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武林联盟 ...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黄昏逼近,夜幕降临。其实这并不可怕,因为天空总会在这个时候升起一轮新月,或圆或缺,带给人无限遐想,无限期待。
黑衣蒙面人与陆霏霏登上少室山,进入雄伟庄严的大雄宝殿。如来金身危坐大殿之中,散发着无限庄严之气;左右尊者虔诚的低首守卫在佛祖金身旁,好像时时刻刻都准备着为佛祖献身一般。
黑衣人向护山僧人投递了帖子,上面写到“共商天下大计,铲除武林祸患,八派共连其手,造福天下苍生”。护山僧人将帖子交给方丈元初大师,方丈一看帖子上所写之内容,揣摩了许久,竟不知来者所来为何。他隐隐有些担忧,总是害怕至尊盟的人设下陷阱、搬弄是非,毁灭少林百年基业和声誉。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人家已经来到了山上,所谓来者皆是客,岂有避而不见之理。当下,方丈便带着几位护寺的长老级人物出来迎接,将黑衣人带入了佛堂之内。
黑衣人开门见山地问道:“方丈大师,不知你对在下的结盟之策有何看法。”
方丈起身,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道:“少林僧众本是方外之人,武林之间的恩恩怨怨,江湖上的打打杀杀,向来是戒律规定的大忌;少林与其他各派结盟,自达摩祖师开山立派以来,也是鲜有其事儿。今日少侠来劝说我少林与各大门派结盟,老衲实难以抉择,需得召集本门众弟子商议之后,方能答复少侠。”
黑衣人一听,自然知道这是他们害怕得罪至尊盟而说的推脱之词。是以没有再劝说什么,转而说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不再打扰,方丈大师且与寺内僧众好好商议一番,在下先赶往武当、峨眉商议结盟之事,那在下就此告辞。”转身交给方丈一个信物,留言说“假如大师想通了,可以随时派人联系我”。众僧齐念阿弥陀佛,将黑衣人与陆霏霏送下了山。
两人下山后,陆霏霏很为黑衣人不平,道:“这些和尚,整天只会说什么普度众生 ,事到临头却一个个像缩头乌龟,连脑袋都不敢伸出来。”
黑衣人微微一笑,道:“这也怪不得他们,在这样豺狼当道的时候,谁敢轻易站出来答应这样一件事儿呢?万一是个陷阱,那不是将所有的矛头都引向了自身!”
两人来到少室山下的市镇上,进入隆兴客栈,住了下来,静等少林寺的消息。陆霏霏感觉很是纳闷,不是要去武当山吗,怎么反倒在这里止步呢?难道是想打退堂鼓?还有就是既然少林寺婉言拒绝了结盟请求,为什么还要在这等,不等于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吗?
黑衣人轻笑一声,道:“这你就不懂了,少林虽然害怕惹祸上身,但是作为武林的领袖,他们一定不会坐视不理的;而且,我向他们声明要去找峨眉、武当诸派之掌门人,为了日后在江湖上的地位之争,他们也不得不答应结盟之事。他们刚刚百般推脱,目的是为了集齐僧众商议,弄清楚我们的来路,这样他们才能做出对他们来说最佳的决定。”
陆霏霏似懂非懂,只是略微点头应允。
黑衣人走后,方丈将元字辈的僧人集齐议事殿,商议该如何是好。众人也是各执一词,有的担心结盟之事是至尊盟的阴谋,有的则同意各派结盟之事,说胜败在此一举。最后,众僧终于还是决定,身为武林之魁首,少林理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责任,既然有人提及此事,还乐于为自己跑腿,岂有不为之理。当然,大家在讨论过程中提及的日后在江湖上的地位问题暂且隐去不提。商议完毕,为了先一步赶到武当、峨眉,方丈当即吩咐多名弟子分别向各大门派发出结盟之请求。
各大门派饱受至尊盟的凌辱,都想站起来推翻至尊盟的统治,只是苦于势单力薄,没人敢单独起来像至尊盟宣战。是以少林一发出结盟请求,众门派便纷纷应允,相继派出了各门派的高手,由掌门率领云集少林,共商败敌之策。
几天之后,所有门派的人都到齐了。
结盟之事由少林方丈元初大师主持,他们首先将少林寺推举为盟主,然后对各门派的分工合作做了具体的安排。在他们商议之时,黑衣人又带着陆霏霏上少室山来。
黑衣人对方丈说道:“方丈大师,您终于开始行动了。”
方丈道了一声“阿弥陀佛”,向大家介绍了黑衣人。
只是大家都只知道是他出的主意,而不知他究竟是谁。
方丈也没追问,名字只不过是代号,代号可以随时约定,随时取消,故随便称呼其为“黑衣施主”。少林本想将此次的盟主之职让给黑衣人,但黑衣人自认为自己不是武林中人,只能暗中助他们一臂之力,而不便插手具体的门派之争。所以元初大师也只好作罢。最后大家还是决定由少林担任盟主之职,而将黑衣人奉为名誉盟主。
各项事宜安排妥当之后,黑衣人便向众人告别,说是要到京师去办一件重大的事情。既然如此,大家也不便挽留,当即目送其下山。
江湖上风云迭起,国家政治环境同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福王在朝中的势力日益膨胀,半数官员已暗中宣誓效忠,连宫中的宦官都是暗中与福王勾结,狼狈为奸。这样一来,朝中的绝大部分禁军,包括东西二厂、锦衣卫,悉数纳入了福王的调拨之列;另一半官员中有不少也是在犹豫观望之中,大有见风使舵之势。毕竟,在这动荡的环境之中,保命才是最要紧的。剩下的就只有英国公张辅,奉宁侯陈瀛,驸马都尉并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尚书王佐、邝野,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铉、王永和,副都御史邓棨,兵部侍郎于谦等少数人依旧是坚定立场,对福王的威逼利诱厉声拒绝;而且侍郎于谦数次在朝堂之上痛陈福王谋逆之罪状。福王对他们不肯合作的态度很不满意,很是恼怒,意欲将他们一干人等流放,暗杀,总之一个都不能放过。名单一一列好之后,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他们的意见首领英国公张辅,然后就是奉宁侯陈瀛,接下来是几位伯爵,官职最低的那一批则打算将他们流放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