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3、无端之祸 ...

  •   锦衣卫围攻奉命斩杀吴依凡,调动湘桂边境驻军的虎符也随之消失,湘桂之地遂归于平静。但是,山东却没有平静。当日,朝廷兵分两路,一路由周平远将军率领数万大军征剿湘桂苗寨,惨败而归,在曹亨的撺掇下,皇帝想出借刀杀人之计,令吴依凡接替周平远;而山东之地聚集的一股刁民、悍匪则由韩成将军率军前往平定。
      山东之地,民风素来彪悍;宋朝时期,及时雨宋江聚集一百单八将以水泊梁山为据点,惩奸除恶,替天行道。水泊梁山虽然最后被朝廷招安,但鲁地彪悍的民风流传至今依旧未有半点改变。
      明代中后期,朝政日益腐败,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献寿”的搜刮,天下大乱。当此之时,由宋成怡率领的数千不堪压迫的百姓揭竿而起,再次以水泊梁山为据点,建立“民国”,竖起“均田免粮”的旗号,一时聚集了附近几个州县数万无路可走的流民,攻占了周边数个州县。随后,宋成怡自立为“宣威将军”,广泛招揽各地英雄豪杰,声势日升。
      将军韩成率领两万禁军前往围剿,首战与宋成怡手下的猛将罗化天交战。
      罗化天乃是武林中的泰山派的首座大弟子,其人深得泰山派掌门的真传,武功卓绝;此人平素又喜读兵书,满腹韬略,深为掌门倚重,一心想将掌门之位传给他。只不过,罗化天从小立志保家卫国,不肯屈居泰山。征得掌门的同意后,下山求见兵部侍郎王程,很不幸,没等他来得急见到王程,王程便被奸佞所害。罗化天的雄心壮志被浇了一盆冷水,郁郁欲归泰山派。只是,当初自己下山之时曾信誓旦旦的对师傅和众师兄弟说,身不显荣不归还。如今失意而回,岂不招人闲议,是以在泰山下徘徊。恰在此时,天下起义飙起。宋成怡在一次攻城时,身陷危境,蒙罗化天搭救,两人一见如故。经宋成怡的几番规劝,罗化天终于加入起义队伍。在东征西讨中,罗化天功勋显著,成为宋成怡手下无可非议的第一猛将。
      韩成将军能征惯战,号称常胜将军,出征之前也是踌躇满志,扬言十天之内攻下“民国”。遗憾的是韩成率领的人马在即将进入山东的时候,就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半月过去,连濮州城都没拿下。韩成首遇劲敌,曹亨又三番五次派人来催促战斗,不禁慌乱了手脚;曹亨见韩成迟迟拿不下“民国”,派遣监军刘国益前往督战,刘国益是通过“献寿”爬上来的市井小混混,哪里懂什么排兵布阵,除了克扣军饷中饱私囊外,还一通瞎指挥,明军一连吃了好几个败仗,朝野哗然。
      事情终于传到了英宗的耳中,英宗在上早朝时提及此事,朝臣都畏于曹亨的手段,不敢言语。最后,曹亨说道:“陛下放心,此事奴才一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答复。”
      英宗愤愤地说道:“希望如此。”
      曹亨见英宗有所不满,下朝后立即锦衣卫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前往山东捉拿韩成回京受审,以让他做代罪羔羊,转而派遣将军周建代替韩成前往剿灭宋成怡。周建那是新调任到京师的武将,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发家,因为“献寿”的原因,被提拔到京师做京官。其人跟刘国益实属一类人,不学无术。一到军中,就与刘国益商议进攻之法。两人商议来商议去,一致觉得强攻是快速破敌的惟一方法。于是,两人下令士兵将濮州团团围住,不分昼夜的用云梯、钩索、攻城车发动攻势。
      濮州的守将李丽豪坚守城池不出,通过滚石、泼油、弓箭等方式,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周建的进攻。李丽豪以轻微的代价,重创周建的两万禁军。经过一番激战,周建的两万禁军只剩下了八千不到。更可惜的是,剩余的八千人马没有能够全身而退,反而被李丽豪带人团团围住,包括周建、刘国益在内,尽皆被俘。
      战报传回京师,又引发了一番热议。
      英宗再也无法安心欣赏歌舞胴体,怒溢胸腔,指斥曹亨,道:“这就是你给朕的满意答案?没用的东西!”
      曹亨跪倒在地,满是哭腔,忙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哼,没脸的东西,你早就该千刀万剐了,还好意思叫朕饶你性命。”英宗怒气正盛,不可遏制。
      大臣柴豹进谏道:“圣上息怒,依微臣之见,此事也不能全部归错于曹公公……”
      “你的意思是你也有份?”英宗反问道。
      柴豹被问得哑口无言,嘟囔了半天,竟说不出一句话。
      整个朝堂也因此而沉寂了差不多一炷香的功夫。
      朱祁镇打了个哈欠,道:“一群酒囊饭袋,吃喝的时候倒是挺行的,做起事来没有一个让朕省心。记住,不管想什么办法,一个月之内如果不能平定山东匪患,你们也不用上朝了。”说着,甩开珠帘,回御书房去了。
      满朝大臣都吓得满头大汗,好不容易龙口脱险,一个个都悻悻回家去了。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山东闹得轰轰烈烈,锦衣卫从湘桂传回来的消息也不令人满意。吴依凡身负重伤下落不明,五万禁军在湘桂边界难以调动,军饷白白耗费。曹亨本想再加个叛逆的罪名在吴依凡身上,但想到此刻英宗怒气未消,实在不宜火上浇油;但这事又不能向皇帝提起,否则,也是吃不了兜着走。当下,曹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之中。
      曹亨一心想铲除吴府,本想先杀了吴依凡再找个借口斩草除根,现在吴依凡下落不明,岂可轻举妄动。面对复杂的形势,曹亨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一石二鸟之计。他草拟圣旨,请求皇帝命将军府出一人,前往山东平定叛乱。
      皇帝为山东之乱无法平定而苦恼不已,眼下朝堂之上竟派不出一个可靠的将才前去剿灭山东匪患。如今曹亨提出这样的建议,皇帝思索了一会儿,道:“吴依凡将军不是替朕征讨苗人去了吗,将军府还有谁可以出征?”
