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8)

      仁庙皇嗣未立,群臣多言,独韩魏公有力。一日殿上陈宗庙大计,上不得已,颔之,遂降诏立濮邸。比车驾还宫,不食者再,左右问安否,上垂涕曰:“汝不知我今日已有交代。”宫人有谓某妃将入阁者,何遽使他人为?闻见近录:帝命王圭草立皇子诏,圭曰:“后宫有将临月者,姑俟可乎?”帝曰:“天使朕有子,则豫王不夭矣。”上曰:“是他韩琦已处置了。”复泣下。晚年每遇真庙讳日,群臣拜慰,必闻上恸哭,其声甚哀。

      译:小龙由于亲子数次早夭,所以迟迟没有立皇嗣,加上他那多病的身子骨,群臣们意见大了,常常催促,这也好理解,小龙有几次突然病得不省人事,万一真有个三长两短,发生皇位之争,可就天下大乱了。不过劝立的大臣中,当数韩琦最为厉害,说话也最有力度。

      某日,韩大人在殿上慷慨陈词,大谈特谈宗庙大计,册立皇储的重要性。小龙不得已,只得点头答应,降诏书立濮邸(后来的英宗)为皇太子。

      其实说实话,大臣们为立皇储忧心是为国家稳定着想,但在皇帝心里却又是一番滋味,我这里还没死呢,你们就做好了这样那样的打算,尤其是立的不是自己的儿子,况且此时仁宗,也并不是肯定日后没有儿子,如此逼迫,心里还是有些感慨凄凉的。身为皇帝,这身心就都是国家的,但却有谁来体谅下他呢?

      于是回到宫中,小龙实在没胃口吃饭,端起碗几次,终又放下了。这叫左右可着了急,忙问是不是不舒服,生病了,要不要传太医一类。

      小龙这才说出心里话:“你们知道吗,我今日已算交代了后事了。”

      于是左右说:“宫人说某妃已要入阁了(嫔妃们生产的地方),何必如此仓促地立他人呢?”

      这件事,《闻见近录》里有后续:

      小龙让王圭起草诏书,王大人看来是个比较体谅圣心的,于是说:“听说后宫已经有要临盆的了,不如等等吧?”

      小龙这时看来也算认命了,于是说:“如果上天会让我命中有儿子的话,那么豫王(小龙儿子之一)就不会夭折了。”然后小龙又说:“是他韩琦已处置了,朕还说什么呢。”看来虽然韩大人是小龙重臣,也深得信任,但这事上,还是让小龙的心寒了一把。

      说着,小龙又忍不住潸然泪下。

      仁宗皇帝晚年时,每遇父亲真宗皇帝的讳日,群臣来拜慰时,必能听到他失声痛哭的声音,哭声之哀,令人动容。要问小龙何事悲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亲忌日,想起死去的儿子,生生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何不伤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