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不准 ...

  •   259、
      元宵节聚会,苏爸爸做东。那条鲤鱼最后还是被我收拾了,清炖了一锅。我也由此得到了一个教训,杀鱼最好还是先去鳞。
      大红圆桌旁,坐了九个人。我右边依次是苏筱云、苏爸爸、关峻辰、俞俪,左边依次是周立刚、姚亦淑、苏妈妈、苏锋。
      饭菜特别丰盛,十多个盘盘碟碟摆在一起,看起来像是层层叠叠的花瓣。苏爸爸亲自下厨,炒了好几道菜,又特意拿出了珍藏多年的汾酒,说让我们每个人都要喝一点。酒入杯中,清香怡人的气味就已经飘散开来。
      苏爸爸举杯祝酒,他声音洪亮地说:“孩子们!感谢你们今天来做客。看你们聚在一起,我心里很高兴!筱云能有你们做朋友,也是她的幸运。我希望你们友谊长存,做一辈子的好朋友。祝你们学业有成!元宵快乐!”
      “干杯!”我们齐声相应,纷纷举杯。我只喝了一半,因为苏爸爸说的有句话,应该不包括我。
      苏爸爸招呼我们吃菜,说今天准备的菜肯定没有我们各自家里的好,让我们不要客气。我把每样菜都尝了一遍,感觉青椒炒肉的味道绝佳。苏筱云随即提醒我们说,她爸爸最拿手的菜就是青椒炒肉,建议我们都尝一下。
      “我有个提议。”苏锋说,“我知道你们有的人彼此还不太熟,提议每个人都说一下自己的新年愿望。也算是互相了解,你们觉得怎么样?”
      “说愿望太老土了,能不能换个别的?”苏筱云说。
      苏爸爸咳嗽了一下,大声说:“这样吧,你们就轮流说一下自己的理想。也不要说太远,就说五年之内,并且要说具体一点,好不好?”
      我们大多数人都停下了筷子,但是都没有吱声
      “我爸的这个意见好。”苏筱云笑着说,“五年内的理想,那不就是五年计划吗?太与时俱进了,我先说!”
      “你想好了吗?要不先听听他们的。”苏爸爸说。
      “我早就想好了。”苏筱云看了看我们,“五年内的话,应该就是大学刚毕业。我想考上研究生,然后出国留学。”
      “你还是想去英国吧?剑桥对吧?”关峻辰问。
      “你还记得啊?”苏筱云对他说,“我那时候,就是在语文课上学了徐志摩的诗,才有的这个想法。现在的话,我更想去那里的乡村听苏格兰的风笛。我们有个老师就是英国的,有次上课给我们放了部电影……”
      “好了,让下一个说。”苏锋打断了她。
      大家都看向了我,我却还在发愣。我在想苏筱云刚才说的那些话,怎么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她私下不对我说,但又在这里说起,是有什么用意吗?她不仅想考研,而且还想出国留学,这不会是她临时想起的玩笑吧?
      “我来说吧。”关峻辰说。

      260、
      关峻辰说他的理想的时候,我正在默默背诵那首《再别康桥》。
      他说完之后,俞俪问他:“你骑车旅行,还是骑摩托车去吧?”
      “台湾环岛当然是骑摩托了。”他说,“去西藏,我想骑自行车去。国外的地方,以后再慢慢来,我想先去欧洲,我喜欢法国和意大利。”
      “这个计划挺好,年轻人就该有这种胆识。”苏爸爸说,“读书万卷,不如行路千里。那要是走了万里路,就更不得了了。”
      “伯伯,我也要说了,你也记得夸夸我哟。”俞俪笑着说,“我也喜欢旅游,自己骑车就免了,国外暂时也免了,想先把国内的景点走一遍。天山、大理、敦煌、黄山、苏州、厦门、海南……有一万里了吧?”
      “你再说,就是海底两万里了。”苏筱云说,“上海你不去啊?”
      “要去啊,上海、重庆,有你们在的地方,我都要去。每个地方都有两个人呢,一个管吃,一个管住,太划算了。”
      “我觉得,给你管吃的那个人要吃亏。”苏筱云坏笑着说。
      俞俪正在夹菜,一听这话,马上放下了筷子。困窘的样子,有几分好笑。
      “我也说说吧。”苏锋说,“我想把网吧的生意做好,规模扩大一点。还有就是今年之内结婚,争取明年你们再来的时候,能让你们看到我家小孩。”
      “那我们明年过来,要给小侄子红包了,大家都懂吧?”俞俪笑着说。
      “没成家的人不用给。”苏筱云瞅着她说,“难道你明年也要结婚啊?”
      “我?我怎么可能?你又开我玩笑。”俞俪看着她说,“那我们就不妨猜一下,在座还在上学的几个人,将来谁会先结婚。”
      “关峻辰啊,除了我哥,他年纪最大。”苏筱云说。
      “肯定不会是我。”关峻辰笑着摆手。
      “那就是俞俪。”苏筱云指着说。
      “我觉得是你。”俞俪反指着她。
      她们两个伸长胳膊,像是击剑一样,互相指着对方。苏爸爸看着她们笑。
      “都别猜了。”苏爸爸说,“看看今天的鱼头对着谁,谁就是开头那个。”
      他指了指桌子中间那盘吃剩一半的清炖鲤鱼。我们都探身去看,鱼头的方向对着我和苏筱云这边,鱼嘴对着的位置,恰好是她。
      “这个不准!”苏筱云伸手把盘子一拨,鱼头正正指向了我。
      我来不及说话,跟着伸手一拨,把鱼头对准了旁边的周立刚。
      周立刚似乎完全在走神,根本没有搞懂是怎么回事,我把盘子一转,他可能误以为是让他吃鱼。只见他拿起筷子把鱼翻了个身,然后按住使力,把鱼头夹了下来。接着把自己的碗就过去,把鱼头夹进了碗里。
      “你在干什么啊?”俞俪问他。
      “吃鱼头,补补脑子。”他说。

