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超自然 ...

  •   认识迈克之前,我对“超自然”事件仅有两次亲身体验。一次是1993年,在卖芝桥畔,一个算命人对我的父亲说:“你的小女儿,命运和你三妹相似”。
      这句话给我很深印象。我的性情的确与那位“三妹”相像,面对人生大事,我往往做出与她类似的抉择。可是,素昧平生之人如何知晓?
      另一次是2004年,闺蜜升学遇到挫折,我陪她到山东临朐一位研究周易的先生家问道。我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时辰。先生看着我的农历生日,忽然开口问:“你三、四岁时,有没有骨折过?”
      “有。”三岁时,我从楼梯上摔下,右上臂骨裂。这件小事,我自己早淡忘了。二十几年后,被初识之人陡然提起,真是吓了一大跳。
      “那你是清晨七点之前出生的。”先生这样断言。
      傍晚,我打电话回家。“你确实出生在七点前。超自然的力量,不可不信。”妈妈感叹道。
      临朐之行,让我震撼了好些天。后来,时过境迁,当时那般感怀,渐渐忘了。

      认识迈克后,他常常给我灌输各种命理之说。“命理学是正信,不是迷信,就像统计学一样。”他总是这样开头。
      “我不听,不想听啦!”我总是这样躲避。
      我的心态非常微妙。一个在无神论国家长大的孩子,对宗教、神怪、灵异总是抱着迟疑又敬畏的态度。我无法像迈克那样,笃信神灵的存在;也无法像坚定的唯物主义者那样,对“怪力乱神”嗤之以鼻。
      在台湾的某个午后,迈克说:“今天去拜二哥吧。”他说的“二哥”是行天宫的关羽。迈克常年在大陆工作,每次回台,总要去二哥那儿求签。
      乌云压城城欲摧。气象预报说,苏拉即将在北岸登录。
      我有点犹豫。伯母说:“心里想到了,就快去吧。”于是,我们带了伞,换上防水的鞋子,搭国光号南下。
      到台大附近,已是风骤雨急,豆大的水珠密密层层打在窗玻璃上。
      虽然是雨季,行天宫还是香火旺盛。院子里静悄悄的,远道而来的人们带着愁苦或安详的笑容,沉浸在虔诚的世界里。
      成年后,我不曾正式拜访过庙宇,心里没有由来的紧张,总怕自己差行踏错。
      “你不要这么紧张嘛!二哥很好的,这儿和其它场所没什么两样。礼仪不是第一位的,心诚最要紧。”迈克这样劝解我。
      我学他的样子,从老妈妈手中接过点燃的香,阖上双眼,在二哥和其他神灵面前致谢又许愿。

      “愿中国越来越好。愿我们大家都找到心灵的归宿,不再浮躁,不再攀比,不再相互怀疑。”
      我自己也没有想到,除了为家人祈福外,我还对二哥说了这样一番话。
      古人交谊断黄金,死生能守岁寒心。
      从小读《水浒》,我最向往的就是那至诚至爱、义薄云天的世界。那儿没有贪官,没有污吏,更没有三聚氰胺。
      我们把燃到一半的香,轻轻掷在香炉里。
      白烟袅袅,雨势滂沱。我安然闭上眼睛,右侧的老妈妈用厚实的手抚过我背心。迈克说,这是古代的一种仪轨,她在帮我消灾。
      那一刻,我的心沉静而温暖。我不再惶恐,不再去执着,我究竟是信还是不信。
      莫非,这便是信仰的真谛?我愿从此,以平和坦荡面对你。

      隔天下午,风和日丽,我和迈克随小妹到泰和堂就医。
      泰和堂是一家中医诊所,位于万华大理街。很朴素的门面,内厅放了一排置物架和三、五张古朴的木桌。候诊的人们坐在板凳上轻声交谈。不知为何,有两位彪形大汉在厅内来回巡逻,让这宁静的氛围平添了肃穆。
      “陈师傅是神准的,一把脉,就能说出你全部的病症,连性格和生活习惯都能说准。到这儿就诊,必须有熟人介绍。我在美国就挂号了,等了好几个月,才来初诊。”
      “陈师傅是大陆人,在台湾并无医生牌照。他的祖上,听说是清宫御医。陈师傅的诊断,他们说,有点像‘灵疗’。”
      我认真地听,认真地点头。
      小妹担心我和迈克的健康,向挂号处的小姐请求,在她就诊时,将我们捎带进去。于是,我们依照要求,每人填了一份问卷,又各自回答了预诊医生的问题。这样,大约等了半小时,轮到我们就诊。
      陈师傅坐在办公桌后,方脸大耳,是一位富泰的中年人。他的普通话听起来像北方口音,一口闽南话却又说得非常地道,让人猜不出他的籍贯。

