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很多年后叶连城觉得,很多事情总是在毫无预兆的时候开始。机缘早就在身边盘桓,你却一无所知。
叶连城再遇到琳琅那一年已经十八岁。那时候他在江湖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可以说是最为快意的一年。当年杨柳岸边的事情逐渐变淡了,但是提起七秀坊,叶连城就会想起那名小姑娘。他会想起那双眼睛,在他记忆里一如星光明亮。
许多年后他已经不记得当年在七秀坊里看过的美人长什么模样,但却会记得那双凝视自己的眼睛。
再去七秀坊的契机是十八岁那年的秋天。叶连城长大了,醉心江湖,家中两老为他的亲事着急,每次回山庄少不了就要给念一顿。叶连城长大了虽然不像小时候那样爆脾气,岁月的洗礼已经让他修养成一名翩翩公子,再也不会被姐姐欺负就想拔剑。只是对催婚一事他也实在无奈,阿姐都还没嫁,怎么就操心到他头上了呢?
彼时秋意渐浓,连带着人也懒了不少。这情况指的自然是叶连城的姐姐叶莲青。她回了山庄一阵子,日子过得十分惬意。指点她的小弟跑腿不亦悦乎。这不,叔父刚交代,转头她就把信扔给叶连城让他到七秀坊送去。
按照日常来说,叶连城是十二万分的不乐意。只是最近家中长辈看得紧,找个借口溜出去实在不易。而且家里头姐姐说话比他顶用,有她开口,自己去一趟七秀坊送信,躲几天风头,看来也很是划算。
叶连城边打着如意算盘,忽然想起童年杨柳岸边那名琵琶弹得糟糕的七秀小弟子。也不知道那么多年,她变得怎样了?
如此想着,叶连城越发觉得是应该过去秀坊一趟。
秋天藏剑山庄的青荷渐枯,满塘荷叶倒是有几分秋过冬将至的雅意。可七秀坊似乎不受影响。叶连城记得自己当年来的时候这里满坊姹紫嫣红,多年过后,这里依旧繁花似锦,人比花娇。
叶连城向码头的女弟子报明了来意,然后得到肯首可自由出入。今日秀坊似乎比往日热闹。码头多停泊的几艘画舫,一些小弟子更是忙前忙后。他向码头的护舫弟子打听,得知有一些弟子到了年纪,要外出历练。所以姐妹们才忙前忙后地准备。
叶连城想起了自己出去游历的日子,大抵也是差不多。爹娘总怕他什么都不够,恨不得把整个山庄都搬过去。叶连城听完点头微笑,那边有一名七秀女子走来。叶连城抬头一看就认出了。当年他脑袋给敲的那一下印象太深,以至于多年后再见,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见过如霜姑娘。”
听到叶连城打招呼,本来还不确定的如霜这下子就笑了。叶连城小时候就长得眉清目秀,长大后越发丰神俊朗。以前还是个孩子,现在却是个芝兰玉树般的少年郎了。在如霜眼里叶连城和师妹一样都是小辈,看着长大的叶连城她只顾得感慨时间啊真会养人,都忘了当年自己打过他一事了。
“叶家公子。”如霜刚把手上的行李交给旁边的小师妹们然后上前。“几年了,公子在江湖的名头响亮得我都有耳闻。可却难得一见。”
“是在下不是。”叶连城早就不计较当年被揍脑袋的事情。他待人接物都变得极有风度,连微笑也让人如沐春风。“只是江湖事多无法脱身。正好今天来了,不如今日我做东,给姐姐赔个不是。”
如霜呵呵地笑。觉得当年那个会仰起脸挑衅的少年真的变了很多。虽然她也有心聚聚,只是现在却不是时候。“谢谢公子美意。只是我要出行,等回来后再聚吧。”
叶连城有些疑惑。如霜应该早过了刚可以出门的年纪。似乎看得出叶连城的疑惑,如霜解释:“是琳琅,她出去我不放心。所以求了师父让我也随着一起去。”