      261、
      满桌子的人都笑了起来,俞俪拿纸巾擦着眼角,苏筱云笑得不停地咳嗽。
      “周立刚,你是什么情况?”苏爸爸也忍俊不禁,“刚才我们在说什么,你听清楚了吗?”
      “听清了,就是说五年内的理想。”他果然不知道的鱼头的事。
      “那你想好没有?想好了,就说说看。”苏爸爸用微笑鼓励他。
      “我想今年高考顺利考个大学,如果再落榜,就绝对去当兵了。”他很认真地说,“我想去当特种兵,消防武警也可以,最好去东北,西藏也可以。如果当了兵,五年内可能就退伍了,到时候回来,跑跑运输什么的……”
      “你别那么说,你今年肯定能考上。”苏筱云说,“要对自己有信心,坚信自己能考上,就一定能考上!你应该给我们说说考上大学以后的计划。”
      周立刚有些感激地看看她,慢慢地说:“我上大学,想学旅游管理,毕业了当个导游,你们想去哪里玩,我就带你们去。”
      “这个想法好。”苏爸爸说,“既具体又现实,很容易达成。”
      我看见那边俞俪的笑容收敛了一些,眼睛看向了自己手里团弄的纸巾。
      “继续说吧,让亦淑说。”苏筱云说。
      姚亦淑端端正正地坐着,微笑着说:“我想顺利毕业,找工作上班。”
      餐桌上安静了一下。
      “你这样说太简单了,要具体一点。苏锋说。
      “毕业,找工作,够具体了啊。”苏筱云说,“亦淑是学会计的,考个资格证,将来不愁找工作。”
      “好了,詹雨最后说,说完给你们煮饺子。”苏爸爸说。
      大家都有些期待地看着我,我微笑了一下,缓解自己的紧张。
      “我也是想顺利毕业,找工作上班。”我说,“工作以后尽快攒钱买套房子,然后结婚……”
      餐桌上更加安静了。

      262、
      这餐饭吃了很久,结束时已过了下午两点。其他人陆续告辞回家,我又留在了最后。下午县城里有社火游行,我和苏筱云约好了要去看。
      我认为自己的表现非常糟糕,单就说理想这件事,我和苏筱云完全就不契合。我也很想说,我想出国留学,将来在伦敦的律师行找份工作,尽快在苏格兰买一座城堡,然后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婚礼。但是,我觉得那不现实。
      我愿意努力,但是我不想把目标定的过高。如果等五年之后再问我理想是什么,我肯定会有新的答案。我希望五年后,苏爸爸还会问我。
      我和苏筱云从她家出来,一起走着去了街上。县城的街道两旁人山人海,挤满了看游行的人们。街上游行的彩车和队伍一个接着一个,舞龙舞狮赶旱船,高跷锣鼓扭秧歌,传统武术和流行舞蹈,各种各样的表演,热闹非凡。
      苏筱云说她学过扇子舞,拿着手绢给我比划了几个动作。我说跳的不错,建议她找个队伍混进去游行。她说不敢,长相太抢眼,容易引起骚乱。她又拉了我的手,说要和我两个人一起去游街。我说饶过我吧,我给你买个棉花糖。
      我们一人拿了一个棉花糖,一起去了戏园。看唱戏的尽是些老年人,台上的戏词也一句都听不懂。我大概看了一下,有一位旦角正在给一个黑胡子的老生哭诉,猛然想起来一出名段叫《打金枝》,不知道是不是。
      苏筱云模仿着唱戏的腔调给我哼哼唱唱,把要说的话都唱了出来,还学着念白喊我的名字,竟然还真有几分戏曲的味道。
      “詹雨,今天感觉怎么样?”她学着唱腔说。
      “你好好说话。”我有点受不了她了。
      “遵命!”她冲我一抱拳,“完了,我不会说话了。”她有些大舌头地说。
      “你就继续装吧,结巴就是这样学会的。”我吓她。
      “你也学着喊一下我的名字,否则我就继续学。”她这句倒还正常。
      “不学!”我严词拒绝。
      “你不学啊?听说大舌头和结巴都可以遗传哦。”
      “苏筱云……”我只好屈服,很小声地学了一句。
      她哈哈大笑,无比得意。