      第一个就诊的是迈克。就像传说的那样,陈师傅搭上他的脉,就开始不假思索地报数据:“眼压偏高,左眼200,右眼240。脂肪肝较严重,已经影响到皮肤表层。免疫力低下,易过敏。吃了不适应的食物,立刻拉肚子。流感来了,你第一个中招。你这个身体情况,不能抽烟,也不能喝酒。你可以去医院照片看看,鼻腔内膜损坏,已出现白点。你必须立刻戒烟,否则,两年后会爆发鼻窦癌。”
      一旁的小弟飞快打字,我和小妹坐在后排,频频点头。
      除了尚未有预兆的鼻窦癌,陈师傅几乎说准了迈克的每一样症状。而他的诊断方式,仅仅是搭脉。
      “师傅,哥哥很少锻炼身体。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小妹殷切地问。
      “他首先要戒烟。锻炼身体,放到下一步。依他的个性,克服坏习惯,要一样一样来。”老天,他居然如此了解迈克!
      我再问一句:“师傅,他平时的作息是颠倒的,天天熬夜。”
      “这是他太随性所致”,没等我说完,陈师傅已经笑了。“他是好好先生的脾气,无论谁拜托他的事,大事小事,都有求必应。这样,必然挤掉了自己正常的工作时间,不得不熬夜赶工。所以,他熬夜,很大程度上是性格使然。”
      迈克用力点头,一副他乡遇故知的神情。
      我无法再说什么。即便是生养迈克的父母,对他性情的了解,也未必有陈师傅此刻描述的透彻。

      第二个就诊的是小妹。陈师傅对她病症与个性的描述同样精准无比。此时,我们早顾不上惊奇,只急着在有限的时间内向陈师傅求证,小妹应如何调整她的生活习惯。
      最后一个就诊的是我。“你到台湾第几天了?”刚搭脉上,陈师傅就这样问我。
      “24号到的。”我努力回想:刚才,我透露过自己是“陆客”吗?
      “心律不齐,气血两亏……”小弟开始记录我的症状。
      “陈师傅,她的肩背问题比较严重。”迈克插话。
      “她这个,也是心理问题。她年纪轻,内心对自己不自信,做的职位又太高,责任重大,无法排解,就总是焦躁紧张。一紧张,坐在电脑前的姿态就不对,整个肩膀绷着……”
      他模仿我工作时的姿态——肩膀耸起,双臂夸张地弯曲,像是要把全身的力量集聚在肩背上。
      小妹睁大了眼睛。我读懂了她的身体语言:“没错,没错,就是这个姿势,太像了!”
      我已经无以为奇。陈师傅既然知道迈克太随性、小妹易激动,自然也知道我内心有难以去除的阴翳。
      “不要太在乎别人怎么想、怎么看。你既然做了这项工作,安心去做就是了,不要担心那些有的没有的。”他这样嘱咐我,如结识多年的老友。
      “谢谢师傅。”我们一齐鞠躬。

      出了诊疗室,才知道陈师傅坐诊不收分文。这实在太不好意思了!我们窘迫地站在前台,不停说“谢谢”,又不停说“对不起”。
      天已经暗了,多雨的台北、文艺的台北、华灯初上的台北,掩映在暮霭中。
      医生仅凭诊脉,就得知你的性格、情绪、生活规律、工作习惯?
      这是不是天方夜谭?
      如果是道听途说,我或恐难以置信。可我的亲身经历是,陈师傅对我们各人的病症性情描述得入木三分。他知道我来自大陆,知道小妹尚未生子,甚至,知道迈克曾在两天前饮下一小杯啤酒。
      主流科学无法解释这样的诊断,难怪有朋友说,这接近于“灵疗”。
      “他好像能看透人的五脏六腑。”有网友这样留言。
      “不出诊的日子,陈师傅会去台北各大医院的癌症病房转悠,看看还有哪些病人可以救。”另有网友这样说。
      “他主要是做善事的,我们也要记得感恩。”这是第三条留言。

      暮色沉沉,万家灯火,大巴疾驰在高速公路上。内湖、汐止、五堵、七堵……前方就是基隆港了吧?那柔软的风,那碧绿的山,那盈盈波光……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不知为何,我又想起了这熟悉的偈句。
      “所以说,超自然的力量是存在的,对不对?”迈克问道。
      “我不知道。我只记得,心诚则灵。”我低头默念,像回答他,也像回答自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