提起琳琅,叶连城就想起来了。如霜此时要收拾东西分身乏术,她看着叶连城好像想到了什么,就说:“我这边忙。如果公子有空,可否替我到绿杨湾边把琳琅叫过来。已经快到时间出发了,再迟就来不及了。”
想来琳琅也确实是到了要外出历练的年龄。只是当年她剑法实在不算太好,不知现在有多少长进,难怪如霜不放心。叶连城应了下来,然后就往绿杨湾方向走去了。
叶连城虽然很久没来,但还记得路。他一边走着离人群越来越远。绿杨湾边绿树林荫,乱红废话,一刹那有花瓣落到发间,叶连城停步两指一拈,指尖如染上嫣红朱蔻。他轻轻一松手,轻薄的花瓣又随风飘去了。
此时,他听到岸边传来了叮叮咚咚的声音。是那一曲《阳春》,曲调轻快,听得出弹奏者的好心情。如同春日小雨,淅淅沥沥地落入心头,却并不恼人。叶连城不禁凝神细听,他渐渐往曲声的地方走去,绿树繁花一路,他回过神来已经走远。
岸边有一七秀弟子坐在那里。她怀抱琵琶,意态悠然。她手指灵活翻飞,音调也随之而变化。弦声忽然一顿,霎时好像猛然收住。她怀抱琵琶回过头来,惊讶地瞪大眼睛。
先是惊喜,而后有些困惑。仿佛来到的人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样。
此时叶连城也愣住。他认得那双眼睛,此刻仿佛有一层薄薄的水雾,在阳光下更是明亮。只是她与自己的记忆里又略有不同。仿佛那个自己记忆里的小女孩长开了。眉目温婉如江南春水,一身红衣却又如怒放的牡丹。她就坐在那里,青丝轻轻贴着白皙的脸颊,她微微侧着头,似是疑惑不定。叶连城一直站着,居然也忘了说话。
“琳琅师叔!”
此时,有几名小七秀弟子跑来,其中一个看到她一脸惊喜。完全无视了叶连城,只撒娇似地过去亲切地挽着她的手臂。“你不是要跟我师父出游吗?怎么还在这里呀?”
“哎呀,我都忘了!”琳琅仿佛如梦初醒,也顾不得刚才的惊讶。她下意识地捂着嘴巴的小动作非常可爱,然后连忙抱着琵琶起来。可起得太急,手忙脚乱的差点东西都拿不好。
她抱着琵琶出神地张望,最后失望地摇摇头。时候要到了。琳琅急匆匆的离开,临走前还不忘叮嘱自己的小师侄。“如梭,师叔不在的时候,你要听其他师姐的话。”琳琅弯下腰摸了摸自己小师妹脑袋,柔声道:“师叔回来给你买点小玩意。”
听得小如梭忙点头,一直撒娇说“师叔你最好了”。时候不早了,琳琅抱着琵琶快步往码头跑去。
琳琅擦肩而过的那一刻,叶连城终于回过神来。他霍然转身,可是琳琅抱着琵琶早走远了。叶连城连一句话都没说过,就被无视了。
也许她早忘了他。
叶连城不知道这是不是好事。他刚才也是因为不知如何开口所以才没说话。若是她知道自己就是小时候说她没弹琵琶天赋的那名藏剑弟子,会不会不高兴?
她的琵琶现在变得非常动听了,也不知练了多久。看来果然是天道酬勤啊。那容颜与记忆相差甚远,可他却认得是她。女孩子长大了怎么就差那么远呢?他姐姐当年……呃,好像也差不多。小时候野丫头,长大了就好看了。
想到这里,叶连城有些闷闷的。
叶连城跟去码头本来想去见见如霜,说不定能再见琳琅。可画舫早开走了,只余下那个叫如梭的小七秀和其他弟子在码头眺望。如梭抬起头看到叶连城,认得他刚才就在绿杨湾边一直站着。如梭眨着眼睛打量了他一阵子问:“你认识我师叔?”
“算是。”不过人家保不准都不记得呢。叶连城想了一下补充道:“我是如霜姑娘的朋友。”
如梭有点纳闷,不由得小声嘟哝:“你是师父的熟人?那刚才老盯着我师叔干嘛啊……”
叶连城轻咳了两声,转移了话题:“如霜姑娘什么时候回来?”
