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 新年(1) ...
-
(一)
秋去冬来,紫禁城已经迎来了好几场大雪,宫里的老人都说今年的雪比以往都大,真真是瑞雪兆丰年的好意头。
因着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本该大操大办的皇后的千秋节也就一律从简了,日子就这么忙忙碌碌的到了康熙五年的正月,宫里一派繁荣的景象,挂满了大红的绸缎,就连一向不喜鲜艳的太皇太后也换上了正红色的旗装,丫头奴才都围着主子讨赏钱,各宫各院皆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坤宁宫的大祭忙到刚才才结束,用过午膳,毓萱看着天气不错便到浮碧亭中小憩片刻,“娘娘这天儿怪冷的,干嘛跑这儿来坐着。”云溪一面有些责备一面将暖炉递给了她。
“呼——”毓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几天各种大祭小祭,我现在一闻到那香火味儿就犯恶心。”年下的这段日子虽说热闹却也事多,做完了祭祀,毓萱还得去陪太皇太后、皇太后礼佛,不是她躲懒,是真的被那香火味熏得够呛。
云溪看得出她脸上的疲惫,以前在府里老夫人从不让小姐凑这些热闹,整日整日的跪着心疼她膝盖受不了,“娘娘辛苦了,今晚还得去慈宁宫用晚膳,您还是回去休息一会儿吧”
“不了,外头的空气倒让我清醒不少。”
两人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一个少年爽朗的声音忽然传来,“这不是皇嫂吗,皇嫂吉祥。”
毓萱回头就看到常宁身着水色长袍,外搭一件绛紫色的绒马褂向亭中走来,旁边的是二爷福全,毓萱朝他们笑了笑,紧接着又看到福全身旁站了一个身着妃色宫装的女子,年纪看上去和自己差不多,“这位想必是二爷的福晋吧。”
女子很懂礼数,“妾身西鲁特氏给皇后娘娘问安,娘娘长乐未央。”
毓萱示意云溪把她扶起来,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原来她就是第一个被太皇太后点名的人呀,鹅蛋脸,一双杏目,看上去温温婉婉,有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一旁的宫人奉上了热气腾腾的奶茶,常宁喝了一口暖了暖身子,不由赞叹道:“皇嫂的奶茶果然不一般,甜而不腻。”
福全瞧他那油嘴滑舌的样,故作正色道:“好好和皇后娘娘说话。”
毓萱摆摆手,“无妨。”接着又对常宁说道:“我这儿的奶茶也是御膳房的,有何不同?”
常宁想了半天也想不出理由,索性又问道:“皇嫂可还喜欢那礼物?”
毓萱的千秋节虽说没了大操大办,可来往恭贺之人却是门庭若市,大家普遍都送了金银玉器,看来看去都一个样,登记造册后就吩咐阿碧她们搬进了库房,贺礼中倒也有让毓萱印象深刻的——皇玛嬷送来了一串菩提,眼前的二爷送了一盆月季,五爷送了一对锦鲤。
现下听常宁提起,于是福了福身向他们道谢:“劳二爷五爷费心了。”
常宁本就随性惯了,见她如此拘礼有些不适应,“皇嫂客气,我们也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还没出口就被福全打断了,“常宁!”
福全向毓萱赔礼,“娘娘莫怪,我这五弟就爱胡说,那贺礼娘娘喜欢就好。”
毓萱有些奇怪,刚想张口问,常宁就拉着福全告退了,“皇嫂,晚上见,晚上见。”
“呵呵。”阿碧在一旁捂着嘴笑。
“你笑什么?”云溪不解。
“我笑啊这五爷真和传说的一样,随性洒脱。”说到这儿,阿碧上前扶着毓萱问道:“您说五爷刚说的受人之托是什么意思呀?”
