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冷月 ...

  •   大宋环州

      “启奏太子,江常侍已经醒过来了。”杜太医匆匆行至太子寝宫禀道。清晨他前去诊断时,惊喜地发现江御北已经有了清醒的意识,只是因身体极虚仍是卧床难起。
      太子听罢大喜,遂命众人随行至江常侍营帐之中。
      刚至帐下,太子便亲至床前,问道:“江常侍可转安好?”

      江御北见太子亲临探视,正欲艰难起身行礼却被太子止住:“侍郎伤痛未愈,不必拘礼。见你苏醒本宫甚是欣慰,这段时日,环州已是大雪严寒,你只需静心休养争取早日康复,本宫也可安心归朝。”
      江御北闻太子之言虽为抚慰却是话中有话,他是何等思虑敏捷之人,已然知晓太子深意。他微欠上身颔首回礼道:“微臣谢太子体恤眷顾。只是御北昏迷数日,恐已耽误西巡行程,实是自责。”

      江御北曾游历过漠北西疆,知时下已入严冬,如若行程一再拖延,一旦进入冰封之期,西巡近万人将被困环州,届时将给环州百姓与守军带来巨大的隐忧;他亦知太子应是急于启程,只因自己救驾重伤才致使太子不得已在此等候,因此今日一见他苏醒过来,便急至探望。

      他无意曲解逢迎太子之意,只是不愿见到近万西巡将士因一已之私而被困西疆。因此,他才主动挑明太子心中所急。

      太子正有急待启程之意,环州亦不太平,眼下江御北却重伤不能成行;如若舍下他先行归朝,实是有背负之意。正愁眉不展之际,忽闻得江御北主动言及此事,正中下怀。
      太子如释重负,于江御北更是有感念之意,叹道:“侍郎深明大义、为君解忧令本宫钦佩。时近严冬,环州不宜久留,西巡之师即日启程开跋京兆府。江常侍且留环州静养,待伤愈后再行启程。”

      众人见太子即定启程之日皆得令。齐征担心江御北一人滞留环州恐其身陷险境,随即朝太子请愿道:“未将愿随江常侍同留环州,以相照应,请太子恩准。”
      太子见齐征请愿,心中难免犹豫:这一路西巡并不太平,夜探偷袭追杀从未停止。随行武将中唯韩谦、江御北、齐征三将可以御敌,如今江御北负伤在身不得随行,若齐征亦滞留环州仅韩谦一人回程护驾,岂非涉险?

      赵何察觉太子面露难色迟未回复,便知其中缘由,他上前禀道:“启奏太子,齐侍郎重情重义令吾等惭愧。只是江常侍在环州静养,有郑将军照顾应是无忧,他人实是无需挂念。”
      太子闻赵何之言甚是满意,朝郑世恒吩咐道:“江常侍在环州静养期间,还请郑将军代为照拂。”
      郑世恒慎重领命,于江御北他自当尽心尽力为之。

      不经意间,赵何瞥见屋内一角的紫衣女子,惊诧片刻后嘴角不禁浮起一抹轻笑,他特意至床前朝江御北道:“江常侍正是好人有好报,当日英雄救美,此刻帐中才得此温存照护。”
      众人闻言皆将目光聚于一隅,只见那紫衣女子并未慌乱,大方至房中朝太子行叩拜之礼,俯首道:“民女叩见太子千岁!”
      太子见女子举止有礼并不似乡野村妇,又闻她就是当日江常侍从互市中救下的女子,便温和询道:“你家乡何处?为何会于互市之中惨遭截杀?”

      紫衣女子低眉敛目款款回禀:“民女苏芜,杭州人士。”
      闻得“杭州”二字,那是他从不轻易踏足之地,江御北面色微微一怔——竟是如此巧合,她亦是杭州人。
      只听得紫衣女子继续答日:“祖上一直是商贾之家经营丝绸茶叶,于父辈时,家族便盘下一支商队往返于西疆各地,这些年来却也平安无事。前些时日,父亲商队如往常前来互市交易,未料途中竟遇匪徒残暴截杀,商队数十人无一幸免……”
      言及此处,紫衣女子不禁悲从中来,泣不成声,掩面痛哭起来。

      一众男子一时见之也是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安慰。赵何上前扶起女子,轻声劝慰道:“事已至此,苏姑娘不必太过伤心;太子仁慈为怀,姑娘有何愿望,太子自会为姑娘达成。”
      苏芜闻言朝太子再拜,道:“民女性命是太子与江大人所赐,今后结草衔环亦当报答。民女亦无所求,只请求太子成全,能收全亲人遗骨,于环州此地入土为安。”