“你是我师父的朋友,她没告诉你吗?”如梭用怀疑的眼光扫了叶连城一顿。这登徒子她见得可多了。瞬间没好脸色。“我不知道,师父没说。”
如梭仰起脸就招呼小伙伴走了,叶连城也很是无奈。没想到他出来江湖好些年,居然被个小女孩当作登徒子。要是给自己姐姐知道,还不得笑死。
叶连城看着江面,那画舫的影子越来越远。待那满江绿水不再起伏,终于什么都看不见了。只有那曲《阳春》仿佛还在耳边响起,挥之不去。
何时能再见呢?
叶莲青觉得自己弟弟最近好像有些开窍了。
偶尔就想办法往七秀坊跑,回来还会若有所思。除了剑招,叶莲青几乎没见过叶连城会为其他事操心。所以她现在和自家亲弟一起坐在池塘边品茗吃糕点,眼神一直往他身上瞟。面对自家姐姐意味深长的眼神,叶连城只是淡定地喝茶。偶尔说说今年新茶和几件江湖趣事,然后就让小僮去取自己从天姥山带来的那盒龙井。说上次出行好友所赠,阿姐喜欢要不拿去?
不好玩。那么面面俱到不再炸毛的弟弟,实在太不可爱了。
“我等着你长大了会雄赳赳地天天找我比试,然后天天把你打趴,周而复始。”叶莲青失望地一叹。“可你怎么越活越回去了呢?”
叶连城给叶莲青续了杯茶。瞄见她盘中的糕点少了便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递过去。“阿姐,再这样下去,你可就嫁不出去了。”
“不劳费心。”叶莲青最不担心这件事了。她美滋滋地接受了弟弟的好意。“咱们家等你开枝散叶呢。做姐姐的好事自然先让给小弟。”
“如果连阿姐也要操心这事,阿城以后可不敢来了。”叶连城觉得全家催婚,他可真的是连个清净地都没了。
“七秀坊的姑娘都是不错的,你多去看看不是坏事。”对于弟弟的婚事,她一直都是作壁上观。只是今日闲来就提一提。“有看上的,先捎带给阿姐看看。”
听到这里叶连城不禁失笑。原来是这事,看来他阿姐是注意到自己这些日子去七秀坊的日子多了。“阿姐,我只是遇到了故友。恰巧她最近出行让我照顾一下小徒弟。”
虽然也不尽然。他最近去七秀坊大多见的都是如梭。这小丫头一开始见他很是戒备,几乎没有好脸色。叶连城好耐心,拿着不少好的小玩意给如梭,这才让她稍微看顺眼了一些。这才终于知道如霜和琳琅一行人大概外出要一个多月才回来。如梭也跟他说了不少琳琅的事情。例如她这师叔人是迷糊,但是待门下弟子都很温和,几乎没发过脾气。她平日最喜欢在绿杨湾边练琵琶,与如霜师姐练剑。
那时候如梭说完也意味深长,她小老人一样拍了拍叶连城的后背:“虽然你这种窥视我师叔的人多如牛毛,不过看你那么上道的份上,师叔那里我会给你多美言几句。”
弄得叶连城哑然失笑。只能说:“我啊,只是和你师父师叔略有些童年时的缘分。真不是那样的。”
如梭白了一眼。那眼神就跟现在自己阿姐的一样。叶连城摇摇头,然后推说自己有事就先离开了。叶连城每过几天就会定时去看如梭。他其实心里也挺喜欢这个鬼灵精的小姑娘。今日答应了她要带些山庄厨子做的糕点过去。上次带过一次这丫头就喜欢上了。这次叶连城特意吩咐厨子多做些,保准如梭见了欢喜。
叶连城来到码头,恰巧看到他的叔父急步往码头走去,一贯波澜不惊的他此刻频频皱眉。叶连城见了忙说:“叔父,出什么事了?”
叔父回过头来,问:“你是要去七秀坊?”
连叔父都知道自己最近老过去啊。叶连城不置可否,说:“我今日约了小友,要去看她。”
叔父听完之后沉默半晌,然后一叹:“那你就随我去一趟吧。只是七秀坊最近怕是不太平。”
“那些出游的弟子出事了。”