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女中豪杰 ...
-
瓦剌营中,青莲正与众将士商议下一轮的进攻方略。
青莲很是自信,在轻易拿下也先的十万先头部队后,更是对此战势在必得,她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一些小小的举动上,而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在也先剩下一两万残兵败将逃跑时,她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采取了常人所谓的纵虎归山放龙入海,让敌人苟延残喘的纵归方式,只等待敌军援军已到,便一举剿灭。如今探子报来,敌人五万援军已到,心下既是高兴又是恨,高兴的是终于又可以大展身手了,恨的是偌大一个鞑靼,竟然只派出五万援军,不知是国力有限,还是看不起自己的十万威武雄师。
战略部署已经策划好了,只待天明,大军便以惊天动地之势开拔。
一路走来,并没有见到数量相当的边防驻军,将领们以为是鞑靼兵力不够,已经自动放弃了这一线的防御;随着大军的继续推进,大军陆陆续续的遭受到了数百人的骚扰式进攻,但都是一打就跑,毫无战斗力的;大军翻过唐麓山顶,在稍微平坦的地方,才时不时能够看见鞑靼几千人的兵马前来应战。这一路上,将领们已经被这些成功冲昏了头脑,还以为鞑靼大军有多么的厉害,如今看来,只不过是不堪一击的腐朽木头,虚有其名罢了。
但是青莲接到报告,却不以为然,忙走到地图跟前,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地势。经过一番琢磨,她有了惊天的大发现,她觉得,此次进军如此顺利,并不是自己的战略部署得当,而是敌军有意为之。她立即想到了可能存在在乌布苏若尔湖的伏军;但她想不通零散分布在唐麓山中的鞑靼兵马是干什么的。良久,她想到了腹背受敌、两翼夹击、四面楚歌的境地,对,一定是这样的,她毫不犹豫,立即下令大军就地扎营,违令者军法处置。
第一次诱敌未成功让玉真、吴依凡等人甚感诧异,没想到对方还有如此高手,竟然能够如此轻易的识破我方的军事战略意图,可以想象对方的统帅是一位怎样的军事天才。难怪连身经百战、威慑敌胆的大将军也先也会败在她的手里。这让吴依凡生出了很大的兴趣。所谓骄兵必败,没想到让对方尝到了如此多的甜头,竟然还不上当,也许是让敌人太过容易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儿。据此看来,这战略部署又得好好调整了。
战略失利,第一个高兴的是周翼,他一开始就强力反对这样的战略计划,认为这样有损我军的威仪,会动摇我军的军心,当然这只是他的片面之词,结局走向哪端,一切都得以最后的胜败做考量。如果此战胜利,这自然是不满统帅的表现;如果此战失利,这自然也不是危言耸听之词。
现在敌方骤然驻军,很显然是已猜透了我军的意图,此战必定会影响我军的军心,如此一来,战争的失败已经是倾向我军了。这也正是攻讦统帅的最有利时机。周翼乐呼呼的找到也先,禀明自己的打算:“此次可汗将公主派来,主要目的就是来压低将军的威势,想借此机会来个釜底抽薪,削减将军的军权,壮大自己的声势;现在主帅首战失利,正是夺回军权的最好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事能不能成就在此一举。”
也先也曾反对过这种排兵布阵方法,认为敌军十万大军严阵以待,我军老弱病残加起来也不到十万,这样化整为零、分兵进攻就是真的将敌军引入包围圈中,只要他们奋力一处,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敌军的进攻的,这样的战斗方式无异于慢性自杀,耗兵力于游走。但是,吴依凡作为玉真的军师,又是这个计谋的主要策划者,以“旁敲侧击”之说,压住了这些反对意见,道:“兵者诡道,所谓诡异者,不过是兵行险着,以出人意料之法出奇制胜,谁能够保证百试不爽呢?既然寻常之法他人用得比我们更加娴熟,我们何必要班门弄斧呢?何不来个脱胎换骨,险中求胜,未必不会有大收获。如果有人能提出更好的建议,本军师定当遵照 。”办法是没有的,众人只是干坐着,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
如今军师的险招已被敌人攻破,证明此法行不通,是不是该变回正常的作战方法。他这样想着,再有周翼在一旁的一番鼓动,也先也不征求统帅玉真和军师吴依凡的意见,只是以书面形式做了个大致的交代,随后毅然决定召集旧部,列阵对敌。
自从玉真公主率领援军到达以来,也先一直都是处于郁郁不得志的状态之中,如今赫然已经找到了扬眉吐气的机会,不但可以一雪前耻,而且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是丝毫不逊于任何人的,自己的大将军的头衔不是浪得虚名的。
求胜的心促使也先在高傲的信心下率领大军直取瓦剌军营。
瓦剌的统帅青莲早已准备好了毕其功于一役的方法,将大军分为两大波,一部分为劲旅,由太子率领,安排在峡谷之上,只等待青莲将敌军引入包围圈中,便一举将敌军消灭;而自己则率领其中的一部分由老弱残兵组成的临时兵马前往前线,打个彻彻底底的败仗,而后顺顺利利的将敌军引诱进包围圈中。
如此,也先在与青莲的交战中,轻而易举地将青莲的大军打得溃不成军。青莲也险些被也先抓住,幸亏一名士兵拼死刺伤也先的战骑,才让青莲得意脱逃。也先被战马摔落地下,虽然很快抢过了部下的战骑追了上去,但是青莲已然逃走了。部将首次获得胜利,个个兴高采烈,人人都觉得今天扬眉吐气了。也先虽然也很高兴,但毕竟是久经沙场的战将,对战争的胜败从不会轻易下结论。他有过敌人佯败,将大军引入虎口的惨痛经历,这一次的轻易取胜,当然得经过他的慎重分析。的确,这是一场完全的胜利,没有一点假象。敌人丢盔弃甲,毫无阵型,连战旗也丢了。
从普通的战争来看,这的确是真正的胜利,但是,这场战争却表里并不如一。青莲的确是战场高手,除了她,还有谁能够想得到呢?
