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改元大宝 ...

  •   仁宗皇帝的棺椁总算安安稳稳地入了昭陵,白蟒塬上皇帝赵冰极目远眺,天际一层灰色云翳缓缓飘动,只让他觉得头疼脚冷。
      他并没有一点当皇帝后的喜悦,整个王朝的担子都压上来,让他觉得连灵魂都在老去。自古帝王多磨难,他赵冰大半生肆意逍遥惯了,老天是不是打算要惩罚他了?
      皇帝銮驾回宫之后,再将仁宗皇帝牌位请入宗庙,不及处理此次刺杀事件,赵冰便火急火燎地赶往了东宫。
      太子赵二宝回宫之后便发急热病倒,隔壁就躺着重伤中的大宝。
      洛太医替太子用针后禀告,道:“殿下只是受了惊吓,微臣用针之后休养一日便能痊愈,陛下无须烦忧了。”
      皇帝长呼了口气,他走到床边看了二宝一眼,道:“去帮朕看看大宝。”
      语罢当下往殿外去。洛扁鹊清秀的面庞上闪过一丝惊诧,默默地将大宝这个名字牢牢记在了心里。
      在他看来为主人效命乃是理所当然,何至于一朝天子亲自看望,天恩浩荡,如此也未免太大了些。
      皇帝走在前头,倒似乎背后长了眼睛,道:“给太监看病,你不爽快?”
      洛扁鹊愣了愣,忙道:“不敢。”
      隔壁是一间暖阁,在这寒冷的季节里,绝对是最舒服的地方,暖阁最里头有一间混堂,素日里便是太子洗浴之用。
      大宝被马焘一枪打成内伤,被郭从善带回京城后便一直处于昏迷之中,期间醒过几次,口里只念叨着二宝子。
      施恩施公公如今成了皇帝身边的贴身大太监,司礼监的总管。他候在东暖阁的门外,旁边是无忧的弟子永成。
      永成公公仍旧没有从无忧总管的逝世之中走出来,一脸的悲戚之色。本来皇帝准他一个月的长假,可司礼监提领内务府二十四衙门,施公公手里头一班梁王府的旧人,其中大半还分去了东宫,若没有永成在,多半压制不住宫里头的老公们。
      于是皇帝即刻提拔永成为司礼监随堂太监,辅助施公公行事。
      “朕叫你看管大宝,你们俩就在门外候着?”皇帝诧异地问道。
      施公公笑眯眯地答话,“里头郭大人在为大宝续功疗伤,奴婢们不敢望着,心里又想着陛下少些时辰定也要来瞧他,就僭越提前候在门口呢。”
      “笑什么?”皇帝神色古怪地嘟囔了一句跨进了东暖阁的门,还不忘拍了拍永成的肩膀,低声道:“你师傅是个聪明的人,你可不要让他太失望。”
      皇帝话里有话,永成旋即便跪在了地上叩头。
      “奴婢遵旨。”
      待皇帝进了屋,永成才起身,他瞧了瞧面色有些凝重的施公公,问道:“师叔,您怎么了?”
      施公公瞥了永成一眼,道:“主子好像变了呀,到底是当上皇帝了。”
      永成骇然地捂住自己的嘴,道:“师叔也是皇宫里待过的,怎不知谨言慎语呐!”
      施公公不以为意,笑道:“咱家心里装着陛下,一点其他心思都没有,依着他的性子,不会同咱家计较这个。眼下就咱们俩人谈话,以后陛下要是知道了,咱家第一个找你算账!”
      永成闻言苦笑一声,道:“师叔只管讨我的笑话。”
      皇帝掀开两重帷幕步入暖阁内,郭从善已经收功,正拿着宫女们递上来的湿毛巾给自己擦汗。他小心翼翼地沿着鬓角从双颊擦到额头,再沿着耳后根擦拭整个脖颈,整个过程无比专注细心。
      伺候的两个小宫女似乎也是看得专注了,居然都没注意到皇帝就站在隔门下。
      郭从善将湿毛巾递给宫女,旋身下跪行礼,行云流水一般。
      “微臣参加陛下。”
      那两个小宫女面色霎时一白,赶忙福礼。年轻的洛太医在皇帝身后看得真真的,心里忍不住想笑。
      “免礼,成贤还是这般爱干净啊!”皇帝笑了笑,又挥手示意两个宫女退下,两个年轻的女子如蒙大赦,含着笑便退了出去。
      “让陛下见笑。”
      郭从善走到皇帝身后,向洛扁鹊颔首行礼,洛太医拱了拱手,随着皇帝走到了大宝床边。他立即给大宝诊脉,不刻便道:“陛下,大宝公公已无大患矣,微臣只要开些固本培元的方子即可。”
      皇帝点点头,道:“退下罢。”
      洛太医徐徐退下,似一道清风一般退去。郭从善忍不住回头瞧了他一眼,道:“太医院洛老太医竟有子如此,行医真是可惜了。”
      “他家世代为医,乃是宿命。不过成贤有此一说,朕倒想起来,前年科举有一个名唤洛朝阳的,取了进士。考功说他政绩平平,如今还是一个小吏,此人或许同洛太医家有些渊源,不如爱卿去查一查,看能不能用他。”
      郭从善眼睛一直注视着大宝,道:“天下同姓之人何其多也,既然考功册上说他政绩平平,不用也罢。陛下来探望大宝花了不少时间,可以回銮了。”
      皇帝闻言脸上一热,始觉除了请洛太医瞧了一眼大宝,其余什么也没问,当即羞道:“成贤,大宝何时能醒来?”
