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笛尚书发现自家儿子最近有些不对劲。虽然书照读,朝照上,然而过去潇洒恣意的笛小公子,如今似乎更加注意起自己的仪表来。虽然还没到纨绔的地步,但香囊荷包白玉腰带之类的装饰。一天天地多了起来。
      笛关山本就清俊文秀,一打扮简直玉树临风侧帽风流。笛尚书不是古板的人,看着儿子读书好模样也好,心里还挺欣慰。只是不免又多了点好奇,不知这孩子是单纯地想内外兼修下,还是年纪到了看上了哪家的姑娘。若是后者,他这个父亲少不得要为儿子多花些心思。这念头动了很久,只是苦于一直没找到什么合适的时机,能旁敲侧击地打听下。
      笛关山最近也很苦恼。自从见过女蛮舞姬殿中一舞,他一直都难以忘怀这种惊为天人的舞姿。当时唐宣宗把她们收入了教坊,他心里暗自高兴了一场,以为从此可以时时见到。但这些舞姬毕竟是别国所赠,身份不同,一般的场合根本不露面。最近也并没什么大典会招来她们献舞,如此一来笛关山自殿中相见后,竟再未见过她们一面。
      这天下了朝,翰林院编修魏如商和笛关山一起走出大明宫。他们二人年齿家世都相近,平日颇为相得。
      魏如商边走边道:“珣卿,我有一位好友,他是教坊里统领教舞的善才,我过去常常去坊中看他,顺便也可欣赏他们新排的歌舞。前些日子翰林院里事务冗杂,竟有三月不曾前去了。我打算明日趁休沐前往,你可要同行?”
      笛关山微露讶异:“你竟认识教坊中的善才?我却从来无由结识这样的朋友。”
      “他进教坊前,我曾在家宴上见过他,他的健舞跳得太好,于是我宴后便前去与他攀谈。他啊,实在不是容易结交的人,我诚心诚意和他交谈了几回下来,他才算认了我这个朋友。”说起当时的事,魏如商似乎还有些感慨。
      笛关山笑道:“身怀绝技之人,果然大多心高气傲,竟连魏兄的风流慷慨也不放在眼中。愚弟都有些担心自己一身俗气,只怕会被打出教坊门外。只是蒙魏兄相邀,不可不去。”
      两人说说笑笑已走出宫门,作别后各自回府。笛关山想到女蛮国舞姬现下亦在教坊中习舞,明日此去,想来必然相见。越想越激动得无可无不可,只觉适才该答应得更爽快些才是。望着天上的日头,才将将升到正上空,恨不能一支箭射下金乌,再扯动那玉绳低转,好转瞬即至明日。
      第二天,笛关山早早地就爬起来梳洗一番,打扮得极为济楚。吃完了早饭,在堂中喝着茶,眼巴巴地等着魏如商前来。侍儿在一旁添了五六次茶水,可魏如商还是迟迟未至。
      笛关山心里急得如同火烧,转了十七八个念头。又是害怕魏如商临时有事去不了,又是担心他也许早已独自前往,忘了来邀他同去。过了一会儿,实在忍不了的笛小公子打算前去魏府看看动静。
      刚走出中堂,就见管家一路小跑过来,见了笛关山就道:“小少爷,门口有位公子姓魏,说是要找您呢!”
      笛关山忙道:“人在门口?是才到的不成?”
      管家道:“魏公子是才到的,小人已请了他去前厅稍坐了。”
      笛关山一路走得脚下生风,赶到了前厅,见魏如商正在赏玩壁上的字画。他一拳捶上魏如商的肩膀,玩笑道:“怎么起这么晚?还以为魏公子不想带小弟出游呢。”
      魏如商回头见是他,也笑了:“我何曾起晚了?今日照例卯时即起,一路飞奔来的。珣卿大概忘了,我住在城北翊善坊,到你府上这一北一南的,路途时间自然长。”
      笛关山恍然大悟,讪讪陪笑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嘛。”
      魏如商转身边走边道:“咱们这就走吧。去晚了,我那朋友可又有脸色给我看。”

      教坊四围种满了高大的柳树,浓荫蔽日,在这附近竟然还能感受到一丝幽凉之气。七月的炎热天气,在烈日下骑马飞奔半个时辰的两人,早汗流浃背。此时纷纷深呼吸一口清凉空气,感觉到肺腑间爽快不少。
      在教坊门外,就已经听到那丝竹之声。箫声呜呜咽咽,琴声苍凉,筝声悠远,琵琶嘈嘈切切,种种回环反复的音乐昭示着这处院所的身份。从高祖时起,朝廷就置内教坊于禁中,掌教习音乐,属太常寺。武后当政时改为云韶府。玄宗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教习俗乐,后遂不再属太常寺。此后凡祭祀朝会用太常雅乐,岁时宴享则用教坊俗乐。教坊里多得是技艺惊人的乐伶琴师,歌伎舞娘。能进入这里的人,总有些惊才绝艳的本领。
      两人向门口走去。看门的小黄门见二人衣着锦绣,气度出众,忙上前陪着小心问道:“二位公子,来此所为何事?”