也先看着已有的战果,很快就想到了乘胜追击之后的凯旋班师。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能不能成,这是一个必须得到最后才知道的结果。也先一面派侦察兵前往侦探敌情,一面派亲信将战绩送到了统帅营中。随后,便命大军乘胜追击。
玉真公主看到也先留下的书信,十分生气。依凡也立时就感到了情况的不妙。随后到来的告捷文书更是让依凡觉得蹊跷。经过前几次较量,可以明显的看到,对方是用兵的高手,前几次我方经过精心布局,到最后还只是惨败而归,更何况此次还是仓促出兵呢?难道敌军是在佯败,意欲将我军引入包围圈中?这一点,依凡很相信也先这位老将的判断能力。但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依凡确实怎么也想不出来。玉真虽然也经过大大小小几十次战争,但是,论经验和思维缜密程度,她都不如依凡,此刻也想不出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与其在军营中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倒不如率领驻军前去接应,万一有什么不利情况出现,也好及时施以援手。商议完毕,两人率领大军也就出发了。
也先的军队追到了唐努岭,只见茂密的丛林之中,一条宽敞的大道缓缓进入,但随着进程的继续,山路越来越窄了。凭着军人的直觉,也先头脑中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中了埋伏,他赶忙下令撤军。但周翼却不以为然,以为敌军既已溃散,当然是要往丛林深处逃跑,再者,这一路追过来,敌军并不像是有意的佯退,而是真正的败退;更何况,像今天所遇到的敌人,如此战斗力,又有何惧呢?
虽然也先听得出周翼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树立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和信心,带有一定程度的谋私利性质;但周翼此番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意孤行,如此一击即溃的军队,纵然有埋伏,又有什么大的作用呢。
经过周翼的一番劝谏,再加上不久前玉真公主的那一番言行,也先彻底失去了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的判断力。大军很快就进入了敌人所设计的死胡同之中。
只听到轰的一声,刚刚还溃散的瓦剌军,此刻正如蚂蚁一样,高踞丛林四周,正摇旗呐喊,在正前方领兵的,赫然正是青莲。
果真中计了。
也先也不是徒有虚名的,作为大将军,那份临危不乱的气度是不曾失却的。他仔细分析了一下敌我情形,按照今日交战的情形,敌军的战斗力是十分低下的;此刻,面对的敌人的数量,与自己所率领的军队数量旗鼓相当,更何况,刚刚我方打了胜仗,士气正盛,而敌军吃了败仗,士气相比之下要低落,纵然此刻他们援军已到,我方也并不是毫无胜算。尔后,他要做的便是立即稳定军心,道:“大家不要乱,敌军只是在苟延残喘而已,我们只要一鼓作气,就可以凯旋班师了。”
将士们听到也先如此说,刚刚骚乱的场面顿时平息了下来。
青莲听了也先的话,冷冷地笑了笑,二话不说,便下令道:“兄弟们,平了这帮宵小之徒,乌布苏诺尔湖甘醇的神水、肥美的羊群牛群马群就属于我们了。”
话音未落,整个山谷便响起了震耳欲聋呼喊声,“神水、神水、神水……”
乱箭之后,一阵刀枪声。遍地躺着鞑靼兵,当然也有少量的瓦剌。只剩下了身负重伤的周翼和也先两人在与瓦剌兵苦战。正当青莲下令乱箭齐发射死也先时,依凡横空出世,以真气护体,将两人救走了。
行军打仗,最要紧的是将领,假如能够除去敌军老将,那比杀掉他几千士兵还更有影响力。青莲见依凡将也先和周翼救走,心中很是失望。虽然她很清楚吴依凡的身手,但还是免不了要向手下发泄一通。
话说瓦剌有一附属国,叫做俄罗斯。俄罗斯国近日新主重新掌握实权,叫做亚历山大大帝。这是一位具有极大野心的君主,手段极其狠辣,杀伐决断十分的果断。从他掌权以来,陆续征服了俄罗斯周边地区,赫然成为北方的一股飓风。没掉周边小国之后,亚历山大大帝积极筹划着对瓦剌的战争。
经过一段时间的谋划,亚历山大见瓦剌与鞑靼打得不可开交,遂决定趁虚而入,发动了脱离瓦剌的战争。