      “微臣已替他疏通经络,再过半个时辰便能醒来。大宝所学纯阳内功还未到家,长生剑法也只颇具形制,那刺客功力高深,内功追进了他的身子里,若非纯阳内功乃道家高深武学,大宝便要折了这条命了。”
      郭从善冷言冷语地说出这番话,一向执礼甚恭的他如此动怒,皇帝即刻便意识到此行凶险之所在。又思及这刺客是向着二宝去的,若不是大宝拼命护佑,刺杀便要成功。
      白日里好不容易压抑下去的怒意就像刺穿心脏一般涌了出来,他扶住床,恶语道:“朕已命玄鹰卫调查此事,他们还未回封地便如此大胆,朕难道还让他们好过不成?”
      郭从善深吸一口气,道:“谁先动了兵戈,谁便输了三分。陛下且放宽心,微臣也是个喜欢讨债的人。”
      “卿大理寺业已开始调查了。”
      郭从善点点头,他忍不住走到大宝的床边上,替大宝将歪斜的被子整理好。今次的刺杀事件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历练,往后大宝练剑的时候,剑气之中定会有以往从未出现过的凛然之气。
      这无疑是保全自己的最佳手段。
      皇帝居高临下地注视着大宝,瞧他眉眼之间还有着一丝痛苦,心里闪过一抹愧疚。不过一想到二宝已经成功躲过一劫,往后深居大内之中,有一朝天子亲自坐镇,已是没了生死之忧,心情又是由阴转晴。
      他忽然道:“成贤,礼部奏请改元的折子已经呈上来了,朕当时没想好改成什么好,几位宰相的提议朕也没答应,现在倒是有些想法。”
      郭从善诧异地望了皇帝一眼,道:“陛下想改什么年号?”
      “大宝。”
      郭从善连忙看向大宝,见大宝并未醒来,眼中露出几分茫然。然而只是下一刻,他便忽然理解了皇帝的意思,登时眼睛瞪得老大!
      “陛下在说什么?”
      郭从善将声音压得极低。
      “朕想将年号改为大宝。”
      一向稳重的郭从善此时微微张着嘴,思量了半天才恍过神来。虽说年号这种东西皇帝爱怎么改怎么改,可是以一个宦官的名字来作年号,简直就是在犯忌讳!
      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刘辩!
      郭从善脸色微白,道:“改元之事不能如此儿戏,还望陛下三思。”
      “大宝两度救朕儿子的命,朕没有什么可以给他的,弄个年号倒是简单。”
      “如此必遭群臣反对!”
      “连爱卿也反对。”皇帝接近郭从善,盯着他的眼睛道:“成贤心里想的,朕也能猜到。”说着,皇帝开始在厅中踱步。
      “朕不聪明,但朕这次已经非常明显,谁都能猜得到。”
      郭从善一脸苦色,如今赵冰已经不再是梁王,他实在不愿意在皇帝初掌大位时忤逆于他。
      “微臣不敢,但凭陛下圣裁。”
      皇帝默然了片刻,忽然问道:“朕要动刘辩,皇后那里朕尚有几分把握,刘统那……”
      “陛下要动的只是那班老臣,并非是刘院长。”郭从善好心提醒。
      “啊哈,还是成贤聪明。”
      “这帮老臣倚老卖老,导致皇兄当初无法推行削藩之政,如今那些藩王在京城便要骑到朕的头上,朕若不先来个下马威,如何对得起他们?”
      “当年王慈极力支持削藩,却让刘院长使了绊子以致于在政事堂形如坐雕,无人敢应,过了几年便心如死灰不再参政,微臣看不如将王相召回,如此打一批抬一批,方能使新朝政令顺利推行。”
      “爱卿说的极是,这些皇兄在遗诏中给朕提点过,他让朕将之前贬黜或罢免的官员重新启用,将在位的几位削掉几个,嘿嘿~”
      郭从善忍不住扶额,心想果然自己还是高看了赵冰的头脑。
      “陛下真的决定要改年号为大宝吗?”郭从善心里还抱有最后一丝希望,虽说大宝是他奉仁宗皇帝令培养出来的宦官,可师徒情深,怎舍得将自己的弟子这么快便推到百官的对立面,成为皇帝向老臣开刀的契机呢?
      “是朕对不住他,但国丈爷要是聪明,就最好不要来触这个霉头。”
      “……”
      刘辩的性子谁都知道,郭从善在心里叹了口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