毓萱不解,受人之托,会是受谁之托呢?难不成是皇上?可皇上要给自己千秋节的贺礼是可以不用经他人之手的,一盆月季和一对锦鲤,这没什么可避讳的,思前想后也没个头绪,便打算回去了。
乾清宫里常宁一脸委屈,玄烨先是踢了他一脚,不解气,又用折扇猛敲了他头几下,脸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常宁不干了,“皇兄,我虽不小心说漏了,可皇嫂不一定猜得到啊,受人之托,并不代表就是受你所托啊。”一边说还一边摸摸自己头,他这嘴上功夫本来就比不过这位三哥,现下再被他用折扇如此敲脑袋,他估计离痴呆或是傻子不远了。
“你……”玄烨真想一脚踢死他算了,索尼就是一只老狐狸,毓萱是他亲孙女也不会笨到哪儿去,再说,这几个月相处下来他总觉得这位皇后的心思和旁的姑娘不一样。
常宁见他欲言又止,大着胆子说道:“皇兄,你不会是喜欢上皇嫂了吧。”
玄烨仿佛被说中了心事,打开扇子火急火燎地摇着,一边否认道:“朕没有。”他怎么会喜欢上皇后呢,一个下棋敢赢他,闲来无事酿桂花酒,做桂花糕,大晚上和他说什么想额娘就看看天上的星星的小丫头,他怎么会喜欢。无非是因为她是索尼的孙女才想着要多看她两眼,好让索尼放心,尽快帮自己亲政除掉鳌拜而已。
常宁虽未娶亲,可看现下玄烨的样子就知道刚才自己说的八九不离十了,他这位三哥呀做了皇帝就放不下架子了,承认喜欢皇嫂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虽然和毓萱见过为数不多的几面但常宁觉得皇后娘娘性格温柔和婉,说话时声音宛转悠扬,不急不慢,第一面就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福全使了个眼色让常宁别再胡说八道了,常宁年纪小,现在和皇上开开玩笑是没什么问题,可他作为三人中的兄长早就明显感觉到了玄烨的变化,他已经不再是那个不得皇阿玛宠爱的三阿哥了,他心里压着一股气,一股欲要指点山河的气,只是现在还为时尚早,他日时机一到,必将君临天下,所以他们是手足亦是君臣。此时此刻他会为送皇后一份千秋贺礼不知所措,他日也会为你的些许过失而不近人情,所以万事皆需留心。
“算了算了。”玄烨倒也没真怪常宁,送月季和锦鲤给毓萱其实是想表达心中歉意,那日本该陪她一同坤宁宫的却因着遏必隆的缘由留了下来,虽然后来也有再和毓萱一同吃饭玩笑,却碍着面子不好说出口。
其实在他看来毓萱似是忘了那天的事,他每次翻了别人的牌子,第二天那个人准能收到皇后的赏赐,大婚以来毓萱的晨昏定省从没少过,听皇玛嬷说后宫也搭理的井井有条,和众人相处得还算融洽,从不会为某件事耍小脾气,到目前为止她依旧是坤宁宫最合适的人选。
(二)
这一晚的慈宁宫无比热闹,新年家宴,最受人瞩目的自然是皇上皇后还有其他几位小主了。
“太皇太后,您看这几个孩子生的越发水灵了。”说话的是端顺太妃,平日没事总喜欢跑到慈宁宫陪孝庄说话解闷,因此也是几位太妃中说话能算一点数的人。
孝庄看今天小辈的人都聚齐了,心里高兴也就顺着她的话说,“哀家就喜欢看着这几个孩子在眼前,养眼。”
由于每日都来和孝庄请安,毓萱和孝庄之间也越来越近,有时就像孝庄的亲孙女一样,此刻听孝庄这样说,便打趣道:“皇玛嬷您要是喜欢热闹以后有时间我们就来陪您,只怕到时候您又嫌烦了。”
孝庄不以为意,“哀家不嫌烦,还指望今年你们给哀家添几个小孙孙,那才热闹呢。”太皇太后这一句话让毓萱、文媛、讷敏都有些害羞。
只有依娜毫不避讳地说道:“臣妾今年定给您添个小孙子。”
话音刚落,本来还热热闹闹的席间忽然安静了下来,几个太妃一脸看戏的样子,另一桌的常宁捅了捅福全的胳膊小声说道:“大小姐又要惹事了。”