俄罗斯的崛起,让瓦剌顿时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处境。青莲在集权过程中,相继灭掉了各镇守藩属大将,并将他们先夺权,后罗织罪名将他们一一除去后,各边疆的军事力量顿时被削减了大半。再加上青莲为了发动对鞑靼的战争,忽略了周边小国的力量,又从边疆抽调回了部分兵马。如此一来,瓦剌的边防可以说是不堪一击。俄罗斯的军队以势如破竹之势,迅速侵占了瓦剌的好几个军事重镇,并对都城形成了包围之势。
边疆的战情传到国王手中,一向称得上是雄才大略的国王分析完军事力量对比状况后,只能仰天长叹,将战局看成是国破家亡的定势。王后看到国王如此的焦急,心中实是无法,只得安慰国王,道:“王上不用太过操心,俄罗斯国虽然占了上风,但是,这只不过是一时得意而已。您别忘了咱们的儿媳青莲。她可是轻松就将四大将军这些藩镇消灭了的呀。”
国王想了想,的确有理,自己想了大半辈子却不敢做的事情,在她的手中,短短两三个月就彻彻底底的解决了。这不能不算一个奇迹呀!但是目今也有一个问题,青莲远在东南边疆与瓦剌对阵,纵然是以最快的速度行进,也得三个月才能到达。首先不说能不能抵抗住俄罗斯国的进攻,就是他们不进攻,城中的粮草也不够维持三个月;再说,东南边疆的战事也还没解决好,不能说回兵救援就回兵救援。
虽然疑虑重重,但国王的求救信还是抱着一丝希望送出去了。
宝昌太子接到京中急报,一时也被吓蒙了,军中将军、参谋也都是束手无策。唯独青莲慢慢走到地图前,略瞄了一眼,除了一声让大家毫无心理准备的冷笑,无丝毫其它异样表现,似乎早就料到了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或者是找到了解困之法。青莲冷冷地道:“枉你们还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这么一点小事就忙不过来了,要是周边各邦都伺机而动,那你们还不都早早的投敌了?”
众人听了都有一份不服和一丝羞愧。不服,是因为他们以为青莲并无良策,只是耍嘴皮子稳定军心而矣;羞愧,则是觉得自己身为大将,遇事慌张的这份沉着心远不如青莲这样一个女子。
青莲仔细的看了大家的表情之后,明白了大家的心思,接着说道:“你们大概以为我是在信口雌黄、稳定军心。但我可以以立军令状的方式向你们承诺,如果一个月之内没把俄罗斯人赶出国界,我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位就让你们来做。”
青莲走到地图前,仔细分析了当前的战争形势,虽然敌方暂时占了优势,但是,他们是远来之众,尽管战争的胜利让他们充满着战斗激情,但他们的疲倦却不可能因此而消失,京中之师以逸待劳,纵然敌强我弱,敌人仍旧不敢轻举妄动;再加上我方久来经营京都,占有地理优势,这更加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时间一拖长,对方的士气自然日减,这对我军是绝对的有利。这样一来,只要我们把分散在周边的兵马齐集到京师,就能够和俄罗斯人相抗衡。只要我们的援军一到,还不把俄罗斯人杀得人仰马翻。至于东南战场,鞑靼刚刚受过重创,不敢轻举妄动,只要我们不走漏消息,他们是绝对不敢对我们留守的士兵轻举妄动的。
众人都对此分析十分赞叹,但还是将信将疑。随后,青莲将自己的战略布局送了回去。国王接到书信,马上就行动了起来。
青莲也连夜抽调兵马,吩咐大家说第二天天一亮就挥师北上,解困京师。
是夜,一个蒙面人将青莲抽调兵马回京的消息以暗箭的方式送到了也先的营帐之中。也先接连吃败仗,极想找个机会恢复一下信心,但是,近段时间的交战,让他也变得狐疑不决,如果这又是敌人的圈套,那自己又不是要吃亏了。为了证实暗箭送来的消息,也先派了亲信前去查明情况。探子将瓦剌国中之变和青莲的调军行为详详细细的告知了也先。也先得到这个消息,顿时心花怒放,立即将周翼叫了过来商量出兵之事。周翼一听到也先说的消息,便建议只等瓦剌大军一回援,就立即发动进攻,将他们打个措手不及。周翼还建议也先,在大军出发前半柱香时间,将行动报告给玉真公主。
这样,如果打了胜仗,这功劳玉真公主也不敢跟自己争;万一吃了败仗,这罪罚也有人承担。
之前的失败,虽然玉真公主并未追究,还主动承担了领军不利的过失罪责,但是,也先知很清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其他人也都很清楚他们要负什么责任。而且,这次的对手十分狡猾,即使消息看上去再怎么真实,都后来也可能发现是假的。上次的惨痛经历他是一生都不会忘记的。现在周翼给他想出了这么一个绝妙的办法,他对周翼感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