      众人皆惊觉此女子不似其他妇人般软弱无骨,于灭门遭祸之际,竟还有如此担当,不免暗自佩服。
      太子亦对她另眼相待,诺道:“苏姑娘不必担忧,本宫随即传令下去,将你苏氏遇害一门妥善安葬。”
      苏芜饮泣谢恩,久叩不起。

      赵何见眼前女子绝非等闲之辈,他突然心生一计:如若让她入得江府,不知江府是何番模样?想那季若晴,区区一寒门孤女竟然轻易地拒绝自己的提亲,可是做梦都在盘算着江府主母之位?
      如若有朝一日,让她与此精干女子同住江府,季若晴还会不会有舒心之日?江御北这个自古少有的“情痴”又如何享齐人之福?
      思及此,赵何不免暗中得意,朝太子奏道:“启奏殿下,微臣有个不情之请,恳请太子成全。”

      得太子首肯,赵何周全慢语道:“江常侍于环州静养,身边需人照顾。这段时日,苏姑娘不分日夜守在床侧,服侍汤药,细心照料,实是用心之至。且常侍一直未再娶妻妾,赵某人斗胆做主,恳请太子成全美事,将苏姑娘许与常侍做个侍妾,岂非佳话!”
      赵何话音刚落,房中众人表情各异,曹伦忙附和道:“英雄救美,佳人相许,本是千古美谈,这正是西巡途中的一段佳话!”

      苏芜静立一旁,难掩眉间娇柔之色,一双美目流转盼兮。太子亦觉此意甚好,于是朝江御北询道:“常侍觉得如何?”
      江御北不知赵何是何用意,此时他为何如此好心费力地替他成全“美事”。
      在江御北心中,他从未动过再娶之念。眼前的女子虽身世可怜,于纤璇确有几分神似,可她终不是纤璇。
      他这一生,有祖母与玲珑相伴足矣!

      他不动声色,只是平静答道:“太子成全之意,御北心存感激。只是西巡途中颇多事务,实在不宜思虑个人私事;苏姑娘对在下的尽心照拂,江某亦感念于心,自当日后报答。”
      苏芜闻言,心中泛起一阵苦涩——他仍是十年前的青衫男子,孤冷桀骜亦或放浪不羁都不是真实的他;他的心,从来不允许人轻易靠近……
      她不应有过多奢望,此时只要能伴随在他身侧便好。
      太子见江御北无心私事,便也不再坚持,众人皆随之散去。

      旌旗蔽日,车马嶙嶙,积雪千里在晴空朗日下洁白灼目,郑世恒率众将送太子于环州城外。
      太子于华盖之内极目远望——暮秋启程腊月于归,自中原至西疆,这壮阔秀美的大宋河山,守土治国之责何其不易。此后归程亦是山高水长,但愿一路安稳遂意!

      西夏摄智宫

      冷月如钩,清辉映雪。一道黑影直奔摄智宫,守军急走拦下,喝道:“来者何人?”
      来人身形高大,一身夜行衣并未答话只是亮出令牌。守军见之忙俯首道:“将军恕罪!”
      来人并不与之纠缠,行色匆匆地行至寝宫。见书房之中仍有灯火,正犹豫间,只闻得书房内传出低沉一声:“胜负如何?”

      黑衣人快步入内,匍匐于地应道:“吾有负主上重托,未取得大宋太子之首级。”
      李元昊玄衣黑鼇立于房中,良久未有言语,此时震怒亦无济于事。此番突袭他谋划得太久,父王轻信王弟之言不愿调动国中精兵,他唯有暗中孤注一掷,选派秘密训练的两千铁骑于互市中突袭;如能取大宋太子首级,彼时挥师中原则轻而易举,国中太子之位亦为囊中之物。只是这一切都已破灭。

      “阻击铁骑之师是禁军还是郑世恒部下?”李元昊面无表情,在房中阴冷踱步。他不相信两千铁骑竟能被轻易击溃。
      黑衣人迟疑片刻答道:“两千铁骑本已将太子的五百禁军团团围住,不料被江御北率兵破阵而来,好一番厮杀从而抢得时机,最终等到郑世恒数千援军,我两千铁骑瞬间折损过半,只得撤退……”

      “又是江御北!尔等皆是一群饭桶。”李元昊握拳之手青筋暴起,将桌上之物一扫而空,眸中尽是狂怒之光。
      黑衣人俯身不敢与之对视,只是惶恐低语道:“主上息怒。江御北身中数刀,生死未明,魅影亦潜入大宋朝内。”
      李元昊闻言才稍稍平缓,追问道:“可曾暴露行迹?”
      “被俘死士皆已毒发身亡,断不会牵连到主上。”
      “很好,你且退下!”
      黑衣人躬身退去,李元昊望向空中残月——虽未及满月之时,终不是一无所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