个桶挂在车上。村里的人都知道林良承包了鱼塘,林良也不拿架子,喊了一路“今天放塘水啦,有鱼捡啦!”
一天的时间塘水放得差不多了,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就有人过来鱼塘这边等着捡鱼。最先到的是三个小孩子,是附近村子的,林良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林良,都不敢大声说话,就趴在出水口的边上看着白花花的水,和网中蹦跳的鱼,三个人不时地交头接耳,指指点点,间或发出阵阵地笑声。
林良看着他们,想起自己那么小的时候。那个时候爸妈对林良不好,但是驾不住孩子爱玩的天性,没什么事的时候成群结队去河里捞鱼、捡田螺、游泳,上山摘野果捅蜂窝,收割完水稻后到田里抓老鼠,到果园子里偷果子……,不懂事的时候总是那么开心。林良想自己的小伙伴们了。
林良淘出电话,翻找着通讯录想给他们打电话。可是翻完了也找不到可以打过去的人,现在都是他们的上班时间。不能打电话,可以上网聊嘛。林良把眼前看到的都拍了起来,还没传到网上去,村长就过来了。
“林良,这鱼还挺多的吧,就那网都有几十条了。”
“那是,我们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要什么有什么,何况区区的几条鱼呢,那是必须的。”林良夸起自己的家乡一点都不含糊。
“我们这个地方真的是好,再艰难的时候都没饿死人。”村长很自豪,林良刚要出口接着赞,村长的话风就变了:“只是再好的地方也留不住人呀!你看,现在村里还有多少人,我数都数得出来,还都是老弱病残的。前几年架的喇叭都快成摆设了,在楼上大喊几句大半个村子都听清楚了。唉,这日子过得没点着落的。”
村长说得凄凄凉凉的,林良知道这是实话,但也不能没心没肺地接过这话题“村长,年轻小伙往外跑是没见过世面,去外面玩玩,等他们玩够就回来了。我就是个例子,现在就活活地摆在你眼前。要不,把我的事做成个片子,给村里宣传宣传,就我的脸都能吸引大批的人了。”林良说得不靠谱,自己的事做成片子还不成反面教材,说是回龙村的小伙做生意失败,变成穷光蛋回家种田了?想着都丢脸。
“林良你出去都学坏了,尽说些没边的话。”村长知道林良是在逗他开心。
“有边没边都是事实呀,你看我不是回来了吗。”林良看着鱼塘前的那片荒地问村长:“村长,前面的那片荒地应该都是我们村的吧?”
村长顺着林良的目光看过去“对,这片地都是我们的。当初也是一块荒地,村里人口还多的时候,恨不得把村后山都种上粮食。这里离得远了点,有总比没有好,那个时候大家就你一块我一块地开垦了出来,村里也没具体分,谁开的就谁种。后来大家慢慢地到城里去了,这地就没人种了,废了。”
“如果有人租这地村里方不方便?”
“哪会有人租呀,现在田地多得种不过来。”
“这可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