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愿来 ...

  •   151、
      苏筱云去了乌远,我已经有半个多月没见到她了。
      我把她的高考成绩打电话告诉了她爸爸,在那之后就再没有给她家里打过电话,也就没有问到她姑妈家的号码。她只给俞俪打过一个电话,说她在那边很好,要多住几天。一次都没有联系过我,就像是要从此杳无音信。
      周立刚的成绩考砸了,连大专的分数线都没有达到。他表面上看起来对此满不在乎,但依据我对他的了解,他应该有所懊恼。俞俪也知道了他没有考好,当着我的面还对他安慰开导了一番,但是我并不知道他们私下说过些什么。
      这些天来,我最常去的是俞俪家,都是和周立刚一起。周立刚开始教俞俪编织中国结,也编手链,在俞俪家里放了一整套工具,两个人凑在一起最大的兴趣就是研究各种编法。一个教的投入,一个学的认真,很是融洽。我也跟着学习了一种最基础的编法,尝试编了一个,感觉很丑,当时就给拆了。
      其他时间,我会在家看书,或者出去打球,还偶尔和周立刚去县城附近的水塘里钓鱼。苏筱云不在,我们每天的晨跑也取消了。我早上起床之后就冥思苦想一天的安排,想把时间都用事情塞满,以此冲淡对苏筱云的想念。
      八月中旬,高考录取通知书开始陆续送达。俞俪第一个拿到通知书,是省城的一所大学,专业是工商管理。她还有消息说宋绣也拿到了通知书,是本省的师范大学。我的通知书直接寄到了家里,学校以及专业都完全符合我之前的预判,因此就没有一点惊喜。
      收到通知书的当天,我去了学校。学校张榜公布了今年的高考情况,把达到本科线以上的学生成绩,写了几大张红纸。有录取通知书回来的,就在分数后面再填写一个学校名称。在那上面,我看见了关峻辰的名字。
      姚亦淑的情况比较特殊,她是借读生返回户籍地参加的高考,因此我们学校的榜上没有她的名字,有没有通知书回来,只有去教务处询问。上海那边学校的通知书似乎都有些晚,我去教务处的时候,里面的老师也这么说。
      我拿着姚亦淑的准考证,让老师帮忙查一下有没有她的录取通知书。一个女老师接了过去,一看上面的名字,就连声说有有有。
      “已经来了好几天了,学校不错,重点。”她说,“这个学生我有印象,填报志愿也挺有意思。普通重点各报了一个,一个本省,一个重庆。”
      她把装着通知书的快递信封拿给了我,让我签了个字。看着我写的名字,又有些惊讶地问:“你就是詹雨啊?你不是也考到重庆了吗?”
      我说“是”。
      “你们这些学生,真的是挺有意思。”她看了看我说。
      我和姚亦淑一直没有联系,从她妈妈安葬那天起,就再也没有见过。那天她和我说过一句话,说查了成绩不要告诉她,如果不是重庆学校的通知书,就不要帮她拿。这两件事,我现在都做到了。

      152、
      8月18日。我早上骑车去了映云镇,给姚亦淑送录取通知书。
      她家的院门虚掩着,我推门进去,看见婶子正在院子里用簸箕清拣小米。她一下就认出了我,她说亦淑不在家,跟二叔去水库了,要中午才能回来。
      “我是来给她送通知书的,她考上大学了。”我说。
      “真的考上了?这家里终于有件好事了。”她感慨地说,“这孩子分数考了多少也没告诉我们,我们也不敢问,这下就好了。”
      “她去水库做什么?”我问。
      “就是帮忙捞网打鱼。镇上有人家结婚办喜酒,订了明天要三十多条鱼,今天一早就出去了。”
      “她还做这些活啊?”我不免有些惊讶。
      “不光打鱼,地里头也经常去,锄草、上化肥,什么活都能做。这孩子这些天也受罪了,在我家里住了几天,就非要回来一个人住。每天自己做饭、打扫、洗衣服。不嫌累也不害怕,我就是抽空过来帮她打整一下。”
      婶子让我到屋里坐。我说要不然就把通知书留下,我就先回去了。她说我不能走,要我等到姚亦淑回来,亲自把通知书交给她。说我很久没来了,这次肯定得见一面说说话,并且我是来送喜,中午得留下来吃饭。
      婶子给我倒了杯水,说她有点事要出去,让我帮忙看看院子,然后就飞快地走了。我想她肯定是给亲戚们报喜去了,家里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不论在哪个家庭,都是一件喜事。我坐着喝了几口水,渐渐感觉无聊起来。
      空荡的院子,安静的屋子,此时只有我孤零零的一个人。墙上的年画都被揭掉了,留着几块稍稍显白的印迹,里屋贴的奖状也都没有了,原先的位置糊上了几张报纸。我在屋子里慢慢走了一圈,突然感觉有些害怕。我不知道姚亦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感觉。
      我出去院子里站着,过了有半个小时,才等到了有人回来。从院门口进来的人戴着一顶草帽,低头拎着一条草绳穿着的鱼。白衬衣黑裤子,看身形就是姚亦淑,但是在帽檐的遮掩下,我看不到她的脸。她低着头一路走进来,几乎是和我擦肩而过,但是连招呼都没打,就直接进了里屋。
      “亦淑?”我喊了她一声。
      “啊?”她也大声回应。
      “我给你送通知书来了,过来看看。”
      “你的也拿到了吗?”她问。
      “拿到了。”
      “是那里吗?”
      “是的。”
      “我知道了,我先给你做饭。”