      曹亨道:“陛下您忘了,将军府的玉真公主可是瓦剌公主,从小在军中长大,能征惯战。我想她一定可以担负起这个责任的。”
      “难道我朝已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非得派一个女人出征?”想到玉真乃是一介女流,英宗对曹亨的提议不甚满意。
      “陛下,恕臣冒昧,想魏晋时期,花木兰也是一介女流,但其丰功伟绩却历代流传,没有人不夸赞这位巾帼英雄。如果我朝也能有此一人,陛下您想,谁能不跨您英明神武、用人如神!”曹亨说道。
      英宗听得如入九霄,头晕晕乎乎的,好像自己就真的成了英明神武的天子,“好,就这么办。只不过,如果此次仍不能取胜,你想好自己的退路了吗?”
      曹亨道:“臣一心为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是臣的惟一退路。”
      英宗眉头紧锁,道:“嗯,办事去吧。”
      曹亨领命,立即到将军府宣旨,命将军府玉真公主率领三万禁军前往山东剿灭乱匪。
      将军府刚接到副将安左史的信,说吴依凡遇险失踪,凶多吉少。全府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老夫人老来丧子,实乃人生之大悲,肝肠寸断。几位少夫人也是痛不欲生。孩子们稍懂事的自知失去父亲的伤悲,泪如雨下;少不更事者见母亲哭泣,或许是出于天性,也跟着哇哇大哭。
      家丁传报曹公公前来宣旨,听说是宣调玉真前往山东剿匪,老夫人李氏擦干泪水,强打精神,道:“曹亨这奸佞小人亡我之心不死,依凡才被他逼死,又来欺侮我们这群老弱妇孺,简直是欺人太甚。你们随我出去质问一番,看他如何答复。”
      几位少夫人纷纷附和,道:“婆婆,让我们去跟他理论一番。”
      老夫人一鼓作气,道:“好,我们就一起去,看他能奈我们何!”
      一家人气势汹汹,来到府门前,吴老夫人首先发难,道:“曹公公,我儿依凡出师未归,不知圣上又有何旨意?”
      曹亨笑道:“不瞒老夫人,如今国势衰微,盗贼四起,朝中实在无人可用,而将军府乃是世代将门,能征惯战的英雄辈出,为大明建下不朽功业;这不,前月才刚派吴将军前往征伐苗人,本不想再惊动将军府,无奈敌人太过强悍,一连破了韩成、周建两位大将,朝中已实在无将可用。圣上以为将军府能人辈出,又深明大义,所以特遣咱家请府中玉真公主领军出征。”
      众位媳妇都等待吴老夫人发作,没想到吴老夫人被曹亨说得无言以对,心中想好的质问言辞烟消云散,道:“承蒙圣上错爱,将军府虽然都是妇孺,但各个都是赤胆忠心。”
      曹亨一阵大笑,道:“那咱家就先代皇上谢过吴老夫人了,预祝玉真公主凯旋归来,到时候封赏一定少不了。”
      吴老夫人道:“为国出力,何敢言及赏赐。”
      曹亨满脸堆笑,道:“该的该的,如此,那咱家就先回宫交旨了。”
      “公公慢走。”吴老夫人必恭必敬地送走了曹亨。
      众儿媳深为不解,荷茹道:“娘,曹亨这样的小人,你为何还对他这样?”
      吴老夫人长叹道:“这就是我当初隐世而居的原因了。身为名门之后,终身注定要被这样的虚名浮利所牵绊,言行身不由己。想吴家先祖,哪一个不是战死沙场,难道到了依凡这一代,就要因为个人的喜怒好恶而背上不忠不义的罪名吗?”
      吴老夫人牵着玉真的手,道:“玉真,你会怪娘擅作主张吗?”
      玉真摇摇头,道:“哪里话,就像娘刚才说的一样,玉真身为吴家的儿媳,岂能因为个人好恶而让祖宗蒙羞。纵然是马革裹尸,到了九泉之下,也无愧于吴家的列祖列宗了。”
      吴老夫人抓紧了玉真的手,直道:“好孩子……”
      宝珠、玉珠不约而同的走过来,握住吴老夫人的手,道:“娘,让我们跟玉姐姐一起去吧,我们虽然武功不济,还是有个照应。”
      刚刚接到依凡可能遭遇不测的消息,此刻又要面对这样的近乎生离死别的场景,吴老夫人、玉真、宝珠、玉珠实在忍不住一齐搂抱头痛哭。章玉薇、荷茹、陆霏霏、雪茵在一旁看着,也都双眼通红,抱着孩子痛哭流涕。
      天,阴沉沉的,带着电闪雷鸣;狂风摇木,花瓣飘零几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