依娜完全没注意到孝庄微变的脸色,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忽然毓萱的声音响了起来,“各位妹妹有心为皇家开枝散叶是皇玛嬷您的福气呢。”举手投足间落落大方,丝毫不失皇后的身份。
一旁的玄烨看着依娜忽然有些心烦,故意说道:“梁九功,这菜怎么这么咸。”
皇上没由来的一句话,搞得梁九功有些无措,不过还好是御前的人,梁九功立马接上,“那奴才这就去吩咐上奶茶。”
“不用了,去把桂花酒呈上来让大家尝尝。”
“嗻。”
玄烨的两句话搞得本来有些缓和的气氛又有些尴尬了,孝庄似是明白玄烨的用意,说道:“哀家早听皇帝说了,皇后酿的桂花酒香醇可口,今日诸位可有福气了。”
祖孙二人这一来一去,无不是护着毓萱,即使再不聪明的人也该明白此时此刻在太皇太后与皇上心中谁才是最重要的。
不一会儿,每个人面前的酒杯都斟满了桂花酒,文媛看着杯中那那浅黄色的液体,轻笑了一声,心中道:她这位妹妹还是那么喜欢动这些小心思。文媛不是怕毓萱的小心思,让她真正害怕的是太皇太后和皇上喜欢上毓萱的这些小心思。此时她似乎该做点什么,于是只见文媛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说道:“臣妾祝我大清国运昌龙,皇上事事顺心如意。”话毕,一饮而尽。
“好,好,好。”孝庄看着文媛连说了三个好字。
毓萱抿了一口桂花酒,味道不对,像是明白了什么,看着众人都忙着说吉祥话,随即轻声说了一句:“皇上费心了。”
玄烨看着坐在身旁的人,回道:“你我之间无需如此客气。”刚才他的反应完全是下意识的,潜意识告诉他皇后不该受此委屈。
玄烨的一句话让毓萱有些晕。
说说笑笑一整晚,孝庄也有些厌倦了,只留下了玄烨与毓萱,让其他人都跪了安。
毓萱听太皇太后点名留下自己,又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看大家都离开了才问道:“不知皇玛嬷有何吩咐。”
孝庄让苏麻把她扶起来,语气和善,“你这丫头最近辛苦了,拜神祭祖,膝盖该跪疼了吧。”
毓萱还没完全起身又跪了下去,“皇玛嬷折煞臣妾,拜祖祭神乃是臣妾的本分。”
孝庄依旧是笑语吟吟,“快起来,哀家知道你不容易,免了千秋节的恭贺你也没闹,如今和后宫众人相处亦是得当,到底是赫舍里家的姑娘,没让哀家失望。”
毓萱知道能得到太皇太后的肯定不容易,这几个月来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在她听到‘皇上今夜翻了某某的牌子’时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自己是皇后,就必须无欲无求,可自己真的很喜欢和皇上在一起的时光,不可否认,自己很想去了解没有皇上这个外衣的皇上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就在毓萱的思绪已经飘到远方时孝庄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她受宠若惊,“哀家特许皇后的娘家人明日进宫探望,并可陪你用了晚膳再离开。”
毓萱有些诧异记得当时教引姑姑告诉过她依祖制只有怀孕的嫔妃方可有此殊荣,怎么现下她只入宫三个月就能的这样的恩宠。
孝庄似乎明白她的疑问,继续说道:“这也是皇帝的意思,就当是你千秋节的贺礼吧。”
千秋节的贺礼?毓萱一想皇上的确从未和自己提过有关千秋节的种种,一转头恰好对上了玄烨的双眸,让人看不透此时皇上的心情,只是皇上给的这份礼她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