      153、
      我等着她从里屋出来。我以为她在里面是换衣服,结果只摘掉了草帽。
      “我路上遇见婶子了。”她说,“二叔给了一条鱼,我先去炖上。”
      我这才看清楚,她这些天完全被晒黑了。尤其是脸上的皮肤,呈现出一种深褐色,如果只看脸,简直要认不出来了。她和我说话的时候微微低着头,眼神也有一点躲闪,说完就直奔了厨房。那样拘谨的表现,着实有些有趣。
      她不想让我看她现在的样子,我就只好尽量不看。我跟着去了厨房门口,几乎是背着身和她说话。我问她最近在做什么,她说就是帮二叔家里做点事。我问她怎么不住在二叔家,她说在别人家里不太习惯,她喜欢安静。
      “我帮你收拾一下鱼吧。”我说。
      “不用了,你速度肯定没有我快。”
      “那不一定,我也是熟练工。”我笑着说,“我爸以前喜欢打猎钓鱼,什么山鸡野兔,斑鸠鸽子,鲤鱼鳝鱼,我小时候就学会怎么收拾了。”
      “你又在说小时候的事了。”她说,“既然这样,就交给你怀旧吧。”
      收拾干净一条鱼对我来讲,绝对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炖鱼应该放什么佐料,目前就不太懂了,后面只好又让她来接手。两个人一起在狭小的厨房里谈话和忙碌,突然让我有了一种特别亲近的感觉。
      中午的时候,二叔一家人也一起过来吃饭。姚亦淑焖了一锅米饭,除了炖鱼外,又炒了两盘时令蔬菜。婶子端了一锅内容丰富的烩菜过来,几个大盘子往桌子上一拼,看上去已经是非常丰盛了。
      录取通知书还原封未动,她自己把信封拆开,从里面取出来好几样资料。她看了看通知书,然后就看起了学校简介和新生入学须知。我拿过来看了一下,她的专业是会计学,报到时间是9月15日,和我那所学校只相差一天。
      我们一边看,二叔在一边询问。姚亦淑学校的学费比我的高,一学年要五千多,再加上各种其它费用,入学就要缴纳将近八千。我的学费对于我家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更不要说姚亦淑家这样的情况了。
      “闺女,学费的事你不要操心。”二叔说,“你只要想着安安心心去念书就行,这些问题我负责给你解决。”
      “学校是好,就是地方有些远。”婶子说。
      二叔在四川那边当过工程兵,重庆他也去过。他说他新兵入伍的时候,坐了至少三天三夜的火车,并且还只是到了成都。
      “要走那么远啊?那路上没个人陪伴可不行。”婶子突然看着我问,“你考上的是哪里的学校?”
      “我也是重庆。”我老实回答说。

      154、
      二叔和婶子对看了一眼,似乎都有些恍然大悟的表情。
      “那你们就能一起去学校嘛。”婶子说,“把火车票买到一起,座位坐到一起,路上好有个照应。”
      怎么去学校报到的问题,我还没有仔细考虑过,只知道如果坐火车的话,要南下转一趟车。现在听他们谈论,才感觉到好像也是件比较麻烦的事。
      “还是我去送吧!”二叔说,“我十来年没去过那个地方了,送闺女上学,顺便去转转,看看变化,说不定还能见上老战友。”
      “就让两个孩子自己去就行了,你去搅和什么?来回要一个礼拜,家里头放着这么多事情不管,自己还想去旅游啊?”婶子说。
      “那也要看他们愿不愿意一起去。”二叔看着我说。
      “我也没出过远门。”我笑着说,“这个事情,我得回去问下家里人。”
      “好,那就过几天再商量。”二叔说。
      姚亦淑仍在看她的学校简介,对我们刚才的谈话似乎毫不关心。婶子让她吃完饭再看,她这才放下。二叔也说先吃饭吧,吃饱了才好想办法。我们之后就没再说关于学校报到的事,随便聊了些闲话,饭后姚亦淑又忙着去厨房收拾。
      “詹雨。”二叔喊了声我的名字,我看他的样子,显然是有话要说。“我知道你和我们家亦淑是好朋友。她妈不在了,你懂得过来帮忙,这次又来给她送通知书。我觉得你是个好孩子,很实诚,有些话想和你说一说。”
      “二叔,你有话就说吧。”我被他夸奖得有点不好意思。
      “亦淑这个闺女啊,命不好。”他慢慢地说,“先没的爹,后没的妈,也没有亲兄弟姊妹,现在就是孤单一个人。我们再对她好,也比不上亲爹亲妈对她好,上大学走那么远,就更照顾不好她了。她很懂事,可是也有一股倔脾气,平常时候能照顾得了自己,但毕竟还是个女孩。这回她跟你考上了一个地方的学校,又是好朋友。不管你们是怎么想的,我反正希望你们出去之后,能够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当然了,闺女肯定要麻烦一些,也就希望你多担待一些。”
      “出门在外,帮助照顾是应该的。二叔你放心,你说的意思我懂。”我说。
      “你有对象了吗?”婶子在旁边问。