      魏如商开口:“我二人此来,是想寻坊中善才云先生一叙。烦请中贵人为我通传。”说着便递出一锭碎银子。
      那小黄门连连摆手,也不说话,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便往府中去了。
      不一会儿功夫,就看到府中走出一人,穿着大红色织锦的小袖舞服。当时跳健舞的舞服多类胡服,色泽鲜艳,窄衣小袖。笛关山也见过很多跳健舞的舞者。但眼前这人,不到三十的年纪,肤色如古铜,长眉入鬓,星眸熠熠,鼻如悬胆。他的身形尤为好看,宽肩窄腰,同样的舞服,偏是穿在他身上就标挺如苍松修竹,动静皆宜。那人快步走来,看了二人一眼,看到笛关山时,他眼中似乎有些惊讶诧异。很快,这人作了一揖,未语先笑倒是和蔼地很:“云某有失远迎。”
      二人纷纷还礼。魏如商介绍道:“这便是善才云先生。云先生擅健舞,世无其二。”又指着笛关山道:“这位是笛公子,与我是同年,颇有雅意,久慕先生风雅,故来相见。”
      笛关山笑眯眯地说:“何必叫什么笛公子,在下字珣卿,云先生唤我珣卿即可。”
      云先生点点头,说道:“珣卿还是第一回来这里吧。我今日无事,带你四处转转可好?”
      笛关山心里早说了一千一万个好,面上却还维持着平静,他答道:“固所愿也。”

      云先生引路,三人来到东面第一处,这是个极大的舞厅,十几根四五丈高的柱子撑起大厅,虽然宽阔,但厅中陈设极为朴素。此时正有二十几位舞姬,穿着湖蓝色纱罗舞衣,和着琵琶乐声在练习《六幺》。那舞衣轻柔薄软,衣袖宽大,腰身却纤细。舞动时衣袖飘飘,如临仙界。舞姬中有一位着绿衣的中年男子,云先生认真地介绍道:“这些舞姬每日辰时起就开始习舞,申时方可歇息。那位是负责教授软舞的一位先生,姓秦。他教出的舞姬都技艺超群,可惜坊中从未有人见过秦先生亲自跳舞。据说他年轻时曾立过誓,此生不再跳舞。无论如何,他教习还是极其勤谨的。”
      奇人总有不同寻常之处,笛关山对这位秦先生表示理解。然而眼前的云先生怎么看也不像是魏如商之前讲的难以接近恃才傲物。他轻轻撞了撞魏如商的手臂,悄声说:“这位云先生,我看着还是很亲切的呀。”
      魏如商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苦笑道:“也许你和他投缘?反正当年他对我可不是这样子。”
      毕竟此处舞姬们还在练习,三人不好打扰,略看了一会儿,就走出大厅,向后面的几处院落走去。笛关山按捺不下心中的急切,问云先生道:“我前日见女蛮国献来十几位舞姬,也收入了教坊,此时可在坊中?”
      云先生笑道:“珣卿原来是想拜谒女蛮的菩萨们?她们正在此处,看,就是前方第二座院落。”
      笛关山微微红了脸,却又好奇问道:“为何称她们为菩萨?”
      这次连魏如商也忍不住了:“难道珣卿你竟不知道?如今世人常称呼年轻美貌的姑娘作菩萨,我早听说现在长安城都传遍了,说女蛮来的舞姬都是真菩萨下凡,姿容绝世。”又叹息道:“可惜那次女蛮朝贡,我正染了风寒卧病在府,没能一睹这风采。”
      云先生打趣道:“珣卿一看就是家教极好的小公子,自然不像你,什么市井趣话都能听来。”
      魏如商委屈道:“珣卿那是天天关在家里读书,青灯古卷地人都快读老了。近来才好些,还能同我常在城中到处走走。”
      说话间已经到了女蛮舞姬所住的院落门口。院中阒无人声。云先生上前,轻叩门扉。
      立时就有个刚垂髫的小姑娘来开门,眨着眼睛问他们:“你们是什么人呀?是来找人么?”
      云先生客客气气地说:“在下是教坊中的善才,这两位是我的友人,特来拜访贵国的舞姬和乐师。”
      小姑娘马上笑起来:“是来拜访我们的呀,那快请进吧。”
      三人见这女蛮的小姑娘竟然浑朴天真,不谙世事,心下都暗暗称奇,道谢后就举步走进院落。小姑娘早向后院喊道:“姐姐们,有人来拜访咱们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