      263、
      元宵佳节,街道上亮起了彩灯。夜空晴朗,圆月如约而至。
      晚上有彩车游行和焰火表演,观看的人们似乎比下午还要多。我和苏筱云看完挂满花灯的彩车,又去了靠近西清河那边的一条马路上等着看焰火。
      马路边用蜂窝煤垒着好几堆旺火,熊熊燃烧的火焰,热气逼人。每一堆火周围,都聚集着许多人。有人在火上烤着馒头,飞舞的火星里飘出一股焦香。
      我们凑过去烤了一下火,然后走去了远离火堆的路边。附近无人,看着西清河的方向,面前是冬季荒凉的旷野。我两手插在裤兜,站姿随意。她穿着那件银白色的羽绒服,双手缩在袖筒里,一手挽着我的手臂。
      或许是走累了,或许是天冷了,我们谁也不主动说话,长时间地沉默着。我突然很想就这样一直安静地站着,哪里也不去,就像看电影一样看黑夜过去,白天到来。我想让我们变成两棵枝叶相连的树,等待土地里生长出一个春天。
      许久之后,夜空中的焰火开始接连绽放,明耀夺目,绚烂多姿。我看到光亮映照出苏筱云浅浅的笑容,瞬间之后,归于暗淡。
      节日过后,寒假也即将结束。周立刚的复读班已经开始上课,忙碌到一塌糊涂。苏筱云和俞俪这几天都是各自呆在家里,等待着开学报到。
      大人们都开始上班,街道上也没有了过年期间的热闹氛围。这几天让我感觉特别尴尬,独自在家的时候更感觉就像是卡在礁石缝隙中的寄居蟹。
      聚会那天,我问姚亦淑要了二叔家的电话,我看好日期,准备买去重庆的火车票。她开学比我晚两天,我打电话和她商量,确定出发的时间。她说让我过去找她,二叔家就在火车站附近,我们可以一起去车站买票。
      “你还和我一起走吗?”我问她。
      “就按你的时间来吧,我可以早走两天,没有关系。”她说。
      “那我们14号晚上走。”
      “不怕耽误吗?”她问。
      “我重新看了车次,我们可以去个小站换乘一趟快车。”
      “我知道了,那个小站叫雪谷。”

      264、
      这天上午,我去找姚亦淑。二叔租的房子就在去火车站的路边,院里住着两户人家。院门上一副绿色的春联和一副红色的春联,对比强烈。
      二叔和婶子都没有在家,说是一起去省城了。姚亦淑单独住在西边的一间小屋里,有个宽一米左右的小窗户,门楣也有点低,门口生着一个小煤炉。
      墙上有不少烟熏的痕迹,墙围糊着一圈新报纸,陈设简单。一张木头的单人床,两个衣箱,一张矮方桌,旁边摞着几个小板凳。
      姚亦淑领我进屋,拿了个板凳让我坐,然后走去收拾床上的东西。我看到床上摊着一副扑克牌,原本摆着金字塔的形状,被她一下划拉成了一堆。
      “你在算命吗?”我笑着问。
      “没有,还不会呢。”她慢慢整理着牌。
      “我会一种,你要不要学一下?”我突然有了兴趣。
      她低低地“哦”了一声,把牌给我递了过来。
      “需要你先洗牌,洗到满意为止,然后再给我。”
      “我刚整理好的,就这样吧。”她说。
      我会的是一种很常见的扑克牌算命法,我一边操作,一边给姚亦淑讲解。她也拿了个板凳在我旁边坐下,很认真地听着。
      我在方桌上摆起了牌阵,从一张到七张,从上往下错位叠压着摆了七层。上面六层的牌背面朝上,最下一层正面朝上。然后将剩余的牌和亮出的牌依次两两相加,把和为十三的牌拿去放到一边。
      如此这般,又经过几个步骤,最后得到了三副对子:一对7,一对A,一对Q。我又让她自己任意抽了三张单牌,按顺序扣放在三副对子上。
      我搓了搓手,开始揭牌解卦。对7上面的那张牌,是个4。
      “这一组牌的意思是说,现在有一些事情,导致你产生了一些情绪。虽然看不出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无足轻重,所以你不必在意。”
      “7代表情绪?4代表事情?”她问。
      “是的。”我指着那一对A说,“这个代表一心一意。”
      我把对A上面的牌翻了过来,是一个6。
      “6代表顺利。这组牌的含义是,你最近的状态非常专注,没有受不好的因素干扰,任何问题都在迎刃而解。”
      “哦,我懂了。你继续说吧。”她一手托腮,微微笑着。
      还剩一对Q,代表男朋友或者女朋友。
      “这个牌代表异性朋友,也可以指自己喜欢的人。”我有些小心地说,“最后这张牌,你自己翻吧。”
      她看了我一下,慢慢伸手过去,把上面的牌翻了过来。是一张J,黑桃J。
      这组牌的搭配,可以有好几种解释,我不知道该说哪一种。姚亦淑见我没有说话,把那张牌拿在了手上,默默地看着。
      “这个代表小人。”我说,“是说你喜欢的人,可能是个小人……”
      “我觉得这个不准。”她轻轻一句。
      纸牌飞落在了地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