      155、
      “还没考虑这个呢。”我笑着说,自己也不知道是真话假话。
      “哦,那也好。”婶子微笑着说,“以后出去慢慢考虑,慢慢考虑。”
      二叔说的话,我只敢说是基本懂,如果婶子和他说的是一个意思,那我就只好装不懂了。我想以平常的心态来对待这件事情,也就是以真诚的态度去对待一位朋友。既然已经帮助她做了一点事,那继续帮下去也无妨碍。
      “你不要再让闺女帮你出去干活了。”婶子对二叔说,“本来挺好看的一个,给晒成那样了。后面些天就让她呆在家里头,准备上学的事情。”
      “不是我让她去,是她非要去的嘛,我说她又不听。”二叔看了看我,“要不,你再给劝劝?”
      “就是,你说话比我们好使。”婶子也对我说,“我们一会就先回家,你们再好好聊聊,有什么问题都商量商量。”
      等姚亦淑从厨房过来,他们真就起身回家了,婶子临走又说让我多坐会儿。
      干干净净的一张圆桌,我和姚亦淑分坐在两边。午后的阳光从开着的房门照射进来,止步于我们的眼前。多看一会儿光亮,会觉得阴影的颜色在渐渐变得暗沉,再看一会儿阴影,突然就有了一点困倦。
      “你要不要睡一会儿?”她发现了我在打盹。
      “不用了,我不习惯午睡的。”我笑着说,但是确实感觉很困。
      “你去躺着歇一会儿吧,等太阳小一点再走。”她站到我跟前劝我,像是要帮我挡住阳光。
      “好吧。”我站起身来,跟她去了里屋。她拿小笤帚把炕上铺的被单细细扫了一遍,指了指靠里的位置说:“你睡那儿吧,平时都是我睡的。”
      枕头上满是阳光的味道,我在炕上很快就睡着了。醒来时身上多了一条薄薄的被子,靠外那边的炕上,睡着姚亦淑。

      156、
      这一场午觉睡了两个小时。我下地穿鞋,姚亦淑也跟着醒了。
      “那个,你继续睡吧,我自己回去。”我跟她说,同时觉得很不好意思。
      “我没睡着的。”她说,“我去送你吧。”
      阳光已经偏移上了东边的墙头。我推了自行车,跟姚亦淑一起,从她家的巷子里,一起慢慢走了出去。她手里拿着个普通信封,吸引着我的好奇。
      “太阳大的天气,就最好不要出去了。”我说,“距离报到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多在家里准备准备。”
      “嗯,知道了。”她应着说。
      “我报到日期比你早一天,不过还是可以一起走。我回去再确定一下时间和路线,回头再和你联系。”
      “好,这个你拿着吧!”她说着把手里的信封递给了我。
      “这是什么?”我接过来问。
      “我的录取通知书。买火车票,学生票要用到的。”
      “要用这个吗?”我的确还不知道。
      “要用的,你收好了。”她笑着说,“你走吧,过几天见。”
      没等我骑车先走,她就摆了摆手,转身走了。走出十几步远,又回头看了看我,笑着露出白白的牙齿。我一路慢慢骑车回城,中途停下来,把信封里的通知书检查了一下。信封里还装着一样东西,取出来,是一张叠着的百元钞票。
      二十公里的路,今天骑回来感觉有点累。到家吃过晚饭,竟然接到了苏筱云家的电话,我开始以为是她回来了,没想到是苏爸爸。
      “詹雨!明天你没事吧?”他声音洪亮地说,“早上跟我去趟乌远,把筱云接回来。”
      “伯伯,她要回来吗?”
      “不是她要回来,是我们去接她回来。”他跟我急了起来,“她去乌远住了快一个月了,上次我打电话告诉她分数,她就闹着说什么不想知道。今天她通知书到了,我打电话想告诉她,喊她回来,她直接连我电话都不接了。”
      “她通知书到了?”
      “先别问这个了。明早六点,我在十字路那等你,不要睡懒觉。”他说。
      苏爸爸为什么要喊我一起去接苏筱云?她是出什么状况了吗?
      我辗转半天,强迫自己睡着了。今天,去乌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